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_大学论文

转型期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_大学论文

转型期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转型期论文,我国论文,人才培养模式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0)02-0026-05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学科规范化、人才培养数量、硬件建设、对外开放、满足社会公众教育需求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方面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但在高质量人才培养方面,却存在诸多问题,其发展不尽如人意。为此,近年来社会各界围绕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生产体制和专业制度展开深度反思,呼吁打破阻碍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畸形的专业体制,建立更加开放和多元的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高层次人才。

一、关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取向

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选择是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涉大学人才培养的根本方向,对大学人才培养活动的开展具有根本性的导向作用。大学教育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类型可以通过大学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予以规范与导引。所以,价值取向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在社会转型的总体背景下,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应遵循学生发展本位、教学环节本位、社会需求本位的价值取向。

1.学生发展本位

所谓学生发展本位,即是从促进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培养学生为最高目标,实现学生、学者、学校的和谐发展。大学作为学者的学术共同体,是求高深学术之圣殿,育有大学问人之处所。《大学》开篇即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1]培育新人是大学永恒的主题。大学与企业及一般的研究机构有别,即便是在高等教育“市场化”风靡全球的今天,学生仍不失为教育系统中的“上帝”,故不能简单地将学生视为教育消费者。应以培养学生为中心进而开展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等一系列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设计制定各种有益于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培养机制与管理制度。应广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个性、权益,关注学生的发展、尊严,给每个学生以公平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大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相信学生自主学习并尊重差异。

2.教学环节本位

大学与一般研究机构有别,大学是传递知识、创新知识、应用知识的学术组织,通过教学、科研两条途径实现大学育人的根本目标。虽然知识传授与知识创新均为培养人才、完成使命的重要手段,但大学教学则更为直接、切近。如前所述,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所以,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近年来,由于具有功利主义倾向的形形色色的大学评价(包括大学排名)作祟,政府拨款和大学内部职务、职称晋升以及奖励机制等多持科研取向,直接导致了教学科研间的严重分离与剧烈冲突,科研与教学间的关联被人为阻断,“重研轻教”倾向严重。为转变大学中畸形的“科研中心观”,回归大学“本真”,要突出大学教学本位。

其一,重视本科生教学。本科生教育是大学生存发展的基石,是社会评价大学优劣的基点,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主体,是保证大学质量的关键。所以,大学要牢固树立关涉人才培养质量的本科生教学观,研究解决本科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列入大学工作重要日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本科教育质量作为评价和衡量高校工作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加强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充实青年教师队伍;根据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深化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建立有利于加强、提高本科教学的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

其二,促进研究性教学。在大学的学术殿堂中强调教学,并非排斥科研,而是要将科研与教学结合,将科研融入教学。现代大学教育的最大特点即“教学”与“科研”之间密切关系的建立。诚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只有这样的研究者才能带领人们接触真正的求知过程。”[2]大学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认识已知世界与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是“传递过程”与“创新过程”、“学习过程”与“发现过程”的统一,若没有来自“论坛”的研究成果,现代大学“讲坛”上的学术资源必将走向枯竭。在这一意义上,我们无论怎样强调大学体系内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作用的重要性,均不为过。

其三,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理论见之于实际、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过程。通过实践性教学,学生不仅可以进一步消化所学书本知识,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方法,而且可以通过实践性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实现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标。为此,教育部在2001年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思想。在全国第二届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出了“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主张,强调加强教学实践,确保实践教学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3]。

其四,保证课堂信息量。课堂信息量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基础,教育质量的保证。依据信息论与心理学理论,信息在发送、接收、储存、迁移的过程中,其状态越鲜明、突出、完整,大脑接受、储存的效果越好。所以,教学中要突出重点、难点,注意主导信息的完整、清晰录入;同时,要注意单位时间内输入信息量比重,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信息量。当然,课堂教学信息量的设置取决于不同专业的教学需求,并非越大越好,要以可接受为临界值。大学教学既要向学生传授已有定论的专业知识,也要向学生介绍最新科学成就、各种学术流派以及各学科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大学教学不但要专深,具有研究性;而且要尽量向外拓展,尽可能覆盖该课程所涉及的各个知识领域,扩大课程知识容量,拓展学生学术视野。

其五,小班授课。班级授课制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基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猛发展、教育需求急速增多,为提高教育的单位效率,在基础教育中提出的教学制度。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张,大学为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教师授课单位急剧膨胀:共同课、专业课,本科生、研究生,人文社科、理工科等一律大课,专注批量生产,忽视学科、学生差异,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所以,应根据学科差异、课程差异、教育对象差异,缩小授课单位。

