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与语文教师的发展_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新课程与语文教师的发展_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论新课程与语文教师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语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程的实施是中国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是对旧教育理念、旧教育模式、旧教育传统的拨乱反正,是对现代国际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经验的兼收并蓄,是新形势下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更为伟大、更为艰巨的任务,迫切要求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新课程的实施,其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必须和新课程一起发展,否则,“新瓶装老酒”“穿新鞋走老路”,新课程的实施就是一句空话。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的提出,是语文新课程的核心。《语文课程标准》在论述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时说:“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个“素养”,绝不是一般词典上所解释的意义,而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就是说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品德与先天禀赋有密切的联系,但更主要是后天养成。所谓“语文素养”,就是通过语文课程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对语文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大大增强语文的教育功能以及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语文新课程中的师生关系是新型的师生关系,语文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它既不是教师一味教训学生、学生绝对服从老师,也不是教师只能迁就学生,围着学生转,而是师生平等、相互合作、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语文教师应该切实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把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地位,教师是平等对话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新课程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将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视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语文新课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而是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教育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为实施语文新课程,必须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学内容应该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求知欲和探究欲。教师不应该把整个教学过程看成是既定教案的演绎,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既定教案。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生的心理状况、智力水平来确定教学方法。教师应克服在长期教学中形成的惯性,使教学方法显现多样化的格局,力戒呆板、单一的教学方法。新课程要求教学时多采取讨论式、研究式的方法,少采用独白式、讲解式的方法。

多年来,封闭的语文课程把学生的视野限制在课本中和课堂上,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丰富的社会生活隔离开来,使语文学习远离学生的生活需要。开放的语文新课程把课本这本“小书”和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强调语文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是一个非常富有新意的提法,是和“语文素养”相吻合的。何谓“人文性”,一言以蔽之,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新课程标准摒弃了过去把语文课程仅仅限制于“工具性”的桎梏,它将语文教学引导进入到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

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该是:教师尽可能地满足水平与能力不同的学生的不同要求;教师应该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教学内容应包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和情感以及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方法;教学方式应该不限于课本、教室、校园,而是与家庭、社会相通,融于整个社会生活之中;强调师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强调师生对课程的构建。《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出“课本文本”的概念,它借用了电脑信息处理中“文本文件”的意义,就是说,课本再也不是“圣旨”,教师和学生可以对课文随心所欲地改变,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教师甚至可以根据需要自己编写课文。

教学,是实施“课程标准”的主渠道。但是,语文新课程的教学绝不是以往的概念,而是适应语文新课程的“教与学”,是适应语文新课程的探索与实践。《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建议”中重申,“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新的理念彻底扭转了几千年来“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在语文新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再是被灌输的器皿、书本的奴隶,不再仅仅是课堂上的听众,而是具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思想活跃的、充满生命力的学生;教师不再是站在学生的对立面居高临下、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对话。教学的过程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课堂上应该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学生畅所欲言,敢于质疑、敢于争辩、敢于标新立异,同时也应该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勇于纠正自己的错误。

在旧的教育传统模式中,教师都是要求学生接受自己的教育、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结论。其实,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从零开始,在社会生活中他们已经有了不少感性的知识,获得了大量信息,认识了许多事物。因此,在学习活动中,应该允许他们有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对文章的内容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允许有不同的结论。甚至可以不作结论,让学生在头脑中留下疑问,让他们到课外甚至在今后的生活中去寻求答案。

把传授语文知识作为语文教师的全部职责,这一直是语文教师教学思想中的误区。在语文新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既要学习语文知识,也要培养语文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将新奇感转化为求知欲。教师必须彻底改变“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根教鞭”的简单、枯燥的教学方式,提倡把语文学习融于各种活动之中,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言语实践中学习语文。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在实施语文新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自觉参与教学过程,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自悟学习、自得学习。

