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成功方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略论文,农村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谋事先谋略。伟大变革的成功首先决定于为完成目标所制定的全盘计划和策略的正确。回顾近二十年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其成功的条件之一是具有一系列正确的方略。
方略一:将落实“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作为改革的宗旨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将落实“服务”和“依靠”的方针作为改革的宗旨,积极为当地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四有”新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努力建立起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教育体系,为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好基础。
方略二:将观念更新作为改革的先导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始终把思想观念作为先导,形成了综合改革方略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1.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观念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后,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阐述了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他明确指出: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首先要发展教育。邓小平同志的论述,奠定了优先发展教育、科教兴国的理论基础。党的十四大指出,发展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指出,“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教育纳入战略发展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提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党中央的决策,为包括农村教育在内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显然,只有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观念,才有可能自觉地进行开展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改革是手段,发展是目的的观念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有效地促进农村教育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它与其他所有社会改革一样也是一种手段。因此,各地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时,都认真调查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寻找出在数量、结构、质量等诸方面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方,制定具体方案,组织实施,从而加快本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组织农村教育综合改革,都把当地教育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动员全社会支持教育、发展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深入开展的过程就是农村教育有序协调发展的过程。
3.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观念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适应经济与社会的改革与发展,根据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教育的结构、规模、发展速度、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一定要把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轨道,教育事业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才能有明确的方向,有扎实的基础,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针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确立教育发展的速度、教育的结构(诸如类型结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人才结构等);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和人才结构,调整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诸如专业、课程、教材等),努力使培养的人能够学有所用,成为适应当地社会主义建设迫切需要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
4.教育既是潜在生产力,又是现实生产力,有所“为”才有“位”的观念
农村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技术开发、技术实验、技术推广,参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都已经在不同层次上直接参与了农村的经济建设,直接产生了现实经济效益。推广一项技术,带动一片实验,形成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已经成了许多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成功的经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证明,教育只有通过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动服务,才能更好地体现自身的价值,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也才能得到确立与巩固。
5.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全社会办大教育的观念
目前,我国县及县以下的农村教育主要是中等及中等以下的教育,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高等教育辐射到县及县以下将越来越普遍,因此,农村教育要确立“大教育”的观念。到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500多万人,成人高校在校学生265万人。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国家将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以此增强学校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力。成人教育是传统的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新型教育制度。成人教育向终身化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成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的发展机遇。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立足办大教育的总体思路,政府切实办好义务教育,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因时因地制宜,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汇集社会资源,依靠行业、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帮助,采取多层次、多形式办学,办出特色,创建社会化的现代教育格局。
方略三:将加强政府领导作为改革成功的保证
1.政府是改革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是农村社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到学校和教育内部,更重要的是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出发,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教育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这场改革本身就决定了它主要应该是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
