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全国青年语言协会在时代中的作用--兼论青年语文教师发展的基本条件_青年教师论文

浅析全国青年语言协会在时代中的作用--兼论青年语文教师发展的基本条件_青年教师论文

“全国青语会”时代功能的初步分析——兼论青年语文教师发展的基础条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师论文,全国青论文,条件论文,青年论文,功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我们讨论“全国青语会”的时候,要特别想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优良环境。那时,伴随着基础教育的复苏与振兴,全国各地涌现了一大批专家型中学语文教师,如于漪、钱梦龙、章熊、宁鸿彬、蔡澄清、吴心田、张孝纯、林炜彤、洪宗礼、洪镇涛、欧阳黛娜、魏书生、黎见明、颜振遥等等。这些名师不仅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耘,而且以自己的人格和专业强烈地影响着他们身边的青年教师群体。正是在他们的扶持下,当时很多省市都各自成立了“青年语文教师研究会”(上海、安徽、山东三地成立较早)。这些组织的建立,分明预示着大规模的青年教师精英在优良环境之下的自我觉醒。一个个自发追求的团队的形成,又分明预示着语文教育研究思想血液的补充与更新。1995年成立全国性组织,已成水到渠成之势。

“全国青语会”这个组织及其活动也许已成为历史的乐章,但是,她的功能与影响,仍值得我们追想。我的体认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思想团队:促进教师个体激活创造潜能的组织化平台

“全国青语会”作为一个组织系统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思想团队。这个团队的独特意义就在于实现着对于青年教师的集体培养功能。若干富有思考个性的个体,一旦组织成富有思考活力的团队,则不仅思考个体的思考活力得以持续补充与强化,而且作为团队的活力要素——思想——在质量上也得以不断扬弃和提高。

现在,我们谈到青年教师培养,都要说到搭建“平台”。这是对于培养组织这一前提条件的确认。这个确认相当有意义:一是人员组织起来便是思想交汇起来,思想交汇的过程就是不断丰富的过程;二是作为平台,实际上就是展示的舞台和窗口,而展示是对青年教师的极大鼓励与鞭策,是人才不断成长的促进方式;三是作为团队必然要形成思想核心,就当时而言,核心就是各地名师的先进经验和教学理论总结。通过强调学习研究,一大批青年教师进入到研究名师何以成为名师的基础原理的思想状态中。当时“全国青语会”的骨干,现在都在各地发挥着领军作用。有的成为重点中学校长,有的成为大学教授,有的成为优秀教研员,有的成为学科名师,有的成为省市级专家……之所以发展得顺利,成长得快速,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青语会发挥了极具培训作用的引导功能。可以这样说,没有青语会,就很难有一大批比较整齐的现今正活跃于各地的领军团队的形成。

还要加深一层剖析的是,在“青语会”层面上的骨干青年教师始终担当着“双重角色”:一是教育的批评者,一是教学的建设者。这种“双重角色”是激活自我潜能的必要方式。所谓批评者,他们是作为“青年知识分子”的角色而活跃于教育舞台。他们以“知识分子”的要求努力进行自我提升,从知识活力——思想——的高度来揭示教育弊端,催人警醒。通过这样的思想活动,既提升了自己的教育观念,也表达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大量的骨干成员的教学论文,说到底多是教学思想的批评。所谓建设者,他们是作为“青年教师”的角色而探索于语文讲台。他们以前辈名师的追求者的身份自主探索,从教学创新的高度来寻求建设性方案,构建有意义的教学个例。更为可贵的是,“青语会”骨干成员在追求成功过程中,始终得益于著名导师的指导与扶持。这种“可贵性”,一方面表现于导师的无私厚爱,另一方面也表现于青年追求者自身的敬重知识的人格修养。尤其要指出的是,这个“双重角色”的相辅相成,使得青年骨干的成长与发展在内涵上有了复杂同构与深化的宝贵前提。批评者的视角与建设者的行为时有错位,也时有互补;在批评中建设,在建设中批评,无疑是在进行持续的实践与自讼。而实践与自讼,无疑又是对建设过程的有力指导与修改。综观在“青语会”平台上发展得卓有成效者,都是在这个双重角色变换中注重自讼和自改者。这既可以看做是发展方式,也可以认定为发展品性。这种发展不仅完善了它的可持续性,也推进了人格内涵的丰富性。这一点,是做学问,成事业,养人品的关键。我认为,当前对于青年教师要有一种冷静的关爱,“冷静”的含义也许就在这里。

