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互通 携手共育
——以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为例
吴 欢
【摘 要】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形式多样的家校共育活动,打通家校共育通道,在活动中实现家校彼此间的价值认同,达成育人愿景一致、行动一致,构建家校发展共同体。
【关键词】 家校共育;共育通道;价值认同
一年级新生家长群中,班主任正在感谢家长志愿者们对班级和学校活动给予的支持,家长们纷纷表示“为大家服务很荣幸”,突然,一片整齐回复中出现这样一句话:“我们不参加班级和学校组织的任何活动。”如果你是班主任,会怎么应对这样的“尴尬”呢?
新的学期,班级更换了班主任,新班主任专业能力突出,带班经验丰富,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主张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有家长表示,自己成了教育孩子的“局外人”和“旁观者”,心中有大把的苦恼想和老师倾诉,但老师的“强势”让人望而生畏。如果你是家长,该如何主动与老师沟通呢?
3.针对“走出去”国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由国家统筹协调对外投资合作领域相关政策法规制修订工作,加大对国企海外行为的监管力度,引导国企塑造和维护国家形象的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调动国内外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资源和力量,为国企的海外发展保驾护航,加强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在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中的协同作用。重视并充分发挥“走出去”国企在国家形象塑造和提升中的引领作用,促使国企成为国家经济硬实力发展支柱、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播载体、公共外交的使者和对外宣传的窗口。
针对当下家校共育中存在的彼此不认同、沟通不顺畅等问题,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校共育活动,在活动中实现家校彼此间的价值认同,达成育人愿景一致、行动一致,逐步构建家校发展共同体。
一、家长进学校:学校向家庭敞开
家长是学校宝贵的课程资源。学校一直坚持开展“家长进学校”活动,请家长们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开设专题讲座……“家长进学校”活动是对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丰富了教师的知识结构。
“家长学堂”是学校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升家长素养的重要场所,是家长与学校之间协同育人的重要纽带。但如何吸引家长的关注?如何才能让家长真正有所收获?这些都是学校德育团队重点关注的问题。
表1 三(4)班家长课程安排表
二、家长学堂:家长向学校靠近
以班级开展的“家长进学校”活动为例,起初,班主任只是在学校规定的时间点,随机安排家长开展活动,教师对活动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上。通过反思和重构,我们引导班主任形成班级活动开展的课程意识,经过学校德育团队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家长进学校”活动从起初的零散无序,逐渐走向活动课程的建构。学期之初,班主任会召集班级家委会共商,大家结合班情校情,融入当下教育热点和时代话题,确定本学期班级活动主题,如学校三(4)班根据本班学生需求,设计了系列活动(见表1)。专业家长群体的参与,极大增强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拓展了学校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学校也通过“家长学堂”这一平台,向家长宣传学校情智教育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反馈各年级学生在校的整体表现,传达学校各科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建议,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学校、了解老师、了解孩子的在校状态,让家长主动向学校靠近。
随后,黄炎培又到国民参政会秘书长邵力子的办公室,痛骂了戴笠一顿,并表示:“政府如不追究此次违法事件的责任者,我将退出国民参政会!”
大家普遍认为,学校有责任担当起指导家庭教育的工作,但也不能将学校的教育管理方式直接套用在家庭教育上。首先,教师要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指导家长有效开展家庭教育活动。其次,科学合理地实施家校共育,家长与学校之间需要多做一些深度交流与对话,学校要对家长多一些行为引领,少一些说教。最后,丰富的教育内容和有效的实施载体,才是家长们迫切需要的。基于以上考量,我们的“家长学堂”活动安排在每周五下午,我们的学习包括教育专家的专业指导、各年级组的阶段学习指导、优秀家长代表话题分享以及现场互动答疑。从一年级的“读懂儿童心理”,到二年级的“土壤以下生长”,家长们参与的热情高涨,满意度极高。
由图3可知,在这9个DEA无效的机构中,机构27、机构21、机构11三个机构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纯技术效率值为1,规模效率值小于1,即纯技术有效而规模无效,这表示这3个机构的资源利用技术与其服务能力相匹配,不存在投入要素未得到最大化使用的问题,因此导致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低效的原因在于其供给结构不合理,存在运营规模偏大或者偏小的问题。其余6个机构的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均不为1,也就是表明其服务资源的利用技术不佳,存在投入要素未被有效使用的问题,同时机构的服务供给结构不合理,也存在运营规模过大或者过小的问题。
三、线上互动:学习向新媒体深入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网络环境下的“家校深耕”越来越引人关注。为了延展“家校深耕”的空间和时间,学校成立了新媒体中心,聚焦新媒体学习所倡导的及时性和个性化,利用学校“情智北小”公众号,通过活动直播和定期推出“情智家教课堂”这两种方式,引导家长深入学习。活动直播的引入,让更多热爱学习但又无法抽身到学校的家长能通过手机端全程参与活动。学校每一次大型活动,我们都会通过网络直播,让家长见证学生的成长,感受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果。
学校公众号推出的“情智家教课堂”紧抓时代教育脉搏,紧扣家长教育所需,及时发布多种前沿的家教文章。从转载《人民日报》推出的《好父亲的十条标准》,到节选家庭教育专家刘良华老师的《新父母学校》,再到由本校教师结合多年教育实践撰写的系列文章,既有即时性又有针对性。
“家长进学校”“家长学堂”以及线上家校互动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让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家庭走近学校,尊重学校和教师;越来越多的教师走近家庭,悦纳家长和学生;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家校深耕的土壤里,收获成长的幸福。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5-6009(2019)87-0059-02
【作者简介】 吴欢,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南京,210008)副校长,一级教师,江苏省十佳辅导员,江苏省优秀辅导员,南京市首届德育优秀青年教师。
标签:家校共育论文; 共育通道论文; 价值认同论文;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