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施工中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蒋二宝

水利水电施工中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蒋二宝

摘要:随着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不断运用,进一步提高了水利工程建设水平,为了确保相关技术有效运用,本文基于对防渗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几点深入探索,希望以上总结能够提高施工效率,从而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有效的技术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防渗处理;问题成因;施工技术

引言

我国在发展水利水电工程行业时要不断提高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并提高整个工程的效率和质量。通过明确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施工技术的要点,能够更好地在不同工程项目中运用恰当的施工技术,借助不断优化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来提高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整体的效率和质量。

1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施工概述

防渗施工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节较为繁琐且施工工期较长,因此其防渗施工的难度相较于其他工程施工而言也更大。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在防渗施工中所应用的技术种类较多,这些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和具体的环境情况来决定。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节较多,因此在使用防渗施工技术时要严格控制技术操作,并在每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技术检测,这样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出现渗水事故的可能性,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进行。

2水利水电工程渗漏问题的成因

2.1 施工结构存在缝隙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范围较大,为了加快工程建设的进程,会将施工范围分成几个区域,分别进行施工。这样不同施工区域之间会存在相互连接的部位,就会形成施工缝,施工缝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出现渗漏的问题。而且施工缝部位与其他正常的施工结构不同,施工缝本身的性能与正常施工结构相比稍弱一些,在长期受到河流冲刷时,发生渗漏的可能性也远高于其它结构部位。另外,施工当中有很多的连接部位,连接施工如果没有做好密封处理,就会存在细小的空隙,连接结构的密实性降低,容易使水流通过缝隙进入,引发渗漏问题。

2.2 穿墙结构连接牢固性差

在水利水电工程当中有很多的穿墙结构存在,穿墙管道结构会深入到墙体结构当中,这时需要对穿墙结构进行特殊处理,保证结构的密闭性。穿墙结构也是渗漏问题经常会出现的部位,造成渗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穿墙的管道需要进行焊接施工,焊接施工质量不达标就会导致结构出现松动的情况,或者是出现孔洞、缝隙,这都会导致运输的水从孔洞当中渗漏出来。其二,与管道相接处的墙体是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施工振捣不到位会使混凝土材料分布不均匀,这也是引发渗漏问题的重要原因。

2.3 影响因素作用下导致水利水电工程渗漏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区域非常的特殊,气候、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都会对工程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首先,水利工程排水系统是水源管理的重要措施,如果排水结构分布不合理或排水效果不理性,会导致大量的水积存,水位上涨对水利工程结构的冲击力和腐蚀效果就会加剧,最终墙体出现损耗,导致渗漏。其次,当进入多雨季节时,河流的水位会大幅度上涨,对水利水电工程运行会产生影响,如果工程机械因此出现故障,无法正常的运行,水量无法控制也会引发渗漏。

3现阶段常用的防渗漏处理施工技术

3.1 喷浆防渗漏处理施工技术

3.1.1 土坝坝体劈裂灌浆

从施工原理上来看,任何工程的建造都会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建筑分力的影响,而这一现象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尤其突出,通过分力作用能够切实强化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性。而土坝坝体劈裂灌浆的技术方法,就是利用了水利水电工程分力作用,实现建筑结构的进一步加固,落实防渗透的效果。其方法就是应用灌浆的喷射压力将工程按照分力轴线的分布情况劈裂,同时灌注特定的泥浆,形成加固后的防渗漏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将建筑结构中的裂缝、孔隙结构进行堵塞,能够切实延长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寿命,达到最佳的水利治理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建筑结构中出现了分力轴线,就必须对每一个轴线都加以灌浆处理。而非分力轴线的情况,则可以部分区域的灌浆处理,降低施工成本。

3.1.2 高压喷射灌浆

顾名思义,所谓的高压喷射灌浆即为采用相对较大的压力,使得水利水电工程与地面的衔接位置出现破坏,再通过泥浆的作用将包括建筑物、地面以及泥浆三者合为一体,达到良好的防渗透效果。由于每一个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所处位置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喷射方法的选择上,也有细微的差异与不同。相较于其他的防渗透技术使用,高压喷射灌浆其最为典型的优势在于,对设备的要求相对较低,没有超大型的工程设备。同时其造价也相对较为便宜,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施工的成本。但该方法对地面的建筑强度有一定的要求,并非每一种类型的地表结构都能够加以使用。

3.1.3 卵砾石层帷幕灌浆

所谓的卵砾石层帷幕灌浆法,其原理是利用泥浆液对卵砾石层进行铺设,从而达到水利水电工程防渗透的目的,其采用的泥浆也区别于传统的喷射方法,其泥浆是通过泥土与水的直接混合。有卵砾石的结构较为脆弱,所以无法较好实施钻孔作业,因此卵砾石层的帷幕喷浆时多采用多空灌浆方式,以求达到防渗漏标准。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该类方法所能够适应的环境仍然相对较为狭窄,仅仅对于漏点相对较少的水利水电工程才能采用该类方法,且该方法的施工成本相对较高,所以使用区间较小。

3.2 防渗墙

3.2.1 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成墙工艺

该类成墙方法是通过多个防渗墙,经由多个不同的墙桩连接而成的,而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之中,搅拌机要做到多头钻地,从而充分将泥浆与土地搅拌,从而保证建筑强度。根据目前的技术条件来看,最大的成墙深度为 21m,成墙的抗压程度不可小于 0.3MPa。该成墙技术方法相对较为简单,且适用性相对较强,包括黏土、沙土等多种土质,都能够适应。

3.2.2 锯槽法成墙工艺

受限利用锯槽刀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先导孔的土体进行切割,其切割速度要依据土体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是其切割速度应该维持在 0.7 耀 1.5m/h 左右。随后清除切割下来的土体,并用浆液及时灌注切割后的墙壁,做成防渗墙的厚度约为 0.2m。这种城墙工艺所需的锯槽机的结构相对复杂,锯槽机更是这种成墙工艺的基础。该类方法的相对是所有工艺中效率最高的一类,其工程质量也较高。

3.2.3 射水法成墙工艺

射水城墙工艺的实质,是对土地结构的一类切割方法,而切割并非热切割,采用高压水流实现土地切割。唯一需要加以注意的是,该方法使用后还需要对整个建筑结构进行浆液的二次防护,并最终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做好独立的防渗墙。根据计算与统计,通常防渗墙厚度可达半米及以上,而深度则达到了 30 米,墙体具备极强的垂直性。该方法相对较为简单,如果成型也能够长期运用,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有极大的作用。

3.2.4 链斗法成墙工艺

链斗法成墙工艺的基础是链斗式开槽机,通过开凿机上的旋转链斗进行土体作业。在作业时要把排桩下放到一定的深度,随后由链斗式开槽机在排桩位置进行作业。边进行土体作业边进行墙体保护,随后用混凝土进行墙体浇筑。大体上来讲,这种城墙工艺与锯槽法城墙工艺基本相似,最后都是用混凝土对墙体进行浇筑。但该类方法对土地的性质要求相对较高,只能够在黏土土质以及沙土土质上使用,但对砾砂含量较高的土地,往往无法使用。

结束语

水利水电施工当中,防渗处理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强化工程结构的防渗性能,降低渗漏的概率。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健康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群众安全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主秋丽.试述水利水电工程中防渗处理施工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4(15):273.

[2]李松.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26):57.

[3]尹家来.水利水电工程中防渗处理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0):209.

论文作者:蒋二宝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5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施工中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蒋二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