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学相生相克法则与领导变革和领导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领导论文,道学论文,法则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33-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594(2009)06 0143-07
一、道学领导力五大核心要素:道、德、法、术、势
中华道学作为一个涵盖宇宙观、认识论、道德论、社会论、境界论的完整哲学思想体系,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反映了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博大精深的道学体系在中国民族诸多领域实践中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为中国古代社会在政治治理、文官政治制度、多民族杂居、多宗教共同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指导原则。有研究表明,中华民族在19世纪以前几千年里,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等领先世界,中国在天文、历法、气象、农艺、军事、建筑、算学、医药等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都与道学思想的指导密不可分。
考察中国古代道学思想及其内容,我们发现道学法则在诸多领域广泛运用,尽管在不同领域与学科里名称不尽相同,概念内涵也变化多样,但构成道学核心内容的主要几个关键概念在各领域使用则大同小异,特别是所谓的“道、法、术、势”及其相关内容。实际上,从目前的文献来看,道学法则指导实践并保证活动成功所依赖的条件及涵盖的因素很多,并不仅仅限于上述的“道、法、术、势”,为了本文目的,现简要将有关内容综合如下:
“道”(宇宙规律或客观规律)、“德”(促使事物完美的特性或规定)、“物”(客观条件或环境因素)和“势”(总体态势或趋势)。如老子《道德经》中的“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
“法”(合道之法)和“术”(方式方法)。如《韩非子·难势》中“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指出“抱法”(即遵循“合道之法”或符合客观规律的法)及“处势”(任势、造势和用势)对“治”(国家政治稳定)和“乱”(国家政治动荡)的极端重要性,在该文中,他特别指出“术”(方式方法)在治国方略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人”(选人用人)。如孙子在《孙子兵法》中指出:“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这里,孙武说明了“择人任势”在用兵中的要领,强调“选人用人”在用兵策略中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要素。
“阵”(兵阵布局)、“变”(因时而变)和“权”(比较权衡利弊得失)。如孙膑在《势备》中对战争提出“阵”、“势”、“变”、“权”四要素,指出“阵”(兵阵布局)对战争策略的基础作用的同时,特别指出“权衡”(权衡利弊得失)和“时变”(因时而变)等手段方法对战争谋略的极端重要性。
“形”(形势,即构形成势)、“势”(态势)和“情”(情势或心态)。如汉献帝时期的荀悦认为确定策略、决定胜负的“大势”要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形”(即形势),二是“势”(态势),三是“情”(情势或心态)。他所说的“形”(形势),大体上是指客观环境中构成优势与劣势、决定成功与失败等要素对比情况;“势”(整体态势)则是具体事件发生时的各方力量交织在一起呈现出的整体态势或趋势;而“情”(情势或心态)则是指处于这一客观环境中所有当事人内心情态综合表现。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道学有关指导实践的相关概念有:“道”、“德”、“物”、“势”、“法”、“术”、“人”、“阵”、“形”、“权”、“变”、“情”等内容。在对这些概念内涵的比较分析后,我们发现,“阵”和“局”含义接近,都含有“布局谋篇”的意思,为了便于今人的理解,在本文中干脆使用“局”(布局谋篇)代替它。而“势”作为事件的总体态势或趋势,其包含的要素有“形”、“人”、“物”、“阵(局)”、“情”、“权”、“变”等。确切地说,“势”实际上是这些具体要素综合作用产生的一种态势或趋势。
