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思路_全面小康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思路_全面小康论文

试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思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思维论文,小康社会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看清楚“全面小康社会蓝图”的意义

党的十六大为全国人民绘制了一幅在新世纪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全国各族 人民为之欢欣鼓舞。为了使这张宏图变为现实,首先认真地看清楚这张宏图,无论从理 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般地说,或者从理论上说,人类实践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在实践之前先有一个行 动的蓝图。盖房子,先有图纸;城市建设,先有城市建设规划;建设国家,则有建设的 目标以及达到此目标的步骤、方针、政策、措施等等。有了这些图纸、规划、目标等“ 蓝图”之后,才有将其付诸实施的建设实践。有了蓝图和其实施的行动,并不保证实践 的效益和成功。就是说,这些“建设物”未必就是有益的、合理的、理想的。这里可能 有多种多样的原因。可能是这些蓝图自身就有毛病,它的设计本身就不恰当、不合理、 不理想,或者不明晰。拿我国的社会建设来说,“三面红旗”就是一个从指导思想到设 计蓝图全都是错误的典型例子。按照这一设计打造出来的“人民公社”模式,自然不可 能是理想的、有益的。

也有些“建筑物”的不理想,并非是由于指导思想和设计蓝图的不妥,而是由于施工 过程中没有按照设计蓝图去做而造成的。比如,近一段时期,有些城市为了解决中、低 收入人口的住房困难问题,建设了一批经济适用房。这个设想是好的,建设图纸也没有 问题。房屋盖好后,舆论工具大吹特吹,一个个镜头反映了困难户感谢政府为老百姓办 了实事。但是,事实真相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有相当多的住房对这些房屋的质量提出 质疑,比如,有室内管道不通的,有到处冒水的,有墙皮脱落的,有天花板掉下来的, 等等,等等。个中原因,不外是有些建筑公司只图私利而偷工减料,有些则是施工过程 中缺少监督或监督不力,当然,也有些是由于没有看清图纸便投入施工从而使施工工序 不当等。总之,都是因为没有严格按照图纸执行而造成了这些劣等建筑物。所以,为了 建设好真正让人民满意的经济适用房,施工建筑部门首先端正指导思想和建筑理念,仔 细看清楚建筑图纸,严格把好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关,就是十分重要的。

同样的道理,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工之前,首先端正指导思想,弄清楚到底何 谓全面小康社会,便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这个大工程中,从中 央的各个部门到各省、市、县的领导,便好比是承包这一工程的各个建筑公司的经理。 经理们绝不能停留在口中唸着建设小康社会,心中想着的却是为个人树碑立 传的“形象工程”。如果这样,那就和前面说的那种只顾个人发财而不惜偷工减料的行 为没有什么两样。有一颗公心是经理们的首要素质,但这也只是最起码的素质。为了盖 好全面小康社会这座宏伟大厦,经理们为了避免盲目地实践,那就应该首先真正地领会 好建设这个工程的具体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步骤;仔仔细细地弄清楚这一工程的蓝图, 领悟和看清楚蓝图的方方面面;而后按照蓝图的精神和要求,创造性地进行“施工”, 严格把关。只有这样,才能不至于变为心中没有蓝图的盲目的蛮干和瞎干;也才能真正 保证这座宏伟工程的质量。

总之,为了避免盲目实践,尽量少走弯路,高质量地建设好全面小康社会,首先吃透 全面小康社会的意蕴和实质,便是十分必要和有价值的。这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首先 必须打好的思想认识基础。不仅各级领导,而且全国人民在思想上对全面小康社会有一 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乃是建设好全面小康社会的首要前提。这是从人类实践必须思想先 行的角度来说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先弄清楚全面小康含义的必要性。

