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华锐自控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浙江桐乡 314500
摘要:继电保护是电气自动化平台中非常关键的构成部分。但是,据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不能确保运行的安全性,很难提升电气自动化的运行效果。所以,在具体工作中,要运用科学先进的安全技术,提升电气自动化内部继电保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迎合电力行业的发展需要,达到预计的管理目标。基于此,详细探讨了电气自动化内部继电保护器稳定运行的安全技术。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器;安全性;稳定性;安全技术
1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概述
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所采取的防控故障保护手段,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后,继电保护设备可发挥其作用,及时找到故障位置与故障发生的原因,并发出警报,利用所具备的跳闸方式处理故障,以终止故障设备的运行,避免故障范围扩大,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在发出警报及信号之后,会以科学的方式告知相关工作人员故障位置、故障范围、故障出现原因等,以免工作人员盲目进入故障区而发生人身安全事故。通过报警,工作人员可迅速收到故障信号,并及时进行检查与维修,有效提高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及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故障损失。伴随科技的发展,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应用得到广泛重视,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电力系统朝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2电气自动化内容继电保护器的基本现况
继电保护器能够检查稳定运行的线路,找出其中潜在的安全隐患,确定故障点并及时处理。如今,新科技设备逐渐涌现,越来越多的新设备和新技术被应用于电气自动化平台,以往的继电保护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继电保护器的利用率。与以往的继电保护器相比,目前国家所采取的继电保护器和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平台,不管是科技方面还是应用效果方面均发生了明显变化。继电保护器不再是仅用来检查设备或者检查故障信号,其管理模式发生明显改变,并逐渐和计算机技术融合,开始朝着智能化管理模式转变,由此达到检查和处理电气自动化平台故障的目的,充分保障网络的稳定运转。集成化也是优化继电保护器的重要优势,使得在安置、调试、操控等方面更加安全、可靠。尤其是与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统、电子技术相融合后,继电保护器的防雷击和防干扰性能更加明显。继电保护器随着我国高新科技水平的提升,尽管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大环境仍然未改变。因此,在电气自动化平台中采用继电保护器时,依旧存在较大的安全性故障。电力公司对继电保护任务缺少较高的保护观念,相关人员的安全思想不高,电气自动化内部继电保护器安全技术无法得到贯彻执行。因此,要不断提升电气自动化平台内继电保护的工作效率,促使继电保护中安全技术水平的提升,推动国家电气自动化更好的发展。
3继电保护中影响安全技术水平的各项因素
3.1软件原因
继电保护器中软件结构规划不科学、需求分析不精准、在检测环节产生不标准、编码偏差很大等问题,会直接造成继电保护器出现拒动,进而阻碍电气自动化内部继电保护的稳定运作。
3.2继电保护器硬件设备原因
在电气自动化内部继电保护硬件设备中,继电保护器、辅助设备、通道和接口、设备通信等产生故障问题,会威胁到电气自动化平台内部继电保护的稳定运作,进而影响电网主接线的安全性。
3.3人为原因
电气自动化内继电保护器的安装者未根据设计标准来接线,或是存在错误接线现象。在电气自动化平台继电保护器运行阶段,运维者未根据标准对其展开维修和检查,在检修时存在人为错误,以上因素会极大阻碍电气自动化平台内继电保护运作的可靠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电气自动化平台继电保护内安全技术策略
4.1严格管理验收环节
第一,对首次安设的电气自动化平台继电保护器进行检查和验收,在全面符合各种标准后方可投入运行。第二,仿真电气自动化运作环节的故障问题,对于仿真的情况,能够有效处理继电保护于电气自动化内的安全运行。第三,在验收装置时,应当检测继电保护内安全技术,特别是针对各种装置的防干扰性能进行多次检测,从而保证系统内继电保护器的稳定运行。第四,根据电源电压和现场运行状况,制定出更高标准和更高要求的继电保护内安全技术,从而减少网络线的损坏情况,保障电气自动化平台运作的安全性。
4.2优化安全技术的各种机制
结合电气自动化内部继电保护稳定运行的实际状况展开分析,全面优化安全技术的各种机制,并处理好安全技术的控制问题,从而避免电气自动化在工作时出现不必要的故障。执行系统内继电保护责任机制,通过逐层划分安全管理目标以后贯彻执行,提升继电保护器软件的管理机制,妥善处理继电保护器的升级工作,有效防止因为软件系统故障而导致继电保护器错误。此外,要注重系统内部继电保护安全控制的规范化建设,严格管理继电保护的各个环节,进而保障电气自动化内继电保护能够安全运作。简而言之,通过在电气自动化内部采用继电保护器安全技术,全面了解系统内安全故障并仔细分析,可以将电气自动化内的安全技术水平提升到更高层次。
4.3提高运维人员的专业水平
一方面,加强运维现场的培训力度,提升继电保护者的整体素养和对新装置熟练操控的能力,进而直接提高设备运作效果。电气自动化平台在运作前,继电保护中安全技术检测者要掌握各种运行模式和变电站接线形式,了解各种计算机技术并组织严格考核方可正式上任。另一方面,为了不断充实电气自动化内继电保护器安全技术检测者的专业理论,需要聘请专门的技术人才实施现场指导,加强自己的专业控制,从而提高系统内继电保护者的专业水平。此外,要鼓励电气自动化内继电保护者深入其他优秀单位进行学习和沟通,努力学习科学的安全管理措施,掌握先进的知识技能并应用于继电保护的安全控制之中。
4.4设备验收和运维方法
针对继电保护器来说,在使用安全技术时,要处理好验收和运维过程,采取科学的操作方法,妥善处理当前存在的不足。第一,对设备展开遥测验收处置,结合设备运行规定,优化运行标准,确定工作重点,对其展开严格的管理和控制。第二,做好故障事前预测,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提前制定故障处理措施,提升故障判别的准确性,迎合相关工作标准。第三,在设备运转过程中,仔细研究其电源,把直流电源维持在220V左右,方便对其进行严格控制和维护,突出系统的运转优势和特征,加强控制力度,完善运行流程。此外,在继电保护器中采用安全技术时,电力公司要做好运转管理工作,降低日常管理中的经济亏损,在提升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完善其发展体制。
5结语
总而言之,电网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继电保护是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重要保障措施,以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一方面,人们要充分认识到继电保护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作用,只有继电保护的安全、稳定运行才能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要做好继电保护本身的安全措施,采取一定的安全技术措施,降低继电保护的故障率。
参考文献:
[1]饶顺.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1):79-80+83.
[2]侯果山.浅析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技术[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08):130-131.
[3]张琳娜.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05):25-26.
[4]车朝刚.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对继电保护安全性的保障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01):170+176.
论文作者:胡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3
标签:继电保护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保护器论文; 继电论文; 故障论文; 技术论文; 设备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