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机电数量和种类也逐渐增多,这给建筑机电工程各方面实施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建筑机电工程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复杂性等特点,其中涉及多种设备类型与管道、管线,合理应用BIM技术能够提高建筑机电工程的施工效率与质量水平。本文主要对建筑机电工程中BIM技术的应用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机电工程;应用探讨
引言
BIM技术属于一种先进的工具,其主要是对经营管理、项目设计和施工等信息进行处理与分析,再将这些信息进行科学的可视化处理。BIM技术相较于原来的施工方法有很多优势,主要包含可出图性、完善性、协调性、可视化和模拟性。该种施工方法属于一种新型的途径,转变了原来的工作模式,在施工、建设、设计等环节有良好的运用。BIM技术具有显著优点,采用3D数字技术与信息的相互转变能够达到设计的可视化、建设的可视化、设施操控的可视化,能提前开展项目模拟,找到存在的不足,在施工阶段防止问题的出现,利用BIM技术让客户看见立体化的项目组织设计,能够使客户提前直观看见产品最后状态。
1机电工程的特点和要求
建筑机电工程涉及范围比较广,其主要包括电气、消防、给排水、暖通等等,从当前建筑行业发展情况来看,智能建筑的应用下机电工程也更加的复杂和专业,机电系统中很多项目工程之间都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由于各个功能设备都需要管线的相互连接,增加了机电工程施工的难度,这些设备及管线的在应用上会消耗大量的空间,在加上安装材料种类的多样化发展,从机电设计到安装施工都需要谨小慎微,不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安装经验与专业技术水平,在对管线布置和设备安装等方面能够做好合理、美观,从而提高建筑机电施工的整体水平。
2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工程中的应用
2.1建筑结构、机电模型
BIM技术又称之为建筑信息模型,由于建筑工程中机电安装涉及电气、给水、排水、通风空调、消防等多专业的内容,在安装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管线交错重叠,针对本工程施工而言,机电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做好前期的设计规划,才能保证后续施工管线布置的科学合理。利用BIM技术构建建筑信息模型,能够以三维视图的状态对工程管线布置进行详细的了解,通过BIM强大的系统建模技术,以建筑和结构为参照物,通过BIM技术与CAD建立联系,采用Revit软件进行开发,将二维图纸转化为三维视图,删除原有图纸中不合理的管道模型,对机电模型进行优化。
2.2控制成本
通过应用BIM技术,结合施工安装的具体方案,可以帮助预算人员对工程成本进行准确的估算。BIM技术能够对整个安装工程进行模拟,这样能够帮助预算人员对整个建筑的机电管道线路进行了解,从而明确管道下料时的准确数据,优化下料管理。通过BIM技术对整个施工细节进行虚拟构建,能够保证材料采购的准确性,同时还能够做好材料的限额配置监管。在进行多算对比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实际的生产计划,对工程进行精准细致的规划,从而使整个工程的构建更加科学。竣工交付时,BIM技术能够使技术人员对整个工程的IPD数据进行采集,形成完整的工程档案,为后期的维修提供资料。
2.3碰撞检查
BIM技术能够为建筑机电安装进行深化设计,在项目建设前进行管线综合三维建模,将传统的二维图形转换为三维动态形式,提高各个专业之间的沟通水平。碰撞检查是BIM技术中非常关键的一项功能,通过虚拟模型的构建能够进行管线碰撞检查,检查结构本身是否存在不合理,找到建筑结构与机电安装存在的问题,比如:检查建筑土建、水暖电等专业之间存在的交叉重叠问题,由于机电安装涉及诸多的管道、管线,对其进行碰撞检查能够及时发现管道之间的冲突并优化解决。与传统机电安装相比,BIM技术建模可以通过Navisworks自动进行碰撞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结构梁布置、管道高低等进行碰撞分析,避免出现管道交叉重叠无法工作的情况,将这些问题检查出来后通过各方面的协调,正确优化图纸,从降低施工过程中返工、变更等情况的发生。当前比较常见的碰撞检查方式为单一专业,就是通过软件所具有的碰撞检查功能对专业内进行检测,而对于比较复杂的专业间碰撞检测,可以利用Navisworks自带的碰撞检测功能进行检测。
2.4开展项目规划,协调管线施工
为充分发挥出施工现场的最大化价值,针对建筑结构中的各种管网敷设与水电基础设备施工,都要做到细致、认真,各种施工项目的施工质量均会影响整个项目的最后质量。机电设备安装工作具备牵一发动全身的性质,建筑项目投用时,若由于电气工程处理不到位,将会因为断电而造成停产,引起巨大的经济亏损;若由于给排水项目施工不仔细,可能导致建筑物中生产机械及其他硬件设备渗水,导致现场固定资产大量浪费。需要通过AUTOdeskRevit与NemetschekAiiplan等系统创建机电设备安装工作中材料损益的3D模型。利用BIM技术开展机电设备安装工作,要求技术人员对协调安装中常常采用的直角弯头、直管原料以及加长类直管物料的施工现场展开质量检测。利用BIM模型对接设计手段认真规划的安装流程,通过CAD图纸控制项目量及大型机械设施,在业务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中,严格控制施工物料与工程造价。
2.5可视化交底
通过前期的建模、优化,实现了建筑工程三维可视化,针对机电安装工程所具有的复杂特点,利用BIM动态视频的形式模拟施工,能够进一步设计指导施工现场,保证机电安装的有序进行。
首先,BIM建筑模型具有的可视化功能,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更加直观的了解现场情况,并将模型与实际工程进行比较,找出理论与实际之间存在的差距和不合理现象,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做出纠正和调整。
其次,BIM技术具有共享性,能够实现建设各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直观的了解和评价建筑施工程序,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提高机电安装工程水平。由于本工程设备机房空间较小,空调水管线较多较大,可视化功能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加直观的指导。
另外,利用BIM技术对现场人员进行模型技术较低,加强施工人员与现场工程师对图纸的认识和理解,降低施工中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利用可视化交底施工班组之间能够精确的定位管道位置,并根据剖面图、大样图,对特殊管件进行放样开料,避开碰撞点,结合隔断相关参数提高施工水平。
2.6创建视角巡更平台,克服物业管控瓶颈
借助BIM技术的信息化作用开展物业管控,始终是BIM应用者尝试克服的瓶颈。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将二维码贴于设备上,经扫描获取产品ID后再借助BIM技术的ID好获得部件数据,二维码数量很多,制作张贴困难,且极易破损,贴在大型产品上的二维码难以发现,其最大问题还有超高与隐蔽部件的二维码发现。利用iPad可以迅速了解部件数据,怎样使模型的部件和现场部件采取最快的方法对应起来,按照工程特征,创建多个物业控制的分区巡更视角管控平台,云平台作业组的客户开启相关空间视角,借助iPad的陀螺仪与操作杆,可以迅速找出相关部件并获取部件数据,尤其是处理了超高、隐蔽部件的可视数据管理。
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不仅能通过软件对安装工程进行演示,还能够对一些问题进行检查,完善安装方案,科学指导现场安装,从而避免机电工程各环节发生问题。
参考文献:
[1]刘灿.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7(4):42-44.
[2]姜晓龙.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7.
[3]郭顺祥.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7,46(6):42-45.
论文作者:赵洪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机电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管线论文; 模型论文; 机电工程论文; 管道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