如果特殊地说,即从当前大家对全面小康社会理解的实际情况看,我亦深深感到在思 想认识上弄清楚这个问题的迫切意义。十六大以后,广播、电视、报纸对各地贯彻十六 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传达、学习情况有许多报道;各种报刊上发表的有关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讲话和文章也不少。从这些报道和文章中,大家对全面小康社会的理解 是不尽相同的。大概可以概括为这样几种情况:首先是完全从经济层面来诠释全面小康 社会。他们认为,小康本来就是一个衡量家庭经济生活水平的标度。从中国传统追求的 小康生活,就是指那种不愁吃、不愁穿,手里还有点富余的中等生活水平的状况。邓小 平在上世纪80年代初说过,经过二十年的奋斗,要使全国人民过上小康生活,也是指的 经济状况,即全国人均产值达到800美元。现在这个目标达到了。所以,又提出进一步 的目标,即全面小康社会。所谓“全面”,一是指更加富裕。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 我们要再奋斗二十年,在目前人均产值800美元的基础上再翻两番,达到人均3000多美 元。二是指在地区间、城乡间要更加平衡些。目前的小康,在东西部地区之间和城乡之 间是不平衡的。这就要通过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使全国各地区 的城乡人民全面地都过上小康生活。

第二,从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层面来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的含义。认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 中,通过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使我国的经济有了一个巨大的发展,经济总量比20年 前翻了两番。这是来之不易的。这样的发展速度,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但是,在这个 过程中,也使我国的资源生态环境遭受到很大的损失。人们生活的舒适水平,不仅取决 于经济物质条件,而且还取决于自然环境条件。就是说,人们的生活不仅要有吃、有穿 、有住,还要吃得好、吃得放心,穿得好、穿得开心,住得好、住得舒心。这就要求有 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在那里,水清、天蓝、山美,空气清新,怡情悦性。所以,在今 后20年中,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得经济的发展,而是要在使经济再上新台 阶的同时,还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使生态环境变得更优美。只有这样的小康,才是全 面意义上的小康。

第三,从社会和社会发展新模式的层面来诠释全面小康社会。认为经济是社会存在和 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的国力和人民生活富裕程度的标志;所以,对任何一个国家 来说,发展经济都是重要的。尤其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东方大国来说,把经济建设 放在首要的、中心的位置,更有其重要的意义。但是,一个社会的存在并不只是经济一 个因素,它的强盛和发展也不只靠经济一个方面。社会自身是一个整体。它包括经济、 政治、文化、教育以及它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等等许多方面。或者说,社会自身是全面 的。这个全面整体的方方面面,彼此之间紧密联系着,又相互制约着。它的生存和发展 ,既依赖于经济因素的不断增长,又要依靠其它各种因素相互协调的发展。人的生活的 质量,也不仅取决于物质经济条件的优裕,还取决于精神文明的程度、政治的自由和可 能参与度、生态良好和自然环境优美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程度,等等。全面小康社 会就是要建立这样一种较为理想的社会模式。它和以往小康社会的不同,在于它不仅仅 是追求经济总量的快速发展,而且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使全国 经济公平平衡地发展。此外,更重要的,还要加大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和全面发展。一句话, 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 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经济、政治、 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以上就是目前对全面小康社会不同理解的三种主要观点。第一种观点,实际是指“全 面小康社会”当做一个纯经济范畴;第二种观点,则是把它当做经济和生态范畴;第 三种观点,是把它当做社会及其发展模式的范畴。目前实际上持第一种观点的人最多。 这里之所以说“实际上”是因为这是根据他们的谈论来说的,而不一定是在专门讨论这 一问题时他们自觉地坚持这种看法。比如,不少地方的“经理”们,当他们谈及如何实 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时,开口闭口的都是经济指标。不少群众盼望的全面小康社会, 也是指殷实的小康生活能光顾到他们身上。持第二种观点的人的数量比持前种观点的人 数少。而且相比较而言,在持第二种观点的人中理论工作者的这种理念比实际工作者的 强,城市里的特别是大城市里的人的这种理念比农村和小城镇的人的强。持第三种观点 的人数较少,主要是一些理论工作者。

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几种理解和诠释,在必须发展经济,以经济为基础这一点上是共同 的;但它们之间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以各自的理解去指导社会实践,其结果 差别可能就更大。比如,现在有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以为自己已经达到“全面小康 ”水平,沾沾自喜,盲目乐观。有些中等发达地区,为了追赶“先进”,早日达到“全 面小康”而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指标,并向下层层加码。这些都是由于把全面小康理 解为一个单纯的经济范畴而造成的。所以,怎样理解“全面小康”决不仅仅是一个理论 问题,更重要地是一个实践问题。它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建设的实践。特别是各地方的“ 经理”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对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尤其重大。如果对“宏伟 蓝图”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20年后,这一工程就不知道会建成什么样子了?像 经济适用房那样,等它盖好后,发现有严重的质量问题,那就为时已晚,代价太高了。

