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产业机制 发展高等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机制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在高等教育产业化问题的讨论中,不少反对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同志,认为产业化模糊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和高等教育的性质,担心产业化会使校园变为市场,断言产业化必然会导致学费上涨,有违社会主义教育的公平原则。笔者主张高等教育产业化,不同意这些对产业化的看法和误解,特写出自己的认识,求教于大家。
一、关于教育产业化的含义和高等教育的产业属性
应该说,教育产业化是教育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它的基本含义是:把教育看做一个产业,按照产业的方式来运作教育,在运作的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以达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效益最优化的目的。把教育看做是生产教育产品、提供教育服务的产业,把市场机制引入到高等教育,从而达到教育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这是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基本内涵。由此不难看出,高等教育产业化仅仅是一种手段,借助于这种手段,我们希望达到增强高等教育的活力,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目的。可以说,只有从手段的意义上来看待高等教育产业化和市场化,才不会导致过分夸大产业化的作用,甚至以“化”来统领一切;同时,也才不会过分夸大产业化的副作用,认为产业化抹杀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
众所周知,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具体而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主要体现为两点:①社会主义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②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的平等性(严格讲这是当今社会几乎所有国家的共同追求)。教育产业化的观点并不会导致教育的社会性质和本质属性的改变。
很明显,产业化只是我们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手段。我们认为产业化本身不会改变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正相反,如果我们使教育事业永远停留在一个效率低下、发展缓慢的极其落后的水平上,从根本上讲,这才不是社会主义的教育。
可以说,教育产业化的提法只不过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教育的一种诠释,除了使我们对教育的认识更加全面和丰富之外,丝毫也不会影响我们对教育性质和本质属性的理解。这正如我们从教育学的角度说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并不影响孔子作为政治家和思想家的伟大一样。
在评价教育产业化的利弊时,许多不赞成产业化的人士都持这么一种观点,似乎一提产业化,就必然意味着市场化和商品化,也就必然否定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社会主义的教育就只剩下校方和学生及其监护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买卖关系了。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教育产业化并不能和教育商品化画等号,因为教育产业化只是意味着在教育领域引入市场机制,而教育商品化的提法往往给人感觉整个教育都变成了商品,都被商品化给“化”掉了。而实际上,教育作为一种有师生共同参与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无法商品化的。因此,我们反对“教育商品化”的提法,赞成“教育服务商品化”的提法。教育产业化的含义就在于主张在教育领域引入市场机制,使教育者的劳动(即教育服务)成为可以交换的商品。
如果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考察高等教育,就会发现高等教育的确具备产业性质,这种产业性质至少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人才培养方面。这方面的需求十分旺盛,远远大于供给。
2.社会服务方面。这里主要是指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而不是通常所理解的后勤服务社会化。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方面,我国已经有许多高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并且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化道路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产业化,会使我国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发展更好更健康。
二、关于高等教育的市场问题
在反对教育产业化的观点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是:“教育不生产作为商品出卖的产品,它提供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作为商品出卖的服务劳动。……学生不是学校所有的‘产品’,学校不能把学生当做自己的产品,作为商品出卖。”(注:孟明义《高等教育不能产业化》,《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6期。)
这实际上涉及教育的市场问题。学生的确不是学校所有的产品,但在产业化的视角下,学生却是消费者。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通过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组织,提供教育服务,学生拿着自己的或者其监护人的投资去购买教育服务,并消费之,这就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供需关系。学生的这种消费的过程比较特殊,必须由学生和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和积极配合才能完成,于是,我们只能说学生消费的是教育服务,而不能说是教育本身。因为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劳动的过程,教育是不能作为商品买卖的。当然,我们说教育和其他行业的消费相比具有特殊性,是仅仅就教育过程而言的。如果进一步分析教育的市场,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值得研究:
1.如前所述,学校作为教育产品的供方,提供教育服务这种特殊商品,而学生作为消费者去购买教育服务,并积极参与教育过程(也可以说是学生对教育商品的消费过程),这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供求市场。因此,如何进行产业化运作,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体现市场机制的效率功能、分配功能、配置功能和选择功能,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2.从社会与教育的关系来看,教育投资,不管是政府行为还是民间渠道,都应该尽可能多地产出品质优良的产品——教育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运用经营产业的方式,才有可能对包括高校在内的一切教育机构进行最优化管理。为此,就应该认真研究如何对高等院校进行产业化管理方面的问题:①如何“精兵简政”,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②如何加强政府对高校的宏观调控,特别是经费的监管,做到松紧适度,不死不乱。
