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肺内病变MSCT复查ED值对辐射最低化扫描技术的研究论文_刘正,任建新,梁志清,唐学英,于晓腾

(山东省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山东潍坊261205)

【摘要】目的:探讨肺病变MSCT辐射最低化方案。方法:MSCT常规剂量再降低管电流20%、40%、60%行肺病变复查,评价图像及ED值。结果:管电流降低40%后图像质量无差异,ED值可减少40.05%。结论:比常规剂量降低管电流40%肺病变MSCT图像不受影响。

【关键词】辐射剂量;肺;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CT检查中的辐射剂量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辐射对人体健康存在一定的潜在危害。肺脏属于广泛充气的低密度、小比重器官,CT扫描时X线衰减程度低、吸收量少,具有良好的自然对比,易于辐射最低化扫描技术的研究。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6年11~12月间肺内病变MSCT复查患者200例,年龄为19~85岁,原MSCT肺内病变分别为:38例肺内斑片,36例毛玻璃影,34例实性肿块,28例孤立结节灶,27例多发结节灶,19例囊状病变,18例空洞病变。每组50例随机平均分成4组。使用PHILIPS MX 4000 MSCT机进行研究。第1组使用常规扫描剂量120kV、175mAs,2~4组分别按20%、40%、60%比率降低管电流为:第2组120kV、140mAs;第3组120kV、105mAs;第4组120kV、70mAs。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互盲法读片,按病变的边缘清晰度、结构可辨度、主观噪声和总体质量四项内容对四组图像1~4分计分,4分:病变边缘及内部结构极清晰,主观噪声极小,图像质量优良;3分:病变边缘及内部结构清晰,主观噪声小,图像质量好;2分:病变边缘及内部结构不清晰,主观噪声略大,图像质量偏低;1分:病变边缘及内部结构模糊不清,主观噪声较大,图像质量极差。

统计CT剂量容积指数(CTDIvol)和扫描长度(L),然后按照DLP(mGy?cm)=CTDIvol(mGy)×L(cm)计算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采用公式:ED(mSv)=DLP(mGy?cm)×k(k=0.015mSv/mGy?cm)[1]。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ED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显示:第2、3组MSCT扫描管电流分别降低20%、40%,有效辐射剂量ED分别降低19.90%,40.05%,而图像评价对比P >0.05,无显著差异性;第4组管电流降低60%, ED值降低59.95%,但图像质量有两项对比P <0.05,出现差异,影响了MSCT检查效果。(表1)

3讨论

CT检查中使用最小剂量保护患者,是目前急需研究并应尽快推广的问题。CT检查时,降低管电压会使照射剂量和图像质量之间的平衡关系破坏;而CT辐射剂量与管电流呈线性正相关,降低管电流对组织对比度高的图像影响甚少。广泛充气的肺脏就是高对比度组织,其对X线吸收量少、衰减度低。本研究显示,肺内病变MSCT复查时比常规剂量降低管电流40%可减少辐射剂量40.05%,而图像主要的四项内容对比P >0.05,无统计学差异,肺内病变的MSCT检查效果不受影响;当降低管电流60%行肺内病变MSCT检查时,图像质量有两项对比P <0.05,出现统计学差异,图像质量受到影响。本研究仅针对肺内病变进行小剂量研究,操作时一定要具体考虑个体化差异情况,保证MSCT图像的质量。本研究显示,采用适当的MSCT小剂量技术进行肺内病变检查是可行有效的,可以减少不少辐射剂量的同时,仍能保证MSCT图像的质量,体现出显著的伦理学意义。

参考文献:

[1] Shrimpton P, Assessment of patient dose in CT[M]//European Commission. European guidelines for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funded by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2004: contract number FIGMCT 2000-20078-CT-TIP. Luxembourg: European Commission, 2004: Appendix C.

山东省潍坊市卫生计生委科研项目,编号:2016wsjs072

论文作者:刘正,任建新,梁志清,唐学英,于晓腾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下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7

标签:;  ;  ;  ;  ;  ;  ;  ;  

基于肺内病变MSCT复查ED值对辐射最低化扫描技术的研究论文_刘正,任建新,梁志清,唐学英,于晓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