所以,无论从一般的“先看清图纸再施工”的意义上说,还是从当前大家对“图纸” 的认识有很大差异的实际情况看,认真学习和讨论清楚全面小康社会到底是什么含义的 问题,乃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二、“全面小康社会”的五个尺度

本文赞成前面说的第三种对“全面小康社会”的理解。即“全面小康”绝不仅是一个 经济范畴,也不仅是一个经济和生态范畴,而是一个社会及其发展模式的范畴。它是由 多个支柱来支撑的,或者说,是要用多个尺度来衡量的。

我们知道,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但它并没有给“全面小康社 会”下一个定义。除了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力争比二○○○年翻两番”这 一硬性指标以外,其它的指标便比较有弹性,或者可称为“软指标”了。因为,这些指 标比较难量化。而且,作为党代表大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应该是大的方向性的,具有战 略指导意义的,并不一定就必须是一个直接的具体的行动计划和行动方案。但是,这并 不是说十六大只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小康社会”朦胧轮廓而没有清晰目标。而是说 ,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除了经济指标以外,还有其它的具有深远意义的要 求和标准。但这些要求和标准,并不像经济数字那样一目了然,而是必须通过学习、领 会,才能把握住的。而且,只有领悟到全面小康的含义,才能把握所要达到的各项要求 、标准及其相互间的内在关系。其次,十六大提出的只是全面小康的蓝图,各个部门和 各个地方应该根据这一蓝图的精神来绘制“具体的建筑图纸”,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

那么,十六大到底给全面小康提出了哪些要求和标准呢?我以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的要求,或者也可以说是衡量全面小康的五个主要尺度。

首先是富裕度,即物质经济的富裕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国力的标志,也是 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最重要的基础。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的 经济较之过去虽有很大发展,但由于我国人口较多,人均水平还是很不够的。正如十六 大指出的,现在我们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我们的经济总量虽然在世界上已排到第 六位,但也只是美国的十分之一,日本的四分之一。如果拿人均产值来说,那就很可怜 了,只有800多美元,在世界上排到第一百四十多位了。现在世界上,中等生活水平国 家的人均产值,大约为三、四千美元。我们目前的小康水平,当然不能和他们相比。所 以,我们必须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环节,丝毫不能放松。必须在做大经济总量上狠下 工夫。也就是说,必须再努力奋斗二十年,使当前的经济总量再翻两番,那时我们的综 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明显增强,我们的人均产值才能达到三千多美元。就是说,全 面小康社会的富裕度,不是拿我们国内的现在的生活水平和过去的相比已达到温饱有余 的水准,而是要使我们国家人们的生活达到世界中等以上的生活水平。

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有一点是应该清醒的,那就是不能把发展仅仅归结为搞经济建 设。“发展是硬道理”,“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一心一意 谋发展”,这里的“发展”是什么意思?发展是不是就等同于经济发展?我们应该清楚, 两者不能等同。十六大的报告说得很清楚,“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 方面说明经济建设在“发展”中的中心地位,但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经济建设既然是 中心,那么,它就不是“发展”的全部含义。也就不能在“发展”和“经济建设”之间 划等号。也正如十六大所指出的,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就要发展先进生产力, 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就是说,我们不应该再把 发展仅仅理解为只是经济发展,而应该把“发展”理解为是一个具有广泛而深刻含义的 社会进步概念。弄清楚这个问题,并不会削弱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而会帮助我们更精 确地理解“全面小康”的含义。

第二,公平度,即社会物质财富分配和占有的公正和公平的程度。如果一个社会的财 富很多,但只集中在极少数人手里,广大群众仍然穷困潦倒,那么,这个社会就绝不能 说是健康的美好的。因为,它是一个极不公正的社会。我们要建设的全面小康,决不是 那种极不公正、极不健康模式的富裕社会。那种模式的社会,和社会主义的理念是背道 而驰的。我们要建设的全面小康,应该是一个比较公正、公平的富裕社会,即社会成员 中的绝大多数都能过上小康富裕生活的社会。也就是说,公正、公平是“全面”中的必 有之义。

