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秀山县供电分公司 重庆 409900
摘要: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变电站的运行过程十分复杂,运行故障也常有发生。变电检修就是针对变电站设备展开的检查,确保变电站设备能够稳定运行。随着技术的发展,设备状态检修模式开始逐渐替代传统检修模式,因此对两种模式的对比分析,有利于凸显状态检修模式的优势。
关键词:变电检修;传统检修模式;状态检修模式
引言
近些年,我国的物联网技术以及变电站建设技术都得到了相对较快的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充分发挥变电站物联网的技术进行状态的检修,从而实现可以提供出详细全面的科学信息服务,为工作人员提供出探究和决策的理论依据。在变电站建设的过程当中,变电检修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其含义是对电网当中所存在的各种高压电器设备做出全面的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定期的检修和巡检,实现对变电站内的所有设备的有效检查,其中包括电抗器以及变压器等多种设备。
1.传统变电检修的模式分析
变电检修工作主要包括事故检修以及预防性检修这两种工作模式。所谓事故检修就是指在高压电设备出现问题无法正常工作进而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时所采取的维修措施。这种检修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于它是一种非主动性的处理措施,只有当设备出现故障并且其严重程度已经危害到整体运转时才会采取相应行动。但是随着相关领域科技水平的进步,国内电力检修工作模式也随之进步,检修工作也从传统的被动检修向主动预防检修转变。同时,随着电力行业相关技术和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工作方式也从原来的依靠经验检修转变为按照具体标准和制度检修,增强了检修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而预防性检修则是指在电力设备为发生故障之前就制定相应的定期检修计划,安排专业人员按时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因此预防性检修也叫作定期检修。定期检修的时间间隔是以相关规定为基础,结合设备自身情况进行确定,定期检修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患于未然。其优点是可以加强设备管理,降低事故发生机率,不足之处是定期的设备拆分检查工作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设备损坏的风险,同时增加了检修成本,耗时耗力【1】。
2.传统检修模式弊端分析
相比于预防性检修模式,被动式检修模式有着许多弊端和不足。例如检修工作限制规定较多,要求只能在电力设备出现故障以至于影响整体运行时才能进行检修,这极大的增加了检修工作的成本。并且传统检修方式无法对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一旦问题发生就会影响用电人群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然而预防性检修模式尽管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机率和危害,但是由于其检修工作的广泛性和非具体性,造成许多正常运转的设备也要停止工作接受检修,从而极大地加大了电网系统的运行压力。一旦没有明显的检修效果,就必然造成资源浪费。
3.变电检修中的状态检修模式分析
状态检修是在对变电设备的运行模式、具体情况和设备使用历史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结合近期的运行异常情况,通过科学的计算方法得出相应变电设备需要进行检修的时间和检修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检修的目的是以这种定期检修维护的方式来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的概率。对于变电站来说,定期的状态检修不仅可以降低设备故障风险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预防性检修模式的缺陷和不足。
状态检修是通过对设备的状态评估来考察设备运行情况的,状态检修时间更加灵活,检修内容更加具体细致。同时其检修内容不只是包含简单的设备检修,也包含具体的设备生产、装卸、工作和日常保养等诸多环节。在完成设备安装的一系列工作之后,工作人员要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做好总结记录工作,根据具体数据分析设备使用情况,以此为依据对该设备的检修时间和内容进行设计,这样在源头处保证了电力设备运行的稳定性,进而确保变电站的正常工作。需要注意,状态检修工作开始之前要保证相关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同时要收集初始数据提供给检修人员。对于检修的方法手段也有明确的规定,要确保检修人员采取的检修手段没有对电力设备造成损害,严格按照事先计划好的检修时间安排检修工作。这种状态检修的模式通过对物联网技术的合理应用使得检修工作与其它相关技术有效结合,实时监控的模式使得设备工作中的不同故障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处理,不会拖延至电力设备无法运行,在降低电力检修成本的同时,有效延长了设备系统的运行时长,保障了整体系统的平稳运行。
4.相比于传统检修模式状态检修的优势
4.1降低故障发生概率
状态检修属于主动性地检修,在定期地、有计划地检修维护中,实现对设备的维修保护,避免设备故障引发系统瘫痪的情况出现。
4.2避免检修资源的浪费
状态检修与传统检修工作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设备具体运行状态为基础设定检修的时间和内容,针对性更强,不是盲目的大面积检修,避免了检修工作不到位和检修过于频繁的现象出现。
4.3有效降低检修成本
状态检修工作是在设备稳定运行的情况下进行的,主要检修其运行状态以及存在的潜在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变电站的费用支出。总而言之,相比于被动的检修模式,状态检修花费的成本低,收获的效益高。它不仅能够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长久性,也可以弥补传统检修模式所存在的缺陷,在增强变电站设备运行可靠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设备检修成本,降低资源消耗。
5.提高变电设备检修效果的策略
5.1健全变电检修管理系统
任何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都是加强质量的重要举措,对于变电检修管理系统来说也同样如此。积极健全变电检修管理系统,完善变电检修管理制度,规范其工作,健全运行机制,这样就可以使变电检修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分工更加明确,使其在工作中相互协调、相互合作,提高整个变电检修到工作效率,保证正常运行。在不断实践中,摸索和探索一条适合于变电检修管理的相关体系,使整个设备的各个环节能够融为一体,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对整个变电检修系统进行全面监督,并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及时进行设备更新,从而加强变电检修各个环节的工作,提高效率使变电检修工作能够顺利进行【2】。
5.2提高变电检修工作人员素质和技术
变电检修工作人员的素质也是影响变电检修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提高变电检修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够不断推进变电检修技术效率。所以,检修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传授相关技术知识,拓宽视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新技术的使用,推动整体变电检修效率。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对传统检修模式和状态检修模式进行了分析,先分析了传统检修模式的弊端,然后分析了状态检修模式的特征,最后对两种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状态检修模式具有着明显的优越性,能够预先控制设备安全隐患,降低检修成本,提高供电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徐力,刘谊.状态检修模式下的变电检修技术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23):83-84.
[2]刘炼.变电检修工作现状及趋势分析[J].通讯世界,2017(17):211-212.
论文作者:熊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设备论文; 模式论文; 工作论文; 状态论文; 变电站论文; 传统论文; 预防性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