联合循环余热锅炉高压过热器泄漏原因分析及处理论文_郭奉超

(青岛鸿瑞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锅炉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和省煤器泄漏次数约占全部锅炉设备事故的40%~60%。锅炉“四管”是火力发电厂锅炉的重要设备之一,对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高压过热器管束的频繁泄露事件进行分析,提出过热器模块防振措施整体改造方案,改造方案实施后取得明显效果,达到防止过热器管束泄露的目的。

关键词:联合循环余热锅炉;高压过热器;泄漏原因;处理

1机组概况

钢铁厂燃用低热值高炉煤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简称CCPP)是当下较先进、技术应用程度广泛的节能环保技术,为钢铁企业煤气合理利用开辟了新用户,其最大限度发挥煤气效能,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循环经济的良性循环,满足企业提高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某项目150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主体设备从日本三菱公司成套引进,由重型燃气轮机及配套高效轴流煤气压缩机,双压、双缸混合冷凝式汽轮机、密闭自循环空冷发电机组成单轴联合循环机组,机组配套一台杭州锅炉厂设计、制造的NG-M701S(DA)-R型余热锅炉。NG-M701S(DA)-R型余热锅炉为引进美国N/E公司技术制造的双压、带自身除氧、卧式、无补燃、自然循环燃机余热锅炉,采用模块化、全悬吊单排框架结构。

余热锅炉由5个受热面模块、除氧器和高、低压汽包及附件组成。模块按照烟气流向顺序布置,各受模块内的受热面组成见表1。

表1 各模块内受热面组成

余热锅炉主要参数如下:

燃机排气烟气参数:环境温度:10.1℃;大气压力:1013.2hPa;湿度:55%;燃机背压(静压):≤3010Pa;燃机排气流量:1475t/h;锅炉进口烟温:543℃。

高压蒸汽主要参数(设计工况)。最大连续蒸发量:176.5t/h;额定蒸汽出口压力:7.39MPa;额定蒸汽出口温度:523℃。

低压蒸汽主要参数(设计工况)。最大连续蒸发量:33.5t/h;额定蒸汽出口压力:0.81MPa;额定蒸汽出口温度:265℃。

2高压过热器运行中出现的泄漏问题

图1 高压锅炉工质流程

高压过热器分为高压过热器2(高温段)和高压过热器1(低温段),高压过热器2和高压过热器1布置在模块1中,中间设置喷水减温器。高压过热器采用吊挂式,整个模块热态向下膨胀约144mm,下部联箱与底部钢梁用螺栓铰接固定。高压过热器横向排数为60排,纵向高、低温段各4排,为管径φ38.1的开齿螺旋鳍片管,前后两排鳍片管鳍片外圆间隔各为24mm,前两排与后两排管鳍片外圆间隔为120mm;鳍片管长为18.5m,管子材料为12Cr1MoVG,螺旋鳍片材料为SS409,鳍片管每隔3m加装一道防护格栅,共计5道,防护格栅由40mm×24mm×2mm扁钢做成小方格固定每根鳍片管。高压过热器工质流程为双回路,工质一次流过锅炉宽度方向的两排管子,如图1所示。

来自高压锅筒的饱和蒸汽通过连接管进入高压过热器1进口集箱,依次流经4排鳍片管,进入高压过热器1出口集箱,再由连接管引至喷水减温器,根据高压主蒸汽集箱出口汽温进行喷水减温后,进入高压过热器2进口集箱,又依次流经4排鳍片管进入高压过热器2出口集箱,通过连接管至高压主蒸汽集汽集箱后送入汽轮机。

机组投产约一年以后,高压过热器2开始发生泄漏问题,两年内共计发生6次引起停炉的泄漏事件,停炉检查发现防振支架处过热器鳍片管磨损,鳍片损坏后直接磨损管壁,受热面打水压均可发现2~3处泄漏点,集中在下数第2,第3道防振支架的角部,即左数第28~33根管子处(共60根),其间过热器底部联箱疏水管发生3次相同位置的焊口断裂严重影响机组的正常生产。

3高过2泄漏原因分析

3.1余热锅炉设计不合理

本项目余热锅炉鳍片管长为18.5m,比杭锅同型号的燃机高出了4m,鳍片管越长刚性越差,管间需要增加更多、更为牢固的防振隔板,以提高驻波振动频率,使其与卡门漩涡振动频率交错,避免共振。另外燃机出口到高过二受热面仅10.3m,距离太短,没有过度烟道,燃机出口螺旋的烟气无法稳流,旋转的烟气直接冲击高过2受热面,随燃机负荷不同,烟气的冲击中心不断变化,加剧了管屏的振动。