十六大指出,经过过去二十多年的奋斗,我国现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 时又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是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这表明党中央是非常清醒的。我们 决不能让平均数字遮盖了自己公平的眼睛。

所谓发展很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第一,东部和中西部的不平衡;第二,城乡的不平 衡;第三,人群间、个人间的不平衡。

所以,缩小这些差距,便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缩小差距就是 要加大开发落后地区和广大农村的力度,在继续保持发达地区活力的同时使后发达地区 加速度地向发达地区靠拢,从而使全国各地区的经济水平达到相对平衡。“大锅饭”和 绝对平均主义,曾经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小平同志提 出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主张。他说,“一部分地 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注:《邓 小平文选》第3卷,第166页。)实践证明小平同志的这一主张是正确的。但小平同志也 不赞成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的两极分化。他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应该而且能够 避免两极分化。至于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基础上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他 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注:《邓小 平文选》第3卷,第373~374页。)现在应验了小平同志的预见。

我们知道,我们现在的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均虽然达到小康水平,但如果这个总值的绝 大部分份额只集中在少数地区和少数人身上,这个小康就不是全面的小康。这是一个关 乎社会公平、公正的问题。不全面的“小康”,不可能是健康的小康。所以,十六大再 次提出了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 化进程;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保障体系;等等,都是为了解决发展不平衡,缩小几 种差距,达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公平的举措。这里应该指出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 缩小差距,强调的是加速发展后进地区,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 互补,达到共同发展;而绝不能采取削弱发达地区的发展势头的办法。同时,这种贫富 差距的缩小也是相对的,即达到适度的平衡。绝对的平衡是做不到的,也是有害的。

第三,人的素质度,即全社会人们素质的高低程度。人的素质有许多个方面,如有文 化素质、健康素质、道德素质,等等。对每一个具体的人来说,他所具有的这些素质未 必是均衡的。一个文化程度高的人,未必就一定健康;一个体魄很强健的人,未必就有 很高的道德品格;而一个道德品格高尚的人,也未必文化程度就一定很高。这是由多种 多样的具体原因造成的。但是,对一个社会整体来说,这些素质又是大体均衡的。这是 由于这些素质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这里说的人的素质度,乃是指全社会人们 整体素质的程度。就整个社会而言,人们的素质总体表现在三个大的方面,即科学技术 文化素质、思想道德心理素质、人口健康卫生素质。一个社会人的整体素质的高低,也 就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去衡量。

1949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整体素质比过去已 有明显提高。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大大解放,人 口出生率下降健康水平提高,等等。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我 们一方面造就了一大批高科技人才,另一方面还存在更大一批的文盲;有一批焦裕禄式 的干部,又有一批贪官污吏;有相当多的雷锋式的群众,又有相当不少的对他人的痛痒 漠不关心的人;等等。正像十六大所指出的,目前我国的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人口 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等 等。

人的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发展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从以人为本的视角看 ,社会发展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人能够自由全面地发展。所以,为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必须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度。这也就是十六大所指出的,建设全面小康,必须使全民族的 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其中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人与自然的和谐度,即人和自身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程度。这是一个关乎人如 何处理和自然关系的问题。人类在处理和自然界的关系时,遭受过很多挫折,犯过很多 错误。曾经有过对自然的恐惧,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一切听天由命;也有过蔑视自然 ,自以为是大自然的主人,对大自然任意改造。其实这两种态度都是错误的,都是只注 意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方面,而没看到它们还有同一方面。尤其是后一种态度,随着 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和自然的对立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即进入到人对自然的疯狂掠夺。人对自然的这种态度,结果便是遭到自然的巨大报复 ,出现了空前的生态危机。这时候,人们才逐渐地认识到,人对自然既不能恐惧,也不 要轻蔑,更不要“仇视”,而应该尊重自然,和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 发展,即对自然界也必须以文明相待。于是,许多国家便提出了以此观点为基础的可持 续发展战略。我国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初,也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定为国策。在后来关于 西部大开发的决定中,更把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在首要位置。

