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论文_覃西震

小学高年级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论文_覃西震

覃西震 广西岑溪市三堡镇河边小学 543200

【摘要】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处于初步发育期,因此在小学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程度很强,各方面学习都需要教师进行积极引导。但是教师的积极引导不仅会让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丧失,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高效的去学习,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自主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4-029-01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语文属于基础的学科,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为以后学生的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作为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师来说,应当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适时转变教学方式与策略,着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小学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有效避免了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总的来说,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背诵内容,大多都是学生在课堂之外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的,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很重要了。对于语文老师来说,需要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来说,避免了传统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课外背诵的能力。相关教师也必须认识到,只有在課堂中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自我解决,才能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对于好的教师来说,在课堂中不需要授课,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学习的规律,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课前预习,充分体现主体精神

不布置学生预习,上新课学生是陌生,一切在课堂上走新路。新鲜感是有的,但不深不透。如果布置学生预习 ,则上课学生对内容心中有底,自己的难点早已显现出来。突破难点便容易了。难点便是新鲜的东西,听课精心集中于难点,理解得深刻透彻。这好比一个农民挖地。如果今天要挖地种菜。新挖出的地必然不够细碎,难于种菜,如果昨天粗挖一遍,今日只打碎那些大块的泥块,则土地便细碎松软,种的菜也就容易生长了。这就是预习的作用。小学语文应怎样预习呢?小学语文每课都有生字新词。教会使用字典词典是首要的事,所以预习先是通读课文,然后扫除生字新词障碍。然后是理解课文。中心思想是什么?篇章结构,表现方法怎样,这些都是预习内容。这个过程中,必然有不懂的地方。如某个生字、字典查不到。文章中心觉得似是而非。这就是难点,这些难点老师是不知道的,只有学生自己知道,这就好比粗挖地后,冒出的大块泥土。预习了只等上课解决那些难点了。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动脑动手的状态。主体精神充分体现了出来。

(二)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虽然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心智方面稍显成熟,知识也达到了一定的积累,但是在学习的内在动力方面往往是比较缺乏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会自己主动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阅读和了解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绝不放弃。若学生本身没有求知欲,一直被教师强迫着学习和掌握教授的知识,他们遇到困难时就会失去信心,从而厌学。因此,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1.深度发掘课本内容。例如在教学《少年闰土》的时候,可以将其中的捕鸟、瓜地刺獾猪的情节进行延伸阅读,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文章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再进行文章的教学,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2.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勾起学生的生活回忆和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边教学边回忆自己过年的经历,让学生对过春节的习俗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一定会积极主动进行相关知识的查阅,主动阅读相关的文章,在增长见识的同时,也学到了语文知识,锻炼了阅读和学习能力。

3.布置趣味性的学习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小学高年给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坐在课堂中完成课文的记背,远不如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他们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进行探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穷人》一文的时候,充分利用学生对穷人悲惨生活的同情和感受到穷人善良品质的心理,给学生布置续写穷人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文章,这样的学习任务结合学生的感情共鸣,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总之,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以兴趣为引导强化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

(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是新世纪课改的重点之一,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基础;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综合性学习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应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有力的指导、引导、辅导、诱导。其重点,是提供交互式的学习平台,营造民主、愉悦的气氛,创造学习实践的机会,有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有见解可以随时发表;二是精心组织学习活动,组织好自学,合作学习和全班交流。要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互动交流,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组织、自我建构,最终做到会学语文。

(四)及时给学生鼓励性评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利用课堂上的学习成果,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成果提出不同的要求,但对最后取得的成果的评价应都是积极向上的,这样可以起到激励作用。特别是基础差、有着强烈自卑感的学困生,教师要尽可能地发掘他们与众不同的闪光点,肯定学生学习上的点滴进步,给予他们体验成功的机会和更多的赞许,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学生信心满满,也就增加了他们参与自主学习的心理动机。

例如在上课时,教师可以将一些简单的问题交给学困生,请他们回答这些问题,答对便给予鼓励,可以是口头表扬,也可以是学生的集体鼓掌,给予信心,让他们明白:我可以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也是这个班级里的一分子。当这些学困生得到肯定时,就会更认真地听课,努力思考,让自己的思维跟上教师的讲解,从而更好地体会课文的内涵。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学习意识的主动性以及自学能力两个方面,教师要紧抓生本理念,通过兴趣引导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通过营造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意识的发挥,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自学探索能力,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魏九彪.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64.

[2]邓娜.试论构建自主学习模式,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8(26):139-140.

[3]杨明云.小学语文高年级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9(12):61.

论文作者:覃西震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0

标签:;  ;  ;  ;  ;  ;  ;  ;  

小学高年级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论文_覃西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