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四川省乐山市老年病专科医院 四川 乐山 614000)
【摘要】 目的:观察家庭访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采用相同药物治疗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于治疗开始每周1次常规询问与记录,实验组则每周1次进行综合依从性的家庭访视与指导,就两组患者综合依从性及干预前后HAMD评分施以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均显著降低,实验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其综合依从性6个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家庭访视与指导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综合依从性,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较好。
【关键词】家庭访视;抑郁症;综合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1-0013-02
Family visit situation analysis for 100 cases of senile depression patients Wang li. Leshan Geriatrics of Specialized Subject Hospital, Sichuan Province,Leshan 614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family visi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of the valu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Methods 10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for the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1 times a week to ask and record. Experimental group 1 times a week family visits and guidance, compare the HAMD score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Result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HAMD score. After the intervention,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decreased more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s Family visit and guidanc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compliance of patients, alleviate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Family visits; Depression; Comprehensive compliance
抑郁症是心境障碍的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可见抑郁、自卑、悲观厌世、自杀,严重者还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1]。本病病程较长,且会反复发作,呈慢性化趋势。随着近年来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生活压力的增多,本病的发病率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抑郁症患者通常需要采用药物治疗,而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依从性十分重要。老年患者因各生理功能的衰退,如记忆力,加上抑郁症症状的影响,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依从性往往更低。为此,需要对老年患者的依从性进行干预。本次研究旨在观察家庭访视与指导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效果满意。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调查对象均为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确诊并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共100例。病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诊断治疗与分类标准(第3版)》的抑郁症诊断标准[2],排除有其他精神疾病者,有滥用酒精与药物史者,6月内服用过调节免疫与激素制剂者,躯体或实验室检查异常及心电图检查异常者。100例患者中有男46例,女54例,年龄范围在60~73岁之间,年龄均值(67.1±3.4)岁;病程1~11年,平均(5.4±2.1)年。按就诊顺序将患者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采用相同药物治疗,噻奈普汀12.5mg,2次/d,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0.5mg,2次/d,均治疗6周。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每周1次常规询问与记录,实验组则由专门人员定期进行家庭访视与指导。首先对专门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抑郁症发病因素和症状,观察与发现问题的能力,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如何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规律生活,如何指导家属能为患者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如何指导患者回归社会等。培训结束后对其进行考核,只有通过各方面综合考核的成员才能成为家庭访视与指导的成员,并定期每周1次去患者家里进行访视、指导。
1.3 观察指标
就两组患者综合依从性(遵医服药、规律生活、情绪调节、家庭支持、家庭和谐及文体活动)及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3]评分施以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获取的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综合依从性比较
实验组患者在遵医服药、规律生活、情绪调节、家庭支持、家庭和谐及文体活动等综合依从性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经临床医学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遵医行为差,依从性差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而进一步研究则发现,这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教育指导不够密切相关。
家庭访视是社区护理的基本手段,其通过定期到患者家中为患者提供直接护理服务,以达到维护和促进患者疾病恢复的目的。本次研究通过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家庭访视与指导,发现在相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其护理效果明显优于非家庭访视组。研究中家庭访视主要包括遵医服药、规律生活、情绪调节、家庭支持、家庭和谐及文体活动等内容,遵医服药能使患者坚持服药,完成治疗,提高了药物疗效;规律生活能帮助患者稳定生物节律,恢复大脑敏捷思维能力;恰当的情绪调节能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家庭支持能让患者在家庭的关爱和呵护下慢慢恢复;家庭和谐能有效缓解因抑郁症导致的家庭矛盾激化,能有效缓解家庭关系,有利于降低抑郁症的复发;文体活动则能使患者尽快回归社会。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HAMD评分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优,且在遵医服药、规律生活、情绪调节、家庭支持、家庭和谐及文体活动等综合依从性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家庭访视及指导能有效增强患者依从性,提高药物疗效,还能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综上所述,家庭访视与指导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综合依从性,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顺英,李臻,胡萌.家庭访视及护理指导对抑郁症患者综合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9,26(04):426-427.
[2] 尤红,朱亚利,辛博,等.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康复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01):11-12.
[3] 王彦,庞胜芝,张风梅.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03):265-266.
论文作者:王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4
标签:患者论文; 家庭论文; 抑郁症论文; 实验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文体活动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