还要特别强调“青语会”的思考激情。思考本身就是一种活力;要使思考活力持久性发展,则需要强大的思考激情来催动。什么是“青语会”的思考激情?我以为概括起来不外三个层面:一是具有强大的道义感和责任心。当年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相聚一堂,热血沸腾,大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豪侠之气。现在看来,很多口号不免可笑,很多举动不免莽撞,但理性地静心思考与筛选,我们能清醒地认识到,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极可宝贵的“冲动”,才激发起对于道义和责任的思考与担当。一开始就进入承担使命的状态,这是极为宝贵的精神境界。一个青年教师如果没有使命感,肯定是缺失动力与信仰的,教师之责也难以成功履行。二是具有广泛的交往面和交流性。交往,是从人际关系上而言的;交流,是从思想沟通上而言的。没有交往就没有交流;交流愈是深刻而广泛,交往也就愈是广泛而多元。“青语会”组织了大量研讨活动,特别是积极开展对垒式的论辩与比赛活动,极大促进了团队思考和个体思考。尤其要强调的是,“青语会”的思想交流和观点交锋,都体现了极大的自由度。“青语会”成员人人都是主人。“文人相轻”的可爱一面在“青语会”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在看来,这样的交流才是青年性的、青春化的。现在培养青年教师要防止一开始就由导师定位独尊的局面。导师是重要的,独尊是错误的。建一个组织,哪怕是成立三五人的小组织,是为了满足一人的话语权还是因为有了一个人从而更便于激活所有人的话语权,这是衡量是否具有思想交流自由性的标准,也是今天在更规范的形式下培养有个性的青年教师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二、专题实践:促进青年教师尽快确立专业发展的行军路线

“青语会”的成立,不仅仅是为了建立一个发表思想的讲坛,更重要的是有力地促进了青年教师从事语文教学专题研究的“课题意识”的自觉化。当时,课题研究还没有现在这样普及。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某某课题,也没有申领研究经费,进行课题评估,但是各地起领军作用的青年教师骨干都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研究主攻方向。有的以课堂教学为板块,研究结构设计、板书图式;有的以作文教学为板块,办手抄报,研究作文评改、写作能力发展序列;有的以语文视野为板块,研究大语文系统、开放式教学;有的以教学理论为板块,研究语文教学基本概念、语文教学历史过程;有的以考试评价为板块,在中、高考命题上进行创新探索。所有这些,都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自我研究定位,从而在课题引领下自我成长。

“青语会”骨干们的专题实践,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实践范式和启迪。这就是,教学实践过程是一个常态过程,要改革这个常态必须用常态的方法,抱着常态的期待。常态的特性就是稳定性,而要形成稳定,就要坚持反复实验,反复探索。因此,教学改革的最大需求不仅是策略与智慧,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讲更是坚韧与反复。那种抱急功近利之心,求立竿见影之效的态度与做法是注定站不住脚的。

语文学科的教学研究更是这样。一是没有稳定的数理学科那样的知识逻辑系列,材料、内容、要点的安排有极大自由空间,这实际上增大了探索与实践的难度。二是语文课程的定位在新学制产生时发生了根本变化,如课时的变化,班级授课制的变化,新白话文作为课文的变化等等,而用来指导教学的基本理念还是孔夫子以来古代先贤所肯定坚持的理念,新课程理念并未彻底树立。三是不同时期语文教学政策有明显差异,而且语文政策的力量常常大于语文学理的力量甚至摧毁学理的力量。这样就使得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探索难成持久态势。这种情况只是改革开放以后才有比较明显的改变。一个缺乏依靠长期积累而形成基本态势的学科,其继承的断裂性相当明显。这个“断裂”,实际上就是学科建设过程中的思想窒息。这种“窒息”所产生的危害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急功近利。这当然对持续性地探索语文教改之路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这些方面的原因,“全国青语会”这个团队中,当时确实有一些改革者提出的改革口号、改革办法显得浅薄和浮躁,现在已销声匿迹,不再风光。但必须肯定的是,这个团队的基本修养仍然是值得认真总结和发扬的,这就是坚韧地实践,勇敢地探索,尤其是在执著的实验方面有很多感人至深的地方。

