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率:教育的“GDP”,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升学率论文,GDP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GDP这个概念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也成为了各级政府体现政绩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由单纯追求GDP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步显露出来,比如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浪费,环境的逐步恶化,生态的加剧破坏,项目的重复建设等等。伴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人们对GDP有了更为科学、理性的认识,“绿色GDP”等一些新的理念也随之提出,在考评政府业绩时,也不再以GDP的高低来作为衡量的唯一标准。相对于经济领域的GDP而言,教育的“GDP”——升学率,仍然居于一统天下的位置,对于学校、教育部门甚至地方政府而言,仍然是教育评价的主要标准。
实际上,对教育的反思由来已久,推行素质教育就是这种反思的一个结果,但却始终无法颠覆由应试决定的“升学率”所处的教坛霸主地位,因为在素质教育和“升学率”之间始终找不到一个有效的结合点。对于这个问题,有人一语中的:用应试的手段来检测素质教育的成果,岂非南辕而北辙?其结果是搞素质教育的地方考试成绩受影响,升学率上不去,引起家长和社会的不满,不得不改弦易辙,重新回归应试的轨道。
不管我们对素质教育有着怎样的期待和向往,也不管我们的文件和讲话对此如何重视和强调,如果仍按现行的体制和思路,“升学率”和素质教育之间的悖论就始终无法破解,即便有人想搞素质教育,由应试决定的“升学率”也成为一个永远迈不过去的坎儿。所以,对于学校和老师而言,要完成教育的“GDP”,除了搞应试教育,难道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当下我们还不能做到理性地看待教育的“GDP”,因为这不仅关系到政府部门和学校的利益,也和广大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但是如果我们认为现在的“GDP”是以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使教育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为代价的话,我们就应该痛下决心寻求一条“绿色GDP”之路,即素质教育“GDP”,让手段和目的统一起来。只有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绿色GDP”的建立,素质教育的实施才会水到渠成。
政府、教育部门、学校仍然可以继续重视“升学率”,所不同的是,这种“升学率”是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和评价体系的“GDP”,而不是以应试为目的的“GDP”。这样,教育就会走上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我们的孩子们就能够拥有一个充满阳光、充满幻想、充满童心童趣、充满个性自由发展空间、充满爱心与理解的美好童年,学习也就不再是一种痛苦、压抑和折磨,一种身心的煎熬,而是充满了惊喜、愉悦和探索的享受,是一种成长的需要和美好的记忆。从这个意义上讲,成功的教育应该赋予受教育者更多基于人性、人文之上的理想主义色彩,激发对生活的热情和生命的激情,而不是让他们更加功利化和世俗化。也许,这也正是倡导推行教育“绿色GDP”的重要意义吧。
所以,在“升学率”问题上,无论是政府、教育部门还是学校,都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点,让眼界更开阔一些,多一些理性思考,少一些政绩、利益方面的驱动,就像对资源环境的破坏有时具有不可逆转性,花再多的钱也无法弥补一样,当我们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片面追求升学率所带来的负面后果大规模显现的时候,我们所付出的代价就远远不是一个经济学上的问题,它对未来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因此,在我们对自然的生态环境给予高度重视和保护,防止其不断恶化的时候,我们还要关注在升学“GDP”重压之下的对无形的教育“生态环境”的自觉和不自觉的破坏,让教育在一个理智、宽松、和谐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中得到健康、科学的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生态”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