由此可见,道学主要核心要素可以归纳为如下内容:
(1)道:宇宙规律或客观规律;(2)德:促使事物完美的特性或规定,即合道之品德;(3)法:“合道之法”或符合客观规律的法则,如战略决策等。(4)术:手段或方式方法;(5)势:发展趋势或总体态势;(6)形:客观环境中构成用势各要素总体情况;(7)人:选人用人和依靠群众;(8)物:物质与环境条件;(9)局(“阵”);(10)情:群情或群体心态;(11)“权”与“变”:权衡利弊得失并因时而变,即通权达变,说明的是如何运用道学法则的方式方法。
通过进一步分析综合,我把这些要素归纳为“道学理论五大要素”(即“道、德、法、术、势”)、“道学用势五小要素”(“形”、“人”、“物”、“局”、“情”)和一个道学运用方法(“权变”方法)。具体而言,道学五大核心要素说明的是任何一个具体实践活动都必须做到:“悟道”,即了解和掌握客观规律;“明德”:明了“合道之德”,即事物的本质或内在规定性;“定法”,即制定“合道之法”,拟定正确的战略与政策;“施术”,即实施“依法之术”,也就是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用势”(包括“形”、“人”、“物”、“局”、“情”等要素),即造就并运用有利态势,从而最终成就事业。
从道学“用势”角度看,本文称之为“道学用势五小要素”,其内容不外乎“形”、“人”、“物”、“局”、“情”五个要素,具体来说就是,(1)形(察形):识别与观察客观环境中构成用势各要素总体情况,以确定用势总体策略,“形”在用势中具有“道”的特征,可以说是微观或局部之“道”的运行状况;(2)人(选人):选人用人和依靠群众;(3)物(用物):利用物质与环境条件;(4)局(布局):布局谋篇;(5)情(激情):激发群情或群体心态。
此外,一个道学运用方法指“权”和“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通权达变”,它是巧妙运用道学法则的具体方法,故称之为道学运用方法。
因为“道”是一切事物的客观规定性,领导力当然也不例外。把上述道学五大要素和道学用势五小要素及其方法运用到领导力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道学领导力“五大要素”和道学领导用势“五小要素”及一个道学领导力运用方法:
道学领导力“五大要素”:(1)组织客观规律(道);(2)组织特点与领导者特质(德);(3)领导战略与决策(法);(4)领导方式方法(术);(5)领导环境与趋势(势)。
领导用势“五小要素”:(1)领导依据客观形势,制定总体造势、用势之策略(察形,即识别客观各要素总体情况,把握微观之“道”);(2)领导者的选人用人和依靠群众(选人);(3)领导所依赖的物质与环境条件(用物);(4)领导者具体谋划与布局谋篇(布局);(5)领导者调动群情或转变群体心态(激情)。
道学领导力运用方法:“统筹兼顾、通权达变”。
具体到领导力道学五大要素及领导用势五小要素的运用,它们并不是随意安排的,其中五大要素的运用必须遵循严格的先后次第关系:
(1)悟道:即首先必须了解“大道”先机,明确组织所处的阶段以及所处的外部环境等构成的整体态势,此为“悟道”或了解“大象”(大道之像)过程;所谓“执大象,天下往”。
(2)明德:了解“大道”先机就可以知晓组织在该阶段的”合道之德”以及领导者应具备的特质,也就是了解此时组织发展所应具备的本质要求。
(3)定法:遵循“合道之德”制定“合道之法”,此时就是根据领导者所希望达到的预期目标进行制定领导战略。
(4)施术:依据“合道之法”进入具体实施阶段,确定采用具体的领导方式方法以实现领导战略目标。
(5)用势:其中包括“察形”、“选人”、“用物”、“布局”、“激情”(激发群情)都是领导用势的具体手段和实施技巧。
从上面内容可以看出,“道、德、法”(悟道、明德、定法)是道学领导力实践的根本和先决条件,而“术”(施术)和“势”(用势,其中包括“形、人、物、局、情”,即察形、选人、用物、布局、激情)是实现道学领导力的具体方法与技巧,是领导力实践更为的具体内容。
在《道学思维与领导力研究》一文中,我初步论述了道学阴阳五行规律(“道”)在现代领导学中的运用,实际上是“道”(悟道)篇;在随后的《道学法则、内外部环境及成功领导者特质》一文中,我比较具体地分析了成功领导者应如何顺应大道规律提升自己的品质与能力(“德”),其实就是“明德”篇。继上两篇内容,本文将侧重讲述“法”(定法)、“术”(施术),至于领导用势及其五小要素的详细论述,由于内容庞大,暂搁置不论,希望通过以后机会与读者探讨。
二、合道之法——五行相生相克规律
