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的不断发展,使得其规模不断扩大,对城市边缘的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侵袭,对边缘区乡村景观产生了重大影响。基于此,本文针对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生态特征展开了深入分析,然后提出了建设景观生态的原则和方法,希望可以对相关人士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生态特征;建设原则;建设方法
城市边缘区可以看做城市向农村过渡的地段,也可以看做是农村向城市过渡的地段,定位的不同,对该区域景观生态建设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城市边缘区处在较为复杂的环境下,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表现出了较高的特殊性,如何科学布局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生态,统筹城乡发展,优化二元结构,对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生态特征分析
(一)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城市边缘区,景观类型表现出了显著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复杂性主要是指该区域中的各类型景观没有规律、较为杂乱的排列在一起,使得整体格局较为复杂错乱,和城市鳞次栉比的建筑或是乡村四处分布的农家都存在不同。各种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人工景观等交错在一起,构成了复杂的景观生态环境。而多样性是指景观类型的丰富程度,即自然景观非常丰富,景观区域、大小和形状对丰富多样。像农田、林地、果园、荒地、草地等属于此类。
(二)边缘效应明显
所谓边缘效应,是指不同景观生态区域边缘的相互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等方面。比如,在农田景观、乡村景观、城市景观、自然景观等区域就存在能量和物质的交换,其就会表现出较强的边缘效应,使得景观生态研究出现困难。
(三)多种功能的显现
景观生态是具有多种功能,而其多功能的特点在以往并没有被重视。过去对于乡村景观,仅仅强调了其具备的生态功能,对其他功能没有形成重视,也没有对应开发。在社会发展对经济、生态和文化这三者更加重视以后,乡村景观在经济和文化这两个方面的功能被进一步放大,引起了相关人士的注意。
(四)空间结构稳定性差
边缘区乡村景观相较于城市景观而言,其具有较高的自然属性,因此稳定性也比城市景观要高。但是,由于城市发展逐渐向外扩展,必然会对边缘区乡村形成侵占,进而就会破坏原本的景观生态环境,使得景观生态遭到破坏,这就使得边缘区乡村景观比城市景观的稳定性要差。
(五)生态破坏加剧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对城市环境的要求越发提高,这就使得部分存在污染破坏的企业逐渐移到城市边缘区。由于边缘区处于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灰色地带,容易出现一些乱排乱放的行为,这就会对乡村景观生态形成严重破坏。不仅如此,城市向外扩张也会对乡村景观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冲击,毁坏自然景观等,使得生态破坏加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生态建设的原则和方法
(一)建设原则
对边缘区乡村景观生态环境进行建设,必须要遵循几个基本原则,确保建设工作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首先,需要遵循地方特色保护原则。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生态建设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态需求或是经济发展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应该通过景观生态建设,展现出地方的风貌特色,由此实现文化、经济和生态的三者融合。因此,在进行景观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就需要满足地方特色保护原则,对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景观予以保护。
其次,需要遵循整体性和连续性原则。所谓整体性,是指边缘区乡村景观生态建设中,应该加强对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协调控制,使局部各具特色,而又能够依照一定的内在规律形成有机联系,成为一个整体。连续性是指各个景观生态区域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各个区域的连续过渡,减少边缘效应以及不同景观生态区域之间的冲突。
最后,需要遵循自然和农业景观有限的原则。在边缘区乡村景观中,自然景观和农业景观是其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进行景观生态建设的时候,需要着重从这两部分景观入手,加强景观生态的构建。这就需要对景观生态系统作出全面的评估,以此作为依据对建设方案的可行性展开分析,有效解决不利于自然景观和农业景观的问题。
(二)建设方法
第一,应该立足地方特色保护,用景观生态规划和设计的相关理念加快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整体规划设计工作。边缘区具有其特殊性,以地方特色保护出发,从自然因素、文化因素和人工因素等方面对乡村空间进行组织设计,从空间上体现出乡村景观的布局,从时间上彰显出历史文化,创新出乡村景观生态新模式。
第二,加强边缘区农业活动的生态化和现代化,打造新型农业实现边缘区乡村景观生态建设。传统的农业存在单一化、分散化等问题,对景观生态的负面影响较多。因此,可以将现代新型农业技术作为基础,在边缘区乡村打造现代化和生态化的农业活动,使农业景观成为乡村景观生态的一个重要部分,能够为整体景观生态环境的营造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以边缘区乡村景观打造生态旅游。城市的发展和扩大,使得城市居民纷纷“外逃”,在周末或其他空闲时间,到城市周边的郊区休闲放松,亲近自然。基于城市居民的这一需求,在边缘区乡村打造生态旅游,不仅可以给城市居民放松的环境,也可以借此实现景观生态的建设和保护。而且,在边缘区乡村形成规模的郊区旅游业之后,城市发展向外扩展对其造成的影响也会相对减小,由此提升了其景观生态的稳定性。
第四,景观生态的积极建设。只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对乡村景观的保护是不够的,还需大力投入,加强建设。首先可以加强绿色景观的建设,如绿地、生态防护林、绿化隔离带等。其次可以建设景观廊道,甚至是景观网络,通过自然景观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对边缘区乡村景观生态环境形成分割,但在分割的基础上通过景观网络又形成有机联系,实现局部和整体的统一。
结束语:
城市发展对边缘区乡村景观生态造成了诸多影响,使得其在多样性、复杂性、稳定性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问题。以此,需要在地方特色保护、自然农业景观有限以及连续性等基本原则下,通过农业活动生态化、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生态建设等手段,提升边缘区乡村景观生态的质量水平,使其为城市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丁玮,李莉萍.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规划探讨[J].江西科学,2012,02:157-163.
[2]张凤荣,朱泰峰,曲衍波.大城市边缘区景观破碎化空间异质性——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J].生态学报,2013,17:5363-5374.
[3]魏超玉.赣州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10:39-41.
论文作者:张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景观论文; 乡村论文; 生态论文; 城市边缘论文; 边缘论文; 城市论文; 自然景观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