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的经济增长点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增长点论文,战略论文,经济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增长点的概念是近两年才提出的新概念。这一概念提出的背景,主要是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已经进入了新的成长阶段,又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困难。发展过程证明,增量调整是解决结构问题的优化途径。因此,如何围绕市场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大力开辟新的消费领域,增加最终需求,寻找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成为宏观决策的重大问题。所以,这一概念形成后就迅速政策化,目前,国家的产业政策中已经明确了住宅建设、电子信息等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
选择和确定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把握五个基本原则:一是要符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有利于经济增长的集约化;二是市场需求量大,有利于增加有效供给;三是产业关联度高,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结构升级;四是国际竞争力强,有利于扩大出口创汇;五是投资回收快,有利于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这五个原则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基本特征。
经济增长点的提出和政策化,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旅游业的发展,完全符合选择和确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五个原则。因此,经济增长点战略就自然成为旅游的发展战略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短期看,是要争取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中期看,是要大力培育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之全面发挥作用;从长期看,是要从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一、确定旅游业为新的增长点
选择和确定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方面是产业和产业之间相比较,另一方面是研究产业优势,出发点是国民经济面对的困难,目标是通过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和发展,缓解产业结构不合理,就业压力大,国有经济缺乏活力等主要问题。
1.旅游业在推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上,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一是市场前景广阔,是永远的朝阳产业。二是创汇能力强,换汇成本低,消耗较少,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三是关联带动功能强,直接或间接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四是提供就业机会较多,且就业成本较低。五是扩大国际交流,促进改革开放。六是促进区域间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2.以上的结论基本上是通过行业之间的比较形成的,如果从旅游自身的特点进一步分析,旅游需求本身就是最终需求,而旅游业的发展又会产生一轮新的中间需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求的有效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工业产成品超量积压,商业库存倍增,都是因为缺乏有效需求,而多为无效的中间需求运作。从这一点来看,有效的最终需求本身就是一种本质的优势。
3.旅游消费可以多次重复,这一特点,使旅游需求在量上进一步扩大。一般来说,工业耐用消费品是一次购买,长期使用。而旅游产品则有所不同。度假性产品多是重复消费,餐饮、娱乐等服务设施也是如此,这才在行业里形成“回头客”的概念,也使其经营空间自然扩大。
4.观光性旅游产品一般是一次性消费,但由于这类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在结构调整中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比如,在规划中,有22个省都提出以汽车为支柱产业的目标,引起了经济界的普遍忧虑,势必引起重复建设,布点多,规模小,竞争力差。与此同时,也有22个省提出了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先导产业的目标,但因为产品本身的不可替代性,因此,会完善各地的产业结构,促进结构调整,而不会造成产业结构趋同。
实际上,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就各地情况来看,已经基本上成为事实。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地方对经济实际的感受更为直接,压力也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普遍提高对旅游业的认识深度和重视程度,给予了更高的地位,自然也抱有更高的期望。因此,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已经基本成为一种社会的共识。目前需要的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争取使之政策化,列入国家的产业政策,并形成系列配套的政策体系。这已经成为具体的实际操作问题,也是对事实的一种确认。
二、推行经济增长点战略
推行经济增长点战略,一要看潜力,要点是有支付能力的市场需求前景;二是看优势,要点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旅游资源优势;三要看基础,要点是已经形成的产业规模。从这三个方面来看,目前的条件均已比较成熟,这就使经济增长点战略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1.发展目标
(1)“九五”期间的目标
表1 “九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发展主要指标预测表
说明:①入境旅游人数中,仍包括1997年后的香港地区及1999年后澳门地区。
②全国旅游总收入中,不包括1997年后的香港地区及1999年后的澳门地区的旅游业收入。
③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按1995年底的汇率计算。
(2)2010年远景目标
到2010年,我国旅游入境人数(继续含港澳居民)将达6400—7100万人次;其中外国人将达1600—2000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将达380—430亿美元,即:2010年的我国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将确保比2000年翻一番,可争取比2000年翻一番半(达到3倍)。
我国国内旅游在2001—2010年间可望保持人数每年增长8%、收入每年增长15%的水平。按此测算,到2010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20—2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10000—10500亿元。
以上两项合计,到2010年,我国国际国内旅游业和年产出将达到1.3—1.4万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可望提高到8%,真正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大支柱产业。
(以上资料来源:国家旅游局)
2.战略重点
在这么大的中国,要使旅游业真正发挥出经济增长点的功能,除了上述优势在质的方面的发挥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形成量的影响,也就是说,还要进一步扩大规模,而扩大规模的重中之重,就是大力培育国内旅游市场,积极发展国内旅游。
在上面所列举的旅游业成为经济增长点的各项优势中,国内旅游的优势占据了相当地位,如就业空间大,就业成本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地区经济结构等等,更多地都是在国内旅游发展中体现出来的。从数量来看,发展前景极为可观,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的比例关系,也可以成为判断旅游产业成熟程度的一个标志,标志着旅游消费大众化的程度。