谈到“合道之法”,或者说“循道定法”的问题,道学有一句老生常谈的话叫做“法无定法”;《孙子兵法》干脆把它发挥成“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其实,正是因为孙子充分运用了阴阳变化和五行生克理论说明战争的规律,才使得《孙子兵法》成为一部运用道法原理最为高明的杰作,古今兵家乃至现代商家视之为“圣典”。孙子在论及道学法则在战争中运用时说“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并指出:“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变化,出奇制胜以达到预期目标,这样的“合道变化”,孙子称之为“神”。
其实,兵家所谓“用兵如神”,根本就在于制定的战略是“合道之法”,即孙子所谓“修道而保法”,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合“道”变化,才能“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认真研究《孙子兵法》,我们可以了解到孙子所谓“法”即阴阳变化与五行运化之法,也就是五行相生相克规律。
道学宇宙运行抽象模型(参见图1)也同样印证了《孙子兵法》里的说法,阴阳变化、五行运化是天地之道,而相应天地之道的是五德(仁慈、中正、诚信、正义、智慧),而相应五德的则是五行相生相克之法。道学宇宙模型里就具体展示了五行能量相生和相克的规律,这一规律就是所谓的“合道之法”。
图1 道学的宇宙运行抽象模型
图1 包含了道学对于世界万物的规律性概括:
1.天人合一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物负阴而抱阳”。
2.对立统一律:“一阴一阳谓之道”。
3.相互依存律:“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4.相互转化律:“阴极生阳,阳极生阴”。
5.无限律: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6.永恒变化律:“易(变化)者,天之道”。
图2 道学的宇宙能量相生模型
在古代中国,无论是兵家、医家、农家及其他杂家都十分重视这些规律在实践中的运用,可以说,中国古代科技之所以十分发达,与中国古代学人善于运用这一规律是分不开的。
下面具体探讨一下“合道之法”——五行相生相克规律,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五行相生规律:
图2 展示的是五行能量相生状况,其包含的法则有:
1.母子相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这一规律说明的是,水是木之母,木是火之母,火是土之母,土是金之母,而金是水之母;每个能量既是上一能量之子,又是下一能量之母。
2.天地常道:宇宙五行能量就是按照“母生子”这一特定规律进行能量的转化。在没有重大能量波动的情况下,这一“母生子长”规律左右着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生长到灭亡的周期。
3.母强子壮:增益母能量也自然会增强子能量,可以加速子能量的成熟。如,增益水能量可以增强木能量,使木能量加速成熟,向火能量的发展。相反,如果抑制或削弱母能量,就会削弱子能量,可以延缓子能量的成熟。如,抑制或减少水能量可以削弱木能量,延迟木能量成熟,使木能量向火能量转化时间延长。其他能量状况如此类推。
4.子亢母赢:子能量亢盛就会增强其吸收母能量的能力,使母能量赢弱,最终不利自己的发展。如,火能量亢盛可导致木能量的削弱,最终由于缺乏能量之源而不利自己向土能量的转化。
5.子病母忧:相反,如果子能量衰弱,接收母能量支持能力就会减弱,母能量成熟并转化为子能量就会困难重重。如,火能量衰弱,降低木能量支持火能量的能力,木能量成熟并转化为火能量的时间延长,甚至出现困难。
说完道学法则中五行相生原理,下面就要讲讲五行相克的原理。先看看下图:
图3 道学的宇宙能量相克模型
图3展示的是五行能量相互克制的规律:
1.君克臣服: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一规律说明的是,每一能量与其相对应的两个能量处于君臣关系,即克制和被克制的关系:金是木的君,木是土的君,土是水的君,水是火的君,火是金的君。如,金为木的君主,克制木能量,同时为火的臣下,服从火的克制。
2.动态平衡:五行能量在相互克制中保持着动态平衡,最理想的状态是君臣之间各自保持相对平衡,五行能量运行会有规律地按照母子相生的方向发展。
3.君盛臣衰:五行相克规律中有“君臣相凌”一说,凌即欺负,指五行中君能量对其所克制的臣能量过度克制,原因有二:一是君过于亢盛,对臣能量过度克制;二是臣能量过于虚弱,难抵御君能量的正常克制。君臣相凌会导致臣能量的削弱(甚至扼杀臣能量),延缓臣能量成熟,也就延迟向其子能量转化时间。如,金能量过于强大,木能量就被削弱,木能量成熟时间延长,木能量向火能量转化时间延长;极端状态是木能量完全被扼杀,五行系统崩溃瓦解。其他能量相凌如此类推。
