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一体化技术论文_徐慧玲,王金元

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一体化技术论文_徐慧玲,王金元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巴彦淖尔电业局乌拉特中旗供电分局 内蒙古自治区 015300)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发展迅速,电力调度自动化一体化技术成为现阶段自身发展的终极目标。对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这项技术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不断的完善其技术手段,提升电力运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技术虽然已经日趋成熟,但还应朝着更为先进的一体化技术方向进行发展与延伸。本文就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采用的一体化技术进行了相关探讨,并对这项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希望对今后发展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一体化技术;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分析

引言

我国电网建设工作随着人们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被赋予了全新的使命,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扩大了我国的电网发展规模。所以,还直接加大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所具备的工作压力。在分析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的急促上得到,在以下几个方面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例如:集中控制功能以及电力调度全面性等。在准确掌握问题的基础上促使一体化技术得到进一步强化,最后促使系统性能目的得以实现。

1、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概述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由调度总站、厂站端、通信设备三部分组成。电力调度自动化的主要功能为:电力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电力系统经济运行与调度、电力市场化运营与可靠性、发电厂运营决策支持、发电站综合自动化等。目前我国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基本上是采用客户服务器分布式体系结构的方式,这样的体系结构实现了多功能任务的传输,使运行的范围不断扩大。

2、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中应用的必要性

2.1有利于降低电网损耗

将一体化技术合理应用于自动化系统中,可充分发挥网损管理子系统的性能和价值,有利于保障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同时,实现网损管理子系统的智能化发展,可及时对供电系统中存在的网损进行有效检测和管理,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处理,最大程度的降低电网运行损耗。

2.2有利于负荷管理

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对系统运行负荷的管理,使系统的供电量、负荷率等实现最大化的使用率,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使系统的负荷管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2.3办公效率

可进一步推动调度信息管理子系统运行的智能化建设与发展,实现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的数据收集与分析,以便工作人员根据所收集的信息数据来判断系统运行中是否存在异常现象,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以保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同时,一体化管理系统建设可实现对调度工作的合理规划和控制,降低系统运行故障的发生率,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进而促进系统整体工作效率的提升。

3、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自动化平台缺少一致性

由于电力调度自动化是利用互联网平台来实现的,而保证自动化平台的一致性是实现电力自动化系统一体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和判断,对各个平台的主要工作内容进行协调、规划,以从根本上推动系统运行管理一体化的实现。但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自动化平台的一致性不足,导致各个平台之间的工作任务和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大大增加了对系统运行一体化管理的难度。

3.2对集中控制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想实现电力调度系统的自动化调整必须首先满足电网模拟和系统中整个数据库的一致性,这就对电力系统调度过程中的集中控制环节提出了非常高的工作要求。但是,电力调度系统的所有功能都是在各自独立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所以,难以实现电力调度系统中的数据库与电网模拟完全一致这项基本要求。

3.3电网模拟的稳定性较低

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各项活动对电能供应的要求,需实现供电质量和供电效率的提高。电网在实际模拟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增加了电网模拟发生故障的可能性,无法为电力调度系统相关预测和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安全条件。因此,需对电力调度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和检测,确保每个环节的工作均是按照相关程序开展的,以从根本上推动电力调度系统一体化管理目标的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4.1电力调度平台一体化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有很多种选择,这些硬件和系统比较稳定、安全,但是他们之间却存在着不少差异,各自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不能很好的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实现电力调度平台一体化技术,既提供系统的应用中间平台,构建一个软件包,使它在应用中间件的运行与开发当中将上层应用和底层系统隔开。这个应用中间平台具有实效性,高数据传输性优势,支持多种语言,跨平台的进行分布与计算。还可以根据系统的运行状况,对服务端和客户端的通信与请求进行分配等。目前最先进的电力调度平台是图形应用平台,它提供图形之间的分析、转变、操作方面的服务,充分考虑了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的差异,为系统的扩展与其他系统实现无差异的服务提供了机会。

4.2实现电力调度图模的一体化

在电力调度过程中,实现建模和数据库的录入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其内容复杂,过程繁琐,需要的时间、人力也很多。因此,需要整合操作,实现图模库一体化技术,这样就能提高效率,减少失误。图模库一体化技术在应用功能方面上可以包括,快速绘图建模、全站自动生图、智能化的图形拓扑、图模库的多重校核、服务器的图形管理、一体化的绘图建模等。利用这些功能,更好的控制和管理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3一体化技术在系统功能方面的使用

首先是数据维护功能。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有效应用可以促使电网建模得到统一化,在上述的基础上有效的使用在DTS系统中,同时使用在PAS子系统中,上述提到的这种模式的存在,可以在相同的数据库中储存上述子系统的相关数据,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在分析用户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得到,在维护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习得固定环境中的特定数据,就可以有效的维护多个子系统。其次是分区规划功能。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使用一体化技术的过程中,实现了非常优质的分区规划功能以及作用,所以在,接入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将电压等级集变电站等级作为主要的参照条件之一,在分析上述两种条件的基础上得到,可以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涉及到的区域进行划分,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其进行不同责任区域的划分,最后促使后续电力调度工作实现有效的完成,并且保证电网安全顺利的工作下去。最后是分区控制功能。在实际工作中,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会存在大量的控制区域数量设计,涉及到范围也非常的广。所以,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不同的电力调度的时候,那么整个电网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稳定性受到影响。所以,在上述这个部分的工作中,可以选择有效的使用一体化技术,在上述的基础上促使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逐渐趋向于良好分控责任区管理功能,同时还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其信息分层的功能,最后促使电能供应具备足够的稳定性以及科学性。

4.4实现电力调度系统接口的一体化

采用标准的数据接口可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信息传送,在电力调度系统运行过程中,电力系统主要是通过接口来访问数据和查询相关服务的,因此,为了向电力系统各平台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数据访问的过程中需对接口服务进行筛选,以得出专业性的偏离报告,并利用归档技术来提升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信息的安全性,进而保证电力调度系统的稳定运行。

5、电力调动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前景

由于我国的幅员辽阔,电网覆盖的面积大而广,线路长且网点众多。面对如此庞大的电力调度系统,必须采取一个科学有效的控制方

法,才能保证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随着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实现了遥测、遥信、遥调、遥控、遥视的这五大功能。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采取电网存取数据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最终将朝着一体化与智能化的方向持续发展。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现电力调度一体化,能够最大程度的带来经济效益,提高工作效率。虽然现阶段我国的电力调度存在着系统平台差异大、电网模型多变等问题,但是如果积极做好一体化工作,在电力调度中实现平台一体化、功能一体化、图模库一体化、接口一体化就能充分发挥一体化技术的巨大价值作用,保障电网整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稳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祺威.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4):130-130.

[2]陈帆.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4):14-14.

[3]李继伟.浅析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06):250-250.

[4]钱雪峰.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研究[J].科技展望,2015,25(34):78.

论文作者:徐慧玲,王金元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一体化技术论文_徐慧玲,王金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