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逐步推进,电力系统引入的新设备、新技术不断增多,各种新危险点不断涌现。在变电运行维护中,任何不规范操作,都有可能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埋下严重隐患。这就对电力系统的变电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要想充分做好变电运行管理工作,我们必重视分析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各种危险点,并采取相应策略进行控制。
关键词: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风险点;相应对策
1变电运行管理的相关危险点及其防治措施分析
1.1变压器的操作
这主要是针对在变压器、操作危险点主要表现在:在开关空载变压器,容易操作过电压,严重影响变压器绝缘的空载变压器;压力增加,将直接影响变压器绝缘的影响。因此,在变压器的工作人员,我们必须始终小心,以防止发生危险事故。
1.2直流回路操作
所谓直流电路的大部分操作都是值班人员的职责,在这个操作中,如果操作人员不正常操作,那么很容易产生安全隐患。例如:相关人员没有规范操作,那么电厂将对相关设备产生直接影响,导致跳闸的出现,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这就要求相关值班人员在操作DC电路的过程中,必须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处理,减少发生的懒惰,保证电源的正常运行。
1.3母线倒闸操作
总线交换是整个交换操作系统运行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如果不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不能充分准备,容易造成事故。主要的危险点,如:在总线切换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容易造成负荷开关事故;使继电保护及自动切换装置出现故障,不产生误差的现象,甚至在空母线充电,现在之间的感应式电压互感器串联谐振现象的力量开关和出口。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行将受到严重阻碍。
1.4倒闸操作票制度
把开关操作票系统主要是因为在变电站运行的全过程,各设备运行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状态,如运行,热备用,冷备用和检修,状态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和倒闸操作票生成在这样的条件下,操作人员要求根据设备运行条件的不同,及时交换在保证正确性的网格操作步骤。正确的运行不仅能对电网和设备的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可以进一步保障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在倒闸操作票错误导致严重损坏设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造成事故跳闸,孤岛等一系列的生产问题,不利于电网的正常运行。
1.5天气异常影响
除了上述因素对变电站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带来的气候变化的干扰。其中,温度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变压器的运行,但也是最根本的因素。在寒冷的气候下,由于温度在较低的情况下,导致充油设备油位不高;而反过来又在炎热的气候下,由于温度过高,导致加油设备油位过高,就会造成松丝的发生。显然,在大风、大雾天气的情况下,变电站设备的运行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在这方面,需要有关人员做好科学气候条件的预防工作,以减少气候变化造成的事故。
1.6工作人员操作管理的风险
在很大一部分事故管理属于事故责任的有关人员,不符合日常工作的规章制度、操作和管理不与操作顺序一致,是变电站电气潜在风险的经营和管理操作人员是主要的变电检修人员,任何不规范的操作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安全问题不仅是电力企业的核心基础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电力工作人员需要安排性能测试、综合、统一的环境监测,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和老化程度,原因分析,整合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新形势下控制变电运作危险的措施
2.1 强化对专业从业人员的素养培训
新形势下的市场经济运作和社会生产目标要求产业的转型,需要产业从传统追求速度的模式中转变出来,成功地提升生产的质量,因此也要求产业生产更加具有高素质的生产效率和行业质量。面对这一要求培养综合性人才,要求行业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显得非常重要。强化对专业变电设备从业人员的培训,能够科学地提升产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也能够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这是发展的硬道理,也是未来行业进步的关键途径。重视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非常重要,需要让工作人员认识到对设备定期检查和维修的重要性,应要求工作人员具备防患于未然的工作安全意识。
2.2 完善从业人员操作规章制度
在实际的变电设备运作过程当中,应当重视对规章制度体系的构建,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制定良好的规章制度,以此监督从业人员的工作操守,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科学性。变电设备的运作设计是自动化的,但是仍然不能脱离人员的控制,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还是需要依靠人工的力量进行维护与升级。人员工作过程中出现偏差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因素,因此只能重视对人员的要求与管理才能够实现对整体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升需求。从业人员的高素质能力和技术水平需要在强化的约束的条件下进行,以此保障工作的顺利执行。
2.3 严格控制危险节点的预发情况,回避风险
变电设备在运作的过程当中需要进行相关工作的优化与完善,从基础的管理工作入手,进行预防与控制的监督和管理。严格地进行危险节点预防的管理,需要积极地避免风险的发生情况,针对设备日常的工作进行定期的维护,保证设备操作的规范性要求,在审核技术人员水平的同时控制设备的检查与维修工作频率,兼顾线路安装的稳定性,确定设备运作的安全性质及功能。变电设备在工作的过程当中需要进行两端节点的控制,避免控制线在危险易发生地区的设置和运作,进行线路的设计,导致实际的工作出现闸线的融合危险,尽量避免线路运作发生的危险。
2.4 严谨登记设备运作信息定期维护
变电设备的运作需要长期的维护与修理,维护和修理的记录也必须严谨且细致,以此实现对整套设备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更加有助于从业人员操作的专业性,也能够简化维护和修理人员的操作繁琐性。针对设备在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规范的设计,避免因为人工的疏忽造成的危险问题,保证日常的监督和控制工作质量,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定期的清洁和维护,以此实现对设备的良好管理。全程的记录和观察也提升了工作生产的效率,完善了整体运行质量。
2.5 强化巡视监管工作执行
重视对变电设备工作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就需要增加巡视的执行强度,并且增加巡视的频率,强化监督和管理工作的执行。变电设备在运作的过程当中涉及了众多的工作环节和管理细节,因此需要进行大量的巡视和检查,以此实现对变电设备的细节管理,保证在实际运作的过程当中不出现停工现象。巡视的主要目的就是观察危险发生的可能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及时处理,解决生产运行工作需求。
3结论
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管理水平会对电网的实际操作产生决定性影响,在变电站构造日益复杂的情况下,相关人员必须建立一套合理的运行管理方案以应对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多中风险,保证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满足国家社会对电力的需求,适应电网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石白兰.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1:166.
[2]潘文军,江柳娟,方璐.试析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点与相应的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6,11:174.
[3]董艳娓,靳凯伦,李硕.新形势下对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与控制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2:36-37.
[4]王辉,闰兴龙,薛飞,王强.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6:177-178.
论文作者:高明1,李玉石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操作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危险论文; 变电站论文; 人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