3.社会需求本位

大学总是处于特定时代的社会结构之中,大学是时代的表征,是对现在和未来都会产生影响的一种力量。大学作为社会子系统的一分子,承担了培养人才、创新知识、服务社会、引领文化的历史使命。在社会巨变的历史时期,面对“转型社会”的总体性挑战,大学作为社会发展的智力库和社会发展最直接的推动力,要适应现代高新技术市场对未来建设者提出的全新要求。所以,要在厚基础的前提下,加强应用性课程比重,并采取灵活的管理方式。部分专业与大多数技术类院校,应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解决学非所用的问题。遵循多样性、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按照多种规格、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从知识结构、能力形成、实践经验等方面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能够适应转型社会的复合型、创造型、灵活型新型人才,减少不必要的人才浪费,化解就业拥塞危机。

二、关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为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大学教学改革,应从合理定位、特色发展,加强创新、提高竞争力,注重实践、突出应用等方面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1.合理定位,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合理定位是大学特色发展战略实施的基础,只有明确定位,方能找准自己的行进路向,否则动辄失范、动辄失据。大学定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实问题,要善于客观评价自身条件,科学分析本校与高等教育系统间内外环境的特点以及社会的需求情况,合理确定大学自身的位置,合理确定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在合理定位的同时,强调特色发展,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特色是在大学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风格,是长期的积累和沉淀,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和实践的检验。特色问题决定了大学发展的个性化问题,突出大学学科特性,可防止“千校一面”的局面出现,亦可避免培养对象“万众一‘心’”的情况发生,同时,可有效解决出口拥塞的危机。

大学在确立特色发展战略后,不仅要突出特色意识,以特色求生存,而且要以强势促发展,增强大学在社会中的辐射能力,提高大学生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无不以特色、强势、强“辐射”著称。

2.加强创新教育,提高大学生竞争能力

所谓创新教育,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归根结底,是对现有结论的批判,是对真理的追求。人世间不存在绝对真理,只有善于对现成的、既定的事物发问,对已有理论进行质问,才可能提出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形成新的真理。批判力蕴涵着用一种否定性思维去检讨各种结论性前提,当然,该种批判反思并非盲目的否定,而是对问题的追问,是以严谨的科学精神为先导,以深厚的社会责任感为前提。

近年来,由于高校教学中知识结构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以及传统教育观念的惯力作用,高校培养的人才缺乏实践经验、适应能力差、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学缺少追问性与批判性教育,唯书、唯师、唯权威是尊,难于可持续发展。此种教育的两个直接消极后果是:中国当下教育没有培养出科学家和大师级学者,所以,才有“钱学森之问”。由于大学生缺少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所以,多数大学生未利用自身优势进行自主创业,完全依赖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加剧了社会工作岗位的紧张度,此亦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症结。据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报道,我国能够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大学生中所占比例不足1%[4],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20%。为此,要在未来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做好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造实力与在社会中的综合竞争力,就要通过改造课程,消除当下大学课程中内容空泛、理论陈旧的现象,注意解决实践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造力。

为迎接转型期大学培养模式的积极变革,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丰富大学生的创业经验,应在一些技术类大学本科生中普遍开设创业课程,尤其在大四的实习或实训期组织开设创业课程,让有丰富经验的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一道,共同编写教材、设计课程、研究教学方法等;学校应经常聘请具有创业成就的知名人士为大学生介绍创业经验;学校可举办创业规划竞赛,让大学生撰写组建新企业规划书;建立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战场所等。

3.注重实践,突出应用性培养

实践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知识进行专业生产的能力。目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致使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十分注意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该招聘导向说明社会在用人标准上的重大变化,同时亦对大学的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要加大校内常规实验课、实习课、毕业设计课的设置,增加学生锻炼机会,积累实践经验。目前,大学实验室、尤其是文科试验室配置较差,利用率较低,往往沦为检查或应景之作。所以,高校不仅要增设实践教学环节,更要重视实践教学过程,使实验室发挥应有之作用。

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聘请社会各领域、各职业、各岗位的管理者、技术员、高级技工等到高校演练、示范,甚至直接走进大学讲堂,实行校企合作,形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健全大学与行业、企业间的经常性合作与沟通机制,利用学校与产业、科研等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实现课堂传授与实践指导、学习经验与实际体验、学习知识与提高能力、间接接受与直接获取的有机结合与灵活转换。同时,在企业及地方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所以,高校应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积极沟通合作,建立各种互惠互利的实践、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系统、正规、经常性的实习、实践、实训机会,引导学生走进工厂、农村、社区,关注社会、研究问题、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战能力。高校可以通过委托课题或立项等方式,为社会各部门、各单位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

三、关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设计

大学人才培养制度是大学教育质量的有效保证,是大学发展的生存之本。所以,大学人才培养模式除遵循一定的教育价值,确立合理的发展战略外,还需要设计合理的、可行性的培养体制与制度。