虽然近十多年来我们比较自觉地注意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但由于起步晚,而且有些 地方至今还未重视这个问题,所以,这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集中地表现为,“生态 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十六大报告),因而,十六大在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指出,必须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 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一个有关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以及有关人们生活环境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的大问题。只有不断提高人和自然的和谐度 ,才能“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五,社会结构的协调度,即指社会内部各要素相互之间协调的程度。社会是由各个 子系统(要素)组成的复杂有机体。在这些子系统中,过去认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子 系统是最重要的,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现在看来,这个看法是有偏颇的。应该说,组成 社会有机体的所有要素,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子系统 应该有五个,即经济、政治、科学教育文化、生态环境和人的素质。这五个子系统及其 相互关系的状况,决定着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的面貌。这种关系越是协调,社会便越和 谐、稳定、健康,便也越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

为了保持社会发展活力,使社会更健康、更稳定地不断前进,十六大把自觉进行社会 结构内部各要素间的协调建设,作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衡量全面小康 的重要尺度。这也是全面小康建设不同于以往社会发展模式的一个突出方面。十六大在 重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又突出地提出了政治建设 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把政治文明的建设放在和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同等重 要的位置;其实质便是要让政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文 化建设与文化体制改革三者相互配套,相互协调。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 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质便是加强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以及人与人关系协调的建设。增 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则是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使 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的重要建设。一句话,加强社会结构内部各要素间相互协调的 建设,不断提高这种协调度,乃是全面小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小康的一个 重要尺度。

这里有一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即提高社会结构的协调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 ,社会结构中的各个要素,都是不断地变化着的。因而,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需要不 断地协调。

总之,以上五点,我以为是十六大告诉我们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达到的五个方 面的目标。这也是未来我们用来衡量是否达到全面小康的五把尺子。这五个方面紧密相 联的一个统一整体,五个尺度缺一不可。因为,只有通过这五个方面的全面建设,才能 使我们的社会成为更高水平的、贫富差距适度的、环境优美、社会内部结构协调、成员 素质高、人人安居乐业、心情舒畅的那样一种社会。也只有这样一种社会,才能称为全 面小康社会。所以,全面小康决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而是一个全面反映社会新面貌 的社会及其发展模式的概念。

三、指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思维

全面小康贵在“全面”。它既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富裕度,又反映了人们在享受富裕经 济面前的公平度;既反映了人们对物质经济方面的要求,又反映了人们在精神方面、在 政治、文化、科技、教育以及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方面的要求;既反映了对人与自然必须 和谐相处的要求;又反映了对社会内部各要素之间必须不断地相互协调的要求。这种特 别注重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建设,和过去往往只注意或片面强调对某一方面的建设,显 然是很不相同的。这表明我们在如何建设社会的问题上和在如何看待社会发展的问题上 ,有了一种全新的思维。要是没有新思维,没有新的思维方式,那就不可能提出建设全 面小康这样一种新的社会发展目标,也就不可能有全面建设的蓝图。因而,为了真正领 悟这张蓝图,实践这张蓝图,就必须首先领悟绘制这张蓝图的新思维。

新思维是对以往社会建设思维的超越。它汲取了以往关于社会建设思维中的一切优秀 的合理的成份,同时又摒弃了那些有害的不合理的东西,增补了不足的方面;使它建立 在科学发展最新成果的基础上。这种新思维,我以为,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即:全面性 、整体性、复杂性。

全面性,即认为社会是由社会现实的一切方面的总和构成的。因此,我们应该全面地 看待社会和全面地建设社会。也即对待社会这个客观事物,要有一个全面性的观点。过 去也讲全面观点,但多半是“正面——反面”式的“全面观点”。即看事物,不仅要看 到它的正面,还要看到它的反面;不仅要看到上,还要看到下,不仅要看到前,还要看 到后;对一个人,不仅要看他的优点,不要看他的缺点;在总结工作时,不仅要总结成 绩,还要总结存在的问题;……一句话,所谓全面观点,就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待 事物。它有个通俗的名字叫“两点论”。“两点论”比起“一点论”,诚然是要全面。 但是,从复杂性科学的眼光看,这种全面观对问题的看法还是太简单了。因为,任 何一个具体事物都不只有“正、反”两上方面,而且,同时还有上下、前后、左右等等 的许许多多的方面。尤其像社会这样的复杂有机体,它所包含的方面不仅数量多,而且 性质也多种多样。这些方面的数量和多样性,是随着人们视角的转换或认识的加深,而 随之增加的。也就是说,这里的所谓“全面”是开放性的,并非我们目前的认识已穷尽 了它。所以,新思维的全面观并不就是以往‘两点论’的全面观,而是包含但又超越了 “两点论”的全面观。就是说,它承认“两点论”式的全面观,但更重要的是指要认真 地考察和处理客观事物自身的或已显露给人们的许许多多的方面。这许许多多方面的关 系,是错综复杂的。我们必须全面地对待。