4.君弱臣亢:五行相克规律中还有“君臣反克”一说,指五行能量中某一臣能量对君能量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君臣反克也有两个原因:一是臣能量过于强盛,反克君能量,如木盛,木反克金;二是君能量过于虚弱,遭到臣能量的反克,如木弱,土反克木。君臣反克会导致君能量的削弱(甚至扼杀君能量),延缓君能量成熟,也就延迟向其子能量转化时间。如,金能量过于强大,火能量不能克制金能量,金能量成熟加速,过早转化为水能量;而此时火能量成熟时间延长,火能量转化土能量时间延缓;极端状态是火能量完全被金能量克制,五行系统崩溃瓦解。其他能量反克如此类推。
根据道学理论,上述五行相生相克规律是左右宇宙间一切事物从生长到灭亡周期的根本法则。人们只有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法则,才能根据客观环境进行创造性发挥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根据道学理论进行“循道定法”与“依法施术”,实际上就是依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巧妙运用主客观条件,进行战略谋划和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实施战略决策。
三、领导战略、领导变革与“循道定法”和“依法施术”
领导学研究的众多文献说明,领导者的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要为组织确立发展方向和前进目标,并制定进行变革的战略。同时,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现代领导者的职能就在于“预测变革、适应变革,并推动变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此外,现代领导学认为战略决策是组织最重要的决策,它关系到组织发展方向,对组织兴衰存亡有着根本性的影响。组织成功首先在于领导战略致胜,而领导战略失误,则可能给组织带来灭顶之灾。
谈到领导战略,人们会立即想到战略目标、全局谋划、高瞻远瞩、协同发展等关键字眼,领导战略具有长期性、指导性和激励性的特点。真正的领导者就必须是真正的战略家,他除了要运用领导战略对组织进行全面管理,还要通过制定、实施正确的领导战术实施战略决策,从而最终达到组织预期目标。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无论是领导变革也好,还是领导战略决策也好,其关键一点在于其选择的方向和决策是否“正确”。尽管目前西方管理学研究有大量关于组织变革和组织战略的研究,遗憾的是,它们也是概念层出不穷,观点互相对立,学派之间各执一词、莫衷一是,甚至现行以西方领导学理论为基础的主流教科书否认任何可供领导选择的战略和变革模型的存在,英特尔总裁格罗夫在谈到领导者运用领导战略时说:“你正确了,是因为你成功了。”也就是说,领导者无法预知自己的战略是否正确,而只能以最终成败来判断。这一结论确实让几乎所有研究领导战略的人沮丧之至。
在《道学思维与领导力研究》一文中,我就指出当代西方对领导力的研究延续着自然科学采用的实证手法,以逻辑、数理和实验等方法来研究社会科学的领导力现象,很难形成一种系统完备的综合理论体系的问题。这一结论同样适合领导变革和领导战略研究,正是西方研究方法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才导致无法预知领导战略与领导变革的决策和方向正确与否。在该文中我还指出,道学领导力可以弥补西方领导力研究的缺陷,有望在整合中西领导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系统的具有综合性的领导力理论框架。这一结论同样适合在领导变革与战略研究方面。通过探讨道学相生相克法则,我们也可能建立一个比较系统可预知的领导战略与变革决策理论体系,从而结束理论界认为领导变革和领导战略方向、路径以及决策正确与否等不可预知的论调。下文就是一次初步尝试。
通过上文有关道学五行相生相克规律的论述,我们了解到如果正确运用左右事物发展的主要力量间的生克关系,我们就完全有可能改变事物的运行状态,让事物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具体到领导变革与领导战略方面,我们应如何通过这一规律进行“循道定法”和“依法施术”来制定领导变革与领导战略决策呢?为了方便探讨这一问题,请读者先熟悉一下道学成功领导者特征模型及其内容:
图4 基于道学的成功领导者特征模型
