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环评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的探讨论文_郭瑶

项目环评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的探讨论文_郭瑶

广州市三水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积极开展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能够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与保障。文章从我国建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结合当前建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发展成果,论述了如何进一步提升建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水平。

关键词:建筑项目;项目环评;环境保护

引言:建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经全面推行了建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求任何建筑项目的开发与建设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我国开展项目环评工作多年以来,取得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诸多成绩,也大大改善了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现状,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仍然让我们不能忽视。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那么项目环评也就无法最大限度发挥其积极作用,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国民经济发展也就无法获得双赢。

1、项目环评概念及作用

自1973年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引人环境影响评价概念以来,环评工作在我国已走过近的历程。在此期间,最先开展的是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环评和项目“三同时”(三同时是指项目的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运行的制度)验收管理工作。至200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式实施,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一系列配套管理措施相继出台,我国已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项目环评管理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条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这一制度的有效实施,为项目的选址和布局、项目污染治理设施的设计和项目审批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对预防项目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把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在决策源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正如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年会上的讲话指出的那样:“当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强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究其原因,除了交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不断加剧以外,更主要的是工业企业污染排放的增加。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经济总量的增加可能导致工业污染排放的增加,但是,如果企业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工作切实有效,就可以避免这一现象。因此企业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措施是环评报告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环评工作者应该更深刻地思考环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以使环评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2、我国项目环评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正确法律意识

项目环评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减轻项目建设对于周围环境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但这不是项目环评工作的唯一目的,积极开展项目环评工作不仅能够促进当地生态的有序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企业的健康绿色发展。项目环评工作能够在污染发生之前就找出问题所在,从而减轻污染真正发生的时候所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污染治理压力,同时也能够极大地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但是目前有些企业的领导者却对项目环评工作不以为然,他们不仅缺乏环保法的积极学习,同时也存在着法制意识淡薄的问题。他们甚至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不可兼得,因此盲目追求经济,对环境污染视而不见。

2.2 环评标准不当

在项目环评具体工作当中,主要评价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污染物排放标准评价、基础标准评价以及技术方法标准评价。但是这四个标准在具体环评工作开展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选用方面的问题。如没有了解清楚具体情况就随意参照环境标准及评价级别,或者因为种种原因而人为提高标准或者降低标准。例如在某次项目环评工作中,对于作为接纳水体的X渠,本来应该定性为农用灌溉水体,但是环评操作人员却将其定性为渔业用水,从而让环评结果被认定为存在严重污染,结果一出,建设单位只能加强了废水处理措施,更加进行了长达数公里的地下管道,将水体进行更大程度的稀释与净化。这样不仅暴露了环评工作人员自身水平及业务素质低下,更加让被评价方遭受了很大程度上的经济浪费。

2.3 项目环评报告书质量较低

项目环评报告书是项目环评工作的结果呈现,是指导项目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但是目前许多项目环评报告书存在质量较低、缺乏具体针对性以及可操作性等硬伤,从而严重影响项目具体建设以及环评工作水平提升。在质量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首先,作为项目环评报告书,虽然应该详细论述所进行的评价内容及结果,但是也应本着精确、科学、具有针对性等原则。现在许多项目环评报告书在内容上过于冗杂,可有可无的内容太多,而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及突出价值的内容却比较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次,在项目环评报告书中,多数情况下只关注了生产用废水及废气的排放评价,而忽视了生活废水、废气无组织排放造成的严重影响,从而让整个评价报告在真实性上存在很大疏漏。

再次,缺乏具有现实意义的针对性指导意见,项目环评报告书不仅是将项目环评结果呈现出来,更重要的部分应该是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整改意见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但是许多项目环评报告书却在措施意见提出方面过于泛泛,缺乏针对性,缺乏可操作性,这样也就导致了项目环评工作效用大幅度受损。

造成我国项目环评工作问题突出的原因有很多,大致来说,首先是进行项目环评具体操作的单位技术力量不足,专人工作人员相对匮乏,环评单位贪图眼前利益盲目承接环评任务而不关注自身水平提升问题。其次是工作人员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开展工作之前也没有很好地了解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从而出现抓不住重点或者乱点重点的问题。再次是建设单位在选择环评单位的时候没有认真审查其环评资质,然后将项目环评当做必须完成的程序和任务,交钱买通行证了事。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及时解决,项目环评就将成为毫无用处的装饰而已。

3、加强我国环评工作的对策建议

3.1 建立健全环评责任制

要健全法律规定。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建设单位、环评单位、审批单位及有关人员的相关法律 责任,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质量日常考评,促使环评单位和个人为其出具环评的真实性负责任,防止环评工作因建设单位领导决策失误、环评人员向决策者提供的观点、论据、论 证的失真和不科学而造成偏差。

3.2 建立环评双向论证制度

在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不仅要重视环评可行性论证,对建设项目环评的不可行性也要进行充分论证,从正反两方面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化比较分析坚决杜绝环评时认为可行的建设项目上马后却由于环境质量问题而变得不可行的问题发生。

3.3 增加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和深度

目前环境部已经公布了环评信息公开目录。其中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受理情况、受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结果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结果作为主动公开的信息。根据环评应当积极促进公众参与的立法精神。建议进一步增加主动公开信息的内容和深度,包括:审批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地点和方式、审批意见全文、审批时间等,并将公开的内容通过环评法的修改加以确定。

3.4 加强环评的公众参与

发动和吸引更多的社会团体和公众广泛深入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过程中。切实发挥环评法律制度的内在优势。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涉及重大公众权益的项目召开公众听证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公众在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3.5 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

行业协会尤其是产业行业协会是我国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本行业生产设备。包括环保设施的工艺流程、设备特性及运行效果最为了解。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环境影响评价中理应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邀请行业协会专家参与环评是对我国环评工作的一大促进。

3.6 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评估的专业技术性

目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评估主要是由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地下水等专业领域的专家负责,鉴于建设项目的专业性强,对项目布局、工程内容、工艺流程等环境影响评价评估专业技术要求高。建议选派或增加行业专家参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评估,明确技术评估技术审核要求和质量时间控制程序。

4、结语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不仅对于企业项目建设而言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项目环评工作所涉及到的学科及门类非常繁多,这也需要承接项目环评任务的环评单位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虽然目前而言我国的项目环评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相信通过今后各界不断努力,必然能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参考文献:

[1]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J].世界环境.2013(03)

[2]关于云南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思考[J].和晓荣,张嫦.环境科学导刊.2012(04)

[3]环评体制的问题与对策[J].孔德权.绿色视野.2012(05)

[4]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J].童健,李科林,王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07)

论文作者:郭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  ;  ;  ;  ;  ;  ;  ;  

项目环评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的探讨论文_郭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