拿社会建设来说,过去经常是看到了社会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其它方面;强调了一 个方面,而丢掉了其它方面。比如,有时只强调经济建设,有时又只强调政治;有时强 调发展生产力,有时又强调改革生产关系;……经常是处在单打一之中。很少用全面的 观点来处理社会建设问题。实际上,社会作为一个客观存在,它有许多个方面。不仅有 经济方面,还有政治方面、文化方面、生态环境方面、人的素质方面,等等。文化(广 义)方面还可分为科学、技术、教育、体育、卫生等“亚方面”;人的素质方面,又可 分为科技教育、文化、思想、道德、健康、心理等“亚方面”。如此等等。这些方面, 显然是相互交错的。有些是它们自身处于不同的层次;有些则是由于我们视角的转换而 显现出它们方面的多样性。但是,所有这些方面都是社会本身客观地存在的。它们都是 社会有机体的组成部分,在社会有机体中占有自己的位置,有着自己的功能,起着自己 的作用。总之,社会是社会现实的一切方面的总和。一切现实的方面,对社会的存在来 说,都是合理的,都是有根据的,因而也都是不可或缺的。尽管它们在社会有机体中的 位置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我们绝不能轻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因为,每一个方面 都有别的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进行社会建设时,就应该尽可能全面地看 到社会有机体的方方面面,并按照这些方面在社会有机体中的位置和功能给予全方位的 多方面的建设。任何“单打一”的建设,或者只片面突出某一个方面甚或某几个方面的 建设,都是不利于社会全面地和谐地发展的。

新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整体性。即认为社会是由所有的社会要素按一定的结构构成的 有机整体。社会的整体性是社会的本质。因此,必须从整体性的视角建设社会。社会虽 然是由许多个方面或者说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但社会并不就是这些方面、这些要素的 简单相加。社会是由这些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的有机整体。过去总认为社会的本质 是由社会的主要矛盾,甚或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其实,只有社会的整体性 才是社会的本质所在。社会的各个要素只有处在社会有机体中,才是它们本来应当的那 样。脱离社会整体的任何一个社会要素都是无意义的。正像亚里士多德早就说过的那样 :脱离了身体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

由于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因而,搞社会建设,就必须从社会的整体性出发。脱离社 会整体性来搞社会建设,就可能发生各种问题。比如,曾几何时,按照抓主要矛盾的思 维方式,只一味强调搞经济开发建设,完全忽视生态环境建设,甚至有人提出“先建设 ,后治理”的主张,结果是在一些地区,经济是有了很大发展,生态环境却也遭到巨大 破坏,并严重地浪费资源。有些地方只顾经济效益,而不懂得保护人和对人的素质的建 设,其后果就是生产事故频仍发生。有些地方挣钱的人多了,上学的人却少了,因而, 文盲也增加了;有些地方高楼大厦林立,花园里繁花似锦,只可惜到处痰迹斑斑各种陋 习依旧。……两种境况的反差,让人感到实在不是滋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都 表明,离开了对社会的整体性思维,只抓社会某些方面的建设,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这是不是要放松经济建设呢?当然不是。我们党提出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这就是说,经济建设只是中心,不是惟一。前面说的那种只强调经济建设,只搞经济 建设的做法,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完全是两码事。既然是中心,就说明还需要有和中 心相配套的方面;经济建设就不是惟一的东西。正因为如此,十六大在提出建设全面小 康社会的任务时,在反复强调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又突出地强调了还必 须进行政治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科学文化建设和人的素质建设等。因为,这些建设及 其相互关系构成了社会建设的整体,体现了社会的整体性。所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非但不是要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且,还要加强它。因为它是全面小康的一项最基 础的建设。问题在于必须从社会建设整体性的视角来对待它,把它看成是社会建设整体 中的一环,看到它和其它建设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这样,就不致把“中心”当成“惟 一”,不致因重视了经济建设而忽视了其它方面的建设。