由上所述,引入市场机制,进行产业化运作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必要内容。毕竟,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本身就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而且教育市场的供需双方都是客观存在的,供求关系也早已摆在我们面前。其实,从反对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各种观点中,不难发现其反对教育产业化、市场化的一个深层原因,那就是担心产业化会改变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走了资本主义道路。对此,还是小平同志说得好:“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出版。)
三、高等学校的学费问题
引入产业机制,必然会导致学费上涨,是反对产业化的又一个普遍理由。产业化必然要以收取高额学费为代价吗?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高等学校的学费应该就是教育服务的价格,即产品价格。而产品价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当然,政府相关部门的调控和监管也是影响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决不是仅仅由供方说了算。可以说,只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管,并且退出对具体事务的干预,真正引入市场机制,高等学校的学费并不必然上涨,这是因为:
1.高等学校为了追逐利润,必然会千方百计降低经营成本,这是市场机制下一切经济组织的首选方式。对于高校而言,主要的成本就是工资成本,而工资成本的压缩空间是十分巨大的。以四校合并后的浙江大学为例进行简单推算,据浙江大学学校办公室信息科公布的数字,浙江大学目前有专任教师和教辅人员共计5016人,全日制在校生有37000 人,不难算出师生比大约为1∶7,这比目前发达国家的师生比高了一倍,而且这还是改革合并之后的浙江大学的情况。就大多数省属高校而言,比这个比例恐怕还要低。据报道,在大多数高校,教师、行政、后勤各类人员基本上各占1/3。以一个在校生10000人的大学为例, 假定它的师生比以1∶8计算,它的教师应有1250人,教职工总数就有3750人,以人均月工资(含各项收入)1200元计算,该校年支出工资就达5400万元。如果引入市场机制,将后勤社会化,不仅不用学校支付工资,而且还能向学校上缴利润;同时,行政人员压缩一半应该不成问题。浙江大学合并后,37000多在校生的规模,行政人员也只有1100多人。当然, 这个问题和政府管理体制有关,而和学生多少关系不大。既然华中理工大学可以把党委办公室和校长办公室合并为一个学校办公室,组织部为什么就不能与人事处合并办公?若能照此办理,党政部门精简一半不成问题。同样一所大学,改革后可以将工资成本降低一半,只剩下2700万元了。
2.为了规模效益,高等学校必然会扩大招生规模,如果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师生比为1∶16,仍以上例中的高校为例, 在教师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在校生可达到2万人。如果学费以每生每年1万元(据科学时报载文,培养一个大学生的年均费用是1万元)计算, 则仅学费一项每年可收入2亿元。这样的收费标准,看不出与学费大幅度地提高, 有什么必然联系。
3.如果真正从制度设计上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允许民办高校参与公平竞争,在有丰厚利润的情况下,各个高等学校为了争夺生源(也就是消费者),很可能采取降低学费的办法来扩大招生规模。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将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图书馆、实验室、研究所、计算中心等都可以进行市场化、产业化运作,为学校带来可观的利润。
以上种种,说明产业化改革并不必然导致高校学费上涨。相反,如果运作得好,政策合理,监管得当,学费完全有可能下降。
四、关于教育公平问题
按照反对产业化人士的观点,产业化必然导致学费上涨,而高额的学费,必然使大批有潜力、有天赋的青年学子被排斥在大学的校门之外。这当然有违社会公平,更与社会主义制度不相融。不错,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这是当今社会大多数国家的一致追求,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高等教育更应该为大多数人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和环境,而不应该用高额的学费把优秀青年拒之门外。问题是如何保障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如何使大多数人享受到教育服务,却不是仅仅靠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
1.我国高等教育目前仍处于精英教育阶段,适龄人口中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1997年为9.07%,也就是说,我们面对的现实正是:少数人正在享受着本该为大多数人服务的高等教育。当然,从社会的整体需求来看,是不是大多数人都应该接受高等教育,都应该具备本科以上学历,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在对教育进行产业化运作之前,就已经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许多不够录取分数线的人进了大学,只因为他们有钱。不少学校不仅乐于接受这样的学生,而且千方百计地要这样做。
如果真正引入市场机制,对高等教育进行产业化经营,根据前文的推算,可以预计以下发展前景:
1.高等学校现有的招生规模至少可以扩大一倍,这意味着有更多的适龄青年可以享受到高等教育。
2.随着利润的积累,现有高等学校的办学实力必将不断提高,招生能力也就会不断提升,高等教育服务长期供不应求的局面终将得到改变。
3.如果允许现有高等学校盈利,必然会对民间资本产生巨大的诱惑和示范效应,对于动员社会力量办学产生积极作用,进而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由此,可望在若干年后,高等教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
4.因为经济困难上不起学的人数将会减少。因为现在的学费中有相当的部分是不合理负担,高校富余人员的工资不应该计入高校的经营成本,不应该由学生负担。产业化改革后,随着经营成本的下降,只要加强政府监管,学费是完全有可能随之下降的。
5.更加具有深远意义的是,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步大众化,必然导致高考压力的下降,这会使得早已异化成应试训练的中小学教育重新回归到育人的正途上来,让千千万万中小学生家长的教育投资和对子女的成长预期不再落空。这才是最大的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
以上几点说明,只有进行产业化改革,才有可能使比现在多得多的人享受到高等教育,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并且会对中小学教育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浙江大学王承绪教授的热情指导,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