以上道学领导力模型及其理论说明,组织在发展周期中有五个阶段,即初生期、发展期、稳定期、老壮期、衰亡期;而一般来说,这五个周期是任何组织都必须经历的过程。在组织中五行能量最理想状态是保持动态平衡,而且每个时期相应的能量应该相对强盛,即初生期的木能量(仁慈)、发展期的火能量(中正)、稳定期的土能量(诚信)、老壮期的金能量(正义)、衰亡期的水能量(智慧)。但作为领导者,主观上总是希望组织强大、生机勃勃、繁荣稳定,而不希望组织赢弱、生机衰落及濒临灭亡的。因此,组织诞生之后,领导者就必然希望组织早日发展壮大(发展期)并进入繁荣稳定状态(稳定期),在组织衰落(老壮期)时希望竭力延迟衰亡期到来或规避衰亡期。
很显然,无论是领导变革还是领导战略的目标,根本来说,就是要保证组织发展壮大(发展期)并保证组织繁荣稳定(稳定期)而避免衰落。从领导变革角度来说,变革领导就是要改造组织使之从原有状态进入另一个状态;从领导战略角度来看,领导战略必须具有长期性、指导性和激励性特点。而其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问题是:领导者如何才能预先知道领导变革的方向、领导战略决策是正确的,否则,领导者就无法进行变革途径和领导战术的选择。因为一旦明确了领导变革的方向确立了领导战略,剩下问题就是如何高瞻远瞩地进行全局谋划,通过落实具体的领导方式保证组织各方协同发展等战术了。
综上所述,领导变革的方向和领导战略的目标是“永葆组织青春活力”。这样的方向和目标似乎有悖常理,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好像没有什么组织是青春永驻的;但是,道学法则确实为领导者达到这样的领导变革及战略预期提供了可能性。
根据以上道学五行相生相克规律,领导力理论在制定领导变革和临高战略和战术时如果遵照上述五行相生相克法则,是可以做到使组织趋利避害、保持相对久远的兴盛运势的。由于“法无定法”,运用起来就如孙子兵法所言“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我无法就上述每个法则进行一一阐述,但略举几个典型领导变革与战略决策模式进行论述,以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我们首先假定组织内外部环境处于完美状态,即组织能量呈现状态和其所在阶段完全统一,如初生期的组织呈现出木态(仁慈)。如果该组织处于正常状态,其内部领导力仁慈能量(木)强盛,组织的包容力相对强大,吸引人才的力量也相对强大,如果领导变革方向和领导战略目标确立为“加速组织向发展期(火态)发展”,那么,根据相生规律“母强子壮”法则,领导者就可以制定“增强母能量(水,即智慧能量)战略壮大组织实力的战略决策。
因为水能量是智慧能量,初生期组织增益水能量战略就要求:
1.“悟道明德”:组织领导者首先必须了解组织所处状态(火态)及如何改造组织的规律,随着确定组织变革方向。这一阶段要求领导者高瞻远瞩,首先保证自己旺盛的木能量(仁慈包容),同时要提高自己的水能量(智慧特质),所谓“正人先正己”。
2.“循道定法”:“全局谋划,制定组织整体战略,使各项战略决策有利于组织内部智慧能量的提高。
3.“依法施术”,依据整体战略实施各种具体的措施和方法,如制定各种组织政策、人才政策、技术政策及管理措施等,使组织政策有助于吸引有智慧有创意的人才、管理制度有利于鼓励并包容创新、技术政策有助于大胆尝试和引进革新型技术等等。
1和2就是“循道定法”进行领导变革与领导战略决策,而3就是“依法施术”,用正确的领导方式方法落实领导变革与战略目标。如果组织领导者与追随者能够同心协力,以此长期坚持这一战略战术,这一初生组织必然能够在与同类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占据相对的人才与技术优势地位,从而进入快速发展期(火态)。也就是说,领导者也就胜利完成了改造组织使之进入新的发展状态的变革使命,其战略目标显然达到。
同样道理,如果组织处于发展期(火态),领导者变革方向与战略目标确立为“尽快进入稳定繁荣期(土态)”,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母强子壮”法则,就可以制定“增强母能量(木能量,即仁慈能量)战略壮大组织实力”的领导战略。因为木能量是仁慈能量,发展期组织培植木能量战略要求:
1.“悟道明德”:组织领导者首先必须了解组织所处状态(火态)及如何改造组织的规律,因而提出组织及其领导层变革方向。这一阶段要求组织领导者自身除了保持“积极进取并保持中正”特质(火能量)外,还要努力培养仁慈包容特质(木能量);即“正人先正己”。
2.“循道定法”:全局谋划,制定组织整体战略,使各项战略决策有利于组织内部木能量(仁慈)的提高,使组织包容力进一步增强。
3.“依法施术”:实施各种具体的措施和方法,使组织在各种政策与措施方面在不失公平公正(火能量)的基础上更加包容。