总之,必须从社会整体性的视角来安排各项社会建设,尤其要重视对社会整体的结构 性建设。如果忘记掉社会的整体性,片面地突出和强调某种建设,或者完全忽视和忘记 掉某种建设,便可能破坏社会的整体结构。因而,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必须适时强调和 加强某些方面的建设,以调整各项建设的关系。比如,在政治建设滞后时,就要努力和 加强政治改革和政治建设;在生态环境恶化时,就必须下大力气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的各项建设之间保持相对平衡,也才能保持住社会的整体性。 否则,破坏了社会结构的整体性,便可能引起社会的振荡、动乱或其它人造的“天灾” 和人祸。所以,整体性思维,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是一种必须坚持和发扬的最基本 的思维方式。

新思维的再一个特点是复杂性。即认为社会不仅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体,而 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整体。迄今为止,我们的认识所能认识到的社会最深层次的本 质,即在它的复杂性。因而,我们必须按照社会本身的复杂整体性所揭示的规律,来对 它加以建设。

说社会是一个复杂有机体,用系统科学的话来说,即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这里不想 也不可能对社会这个复杂系统做全面的论述。一方面是由于复杂科学本身还很年轻;另 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由于作者没有这个能力。所以,这里只想从以下三点来说明复杂性 思维对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

首先,社会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它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可以按经济的、政 治的、文化的、道德的等通常的标准去分类,也可从系统的视角把它分为决定性与非决 定性、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线性与非线性等不同类型。这就是说,在社会这个系统中, 不仅有决定性、确定性、线性一类的要素,还存在着非决定性、非确定性、非线性一类 的要素。以往我们只看到或只强调前一种类型的要素,而忽略或不承认后一类要素。其 实,后一类要素不但客观地存在着,而且在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一言以 兴邦”、“一言以丧邦”、“一口痰可以毁灭一个村庄”等等,都是可以理解的事实。 这是社会发展中的非确定性要素在起作用的显现。又比如,非典型肺炎的出现和传播, 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突如其来的冲击,同时,也是社会非确定 性因素作用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正因为在社会系统中存在着非确定性因素,因而,我们在安排社会建设时,就应该尽 量考虑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尽量考虑到社会的各种各样的因素,特别是要考虑到这些方 面和这些因素相互之间的现实的和可能的关系。我以为,这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的“全面 ”的真正意义所在。再拿近些年各种病毒(如,艾滋病病毒、埃搏拉病毒、天花病毒、 禽流感病毒以及最近的“非典病毒”)之所以能在世界蔓延,原因故然很多,但其中有 一点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随着对森林的滥砍滥伐,地球环境的不断变化,原来被隔绝 在森林中已有数百年的病毒,便有可能在世界各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开来。飞机可 以在一天之内把某种奇怪的病原体从热带雨林带到国际都市。这种情况,用过去的思维 方式,往往是难以预料的。如果用复杂思维方式,再加上采用先进的手段,如计算机模 拟,可能就会提前发现很多问题,从而采取相应对策。当然,在真正实践之前,这仍然 是很不容易的。但如果有了这种思维定势,则就既能居安思危,又会抓住机遇。在充分 利用一切确定性因素的同时,又能及时地发现和捕捉住那些不确定性因素,也使它为我 所用。

第二,社会作为复杂系统,社会的发展是非线性的。

以往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多半是简单的、线性的。认为社会发展是直线地向 前的。不管是“五个社会基本形态说”,还是“三个社会基本形态说”,都认为这“五 个形态”或“三个形态”是一个接一个地依次更替的,中间没有任何曲折地直线式的向 前的。然而,拿各国社会历史进程的实际情况看,无论是“五形态”还是“三形态”, 都有例外。是因为社会及其历史进程是有多种内在因素错综复杂地交互联系在一起、结 合在一起的一个复杂系统。各种不同的历史分期,都只是从某个视角对社会历史进程某 个方面的揭示。这并非说明社会发展或社会历史根本无规律可循,而是说明社会发展规 律并非人们所想象的像一根直线向前延伸那样简单。