3.2机组运行方式不当

受钢铁企业主流程生产特性影响,为配合公司煤气动态调整,机组需要频繁升降负荷参与煤气调峰工作,联合循环机组升、降负荷的速度比燃煤机组快得多,从满负荷调整至半负荷仅需约25min,负荷调整期间燃机排气流量、温度、压力变化速率很大,对鳍片管的材料与结构特性提出较大考验,疲劳破坏、交变应力等引起的问题不可避免。

3.3模块防振措施不足,防振格栅强度不够

余热锅炉高压过热器沿管束长度方向设计安装有5道由40mm×24mm×2mm扁钢制作的防振格栅,格栅为梳齿状采用点焊固定。实际运行中高过2受热面工作环境最为恶劣,受烟气直接冲击,防振格栅强度不足,检修时发现高过2第2、3、4道防护格栅完全松动脱落,防振格栅脱落后进一步加剧管束及管屏的整体晃动。管束的自由晃动,加剧了鳍片管的磨损情况,鳍片磨光后直接磨损管壁,从面造成高过2鳍片管磨损泄漏;而整体管屏的晃动造成底部联箱连接件螺栓松动脱落,加剧疏水管晃动,造成疏水管断裂。

4改进措施

4.1强化防振格栅、设计制作格栅处管束防磨套管

结合检修换管重新制作加固的防振格栅,新格栅用宽80mm厚18mm的不锈钢板代替原设计宽40mm厚2mm的扁钢作为横栅,固定鳍片管的格栅用宽24mm厚6mm的不锈钢板切割成90mm小块后与横栅进行焊接,把每根鳍片管固定在小方格内。为避免防振格栅与管束间的磨损,将防振格栅处300mm长的鳍片管局部管束更换为光管,在光管上焊接保护套管(φ51×5.5mm,材质12Cr1MoVG),套管上焊导向块(规格20×12mm,材质1Cr18Ni9Ti),消弭管束与防振支架之间的间隙及磨损。

4.2加装防振横梁,增加模块整体强度

分别在高过2前、后与高过1前、后的管束防振格栅位置设计加装防振横梁。防振横梁截面长200mm宽150mm,由12mm厚不锈钢板制作而成,防振梁靠在防振横格栅上,中心高与各层横栅热态膨胀后的中心相同,使横梁推板中心在炉子热态时,正好靠在鳍片管防振横栅中心;高过2后与高过1前的防振横梁间每隔一定距离装有加强版,将防振横梁连接为一个整体,提高受热管屏的整体强度。横梁两端支撑处切开锅炉侧墙H型钢保温,用不锈钢板做成#字型马蹬焊接在H型钢上,马蹬上焊接不锈钢板制作的方盒子,横梁放在方盒子里,各方向留出足够膨胀间隙。

4.3过热器底部联箱连接件加固

余热锅炉原设计每个下联箱有两道连接件,共计四道。模块为运输吊装方便,在每个联箱两端焊有护板,安装后切除,检修时在剩余护板上焊接不锈钢板,按照原设计重新加装四道过热器下联箱连接件,使下联箱连接件增加一倍,共计八道连接件,进一步固定管屏下部联箱,防止联箱晃动,同时将所有连接件的铰接螺栓焊接固定,防止脱落。另外结合公司生产实际对机组运行方式进行优化调整,联合循环机组不作为配合钢铁主流程煤气平衡的主要调峰机组,维持高负荷稳定运行,同时制定机组负荷调整管理规定,如确需进行负荷调整,明确在不同负荷区间内的调整速率及时间间隔,避免机组频繁升降负荷及负荷升降速率过快造成燃机排气温度、压力、流量的急剧变化,减缓对余热锅炉安全稳定运行造成的不利影响。

结论

在正常运行中,锅炉“四管”发生泄漏,只有采取被迫停运进行紧急抢修,严重影响了火力发电厂的正常生产,最直接的经济损失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四管”泄漏不仅威胁机组的稳发、满发,同时也是火力发电厂机组的重大隐患。严格落实各级责任,坚持逢停必查的原则,提高防磨防爆的检查质量,墙管发生泄漏后要分析泄漏的本质原因,扩大检查范围,彻底处理隐患,不能盲目开机,避免相同原因的重复泄漏。

参考文献:

[1]王科峰,胡锋涛,宋利.超临界直流锅炉高温过热器泄漏原因分析[J].热加工工艺,2015,42(09):230-231.

[2]关国印.锅炉过热器泄漏机理与检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5.

论文作者:郭奉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4

标签:;  ;  ;  ;  ;  ;  ;  ;  

联合循环余热锅炉高压过热器泄漏原因分析及处理论文_郭奉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