同样,上述1和2就是“循道定法”进行领导变革和战略的决策,而3就是“依法施术”,用正确的领导方式方法落实领导变革和战略目标。如此一来,组织各项政策和措施都有助于吸引各种人才,同时在管理方面既做到仁慈宽厚又相对公正,不偏不倚,组织必然能够做大做强,并快速进入繁荣稳定时期(土态)。领导变革与领导战略目标均顺利达到。
上述两种情形是我们比较常见的领导变革过程,无论是变革方向与途径选择还是战略目标与手段的使用,相对比较有规律,因而也就相对比较容易,也是绝大多数领导学教科书津津乐道之事。但真正具有挑战意义的领导变革且在实践中最为棘手的战略决策则是下属两种情形:
这就是组织处于老壮期(金态)特别是衰亡期(水态)的情形。这两个时期,严格说来,都是组织走下坡路时期,特别是衰亡期(水态),如果不能力挽狂澜,组织必走向灭亡。这时又如何利用道学法则进行领导变革和制定战略呢?
我们先说说,组织处于老壮期(金态)情况吧,在《道学思维与领导力研究》一文说明此时组织发展已经过了成熟阶段,官僚机制特别稳固,出现领导层相对保守(如组织机构健全,权力比较集中的结果)的状况,处在“金”的位置上。此时,组织领导层的静态思维占了上风,墨守成规;而组织运行按照既定方向发展,基本处于守成状态等。在这样的形势下,只有那些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富有极强的责任心的领导人可以做到运用管理手段以及法规和权力达到组织目标,最终获得成功。
根据道学成功领导者特征模型(参见图一及表一),我们知道,此时的组织内部“金能量”(静态、官僚作风严重)旺盛,生机(木能量)与活力(火能量)不足。此时,组织领导者制定的战略目标应该是“挽救组织颓势、使组织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如果领导者采用道学五行相克规律中“君盛臣衰”和“君弱臣亢”法则,制定“增益克制自己的君能量即火能量,同时培植反克自己的臣能量即木能量”的战略,则可以挽救组织颓势,使组织恢复生机与活力。
因为组织能量是金能量(正义),其君能量是火能量(积极进取与中正),其臣能量是木能量(仁慈包容),“增益克制自己的君能量,同时培植反克自己的臣能量”的战略要求:
1.“悟道明德”:组织领导者首先必须了解组织所处状态(金态)及如何改造组织的规律,然后提出组织变革的方向。这一阶段要求领导层在具备“正义”特质基础上同时增益领导层的积极进取与中正特质(火能量),并培养领导层的仁慈包容特质(木能量);也就是说领导者首先要与组织能量状态相适应,即是“正人先正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先适应环境然后再改造环境”。
2.“循道定法”:全局谋划,制定组织整体战略,使各项战略决策立足于“增益积极进取但又不失中正的火能量,同时培植仁慈包容的木能量”。
3.“依法施术”:实施各种具体的措施和方法,使组织在各种政策与措施方面都能鼓励积极进取与公平公正(火),同时,提倡仁慈包容(木),如此,则可以平衡过于旺盛的金能量,使企业处于久长的发展运势。
在老壮期(金态)的组织中进行增“火”与益“木”,实际上就是要求领导者在组织中大力提倡积极进取并做到不偏不倚(火能量),同时鼓励仁慈包容(木能量),防止打着“正义”(金)旗号扼杀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在具体的“术”层面就是实施的各项政策措施都符合不失正义的鼓励积极进取和包容创新,所有的方式方法都围绕增“火”益“木”,从而克制过于旺盛的“金”,这样组织的五行能量就相对平衡,从而保证组织健康运行,延缓组织向衰亡期(水态)演化。在内外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领导者依据道学法则通过积极作为,完全可以改造该组织,使之焕发生机,进入新的发展期(火态)或稳定繁荣期(土态)。
应该说,唯有品德高尚、无私无畏的领导者才能做到这一点的,因为在衰落的组织中,领导者为了挽救组织使组织焕发生机,要做的事往往是对自己个人不利的事。所谓增益克制自己的君能量和培植反克自己的臣能量,在实际情形中就是领导者主动削弱自己的力量,让权放利给自己的反对派,从而保证组织各派力量更加平衡。
最后,我们探讨一下衰亡期组织如何“循道定法”和“依法施术”,从而使组织摆脱困境获得新生吧。我们知道,在“衰亡期”(水态,智慧)的组织往往是发展到了后期,但实际上,任何时期的组织都可能进入这一状态的,也就是说,实际生活中组织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走向灭亡的。一般说来,衰亡期组织(水态)的共性有:机构完全处于僵化状态,领导层腐朽不思进取,追随者的进取精神和行为(火能量)受到限制,组织诚信(土能量)缺失,积极进取和忠诚的追随者意见无法上达,投机取巧者(狡诈自私,属于负面智慧)大行其道,组织内部暮气沉沉。此时的组织处于死亡的边缘,如何制定领导变革战略及其战术使组织获得新生呢?