由于非决定性、非确定性因素在社会系统中的存在和作用,造成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 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各个国家社会历史进程的多样性, 比如,在欧洲,封建主义的时间较短,而资本主义的时间很长;在中国,封建主义的时 间却很长,资本主义的时间却又较短。等等。这些也是由各个国家社会内部的非决定性 、非确定性因素造成的。社会发展,大的历史进程是非线性的,小阶段的历史进程也是 非线性的。正像直线是曲线的特例那样,社会线性的发展也只是非线性发展的特例。

正由于社会发展是非线性的,而这种非线性的发展又是由社会内在的非线性、非确定 性因素造成的,那么,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首先就应看重这一“全面”。只有 多角度、多方位的全面具体的把握影响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包括非线性因素),才能真 正建设起一个全面完整的小康。其次,在全面建设的过程中,对影响社会发展的所有要 素的变化,必须全过程的跟踪。在社会发展中,各社会要素是千变万化的,只有全过程 的观察,才能全面地把握这个社会整体及其发展中的带规律性的东西。其次,既然社会 的规律是非线性的,那么,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出现某些曲折是正常的,不值得大惊小怪 ,更不必惊慌失措。思想中有这样一根弦,就能沉着应对,及时调控。这对于建设全面 小康,同样是有积极意义的。

第三,由于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所以,应该坦然面对社会稳定和社会危机,正确处 理稳定、改革和发展的关系。像一切复杂系统一样,社会系统中的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 系,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从没有真正静止在某一状态中。所谓社会稳定,就是指社 会各要素一方面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动荡之中,另一方面又没有动荡到解体的那种 状态。所谓社会危机,则是指社会要素的变化、动荡,致使该社会系统整个或局部解体 的那种状态。从复杂系统的观点看,社会的稳定和危机都属正常状态。而且,从历史过 程看,社会就是在稳定和危机的相互交替中演进的。

按照复杂性科学的观点,社会稳定应该是社会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在这里,人们的 聪明才智,一切新思想和无穷的创造性,能有用武之地,能得到充分的展示。由此可知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理论,能在21世纪之初提出,这决不是偶然的。同时,也使我们 能更好地理解新的中央领导一再强调要抓住当前历史的机遇的科学性。

对于局部的“社会危机”,也没有什么可怕的。比如,当前“非典”的出现,对社会 建设和对外开放的正常秩序来说,毫无疑问是由不可预料的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一次冲 击。但这并非绝对是坏事。问题是怎样对待此类事件。开初之所以被动,主要是旧的思 维方式在作怪。所谓怕公开后,对我国造成不好影响,于是,总想捂着事实,或者采用 传统的“内紧外松”的策略。但在信息传播神速的今天,这样做,恰恰事与愿违。其结 果,正好和最初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驰。中央发现此问题后,采取一系列果断的措施, 便使问题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从这件事上,我们应该从思想深处认识一个问题,即对于 社会这个复杂系统来说,出现“危机”、“突发事件”等,是题中应有之义。出现它并 不可怕。可怕的是用陈旧观念、陈旧的思维方式和陈旧的办法,来对待这些新冒出来的 问题。如果我们能用新的思维方式来对待这些问题,比如,对待“非典”,中央采取了 开放透明的态度,依靠科学,依靠医学实验的协作攻关(包括和国际间的合作)依靠群众 的智慧,我们便能转危为安。所以,只要我们正视问题,用新思维来对待它,适时适地 调整社会系统内各种要素间的关系,便可以使“问题”变为机遇。也就是说,稳定和发 展,必须通过改革来实现。

总之,十六大创造性地提出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理论,不仅解决了我们在实现了现 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之后,第三步该怎么走的问题,而且, 更重要的,是它开创了一个逐步取代以往单纯追求经济指标的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对于 社会发展来说,经济发展是必要的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只有将经济主导型,逐步转 变为社会整体有机协调型,才是开辟了一条真正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所以,它是新 思维的产物。同时,也只有按新思维的指引,才能把它由美好的理论变为美好的现实。

标签:;  ;  ;  ;  ;  ;  ;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思路_全面小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