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其现场施工管理论文_寇文东

探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其现场施工管理论文_寇文东

寇文东

(江苏南京210042)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行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了更好的推动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发展,下面就对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工程中柱、梁、板技术,以及钢筋技术,混凝土技术、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对整体的现场管理措施进行阐述,希望给有关人士一些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前言

业内人士都非常清楚,建筑工程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巨大,而且前期的投资数目也非常大,因此施工现象问题复杂,涉及到的管理内容众多,再加上各个阶段的施工工序不同,因此在现阶段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为了确保工程可以保质保量地顺利完,下面就先分析其在技术中面临的问题,然后进行有效的解决。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所面临的问题

1.1土石方施工问题

业内人士都十分清楚,在进行钢筋、土石方、混凝土、梁板柱以及屋面防水等环节中是非常最容易产生技术问题的阶段,例如在土石方施工过程中,指定位置挖掘好土方后,基本上都没有及时进行支护,或者没有做好排水工作,在此过程中,很多操作人员没有注意缩短暴晒开挖面的时间,设计基坑的上顶面标高,或者是对垫层铺设设计时,存在一些不合理问题,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1.2梁、板、柱的施工技术问题

如果在梁、板、柱施工中出现问题,主要是加工模板质量不符合技术要求所造成的,就现阶段而言,施工中经常使用木质材料的模板,但是很多企业为了节约资金,把企业利益最大化,对这些木质模板进行反复使用,进而导致模板发生变形,除此之外,如果利用的是梁、板、柱等混凝土构件,经常会发生密封不严密的问题。

1.3钢筋技术出现问题

钢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第一就是选择钢筋时,经常会被再生钢材蒙蔽,这种材质的钢材没有很好的抗压性,直接影响建筑的质量和安全。第二点,建筑钢材使用时需要进行二次加工,例如地基地梁的支护等,其工艺也比较复杂,如果不合格会直接造成浪费,同时还可能影响工程的进度。第三,有时候构件之间出现搭接布设错位,直接导致构件强度下降。

1.4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

在进行框架和剪力墙施工中,混凝土质量决定着这道工序的质量。大多数工程使用商品运输的混凝土,由于运输的时间较长,因此搅拌时间过长,混凝土中水和灰的比例就会发生变化,会改变混凝土的性质,导致混凝土质量不合格。除此之外,还应该进行振捣,在振捣中发生漏振,制作的构件表面就会出现蜂窝、麻面以及孔洞等问题,影响建筑工程的安全。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析

2.1土石方工程的施工技术

进行土石方施工时,一定先做好现场的勘察操作,然后排查基坑防排水设施是否建设完毕,整体使用情况是否完好。在施工中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确保支护方案符合国家的技术要求。基坑土石方挖掘操作完成后,控制好基坑开挖面曝晒时间,进而可以和下一道工序紧密衔接,保证这方面的施工质量,与此同时还应该注意一点,操作人员要严格按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做好基坑底部垫层的铺设工作,为了有效防止基桩发生错位,进行放桩操作时先测量好定位基桩的标高轴线,避免影响基桩质量。

2.2工程中梁、板、柱的施工技术

进行建筑工程中的梁、板、柱施工时,一定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在拼装构件模板之前,先做好模板各方面的检查,对于那些变形和受损的模板坚决不能使用,构件拼装完成后,技术人员要做密封性检查,观察模板之间是否坚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把模板内部进行清洗,然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工作完成后,检查各个梁、板、柱等的定位轴线是否还在原来位置上,有些情况下,受到浇筑的影响模板和构件位置会发生偏移,浇筑后不及时恢复,其位置就不容易改变,直接影响建筑的施工质量。技术人员要清楚,混凝土构件强度要符合标准,注意拆模时间,一般都是先进行侧模的拆除工作,然后进行底模拆除,如果不注意会造成模具的损坏,或者损伤模具的棱角,这些都应该避免。

2.3钢筋的施工技术

钢筋就是建筑的的筋骨,如果筋骨出现问题,整个建筑势必会出现倒塌的危险,因此一定要选择好材料,把握好使用钢筋的质量。钢筋进场前一定要有检验合格证,材料进驻现场后,先不能使用到建筑中,应该在第一时间做好力学实验,如果力学实验不合格要做退货处理,进行钢筋的绑扎和焊接施工时,一定要按照技术规定进行,完成好钢筋的搭接,钢筋长度的审查工作,进而记录好复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2.4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使用混凝土,应该先多次进行试验检验,结果合格后才能使用,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混凝土搅拌的时间,结合现场施工情况,控制混凝土外加剂的用量,进行混凝土振捣过程时,振捣的均匀性一定要保持,方向要垂直,坚持振动器快插慢拔的施工原则,在此基础上保证插点之间的间距半径在8到10倍,一定不能发生漏点插问题,应该做好上下的抽动,保证振动器层层搭扣。进行振捣操作时,技术人员要保证混凝土没有下沉,或者冒气泡和泛浆的问题出现,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的平坦性和密实性,振动过程不要碰到模板,以免影响整个模板的精度。浇筑较大构建时,要留一定量的预留缝,因为很难避免构件成型后不发生变形,这样对变形留有空余量,避免对浇筑的损坏。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措施

3.1布置工程的总平面图

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时,一定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然后结合实际勘察结果涉及具体的施工方案。把勘察数据进行记录,同时制作报告交给有关人员,根据我国建筑行业的相关规定,编制承包合同和工程招投标书,完成整体的施工组织计划书。这些书面内容会涉及工程的概况、施工的进度计划、施工的工艺、以及主体工程的特殊施工方式。

3.2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和技术素养

在现场施工中,坚持以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效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还可以建立专门安全小组,采取定时的巡逻检查,防微杜渐。而企业要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对所有员工都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岗前培训,不仅要强化员工自身的安全意识,同时要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进行培训,有条件的可以让专人到现场培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严格要求所有人员持证上岗,保证现场施工有序性和安全性。

3.3完善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现场工作量大,而且施工周期非常长,不容易控制,因此一定要把施工管理制度制定好,使用责任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施工监督体系,把每个阶段的具体工作都安排好,不同的施工技术由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执行岗位责任制,如果这道工序出现了问题,那么责任就归咎于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都所监督的技术要有一定的理论了解,清楚其技术的关键环节,然后才会做重点监督,有问题能及时发现,发现后解决不了就上报领导,做好记录,让技术人员设计人员来处理,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如果施工后期发现有严重的质量问题,那么会严格惩罚对应的管理人员,以儆效尤。管理人员坚持按照这个方针执行,避免管理中有遗漏的问题,由于了解技术核心,也不会出现管理盲点,有些管理范围划分比较模糊,因此就要领导把每一名管理人员的分区划分好,避免出现交集而重复检查,也避免出现盲点而影响施工质量。同时部门领导抓紧落实,好的政策和管理制度还不够,还要有一流的执行力,没有执行力这些制度就如同一张纸,没有实际的作用。

4结语

在建筑工程当中,虽然其发展历史非常久远,但是就现代建筑而言,其还是存在很多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因此质量安全问题频出,为了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提供用户一个安全舒适的建筑商品,有关企业必须把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做好,这些不仅能有效控制施工质量,同时还可以提升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推动该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汤亦.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城市建筑,2014(02)

[2]颜诗意,李铭.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2)

[3]左盛.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J].城市建筑,2013(12)

[4]邢炜,李涛.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江西建材,2014(14)

论文作者:寇文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1

标签:;  ;  ;  ;  ;  ;  ;  ;  

探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其现场施工管理论文_寇文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