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门听课———种不合时宜的教学管理方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合时宜论文,教学管理论文,推门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些中小学校为了加强对教师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便开始采用一种名曰“推门听课”的管理方式。所谓“推门听课”,顾名思义,即在不事先打招呼的前提下,学校管理者“突然袭击”式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的一种管理活动。据不少采用这种管理方式的学校管理者介绍,这是一种不错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教师的行为,值得提倡。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判断一种学校管理方式是否具有合理性,首要的不在于即时的、表面的效应如何,而在于其背后的管理理念是否合理,能否经得起人类理性的检验。“推门听课”作为一种具体的教学管理活动,其内在的假设是:教师具有好逸恶劳的本性,必须采取防范的措施,加强对教师行为的监控,否则,教师就会偷懒,就会影响教学质量。把教师之本性定位于“恶”的层面,从消极防范、强迫控制的角度来管理教师,这正是传统学校管理的典型特征。大凡是人,往往都有“恶”的一面(如好逸恶劳、自私等),教师不例外。既然人性是恶的,对其采取“强迫”、“控制”、“防范”的措施便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传统学校管理之所以能“长盛不衰”,至今仍广泛存在,甚至占据着主导地位,与这种“理论预设’不无关系。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时下的学校管理者们会那么底气十足地开展“推门听课”活动了。
然而,单纯从人性论的角度,并不能为“推门听课”提供合理的存在依据。一方面,人性是善还是恶,千百年来一直就是一个争论不休,似乎永远都难以达成共识的一个问题;另一方面,抽象地谈论人性善恶并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毕竟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其活动总是无法脱离特定的时代而存在。因此,对于“推门听课”活动,还必须从时代的角度予以审视——作为一种学校管理活动,是否与时代精神相符合。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的生存图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知识经济的不断兴起,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理念和行为,人的价值和尊严开始得到前所未有的弘扬和重视。在此背景之下,“管理”的含义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基于近现代工业文明,以控制、约束为取向的传统学校管理开始向以“尊重”、“理解”、“激励”、“促进生长与发展”的管理方向转变。人们愈益认识到:学校不是工厂,不是公司,不是兵营,而是一个特殊的“教育”机构,一个以生命对生命,用心灵沟通心灵的充满人性关怀的场所。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学校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教育”,而不是“管理”;“管理”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管理”是为“教育”服务的,而不是相反。“推门听课”式的传统学校管理活动采取“控制”、“约束”的手段,为管理而管理,呈现出强烈的管理主义色彩,颠倒了管理与教育的关系,异化了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背离了学校管理的根本目的。
让学校成为能够体现时代精神的、真正的“教育”机构,实现为管理而管理的“管理主义”向凸显教育意义的管理方向转变,就需要重新定位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学校中的管理者与教师不应再是传统的主人与奴仆,老板与雇工,控制者与服从者的关系,而应是平等的“我—你”关系。教师是“人”,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独立的思想、个性和生命尊严的人,学校管理者只有与教师形成彼此平等,相互信任、尊重、理解与关爱的“我—你”关系——这种关系实际上为教师创造了一种安全、和谐的心理环境,教师内在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被调动起来,生命激情才能燃烧起来,创造性才能激发出来,时代所崇尚的最为先进的价值理念才有可能通过“教师”这一中介在学生身上得以传递,学校管理的“教育性”意义也才有可能同时得以生成。
判断一种学校管理方式是否具有合理性,除了对其理论基础进行考察之外,还需要对其有效性进行考察。任何管理活动都追求一定的效能。作为一种教师管理方式,“推门听课”是有效的吗?能否促进教师行为发生积极变化?能否最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回答上述问题,关键要看“推门听课”式的管理活动是否符合教师职业特性,是否符合教师心理特点。很难想象,一项与教师职业特性和心理特点相冲突的管理方式会有什么效能。
教师作为一门职业,有着自己的特点。首先,教师的劳动过程不同于物质生产过程。物质生产的劳动成果是显性存在的,可以进行即席检测与评价。教师的劳动过程则是精神生产过程,知识的传授、情感的陶冶、技能的形成等,都需要发挥教师人格力量的作用——教师只有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沟通和交流,才会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这种劳动成果是隐性存在的,无法进行即席检测与评价。学校管理者开展“推门听课”活动,总是期望对教师授课状况进行即时性评价,用意虽好,但把教师的劳动与性质迥异的物质生产过程混淆起来,最终只能了无所获。其次,教学作为一项专业性活动,教师享有相应的独立自主权。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采取什么样的授课思路,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创设什么样的环境氛围……都应由教师自主决定,都不能受他人的干预或用行政命令取而代之。然而,“推门听课”活动则有可能侵犯了这一权利。大凡听课者,听过一节课后,自然免不了一番评价。笔者并不反对对教师进行评价——只要这种活动对教师来说是“善意”的,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但是,“突然袭击”式的听评课活动,大都是在学校管理者丝毫未作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展开的,既然未作准备,所谓的“点评”究竟会有多大的针对性?这样的“点评”岂能保证不会侵犯教师专业自主权?既不可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又有可能侵犯教师专业自主权,这种“雪中不送炭”并有可能“锦上乱添花”之举,其管理效能何在?
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教师具有独特的心理特点,有效的教学管理不能不顾及这些特点。研究表明,自尊心强、荣誉感重、求知欲旺盛、思想活跃且敏感、严于律己等,都是教师所具有的心理特点。他们不仅注重经济、物质的满足,更看重精神方面的追求,注重教学上的成就感,希望得到学校管理者的关心、支持和信任,希望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得到尊重,作为“人师”的尊严得到维护等。建立在不信任不尊重教师基础之上的“推门听课”活动,不正是对教师心理上的一种“无言”的伤害吗?教师职业是一项极为敏感、微妙的工作,须依靠教师的内在自觉性、创造性和良知方能进行。教师心理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只有创设一种尊重、理解、宽容的氛围,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唤醒教师内在的良知,使之尽情挥洒生命激情的管理才是有效的。那些无视教师心理特点、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尽管可以取得暂时效应——如在“推门听课”活动中,管理者也许会高兴地表现:教师讲课的声音比以前更宏亮了,板书更工整了,课堂秩序更井然了,备课更充分了,作业批改更及时认真了……但上述所谓的“效应”,主要是表面性的,并不一定具有真正的教学效益,实际上,由于伤害了教师的自尊心,从而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诸如“推门听课”类的管理活动往往使教师放弃了其职业劳动中最为高尚的“内核”而忙于应付,流于形式,把原本富有创造性和生命激情的工作变得机械而平庸,此时,所谓的教学管理也就只能是低效、无效甚至是反效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