为了促进国内旅游的发展,国家旅游局已经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促进措施:
(1)突出加强国内旅游的产品体系建设
努力加强产品体系建设,是推动、引导国内旅游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须抓好的基础工作。当前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重点旅游产品的开发,要坚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国内市场为基础”的方针,把起点适当定得高些,尽量兼顾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两种需求,提高当前和长远两个适应性,实现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两个市场的有机结合。
二是新开辟的主要面向国内旅游者的旅游点,也要适当提高档次,做到内容丰富健康,环境文明洁净,道路、厕所配套较好,住宿设施以中低档为主,餐饮娱乐具有当地特色。
三是要加强对中心城市周围吸引居民周末度假休闲的旅游设施的建设,加强具有爱国主义内容的纪念地和景点建设,加强节庆活动期间的国内旅游项目安排。
四是要指导经营国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进一步抓好产品设计和产品组合。目前,全国各地已有比较丰富的适应海外旅游者需求的观光、度假及专项旅游项目,只要各旅行社多搞一些调查研究,多动一些脑筋,向国内旅游者推出更多更好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和线路是能够做到的。
(2)继续加强国内旅游的市场体系建设
各级政府和地方旅游部门要加大对国内旅游的宣传,投入加强联接本地区到国内旅游主要客源发生地的交通网络建设,促进本地区旅游产品更快更好地赢得国内旅游市场。要加强对旅游企业国内旅游促销活动的组织引导工作,提高专业化水平。国家旅游局一年一度联合有关省市举办的全国国内旅游交易会、有关地方单独或联合举办的区域性国内旅游交易会,要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越办越好,形成重点不同、协调有序、互补互促的市场格局。中心城市要推广“旅游一条街”的做法和经验,组织有关旅行社集中兴办旅游门市。省、地一级旅游局要和当地传播媒介搞好协调配合,在报刊、电台和电视台开设旅游服务专栏,传播旅游信息,引导和指导居民的旅游行为。
(3)大力加强国内旅游的经营体系建设
一是要重点加强经营国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的建设。现在,国内旅行社数量多,但“小、散、弱、差”。各有关地方政府及其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他们的扶持,使其不断壮大实力,以便更好地扩大组团和接团。旅行社类别转变工作完成后,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所管辖的国内旅行社人员的业务培训,帮助他们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旅行社要苦练内功,严格内部管理,抓住机遇,坚持以旅游业务一业为主的方向,求真务实,创牌子,求发展。有资质开设非法人分社的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还可以在提高经营国内旅游业的组织化程度上进行探索,逐步形成以批发为主导的全国性连锁经营网络。
二是要加强国内旅游重点客源地区与重点接待地区的业务联系和协调配合。
三是要加强城市与乡村在发展双向旅游方面的业务合作和协调配合。
(4)进一步加强国内旅游的管理体系的建设
国内旅游业越发展,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搞活市场,正确引导,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任务就越重。为了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需要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一是管理网络要健全,组织要落实。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都要有主管国内旅游业的专门人员和机构,负责抓好对国内旅游的行业管理和指导。
二是对近几年已经摸索出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都要坚持下来,并不断巩固完善,使其在加强对国内旅游的行业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是以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开拓行业管理范围。《旅行社国内旅游服务质量要求》行业标准已经出台,要加强宣传工作,搞好组团标准合同制度的推广,以便更加全面地规范国内旅行社的经营行为,提高国内旅游的服务质量。
3.政府主导
经济增长点战略与政府主导型战略密不可分,是政府主导型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从工作分工来看,中央和地方应各有侧重。中央的主要工作是定位列队,即确定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地位,列入国家产业政策的队伍。地方则主要负责落实工作。或者说,中央给个“说法”,出一个好的题目;地方则要给实惠,做一篇大文章。
表2(见下页)所反映的情况比起前些年已经大有进步,但和发展的要求相比,尚有相当大的距离。一是各地情况不一,出入很大;二是不完整,不能形成综合配套的体系;三是力度不足,难以适应培育经济增长点的要求。
推行经济增长点战略的主要之责在地方,主要之利也在地方,这也是各地政府关注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这两年产生了一个新的现象:国内旅游的宣传促销热潮,'96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期间,有10个省的主管副省长前来参加。其中,江苏省副省长率10个城市的副市长召开新闻发布会,这一举动本身就成为一件新闻。到1997年,各省市纷纷由政府或旅游局组织宣传促销团,分赴各主要客源产出地进行宣传,包括在广场和大街上设摊,直接面向大众。
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除了规模的扩大和增量的调整所起到的作用之外,旅游业这一经济增长点还实现了四个层次的交流。一是实现了国际之间的交流,改变了国际的财富分配比例;二是实现了产业之间的交流,改变了产业结构的比例;三是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交流,实质上完成了又一次国民收入再分配;四是实现了地区之间的交流,也是各地财政收入的再分配,是货币与资源的再交换。在交流过程中,以旅游者的人流为载体,资金流、信息流、物料流随之发生,流动规模越大,流动频率越高,越能体现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意义。
4.把握机遇
旅游业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关注点,推行经济增长点战略则是各级旅游局的战略任务。客观地说,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创造了旅游业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条件,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则创造了旅游业必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机遇。所以,把握机遇,更新观念,确定重点,转变职能,是当务之急。
(1)加强旅游统计工作,使之能够通过量化的方式比较准确地评估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
(2)要一项一项地争取政策,形成促进总体发展的政策体系。在列入国家产业政策之后,政策环境会有根本性的变化,但具体的政策还要靠工作力度和协调支持。尤其是在旅游资源条件好但又发展落后的地区,还是需要相应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税收、投资、财政、金融等面。没有足够的投入而要求大产出、成为增长点是不可能的。
表2 各地方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情况汇总表
注:空白处为缺报项。
资料来源: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
(3)加强市场化发展,创造好环境,主要靠产业自身优势来创造发展条件。富裕地区发行旅游建设债券,贫困地区以工代赈等等措施,都是建设性的开发措施。广开思路就会广开渠道,以起到更大的作用,形成良性循环的局面。
本稿收到日期:1997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