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及控制路径分析论文_陈淑平

陈淑平

东莞市中堂镇住房规划建设局

摘要:道路桥梁的工程造价,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造成工程造价明显增加,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不利于道路桥梁项目效益获取。文章结合道路桥梁工程案例,分析具体的工程造价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控制路径,使工程项目造价达到最优化,确保桥梁工程的服务能力。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造价;影响因素;控制路径

道路桥梁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项目,具体的工程造价中,极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导致道路桥梁工程造价变化,进而对项目的收益造成干扰。这些影响因素的不良影响,会对后续施工带来干扰。本文结合东莞市镇区联网路升级改造工程第一标段1号路四乡大桥工程为例,对工程造价中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

1工程概况

为探究分析道路桥梁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本文结合东莞市镇区联网路升级改造工程第一标段1号路四乡大桥工程为例,展开具体的工程造价分析。本工程5*25m+(35+54+35)m+15*25m+2*3m,桥梁全长630m。主桥为35+54+35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引桥为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小箱梁。主桥桥墩采用钢筋砼实体墩,桩基为钻孔灌注桩,引桥桥墩及过渡墩采用三柱墩,桥台采用座板式桥台,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全桥桩基础均按嵌岩桩进行设计。

本工程在具体的线型选择中,遵循如下标准:

(1)线路需要保障顺直,且符合车速需求,合理决定互通立交的位置、数量和规模;

(2)保障各项技术标准不偏离的情况下,减少对村庄的穿越,合理的对地形进行运用,进而减少拆迁和征地;

(3)道路需要与沿线城镇保持良好的距离,在达到吸引与分配目的的基础上,配合地方政府,协调城镇规划,争取获得更多支持;

(4)结合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择取最佳线路,便于沿线生产和经济发展。对于桥梁,则需合理定位,综合布置。

(5)科学对交叉口进行选择,具体选择中,需研究交通功能,再分析道路等级等,综合分析与选定。

(6)做好交通与桥梁的关系分析,预留发展空间,便于桥梁的改扩建。

(7)结合城市环境需求,实现分期建设,确保桥梁的整体服务性。

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的基本造价信息进行研究,主要截取部分造价信息,详细如下表1所示。

表1:部分造价信息

2道路桥梁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2.1桥梁选型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桥梁工程的不断完善与进化,桥梁的形式种类逐渐增多,为保障桥梁施工的可靠性与可行性,需要合理展开的桥梁选型。桥梁选型属于桥梁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的选型中,需选择一种简单的结构形式,确保其初步满足桥梁需求。其中桥梁选型与工程造价之间存在明显联系。具体选型时,结构复杂程度与施工工艺和材料消耗有明显联系。如果选型过于复杂,则会导致桥梁造价增加,不利于道路桥梁的效益获取。而且,桥梁的规模也会对造价带来影响,规模越大,所需的材料、设备等的要求更多,造价也更多。

2.2建设阶段的材料因素

道路桥梁工程中,材料和设备是造价的主要部分,材料采购价格直接关系到道路桥梁工程的造价。其中材料主要来源于供应商,这样则使得具体的材料的采购流程决定了工程造价,如果采购流程不够完善,采购过程出现采购不足或采购过度的问题,进而造成工程造价增加。另外,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不足,造成违规行为的发生,最终也会导致造价增加。对于设备部分,如果设备维护不足,导致设备的故障频繁发生,进而增加了设备的维护成本、折旧成本最终,则导致工程造价增高。另外,建设阶段工程设计变更频繁,也会增加工程成本造价。

2.3造价审核体系

造价审核体系对道路桥梁的工程造价有直接影响,具体的道路桥梁建设中,需要展开的对具体方案设计的审核。审核时,需要对造价控制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保障造价的合理。但是,实际的造价审核中,部分施工道路桥梁的造价审核不够全面,未展开有效的审核工作,进而造成审核偏差,最终导致造价审核问题,带来造价过高的情况。另外,由于审核体系问题,导致月度工程进度款审核不全面,不利于工程量的确定,影响后续结算。

3道路桥梁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的控制路径

本工程为进一步研究道路桥梁工程造价影响因素,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控制路径,遏制工程造价问题,积极推动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收益。

