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讨论文_肖治魏

西安思源学校 陕西 西安 710038

摘要:近年来,各高校的材料成型专业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之路。在加强对学生基础教育的同时,非常注重实验教学的改进工作,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在材料成型专业的实验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实验室建设水平不高、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实验教学队伍整体水平下降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专业人才发展的需求,因此急需对材料成型专业的实验教学工作进行改革。

关键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培养目标是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广、具备材料成型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还要有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别是目前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多学科知识掌握及融会贯通能力。

1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1.1实验课教学缺乏完善的教学体系

实验课教学的管理、组织与评价等环节共同组成了实验课教学体系,教学体系保障各环节的顺利实施。现阶段,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实验课教学在协调性、系统性以及连贯性方面较为缺乏,各个实验环节分开进行,且实验课的开设也未结合专业实际合理进行,各个实验间的延续性以及连贯性均较差。并且,实验课教学的规划及管理缺乏规范,并且未进行有效评价机制的建立,使学生对实验课教学失去兴趣,实验课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

1.2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单一

长期以来,材料成型专业实验教学的开展过于依附理论教学,各个实验项目彼此独立,开展时间比较分散。实验时,学生不需主动的思考和创新,只需按照实验教材中规定的步骤机械地完成实验操作即可。而且实验项目多为演示性或者验证性实验,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此外,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大多千篇一律,形式古板、数据相似,偏离了让其提交实验报告的初衷。

1.3实验室建设、管理问题

加强实验室建设、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条件。但因近几年学校新校区建设、搬迁等方面的原因,很多高校各学院所辖实验室布置较分散,学院内不同专业甚至学院间的实验室相互穿插,使用管理不便。且各学院间相互独立,部分实验室存在重复的低效益建设。部分实验室老旧设备多,新设备数量有限,部分高精尖仪器利用率偏低。相比在老校区时实验环境有所改善,但随着近两年几个项目相继展开,设备陆续进来,实验用房依然紧张。实验教学管理方面一直有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最近几年,各专业每学期理论课安排得较紧张,有的班级甚至周六都排课,学生没足够时间去参加课外的实验。实验教师有些新开实验或改进实验模式申报的开放性实验也常因学生报名人数不足而无法开展。

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2.1更新实验教学观念和管理模式

为了改变重理论轻实验教学观念,鼓励专业教师在理论讲授之余参与实验教学,从观念和行动上重视实验教学,把实验教学放在跟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针对实验室较为封闭、利用率低等问题,在实施实验室专人管理和实验设备个人负责制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的模式,开放式实验管理模式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设备资源进行实验实践活动,提供设备利用率,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正常完成实验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模具CAD/CAE/CAM、模具成型实验室、金相实验室、创客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全天对学生开放,为学生进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科技创新实验、创新创业学分、学科竞赛提供条件。要求实验室制作实验展示板,用于展示实验室近期实验室进行的实验项目计划,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实验室目前状况,以便合理安排实验实践活动时间。完善健全实验设备使用制度,学生使用实验设备前必须填写设备使用申请表,经批准和岗前培训才能使用仪器设备。使用实验设时填写设备日常保养记录表,以便于实时掌握设备运行和保养状况,保持设备完好。

2.2加强教学体系建设

教学体系的建设根据学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的原则,将实验实践教学分为课程实验、实践环节和创新创业实践三个基本模块。

2.3加强实验课教学的资金投入,加强实验基础设施建设

为更好地进行人才的培养,必须加强实验课教学的投入,对实验课教学的条件进行优化。例如加强实验设备的购置、进行实验基地的建设等。并且,针对已建成的工程实践中心,应对其规模进行扩大。同时丰富融资渠道,争取更多的资金以改善实验课教学的条件。学校可加强与相关学校的合作,对其他学校的实验课教学资源进行利用,实现资源共享与高效利用,促进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繁荣与发展。此外,学校也可寻求校企合作,共同进行实验课教学基地的建设,满足学校专业教学和企业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图1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图

2.4创新实验教学手段

实验教学手段应注重“因材施教”,即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实验教学。对于低年级学生,开展一些基础的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加强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专业认识;对于高年级学生,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可以开设一些综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的实验。其中综合型和应用型实验为必修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专业技能;创新型实验为选修内容,专为学有余力和科研兴趣强烈的学生设计。同时,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要求严格按照正式发表论文的格式书写,使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并为深层次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5采用灵活多变的实践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实践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可以将实践教学方法区分为项目中心型、任务中心型、问题中心型、训练中心型、体验中心型、案例中心型和复合型。如在教授实习课程中就采取任务中心型,训练中心型和项目中心型相结合的复合型教学方法,让学生选择性完成无动力惯性小车、鸭嘴榔头和精密虎钳,带动训练和项目,学习相关金属加工的知识。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课程则采取训练中心型的教学方法,对常见典型的加工与编程进行反复强化训练,通过大量实践提高学生的数控机床操作的技能水平和熟练程度。同时,随着实践教学方式的改变,考核方式也要相应改变,强调过程考核、强调素质与技能的考核、减少识记方面的考核。一般以学生最终完成的作品质量为最终考核的依据,同时兼顾学生完成作品过程的表现。某些实践课程必要时也可以进行过程分段考核和即时考核。

综上所述,很多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已初显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某些实验设备数量有限、实验指导教师人员不足、实验室开放程度不够等。为了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让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具备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良好的工程应用能力,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工作还任重道远,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郭建,徐向俊.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改革实践[J]. 中国冶金教育,2012,(02):26-29.

[2]刘德波,张保丰.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02):131-132+180.

论文作者:肖治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讨论文_肖治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