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黑水县木苏乡中心校 62350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研究上,这无疑是正确的做法。但是数学课外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数学课堂的延伸,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一个阵地,是拓展学生数学视野的有效方法。“得法在课内,得益在课外”,课外活动可以给学生展示数学个性的机会,升华学生对数学的深厚情感。课堂内的时间有限,难以深层次发展数学教学空间,很多数学优异的学生在课外下了很多的功夫,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本人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以来,潜心于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开展的课题,根据当地的教学设施和学生的个性特征,以新课标理念为导向,拓展数学教学领域,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趣味问题,探索小学数学的发展发现,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谈谈在开展小学数学活动中的具体做法,与同仁商榷,旨在进一步改进完善小学数学课外活动教学。
一、数学课外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什么是数学课外活动呢?数学课外活动就是根据学生在课堂内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推理、设计、实践等活动,它是对课堂教学补充、完善、提高的过程。因为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加之为了让学生全员受益,教学带有普遍性和局限性,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要求,学生的数学特长得不到很好的展示。而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有很大选择面,例如有的学生心算能力强、有的学生推理能力强、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数学课外活动的开展十分必要,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学活动参与其中。
数学课外活动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我们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教材是我们学习数学的范本,我们的教学来源于课本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需要对课堂知识进行深化、强化、活化,需要课外活动对此进行拓展。例如我讲到圆周率时,引导学生阅读圆周率发展史,在阅读中学生感悟到我国数学文化源远流长。祖冲之不畏艰辛,探索各种方法对圆周率进行精确的演算和验证,比西方的毕达哥斯定理早八百年,感悟到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通过课外活动,一种数学文化积淀于学生的内心世界,中西数学文化不断对比。
数学课外活动可以深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严密逻辑思维的学科,人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课堂教学讲的是基本的思维方法,没有充分展示学生思维的教学时间。而课外活动可以设计难度适当的习题,学生的课堂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挖掘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数学习题的解题技巧,掌握数学思维的规律,激发学生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问题。
二、数学课外活动开展的原则
1.激发学生兴趣的原则。小学生学习比较感性,对有兴趣的学科废寝忘食地学习,不感兴趣则置之不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兴趣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学生的心智活动,对数学产生特殊的情感,让学习充满动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我在教学行程应用题时,要求学生在操场上演示相向而行、同行而行,现场感知数学概念。现场演示数学概念,降低了数学概念的理解难度,还发现同一起点出发的环形跑道相遇,跑得快的人要多跑一圈才能相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升。
2.课堂延伸的原则。数学课外活动的开展不能脱离课堂,是对课堂知识的深化、巩固、拓展,补充了课堂教学的不足,课内课外互相补充。脱离了课堂,课外活动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它是对课内知识与技能的整合,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是主阵地,课外活动是延伸。例如我在教学《计算几何图形面积》时,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的计算面积一般来说是比较规则的图形,我把学生带到农村去测量和计算农村土地面积,学生不断探索,把不规则的地块划分成几块规则的地块,综合运用长方形、梯形、圆形的公式轻松解决了问题,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3.学生广泛参与的原则。数学活动的设计难易程度要有一定梯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活动中有事做、有问题思考,勤于动手,让学生受益面广,让优生吃得饱,让中等生吃得香,让后进生不挨饿。
三、活动务实,优化效果
1.扎根于生活,建立数学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既要明确教材内容中的知识,又要挖掘、寻找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索数学知识。如在教学“辨认方向与认识路线”时,我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背景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大胆的重组:在学生学习了地图上的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后,为了突破如何把地图上的方向与现实生活中的方向区分开这一难点,我没有直接运用教材中提供的地图和路线图,而是结合学生身边的教室、可爱的校园、熟悉的市区街道来组织实践活动的。
2.在活动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激发数学情感。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新课改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课外活动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我常常带学生到数学展览大厅,瞻仰数学家的遗像,阅读数学家研究成果,学习他们精益求精、目尽毫厘的治学态度,科学治学的方法。例如:我带领学生参观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塑像,阅读祖冲之研究圆周率的过程,科学而严谨治学的态度在学生心中形成了。
总之,数学课外活动的开展是必要的,我们在开展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数学学科特点,使活动方案合理化、科学化,学生的整体数学能力就会稳步提升。
论文作者:付珍全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2月总第16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8
标签:数学论文; 课外活动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圆周率论文; 知识论文; 《教育学》2019年2月总第16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