就“青语会”成员的研究成果来看,有很多宝贵经验值得肯定,这里只特别强调一点,这就是“实验”。实验,不过就是一种操作,有目的、有鉴别、有过程即可。我所知道的“青语会”中不少同仁的实验都是朴实的、单一的、切口小的,交流中多以一得之见出之,很少见到如今常常见到的全国课题、省市课题一类的大实验项目。我并不是反对承担大项目,只是认为,对于一个青年教师的成长而言,“小处着手,大处着眼”或许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我通常又称之为“眼高手低”,即眼界要高,操作要从细小的实处入手。板书怎么设计?导入怎么进行?问题怎样深入?作业怎样批改?……这些最为常见的问题恰恰就是磨炼青年教师基本功的地方。如果把这些基础的研究放弃掉,只专心于课题如何开展,如何小结,如何申领经费,如何召开新闻发布会等等,那么收获的很可能就是一堆学术秕糠。

讲基础性研究,也并不都是直接研究怎么教学。这里还要补充一点,就是“做学问”。“全国青语会”一开始叫“联谊会”,是一批小有名气的在语文方面有所作为的“学者”式集会。有的善诗词,有的善书法,有的善文论,有的善于做学生工作……也有一些就是直接从事作家作品研究且已推出了成果。这些“功夫在诗外”的研究越来越显示其不可替代的奠基作用。教师的智慧有赖于积累的厚度与思考的深度;教师的从容有赖于研究有得和学理支撑。怎样加强基础功力的培养和学术底气的孕育,可以看做是当前青年语文教师队伍建设的又一重要课题。

三、痴迷母语:促进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化生命体验的内隐逻辑

在“青语会”骨干成员中,绝大部分都是母语的痴迷者。在与他们的相处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他们火一样的母语情怀。不少老师站在你面前,不用问其职业,你大概就能断定他是语文老师,因为在他们身上洋溢着浓重的母语气质。语文“气”在他们身上散发出来,就像是春天的气息在泥土地蒸腾起来一样,带着泥土的芬芳和野草的清香。语文教学的关键取决于语文教师;语文教师的特性就在于其具有浓郁的母语气质。母语气质的表现似乎有些与生俱来的意思,其实它是历久孕育与培养的结果。因此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当代的青年教师要在夯实语言基础,培养母语性灵上狠下工夫。

“青语会”成立之时,几百人上千人入会,没有功利所诱,没有权势所压,完全是一种精神的向往和思想的聚合,完全是一种痴迷母语的情感冲动和乐教语文的动力所致。这对于当前培养青年教师是富有启迪意义的。痴迷,是一种心理投入状态,是一切追求者发展者成功者所共有的精神特征。