1.尝试“1+2+1”的“三段式”培养

转型期大学呈现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巨大,研究领域综合、专业设置宽泛。二战以来,发达国家针对专业时代大学人才培养方式过专、过细的问题展开变革,推行“无类招生”与“2+2”模式。近年来,在国外大学人才培养方式的影响下,我国国内高校纷纷出台变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新举措,尝试“大类招生”,“两级培养”。无论是国外的无类招生还是国内的大类招生,其主旨是缓解考生填报专业志愿的盲目性,延迟专业选择时间,更加适合社会需求,利于学生就业。但以往的“2+2模式”,亦存在自身的弱点:一是第一阶段教育时限过长;二是过于强化通识教育和知识学习。为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兼顾学生发展与社会需求,遵循多规格、多途径的发展战略,可尝试“1+2+1‘三段式’”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通识教育,时限1年。即入学第一年进行通识课程学习,学生经过一年的本科学习、熏陶,在对大学内部各专业具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于第二学年进行专业选择与学习。这样,既可避免学生在高中阶段分科的盲目性,亦可适当缩短以往“2+2”培养模式在“大类”阶段学习的时限,节省时间。

第二阶段,专业教育,时限2年。即从第二学年开始,进行为期2年的专业学习阶段,学生在第一段积累的选修课学分允许带入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分流教育,时限1年。即根据学生专业现状、市场需求、学生自身资质与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两个领域选择未来发展方向。乐于实践者或继续学习有困难者,可在第三阶段全程参加校企实践性教学,与订单式培养单位紧密结合,加强实践性学习;另一部分具有一定研究潜质的学生可选择知识性或理论性学习,准备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

当然,在实施“1+2+1‘三段式’”培养模式时可能引起因两次分流而带来的巨大震动,所以,要对分流工作予以高度重视。高校要在尊重学生志愿的前提下,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特长,通过考试等各项指标,做好分流工作,防止学生扎堆或给学生带来额外负担。

2.实行完全学分制

学分制是以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完成学业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可分为完全学分制、学年学分制和学分学年制。完全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学生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唯一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年学分制和学分学年制则是以学分和学年两项指标作为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但两者有一定差异:学年学分制以学分制为主体,渗透学年管理的一些元素,如每一学年最低完成多少学分或最高不超过多少学分等;而学分学年制则以学年制为主体,要求必须满足应完成的学习年限,一般不能随意延长或缩短,时间弹性较小。大学实施学分制、尤其是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有利于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拓展学生视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快速成长。近年来,我国许多院校已实行了学分学年制,给学生以一定的选择空间,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目前实行的学分学年制教学仍以学年制为主体,远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为此,应借鉴学年制优长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

学年制培养的优长是培养计划中知识体系比较完整、课程结构紧凑,便于渐进式学习。所以,在实施完全学分制时,要借鉴学年制的优点,制定合理的选课板块与学生所选课程的基本程序,引导学生合理、完整、系统地修读课程。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取得规定的学分数后提前毕业,允许学生延长学习年限或中途休学进行创业活动,注意各学科、专业间的差异。

学分制是在选课制和互认制的基础上完成的,是适应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多样化要求而不断发展完善的。实行学分制必须以选修课、互认制为基础,要精选学位课,优化选修课,增加学科发展前沿的研究性课程与实践性、应用性学位课程;破除学科壁垒,建立互认制度,实现资源共享。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包括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监督系统,确保完全学分制条件下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3.建立淘汰制

淘汰制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选修制、学分制的进一步延伸,是对我国现行学分制的进一步完善,淘汰对象是学业成绩达不到规定标准、综合测评积分过低和严重违反校纪的学生。建立合理的淘汰机制可以弥补现行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真空现状,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目前,我国部分高校推行了“比例淘汰制”或“末位淘汰制”,在高校与社会反响不一。所谓“比例淘汰制”是以教学班级或某专业年级为单位,按学生学习成绩高低排序,按一定百分率将排列于后面学生作淘汰警告或淘汰处理。“比例淘汰制”与“末位淘汰制”的作用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但负面影响较大,不但不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宗旨,而且由于无论学生怎样努力,总存在有人被淘汰出局的结果,学生压力过大,易导致极端行为。为此,应结合学分制,建立以绩点为评价尺度的淘汰制。

以绩点为评价基础的淘汰制与末位淘汰制不同,末位淘汰制只要有序即可操作,其他变量影响不大。而以绩点为评价基础的淘汰制工作程序比较复杂,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要确定科学合理的考试难度,要综合评价教师教学水平,要密切注意考试试卷的难易程度,要根据高校的各自特点、专业等情况设计试卷。此外,允许学生在校期间有N次重修机会,应确定学生必须取得的最低学分和最长学习年限,规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取得的学分与修读学分的最低比例等。

标签:;  ;  ;  ;  ;  ;  

转型期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