其实,这一时期犹如在老壮期(金态)一样,领导者如果使用五行相克“君盛臣衰”和“君弱臣亢”规律,也可以延缓组织走向灭亡,在环境条件改善后可进一步使组织摆脱困境,获得新生。具体领导战略就是制定“增益克制自己的君能量即土能量(诚信),同时培植反克自己的臣能量即火能量(积极进取且中正)”的战略,从而抑制过于弥漫的水势,延缓组织灭亡的时间。具体做法如下:
1.“悟道明德”:组织领导者首先必须了解组织所处的状态(水态)及如何改造组织的规律,从而提出组织变革的方向。这一阶段要求领导层在具备“智慧”特质基础上同时培养领导层的忠诚忠信特质(土能量),并增益领导层的积极进取与中正特质(火能量)。既是“正人先正己”,也是“先适应环境然后再改造环境”。
2.“循道定法”:全局谋划,制定组织整体战略,使各项战略决策立足于“培养和奖励忠诚忠信(土能量),同时提倡积极进取但又不失中正(火能量)”。
3.“依法施术”:实施各种具体的措施和方法,使组织在各种政策与措施方面都能落脚在大力培养忠诚之士和奖励忠信之事(土能量),鼓励积极进取与公平公正(火能量)。如此,则可以平衡过于弥漫的水能量,使企业免于灭亡的命运。如果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则可以逐渐使组织恢复生机与活力,最终走出困境重新获得新生。
上述几个例子只是说明在组织内外部环境完美的情况下如何依照“循道定法”和“依法施术”进行领导变革和进行战略决策的,实际上,组织在不同的内外部环境中会呈现出各种复杂的态势,亦如道学成功领导者特征模型所示,组织在实际运行中应该有无数状态,对于所有这些状态中的组织,如何进行领导变革、战略决策和战术实施,就会要求领导者根据实际情形,依照道学法则进行“通权达变”地运用。由于本篇文字无法尽述这些情形,只好就此搁笔。
四、结语
云南的圆通寺有一则对联说得好:“会道的一缕藕丝牵大象,盲修者千钧铁棒打苍蝇。”可见道学智慧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然而,我们又不能忘记老子所言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按照这一说法,真正的“道”是说不清楚的,而可以说出来的东西基本上已经远离了事物的本质了。尽管如此,人类还是要利用语言来传递知识,以便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正如佛教所说,讲经说法犹如以手指月,看月的人不要误以为手指就是月亮,应该顺着手指去找寻月亮。所以,我希望读者清楚,有关“道”与领导力的文章只是借助语言指示“道”在领导力实践中的规律,真正理解和掌握需要读者在实践中领悟,仅在文字中是找不到真正的“道”的。
最后提请读者,要做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除了通过大量学习与实践了解道学法则、组织运行规律以及领导力运用规律(“悟道”)外,更重要的是要“明德”,既要在学习实践中了解组织所处状态的特征特点(组织之德),又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个人德操、增强个人才能(个人之德),要知道,唯真正“有道有德者”才能真正无私无畏地运用“合道之法”不断进行领导变革,并始终能够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