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农村教育应该是属于各地人民政府管理,政府的职能决定了它应该把教育改革与发展纳入工作目标。因此,政府应该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加大县级人民政府对教育经费、教师管理和校长任免等方面的统筹权;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加强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统筹;学历教育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在高中及其以上教育的办学水平评估、人力资源预测和毕业生就业指导等方面,进一步发挥非政府的行业协会组织和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这为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作用又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党政领导人直接负责,教育行政部门具体执行
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对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领导,统筹协调,把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真正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作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党委、政府的领导直接负责,在实验区内成立领导小组,有关部门负责人参与领导小组活动;建立例会制度,讨论和解决改革实验中的重大问题;考核评估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成效,首先是考核政府责任是否到位。
教育行政部门是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部门,无疑应该具体直接领导这场改革。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好这项工作,明确“综合为纲”的道理。教育行政部门配有专人从事此项工作,部门之间建立协调机构。从改革的实践看,外部协调固然重要,但决不可轻视教育内部的思想统一和协调工作,各个业务科(股)室都明确任务、共同参与。
3.形成“抓头头,头头抓”的运行机制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工作以县、乡为实验区域,关键是让政府明确责任,履行职责。
开展教育综合改革的实验,首先由上一级政府确定或者是由当地政府向上一级政府提出申请批准后实施。各地的实验方案在政府统筹下,在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并向上一级政府进行申报。
干部培训工作中,首先重视分管县、乡长的培训,让教育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政府分管领导认识到位,把领导的认识转化为一班人的认识和全社会的共识。确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目标的责任人,把综合改革的成果纳入干部工作的考核目标。评估一个实验区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时,实验区政府领导到位、到场,亲自介绍、发言。实践证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形成由党委、政府当总指挥,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各个部门、乃至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就能成为声势浩大的大合唱,工作才会扎扎实实、取得成效。反之,由教育部门一家唱“独角戏”,往往形成不了声势,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也坚持不了多久。实践证明,“抓头头,头头抓”是便捷有效的运行机制。
4.强化政策意识,体现政策力度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是政府行为,必然表现为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某种程度上讲,改革就是一个调整政策的过程。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制定的教育政策运行过程是一个面向环境开放的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当然,教育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不是绝对的,当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如果政策已不能适应需要,阻碍教育工作的发展,就应终止旧政策,制定新政策。因此,教育政策的制定尤其需要体现灵活性、系统性等特点。良好的教育政策决不是要僵死地束缚人们的行动,而是要鼓励人们根据所处的具体环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去实现预期的目标。多数政策规定留有一定的余地,使政策执行者能自主、灵活地开展工作,使之与具体环境的要求相符。如果由于教育政策本身不正确或不完善而阻碍了教育工作的开展,就应该根据需要加以补充和修改。任何一个教育政策都不是孤立的,它总是教育政策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政策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支持和互相制约。因此,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必须从全局出发,追求整体最优化,而不是个别政策的最优化,某些对局部有利而对整体不利的政策,应该予以废止或调整。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中所制定的若干政策可以从多种角度分类研究。从层次上看可分为教育基本政策和教育具体政策。基本政策是农村教育的根本性政策,是以党和国家总的路线和方针为指导而制定的有关农村教育发展总的原则性政策,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党和国家对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总要求,规定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与原则。而大量具体的教育政策则是各地区各教育领域所采取的具体对策和具体要求,具有鲜明的地区特性和类型差异,因此,也有明显的针对性。具体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强化政府行为的突出表现,也是难度系数最大的一项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既照顾全局,也突出重点,使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保证教育政策得到贯彻实施。
方略四:将突出“综合性”与“实验性”作为改革实验的基础
1.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强调“综合”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是建立在各项农村教育改革的基础之上的,它绝不是把各个单项改革进行简单的叠加,而是经过改革的综合,逐步走向综合改革。
首先它强调教育与社会的结合。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置于农村社会大变革之中进行综合,进行总体布局与设计、实施。它强调农科教结合,从当地实际出发,从规划上、项目上、服务网络上统筹,在资金、师资、基地、设备上协调合作,充分发挥教育在农科教结合中的作用。强调农村教育与农村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结合,把教育作为农村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和重要组成内容。一方面从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抓起,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具有现代文化意识、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新型劳动者;同时又充分利用教育部门文化层次高,人才集中的优势,积极参与乡镇文化、企业文化、邻里文化和家庭文化建设,努力为社会培养农村文化建设的专门人才,并不断优化社会文化环境与教育环境。
其次它强调在教育内部综合。正如在揭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本质时所指出的,一是强调在教育结构上体现体系性;二是注意在教育体制上体现统筹性;三是在机制上体现配套性;四是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体现整体性。
2.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坚持“实验性”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与经验,无论在一个区域推进还是在一个学校推进,无论是整体推进还是项目推进,都首先经过实验,而后再大面积推进。它不断地提出新目标,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总结经验,进行推广,同时还不断坚持创新。在实验过程中根据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本身的特征,坚持“抓住结合部,选准突破口,注意配套性,提高综合度”。
抓住结合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特别注意调查、研究、分析各类教育,各层次教育以及各专业之间,甚至经济、社会与教育之间的结合部。这些结合部常常产生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往往就会成为农村教育新的生长点。在各个单项的改革之中,结合部的问题常常被忽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扶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在实验中特别注意抓好结合部,进行综合、协调牵动全局,取得多方支持配合。
