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的物流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因子论文,企业竞争力论文,程度论文,因素论文,物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52X(2013)07-0186-04
doi:10.3969/j.iss n.1005-152X.2013.07.062
1 引言
物流作为新兴和基础型产业,在当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经济竞争力的支撑因素。物流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也成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Heiko A.von der Gracht[1],MARA,Shah Alam[2]等认为人力资本或人力资源的发展是物流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Deepika Joshi,Ajay Pal Singh Rathore[3]等认为顾客的需求是竞争力最重要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因素指标之间的关系。Apicha Boonpattarakan[4]探讨了企业的物流竞争力,认为竞争能力建设的关键战略要素包括服务质量、营销能力和管理能力。张旭凤[5]依据ISM模型对物流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影响物流企业竞争力的表层因素、中层因素和深层因素,并且进一步揭示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张乐[6]认为企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设备水平、物流信息化建设、经济基础、社会环境及政策对物流竞争力有较大的影响。李琴[7]认为人才策略、信息技术、企业战略与竞争状况等是影响物流企业竞争力的要素。杜红平[8]认为创新是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服务创新是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载体和体现。何旭明[9]从企业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水平、企业物流人才、企业物流运营管理能力、企业物流服务满意度、企业物流运作成本五个关键因素出发来评价企业物流竞争力。李胜馨[10]认为提升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主要是靠人才的引进、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创新。
在确定了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后,评价方法的选择决定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由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很多指标的确定具有不确定性和主观性,而且很多指标看上去是不相关的,但在统计上却是相关的。为了避免此弊端,提高指标评价的准确性,因子分析法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产业、企业竞争力研究中。汤景霞[11]选取我国中成药产业15个经济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省域中成药产业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竞争力进行了排名。张成昆[12]利用因子分析法对零售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和分析。郭红彩等[13]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研究,认为技术因素以及煤炭资源禀赋、企业的经营状况对河南省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极大的影响。李范婷[14]选取了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北汽五个汽车工业集团,通过因子分析法,探讨了五个汽车工业集团的竞争优势与劣势。赖志花等[15]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北省服务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现有文献提供了较为系统的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但缺乏对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多级递阶结构分析,而且较少涉及竞争力影响因素对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及影响程度的研究。
本文依据现有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了调查问卷,并针对山东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的典型物流企业进行了调研。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调研原始数据进行了降维处理,命名了公共因子,建立了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最后,对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模型确定了影响因素的权重。
2 研究设计
2.1 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选择
物流企业竞争力具有很强的内在性和综合性,对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对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同时对这些因素的重要性赋予权重,使得这些内在的因素尽可能地显现出来,尽可能地将其指标化,使之成为可测量的、具有统一测度标准的统计值,以便对不同物流企业的竞争力进行横向比较[9]。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选用16个主要指标来反映物流企业竞争力。这16个指标是[4,8,16-20]:
2.2 数据的收集
为了研究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构建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本文选用问卷调查法来进行数据的收集。
调查问卷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查企业和填写问卷人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企业竞争力的测试量表,量表由16个陈述句构成(分别对应本文选取的16个评价指标),每个陈述句都有五个选项,分别代表每个被调查人对此陈述句的认同程度。选项为“不赞同”记1分,“不太赞同”记2分,“一般”记3分,“基本赞同”记4分,“完全赞同”记5分。
本文的调研范围限定在物流企业从事物流业务的人员,问卷采用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两种形式,考虑到不同地域企业的差异性,问卷采取分层随机发放的方式。
3 实证分析
3.1 调查样本的基本信息
本研究选取山东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的一些典型物流企业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收回285份,回收率81.43%,问卷全部有效。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3.2 调查问卷信度检验
为了验证问卷的可靠性,本文采用内部一致性法(method of internal consistency)对量表进行了信度检验,得出克龙巴赫(Cronbach)α系数为0.902,问卷信度较好。
3.3物流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3.3.1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为了验证可以用因子分析法对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文运用SPSS 20.0软件对量表数据进行了效度检验,检验结果KMO值为0.712(KMO值>0.5),Bartlett检验的P值为0.000(P值<0.001),问卷的效度达到要求[21]。利用主成分提取因子的方法对16个指标变量进行分析,这16个变量的共同度基本都在80%以上,即这些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变量都能被因子解释,适合做因子分析。
3.3.2 因子提取。依据调研量表,使用因子分析法所得到的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因子的解释总方差见表2。
通过因子分析的总方差解释可知,前5个因子共解释原始变量总方差的82.215%,从总体看这5个因子的解释效果比较好,即这5个因子包含了全部16个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可以选取这5个公共因子对物流企业竞争力进行系统评价。
3.3.3 公共因子命名。为了简化对所提取因子的解释,使因子的意义更加明显,本文选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Varimax),对载荷因子进行正交旋转。得到的因子载荷旋转矩阵见表3。
同理的影响权重分别为25.089%,18.643%,15.798%,12.601%。
而某一因子的权重乘以因子得分,就可以计算出物流企业在某一方面的竞争力得分,即,
4 结论与不足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结为员工作业能力、企业规模和信息化基础、服务创新、客户关系、服务质量五个方面。
第二,五个影响因素对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程度有一定的差异,用权重的形式表示,其影响程度分别为27.868%,25.089%,18.643%,15.798%,12.601%。对于山东省、浙江省和上海市各个城市的物流企业来说,如果要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力,除了企业规模和信息化基础这样受企业资金限制较大的因素外,主要还是要从引进相关人才和创新两方面入手。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本文只是对山东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的典型物流企业进行调查分析,样本数据具有一定的地域限制,某些影响因素也不能囊括在内,在进行物流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和评价时还需要结合实际。
第二,本文虽然给出了物流企业竞争力比较的公式和方法,但由于受样本数据的限制,并没有对山东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的物流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进行比较和分析。今后可以进一步地扩展样本数据,使物流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更加全面,从而进行物流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横向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