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超级绘图板下进行数学实验_数学论文

浅谈超级画板下开展数学实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画板论文,浅谈论文,数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数学家G.波利亚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是另一方面,在创造过程中的数学更像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新课程改革也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实验是一种新的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的模式,引导学生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参与下,在特定的实验环境下进行探索、研究活动.传统教学中的测量、手工操作、制作模型、实物或教具演示等都是数学实验的形式.但实验用时多、效果差,而中学数学课程内容多、学时少,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和应付考试,很多教师都不愿开展实验.即便开展了也只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定理.以演示实验、验证结论为主要目的,却极少给予学生进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机会.在这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现代数学实验是以应用计算机软件为平台,模拟实验环境进行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超级画板便是其中一种实用的计算机软件.它以其快捷的作图、智能的几何推理、直观的动态演示等功能运用在数学实验中,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手段,去动手操作、观察、交流、归纳、猜想,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大提高了数学实验的可行性.

一、运用超级画板,形象直观揭示数形关系,提高数学实验效率

初中数学中有很多问题与图像有关,用图形解析使抽象的问题更直接.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觉,形缺数时难入微”.因此“数形结合”是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始终贯穿中学数学教材.超级画板的作图功能操作简便,运用在数学实验中,既能节省作图所需的时间,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形思想.

案例1:人教版教材《二次函数》中,的图形性质探讨

【实验过程】

1.在超级画板中建立直角坐标系,参数a、h、k随意取一个数值.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1).

2.学生随意拖动参数a对应的数据条,可改变a的值,图象随之变化,观察二次函数图象的变化,归纳总结出参数a与图象的关系.

3.再分别拖动参数h、k对应的数据条,观察随h、k的值变化二次函数的图象又有何的改变.总结出参数h、k分别与图象之间的关系.探究出二次函数的图形性质规律.

【实验评析】传统实验中,教师通过设计变式题组,让学生用网格纸把每个二次函数的图象都画出来,再将各图象进行对比,从而归纳出结论,学生一节课时间大部分都花在画图上,实验的目的却无法完成.运用超级画板进行实验,图象能准确快捷画出来,并且参数a、h、k的值可随意改变,能将三个参数和二次函数图象变化之间的对应性快捷、直观地呈现出来,克服了手工绘图耗时、不精确的弊端,提高了实验效率.有利于学生把时间和精力重点放在探究规律上.

二、运用超级画板,突破静态思维的束缚,分解教学难点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的图形都是静态的,形成了一种潜在的静态思维,而许多数学结论反映的是动态变化中的规律.常规的教学手段往往只能处理一些静止的问题,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又正处于由低到高发展阶段,对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动态问题是比较困难的,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不借助于一定的实验手段,就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也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超级画板强大的动态功能使问题迎刃而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2: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E在BC边上移动,∠EAF=45°,AF交CD于点F,连接EF.试探索BE、DF、EF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实验过程】

1.学生只看图不容易发现BE、DF、EF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通过超级画板中学生可以动手测量BE、DF、EF三条线段的长度,从数据中就能得出EF=BE+DF(如图3).

2.要对测量得出的结论EF=BE+DF进行说理,需要把BE和DF转化到同一条直线上,如何添加辅助线是难点.学生可通过超级画板进行尝试,把△ADF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GB(如图4),DF=GB,由此可得到作辅助线的方法.只要证明△AGE≌△AFE(如图5),可得出GE=EF,问题得到解决.

3.教师提出问题:“若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上面BE、DF、EF三条线段关系的结论还成立吗?”学生在超级画板里拖动点E至BC的延长线上(如图5),观察图形的变化.

4.学生仿照上述方法.同样把△ADF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H(如图7),即DF=BH,BE和DF转化到同一直线上.只要证明△AHE≌△AFE(如图8),即可得出EH=EF.由BE-EH=BH即可得BE-EF=DF.

【实验评析】添加辅助线是本题的关键之处,也是教学的难点,本实验通过运用超级画板的旋转功能,旋转△ADF,使线段DF转化为另一条线段,达到BE和DF转化到同一条直线上的目的,从而启发学生获得辅助线添加的思路,突破了教学难点,也使学生得到从静态思维到动态思维的提升.