选准突破口。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在深入本实验区进行当地经济、教育发展情况调查以后,及时理清思路,选准实验工作的突破口。首先是集中力量解决本地教育与经济中“服务”与“依靠”方面最突出的问题,然后逐步深化,全面展开。从实践看,有的实验区是把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有的则是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整教育结构,实行三教统筹作为突破口,有的则是选择加强政府统筹,各个部门积极参与,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不同实验区选择不同的突破口,同一实验区在不同的阶段也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突破口。
注意配套性。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在实验中十分注意在目标、内容和措施上的相互配套。同时政府、经济部门、教育部门、劳动部门等方面做到政策配套。
提高综合度。这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本义所在。抓住结合部,选准突破口,注意配套性,这是教育改革由单项逐步走向综合的需要。因此在进行教育改革时,能够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考虑教育内部各类教育、学校内部各项因素,综合设计,综合实施,提高教育改革成效的协调性。
方略五:将坚持分区规划、分类指导作为改革的原则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落实“服务”和“依靠”的方针,因此,始终围绕当地的经济发展来展开,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劳动力转移等经济特征和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作为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依据。全国乃至一个省、市、县内各区域间都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要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展开,必须实行分区规划、分类指导。
《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工作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实验县间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分三类提出不同要求,确定具体目标。经济文化基础较好的为一类县,中等水平的为二类县,基础较差的为三类县。”区别一个区域内好、中、差三类情况,可以用“非农产值比值”、“非农劳动力比重”、“农民人均年收入”等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来衡量。从整体情况讲,下述的分类及分析,可以作为近期对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进行分类的一个重要依据。
一类地区已经达到了小康目标,正向现代化迈进,它基本上完成了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产业结构调整,乡村工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产业结构正在进行进一步深层次的调整,即乡村工业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化,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发展,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市场经济、外向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劳动力正在实现第二步转移。这一地区下一步的明确目标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因而它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有现代意识的管理人员,能开发新产品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对产品结构调整有较强适应能力的第一线生产者,以及能组织领导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乡村干部。这类地区普遍要求一般劳动力具有高中毕业文化水平。这一地区在按规划、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以后,要求大力发展和努力普及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成人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为乡村企业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训各类专业化人才,并借助高等学校的力量,努力为本地培养大中专毕业生。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层次和水平,这类地区已经开始着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二类地区已经基本实现小康或者正在加快实现小康。它的经济目前正处在三次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时期。作为农村经济主体的农业有向工业转移的趋势。工业一方面继续按照传统方式依托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开发农用工业和农副产品的加工工业,另一方面则转变发展战略,跳跃式开发新型产品,促进后发效应,逐步向工业转化。农业有一定基础,正在由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经营方式向专业分工的集约化经营方式发展。这个地区的剩余劳动力正在向劳动密集的乡、村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原来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也开始兼营副业或从事其他多种经营活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正在建立和完善之中。这个地区迫切需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在发展多种经营中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在市场竞争中懂行情、会经营、能带领大家致富的带头人;发展乡镇企业所需要的管理人员、营销人员和熟练的技术工人以及能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乡村干部。对人才的需要目前仍然以大批技术型人才为主,迫切要求生产第一线劳动者主要是初中毕业生且接受过一定时间的专业技术培训。一些较大的企业、条件较好的乡镇也开始增加对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和一部分大专层次人才的需要,为经济结构向较高层次转化准备智力支持。这类地区正在加快步伐保质保量地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同时适度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并加强对初、高中毕业生的实用技术培训,以开发农村经济和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主要内容,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地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
三类地区目前仍然处在传统的农业经济阶段,正在解决温饱问题或刚刚实现温饱,正在向小康目标迈步。在这类地区农业还占有较大的比重,发展经济首先还是着眼于大面积改造中低产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实现粮棉油的高产、增产。传统的种植业格局正在逐步向种植业、养殖业、加工工业过渡。与此同时,还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仍然是以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多种经营和农副产品加工,扩大商品流通作为现阶段增加积累,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这类地区迫切需要将一些能引导农民致富的适用技术项目推广到千家万户;需要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掌握一定职业技术的人才。这类地区正在扎扎实实地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教和成教,以形成三教并举的局面。他们特别注重“短平快”实用技术的推广,在基础教育中引进职业教育内容,探索初中阶段的新办学模式,利用乡成人教育中心加强对初、高中毕业生的技术培训。
一、二、三类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对教育的不同要求,导致不同地区教育综合改革有不同的要求,因而在方案制定、项目确定、组织实施、进行评估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把握不同地区在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的脉搏,确定教育综合改革的思路和目标,这也成为改革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