无论是从老一辈名师的教学实践与思想上看,还是从“青语会”中走出来的一批教学中坚力量上看,都有一个根本点,就是对母语的高度热爱。最值得研究的是,这种“高度的热爱”不是“写朗诵诗抒发我爱母语的豪情”,而是对母语在生活方式和生命内容上的持久体认。有三个基本方面:其一,都有对文字的长期体验,一是写作,一是书写。写作,已经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在持续发展。写的发展,便自然成为一种表达型的生活方式。这是所有著名教师的共同特征。就“青语会”骨干而言,可以说百分之百都是文学创作爱好者。骨干中后来有一大批成为特级教师,考察其青少年时期,大多数都是拥有文学梦者,都是从写散文、写诗歌、写小说的创作尝试中走进语文教学研究天地的。这里同时要讲到书写。绝大多数知名语文教师都十分注重于书写汉字的规范性和优美性。我一直认为,写字,写中国汉字,如果说在一般应用者那里只是一种符号的表达,只是一种交际的需要的话,那么在高度热爱母语的教师这里,写字,除了交际以外,实质上是丰富心灵的线条刻画,是事物画面的字形再现,是人生性情的纵意抒发。如果从写作上讲写字,那就是“用字”。用字之功全在于“用”的过程中的专情体会、专心比较。当然,语文教师的写作毕竟不是文学创作;语文教师的写字也毕竟不是书法追求,但对汉字的这一基本体验,无论如何是不可懈怠与放松的,否则就很难称得上是一个对母语有热爱之情的老师。其二,由于都注重于文字的写作体验和书写体验,因而都具有独特的语言认识的敏感。这是语文教师的一种特殊“语感”,是优秀语文教师形成的必有潜质。这种“语感”和潜质的具体表现就是由呈现着的“语言”的诱导而产生对这样一种语言的独特理解与发现,并且时时体现自己的思考品质和思维特征。一是对内容与形式间的巧妙性、主动性的认识;二是很快把这种认识的结果转化为教学的契机。只要全面研究这个时期青年才俊的教学实录,我们就会发现或惊讶于教师教课为什么会抓住这样一个极其平常又极端重要的词句入手组织教学,为什么能在课文理解的问题设计上善于另辟蹊径,为什么……所有这些都在根本上揭示了一个法宝,即语言的敏感性是教学设计的智慧基础。其三,语言敏感性的长期积累,使得教师对于母语特征的辨认符合基本的规律。比如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连通思考,比如一词多义的扩散思考,比如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内涵的比较思考。我这里说的是“思考”而不是“记忆”,记忆完全是对于知识的静态处理与储备,思考则是运用知识对活体语言的动态分析与欣赏。这样一类的思考不断丰富,不断深入,就能使课文教学更具思考的点拨手段,更有思考的参照样例。当时期刊杂志发表得最多的“青语会”成员的文章大多是作品赏析短文和咬文嚼字的说明性短论,尤其是语、修、逻、文方面的知识短文特别引人关注。当前有一部分青年教师多从技术层面学习名师,应予以点示。技术是有效的,但又是僵死的。只有从对母语的基本体验做起,打下牢固的热爱母语的情感基础和活用母语的能力基础,教学才会焕发生机。语文之教,要把沉睡着的文字教醒过来,要把平躺的文字教站起来,要把静态的文字教飞扬开来。这不仅仅是指教学要富有艺术性,而且更重要的是指课文文字本来这样,教出这样的效果是教学的应有之义。我们常说大家用字,跃然纸上。“跃然”是“用”的神妙性,教出“跃然”则是教的必要性。真要有这样的“必要”的教,那自然就离不开对母语的生活化的理解、体验和应用。痴迷母语,热爱母语,如果作为一种生活状态来要求,那么教语文的这个“人”和被教的这个“文”,就融为一体,不可剥分了。痴迷,不是一种狂热,而是一种平实的情感表达,平静的心理依恋,平常的实践行为。

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性,就是其生命力完全在于自身的不断成长。教师的发展是有起点的,而任何一位卓越教师的追求又是无止境的。教师职业的幸福源于并在本质上体现于自身生命的永久成长。这样来认定“青年教师”,实质上也就是从基础、起点、新生的内涵上来认定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基本特征。

尤其在上世纪90年代,“青年语文教师”已经不是一个年龄概念而是一个特定的称谓。它的“特定”意义在于:在教师队伍新老交替时期,它意味着新生代的诞生,新希望的升起。因此,讨论“青年语文教师发展”问题既有教育学意义,也有教师学意义;既关涉教育事业这一重要问题,也关涉教师独立生命体发展的根本问题。

标签:;  ;  

浅析全国青年语言协会在时代中的作用--兼论青年语文教师发展的基本条件_青年教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