三、运用超级画板,提供探究问题的手段,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作为中心.利用超级画板简便的作图功能和动态操作,更好地显示几何关系的特性.给探索数学问题开创了一个崭新而有效的手段.

案例3:如图,点A、B在直线MN上,AB=11厘米,⊙A、⊙B的半径均为1厘米.⊙A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自左向右运动,与此同时,⊙B的半径也不断增大,其半径r(厘米)与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式为r=1+t(t≥0).

(1)试写出点A,B之间的距离d(厘米)与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问点A出发后多少秒两圆相切?

【实验过程】

1.学生观看超级画板中运动过程的演示,探讨d与t之间的关系,完成第一小题.

2.学生在超级画板中动手拖动⊙A,同时⊙B半径不断增大,探索两圆相切的各种情况,能发现⊙A与⊙B相切有四种情况(如下图9~12),根据各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完成第二小题.

【实验评析】该题是一道动态问题,在⊙A运动和⊙B半径增大的过程中,两圆有外切和内切四种情况,需要进行分类讨论.初中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太强,对动态的分类情况探索容易出现缺漏.通过超级画板来模拟运动情境,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去探索、去发现、去猜想.激发学生主动进入探索状态.学生在几何图形探究过程中,被动的接受学习变为主动的建构过程,亲自体验到了几何结论的发现过程.了解了几何结论的发现方法,这对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和自主探究数学的习惯,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运用超级画板,辅助变式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变式教学是促进有效数学学习的方式,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的解题思路、方法.超级画板独具特色的符号计算、自动推理、几何变换、立体图形的智能处理等功能,为变式教学提供一个更易操作的智能平台.

案例4:已知,在△ABC中,∠ACB=90°,CD⊥AB,D为垂足,AE平分∠BAC交BC于E,交CD于点F求证:CE=CF

【实验过程】

学生完成该题后,教师要求学生通过超级画板在原图上过点F作出AB的平行线FG,如图13.教师随即提出变式:

1.已知在△ABC中,∠ACB=90°,CD⊥AB,D为垂足,AE平分∠BAC交BC于E,交CD于F,过点F作FG//AB交CB于G.求证:CE=BG.

2.教师利用超级画板把图13中的EG隐去,再要求学生在原图上过点F作BC的平行线FH,如图14.提出变式2:已知在△ABC中,∠ACB=90°,CD⊥AB,D为垂足,AE平分∠BAC交BC于E,交CD于点F,过点F作FH//BC交AB于点H求证:四边形CEHF是菱形吗?

3.教师把变式2的条件隐去,并在原图中过C,E,D三点作一个圆,提出变式3:如图15,已知在△ABC中,∠ACB=90°,CD⊥AB,D为垂足,AE平分∠BAC交BC于E,交CD于点F,过C,E,D三点作圆交AF于点I.求证:点I是AF的中点

4.学生在超级画板中可拖动点E使点E是BC上任意一点,教师提出变式4:已知,在△ABC中,∠ACB=90°,CD⊥AB,D为垂足,E为BC上任一点,连接AE,CG⊥AE,G为垂足,连接DG,求证:△ADG∽△AEB.学生根据题目画出相应图形(如图16).

【实验评析】该题中通过添加、改变条件,探求结论的变化.在传统的变式教学中很难展现几何图形的变换过程,使得学生的认知只能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借助超级画板的动画、几何变换等功能,从不同角度呈现几何图形因条件变更而变化的过程,层层递进.有助于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给学生知识创新实践提供机会,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起到有效的帮助作用.

运用超级画板进行数学实验.改变了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所形成的偏重记忆、模仿的、以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为主的单一的学习方式.创设一种有助于探究的开放的情景和途径,建构一种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学习模式.超级画板的作图和动态功能操作简易,教师和学生能较快掌握,大大提高了数学实验的效率.超级画板使数学对象直观化、形象化,给了学生一个发展自己奇思妙想的空间,使学生从“学数学”变成了“做数学”.这一变化,促使学生进行不断地探索,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效的.

标签:;  ;  ;  

浅谈在超级绘图板下进行数学实验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