为实施语文新课程的教学活动,有必要反省批判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不破不立”。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导一切。它强调的是“师道尊严”,注重的是“周密计划”,追求的是“严谨有序”。教师不希望学生“节外生枝”,打乱教学思路,干扰教学进程,以致于影响原订的教学计划。但是,这都是教师单方面的思考,是“一厢情愿”。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教师教学的系统性、严谨性,并不一定能反映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这是以教定学,而不是以学定教,是与“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观念背道而驰的。在实施语文新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当然必须有教学思路、教学进程、教学计划,但是不能因此而局限自己和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教师必须始终坚持自己是“引导者”,教学的艺术与水平就体现在“因势利导”。学生有认识能力的高低差异和学习方式的独特个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教师的教学方式,重要的是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教学活动具有创造性,可以结合课堂具体情境和学生的兴趣即兴发挥。知识的学习不必遵循固定不变的程序,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平等地对话,更准确地说,是教师和每一位学生的平等对话。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之中,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差异、理解能力的差异、社会经验的差异,反映出来的结果可能是千差万别。但是,教师不应该因此对学生厚此薄彼,不应该以自己的观点去束缚学生的思维,而应该允许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认识。“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正是人最宝贵的一种品质,正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教师不必将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而应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趋于统一。先“存异”,后“求同”;先“发散”,后“集中”;师生平等对话、人人积极参与,这就是课堂教学的“活力”。

在实施语文新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是“引导者”,而且是“组织者”。教师必须站在和学生对话的角度,坚持“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依据“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的原则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评价教学效果。因此,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具备:面向全体学生,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善于因材施教的能力;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善于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能力;优化教学过程,善于调控课堂教学节奏的能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因势利导、巧于点拨的能力;注意教学反馈,善于评价学生学习态度、方法、效果的能力。对于实施语文新课程,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优良的修养;在教学活动中妙在点拨,贵在引导、收放自如、驾驭全局;思想观念上,要从“知识、能力双基论”转变到“综合素质论”,从“工具论”转变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论”。

语文新课程不仅继承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更重要的是强调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要教育学生掌握好工具,在社会交际中谈吐优雅、表达准确、运用自如,如果仅凭教师“灌输”只能是“隔靴搔痒”“水中捞月”。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到言语实践活动中去锻炼、去领会,自己去获得语文交际能力。教师策划的语文教学中的言语实践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我们之所以说“言语”,而不说“语言”,其目的就是强调让学生“开口说话”。教师凭借教材,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把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组织在特定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学生则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其形式灵活多样,尽量适应学生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兴趣。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反映在注重字词句篇墓本知识的学习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练习的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结合、语文和学生生活的结合,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语文新课程的教学中传授语文基本知识是必要的,但是教师不必去强求深度与难度,不必强求把知识体系化。对于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二者必须兼顾,不能顾此失彼。我们提倡在学生言语实践活动中传授知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关注其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掌握一定的知识不是终极目的,而是为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健全人格。

语文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的综合性,语文教师不仅必须具有完备的语文知识,而且还必须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语文教师应该是一部百科全书,这个要求是语文课程本身的性质新决定的。语文教学的综合性源于语文自身的综合性。自然的、社会的、历史的、现代的,或是物质世界,或是精神世界,各种知识、各种信息,都以语言文字作为一种载体。所以,语文无所不及,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因此,语文新课程的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

语文新课程不仅要求工具性,而且要求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意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强调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在旧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常常只把学生当作“装水的桶”,而没有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对于学习语文至关重要。如果一个学生对语文情感冷漠,甚至厌恶,那么,他的学习态度也一定是消极的,甚至是抵抗的。那么,学好语文、提高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就难以实现。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为语言文字,除了“达意”,还有“传情”的功能。课文里既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渗透着深刻的理性。学生从认知入手,借助形象、引发感情,在感情的陶冶中,展开想象,启动思维,从中感受、体会、感悟、理解并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教师引导、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情感,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充满激情,由情感驱动引发情感共鸣,直至深化认识。

语文新课程要求实施创造性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语文教学要为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使学生具有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还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人的最终发展水平。在教育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的同时,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今后持续发展准备必不可少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能力、方法和习惯。毫无疑问,知识基础、推理能力、思维方法决定着一个人的创新能力。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青少年时期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师不仅要教语文,而且也要教“做人”。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有健全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善于与人共处;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善于发现和探究;有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21世纪合格公民应具有四项基本能力: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并将其视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理解、吸收,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自主思维的思维优秀品质;要强调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探究、寻求答案、发现规律。

标签:;  ;  

新课程与语文教师的发展_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