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技术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论文_宋博文,弓静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猗县供电公司 山西省 044100)

摘要:可视化技术可以对故障进行监测与跟踪,在电力信息系统运维作业当中对可视化技术进行运用,一方面能够提升系统运维的效果,找出其存在的故障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够对运维人员的安全操作进行保证。电力企业应该加强对可视化技术的运用,使其在电力调度作业当中的应用更加合理与科学。

关键词:可视化技术;电力调度;应用

1引言

计算机技术及图像处理的不断发展应用,可视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存在较大优势,特别是在电力调度工作中,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及时掌握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保证电力调动系统的正常运行。

2可视化技术概述

可视化技术将计算机技术与图像技术进行有效结合,以数字化方式将其转化为图形、信息、数据等,并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可视化技术在分类上,包括信息、知识、计算、数据等,我国在可视化技术应用上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特征,改变了传统人机交换方式,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在电力系统运维中,可通过可视化技术,实现对电力线路科学管理,保障其运行稳定性。首先,可视化技术具有管理功能,通过对可视化系统全面构建,对系统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其次,可视化技术具有集约化特征,可实现电力系统集约管理。最后,电力系统可视化技术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在运维过程中,可对整体方案进行三维模型展示,对各项节点、参数等进行控制,保障运维工作科学性与稳定性。可视化技术实质上是一种可供调节的映射技术,此技术的形成经历了数据信息的分析与处理到图像可视化,再到人体的形象化感知的过程。具体的技术模型如图1所示。观察模型可以看到,整个系统经历了从原始数据到人为视图的复杂过程,其中经历了数据的转换、可视化映射、视图变换等,可视化参考模型中的箭头经历了从左至右,再从右至左的转换过程,代表用户通过操作、控制对其中的转换做出了调节和控制。数据变换则是对最初数据的映射,最终会形成一个表格,此表格描述并呈现了数据间的关系。可视化映射简单说就是对数据表转换的过程,使其变为能够被可视化的构造,视图变换则主要是指定义位置、比例的扩大与缩小、剪裁等参数结构形成一个可视化的图示,凭借用户之间的交流、互动来对应控制不断变化的参数,约束控制视图,达到特定的数据范围。

3可视化技术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

3.1可视化管控平台构架

某调度中心严格按照坚强智能电网和配网自动化的建设目标,结合电源侧的发展、供电侧的安全可靠性及用户侧电能质量的管控要求,将调度中心、变电站、发电站、配电网系统、应急指挥平台、生产管理系统、计量收费系统、智能微网等系统的运行数据、设备状态相关的电力信息进行整合,通过大数据平台、立体式GIS系统和三维技术的高级应用,搭建一个集决策、管理、运行、维护、应急和消防监视等多功能的可视化调度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为电力调度人员提供形象具体的物理模型、功能丰富的设备状态和身临其境的操控感,以系统运行数据信息化、设备操控可视化、报警信息语音化、应急预案动画等形式,自动、实时、智能地展示各种信息。

3.2具体应用

3.2.1二维反时限曲线的应用

电力调度系统的自动化系统中应用可视化技术,主要是利用二维可视化技术的二维反时限曲线,能够针对电力企业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状况进行监视,在电力调度系统工作过程中,变压器有可能会出现瞬间电量过载的情况,那么一旦变压器过载就会超出反时限曲线范围,这时会直接影响电力调度系统的正常运行,严重影响了电力调度系统甚至是整个电力系统的工作状态。因此在工作中一定要提前设定好反时限曲线和主变实时状态之间的对比,能够动态的把主编的过载量大小和过载的时间进行计算和监督,能够有效避免出现变压器过载现象,从而影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反时限曲线的限值变化范围比较大,同时产生的形状变化比较特殊,需要通过曲线坐标、曲线点数等不同的形式描述出报警范围,设计出报警点,从而绘制出反时限曲线。反时限曲线能够实时的针对电力调度的自动化系统运行状况进行加测,实际的负荷曲线接近于报警范围是就会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及时的调整电力调度,确保电网的运行安全。

3.2.2单饼图的应用

单饼图在可视化技术运用于优点在于可以对大数据的内容进行呈现。在实际作用中,它具体的运用为:①根据预处理输入的数据进行矩形区域的确定。②根据实际采集的数据,根据其越限情况,对所明确的矩形区域内进行内切圆的绘制,并填充程序设计的颜色。③在确定的位置和扇形的比例时,采用当前值并结合程序设计的最大值进行确认。④根据处理数据来确认扇形的绘制和相应区域颜色的填充。饼图的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阈值,合理设置变量的最大值,这样的方式使得饼图显示出电路变化并且充分运用于了面积和颜色填充,便于工作人员的信息识别和信息理解。

3.2.3等值线的应用

等值线方法属于可视化方法,主要作用是对节点电压、线路负载率、变压器负载率等部件的数值进行显示。在制作过程中,主要包括:网格点数值化、等值点的计算等,一般来说,此种方式主要是应用四边形网格,还有一些使用三角形网格,两种方式在利用过程中都是对等值点进行追踪。但是在实际制作过程中,难度较大,工作人员准确把握重难点,才能保证等值线的合理性。

3.2.4图形三维旋转的应用

三维旋转技术运用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存在的优势在于,他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采用这一技术首先要明确绘制图形的类型,对于构成图形的线段等,需要将关键的坐标点带入到系统公式中,来获得一些新的坐标,然后才能进行绘制。如果是处理数据是一些字符等则需要借助贝塞尔曲线公式,然后将所得到的坐标输入系统进行图形的绘制。通过这个方法最终完成位图的绘制。不过此技术的运用需要考虑到几何变化,防止变化失准的情况,重新绘制还得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工作人员,最好的是为工作人员提供多角度的转化图形。

3.2.5单棒图应用

单棒图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主棒和对比棒的利用,主要作用的表示目前数据的大小。在制作过程中主要是对OpenGL技术进行利用,主要步骤为:(1)通过对透视角度的利用,确定单棒图的坐标。(2)根据单棒图坐标进行判断,如果发现遮挡,应该及时进行调整。(3)开始绘制对比棒。(4)依据数值的大小确定对比棒比例,同时,还要就算主棒的坐标。(5)根据现阶段的数值确定主棒颜色。(6)完成绘制。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可视化技术在电力调度中应用具有不可替代优势,以我国电力发展实际情况而言,可视化技术还不够完善,其在应用规范性、可靠性上,还略显不足。我国要致力于可视化技术开发,加大技术投资,充分发挥可视化技术应用价值,提高电力调度工作科学性,保障电力调度运行质量,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田大伟,徐征,林琳.可视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08:20.

[2]陆福春.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中可视化技术的应用探讨[J].通讯世界,2018,04:227-228.

[3]刘璐,任坤龙,聂文昭.可视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9:180.

论文作者:宋博文,弓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  ;  ;  ;  ;  ;  ;  ;  

可视化技术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论文_宋博文,弓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