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娟[1]2003年在《波斯裔花间词人李珣研究》文中认为在五代花间词人中,波斯后裔李珣的词以其独特的主题和风格受到后世研究界的关注。但至今还没有人对他做系统的研究,本文不量才力,拟就此问题做一尝试性的探索。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李珣的生平事迹。第二部分探寻李珣的思想与人格追求。第叁本分就李珣词的伊斯兰文化特征做一尝试性的考论。最后,浅析李珣词在主题与艺术两方面对《花间》词的突破。
李斌[2]1999年在《波斯裔花间词人李珣生平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代词人李珣,其生平,史无传载,就散见的考证中,疑点多多,难于信人。《生平考》就其妹李舜弦的关系中求索,并深入其医学着作《海药本草》及词作,进行探求,得出生平线索。
蒲曾亮[3]2005年在《李珣生平及其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珣是花间词人中一位独具特色的重要作家。晚唐五代时,艳情词风靡词坛,蔚为大观。词人们热衷于描绘红楼翠阁,小庭深院,脂香粉腻,闺怨离愁。受时风熏染,李珣亦创作了许多艳情词。然艳情词非李珣之所长,真正能体现李珣特色者,乃是其风物词和隐逸词。这两类词突破了艳情词的窠臼,拓宽了词的表现领域。词人开始把目光转向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广阔丰富的社会人生,写景状物,生动活泼,自抒胸襟,情真意深,于香艳软媚的艳情词外,另辟了一个鲜丽明朗的新天地。在莺歌燕舞、软语呢喃的《花间集》里,它们不啻一股凉爽宜人的春风,给词坛注入了一股清新自然的气息。本文主要分为叁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李珣生平及其作品,并对李珣生卒年予以详细考辨。第二部分交代中华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对李珣的双重影响。第叁部分是全文的主体部分,着重阐述李珣的叁类词作(艳情词,隐逸词,风物词)。这叁类词呈现出不同的风貌:艳情词绮丽纤柔,隐逸词飘逸洒脱,风物词疏淡自然。此外,文中还略叙了李珣的两首咏史怀古词,即《巫山一段云》。在结语中,本文对李珣词进行了综合述评,并客观评价了李珣在词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韩瑜[4]2006年在《西蜀词人李珣及其花间别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花间词派一直因其颓弱文风和反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大受后人诟病,但是,花间派中不乏超越者,如词人李。李花间别调形成的原因来自于其词作独特的内容和题材视角以及有意识的形式选择(如词牌、语句节奏韵律等);同时,作为波斯裔词人的李在人文情操、文化传统等方面也表现出与当时其他西蜀汉民族词人的迥然不同。
牛晓风[5]2004年在《李珣的渔父词和《南乡子》组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是五代前蜀的波斯裔词人,作为花间词人,他的作品中有两类题材摆脱了花间词风,其风格清新自然,在唐五代甚至整个词史中都是另辟新境和独树一帜的作品。本文试分析李的渔父词和《南乡子》组词,并通过和前代同题材词所作的比较,从中看其独特之处以及在词史上的意义。
祁宁锋[6]2013年在《唐五代诗词中的岭南意象变化及其成因》文中研究说明在唐宋之交的五代时期,对岭南的抒写出现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恰恰出现在新兴的曲子词上。这时期产生了不少吟咏南国风光的优秀作品,其中尤以李珣《南乡子》十七首为代表。李珣笔下的岭南风光是美丽可亲的,岭南女子是纯美动人的。同时,这些作品语言自然,色调明丽,风格清远疏朗,在《花间集》中可谓别具一格。李珣之所以能够发现岭南之美,摆脱自古以来士人对岭南的偏见,有这样几个原因。首先,李珣乃波斯裔出身,没有汉人以中原为正统的强烈观念;其次,李珣以自由身份游历岭南,所以心态比较闲适平和,因而能客观地审视岭南风物;再次,李珣精通岭南草药,对岭南风物比较熟悉,所以能够将诸多的物象自然地写入词中。
邓江涛[7]2019年在《李珣与乡土风光开拓》文中认为作为花间派词人中的“别调”词人,李珣的风格与温庭筠、韦庄有异。李珣词自成一体,尤为擅长乡土词、隐逸词,这对为人诟病的“花间词派”带来一股独特气息。李珣乡土风物词审美意象多选南国特色,有别样趣味,读李珣词作,令人有异域风情之感。这与温韦词作迥然有异。不似后者都市风物,闺房陈设景象。李珣词对乡土风光开拓,为后世提供了有力借鉴。
参考文献:
[1]. 波斯裔花间词人李珣研究[D]. 杨学娟. 宁夏大学. 2003
[2]. 波斯裔花间词人李珣生平考[J]. 李斌.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1999
[3]. 李珣生平及其词研究[D]. 蒲曾亮. 湘潭大学. 2005
[4]. 西蜀词人李珣及其花间别调研究[J]. 韩瑜.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 李珣的渔父词和《南乡子》组词[J]. 牛晓风.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
[6]. 唐五代诗词中的岭南意象变化及其成因[J]. 祁宁锋.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7]. 李珣与乡土风光开拓[J]. 邓江涛.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