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7年陇南市武都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论文_任贵清1,高强2,任花萍1,陈有明1,周挺1

任贵清1 高强2 任花萍1 陈有明1 周挺1

(1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甘肃 陇南 746000)

(2陇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甘肃 陇南 746000)

【摘要】目的:掌握陇南市武都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落实手足口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武都区2013—2017年手足口病病例信息和陇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实验室检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7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36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3.98/10万;2016年重型手足口病病毒株是EV71病毒;报告病例数主要集中在5~8月,占病例总数的90.54%;散居儿童、幼托儿童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分别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67.02%和26.65%。结论:武都区20013—2017年手足口病呈典型的夏季发病传染病;以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发病为主,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前期在幼托机构进行防控技术指导,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加强疫情监测、及时有效处置聚集性疫情是控制武都区手足口病疫情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

【中图分类号】R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7-0386-02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无有效治疗药物[1]。2008年5月卫生部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丙类传染病管理[2]。近年来,武都区手足口病病原体以肠道病毒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l6型(CoxA16)多见,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3]。手足口病严重影响当地儿童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为掌握武都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规律,实施有效防控措施,本文将2013—2017年陇南市武都区手足口病流行状况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和数据来源

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及陇南市疾控中心实验室监测数据。

1.2 病原学监测方法、病例定义

参照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采集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标本;采用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者即判定为确诊病例。

1.3 统计分析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的人群、空间和时间分布流行特征分析。

2.结果

2.1 流行概况

2013—2017年武都区共报告手足口病发病136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8.13/10万,实验室诊断病例119例,2016年报告手足口病重症病例15例;无死亡病例报告。见表1。

2.6 2016年重症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重症病例病原体均为EV71。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武都区近年来手足口病发病呈现2年一个周期的流行波动态势,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集中在5~7月,发病高峰出现在6月,这与肠道病毒在外环境生存的温度、湿度和幼托儿童正常入托/入园时间段有关,与近年的研究结果相一致[4,5]。由于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及多发病,存在人群隐性感染情况,且病例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传染源管理难度大,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预防。因此,幼托机构是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中必须高度关注的重点单位和人群。同时应加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监测,特别是对重症病例的检测,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同时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利花,李军.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6):419-421.

[2]孙军玲,张静.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

杂志,2009,30(9):973-97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2,19(19):9-11.

[4]于德山,张勇,陈建华,等.甘肃省2008—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研究[J].病毒学报,2014,30(1):25-31.

[5]王小军,申明星,刘海军,等.2009—2014年甘肃省陇南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6,42(3):235-237.

论文作者:任贵清1,高强2,任花萍1,陈有明1,周挺1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2013—2017年陇南市武都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论文_任贵清1,高强2,任花萍1,陈有明1,周挺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