3.1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设计阶段是道路桥梁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具体道路桥梁设计中,先从技术和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为避免技术过于超前,而导致造价过高的情况。科学协调造价和技术之间关系。在道路桥梁选线和选型中,遵循最短、影响最低、隧洞最少等原则,展开道路桥梁的综合设计。对于桥梁部分,在桥梁规模的选择中,需要注意规模的合理,结合道路等级,因地制宜,实现对桥梁的选型。对于结构部分,综合研究技术、造价和施工等因素,确保桥梁结构选型合理。此外,注意协调与乙方的关系,注重设计人员的培训,转变原有的造价理念,实现科学造价控制。

3.2施工建设阶段的现场造价控制

对于甲供材料的道路桥梁施工中,必须注重施工材料的控制与管理,构建完善的材料采购流程,结合供应商信用体系,实现对供应商的研究与分析,择取价格较优且质量良好的供应商。并规范采购流程,遏制肆意采购,采购过多或过少的情况,确保采购造价合理。

再实施有效的现场造价管理,强化对设计变更的管理与控制。本工程为规避肆意变更设计的情况,构建设计变更审核流程,设计变更前需预先提交申请,由审核部门对设计变更申请进行审核,对合理申请给予批准,再对工程造价进行相应的调整。还需注意整个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包括完善的监督方案,实现对乙方的监督工作,再配合良好的奖惩机制,实现强化管理与约束,进而保障道路桥梁工程的顺利完成。

3.3全面审核体系构建

首先,需要展开评标的审核,规范评标的行为,注意对评标文件、人员等的审核,保障评标的细化和精细化,减少不必要的错误行为。其次,强化设计审核,甲方参与道路桥梁建设中,需要做好设计审核,规避设计不合理部分,研究设计造价定额等内容。最后,做好现场施工审核,配合各项检测技术,实现对工程项目验收与管理,厘清工程量等,进而保障造价合理。

结束语:

本文结合东莞市镇区联网路升级改造工程第一标段1号路四乡大桥工程为例,对具体的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再从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建设阶段的造价控制和审核体系的构建,实现对道路桥梁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降低造价,确保项目效益及质量的目的。

钢结构工程中设计和施工的造价控制

范琢宇1 金一江2

1.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2.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及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钢结构中的钢材作为优秀的建筑材料受到了建筑工程行业的广泛应用。本文对钢结构的经济性能及钢结构工程在设计和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钢结构工程;造价控制;设计;施工

一、钢结构工程的经济性

钢结构工程与钢筋混凝土工程相比,其经济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钢结构工程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2)钢结构梁柱截面相对较少,因此在钢结构的建设下,同等使用面积可比混凝土结构高出3-5%的有效使用面积,即可以为购买者节约购房价款;(3)钢结构工程的梁柱均为厂内制作,现场安装,因此钢结构工程的机械化和工业化比较明显,工作效率较高,相比较常规的混凝土施工模式,能够有效的缩短施工工期两个月左右;(4)钢结构工程多为工厂作业,因此噪音相对较少,能够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干扰,并且干式建筑作业形式,也降低了对水的污染和使用量;(5)钢结构工程的回收利用率较高,与混凝土建筑相比较具有更好的可回收性;(6)钢结构是天生的装配式结构,有利于我国工业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二、钢结构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思路

(一)钢结构工程选材造价控制

在钢结构设计阶段,合理地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分析对保障钢结构设计有效性和准确性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价值工程理论中,建筑材料的选择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造价控制手段,在钢结构工程设计阶段,材料的选择空间比较大,有些材料选择容易被忽视,比如彩涂钢板,轻钢厂房墙面板和屋面板一般都会运用到彩涂钢板,根据板型及钢号、基板厚度、镀锌层厚度的选择可以有不同的设计,从类型上还可以分为保温复合板、单板、内加保温层单板等等,其中保温层根据材料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硬质岩棉、超细玻璃丝棉、聚苯乙烯等等,这些不同和差异都会产生价格上的变化,进而对钢结构工程造价产生影响。

对于高层建筑钢结构楼面及屋面的楼承板在设计的时候,根据其在楼盖结构体系中的作用区别,可以分为两种形式:(1)施工中作为模板,使用时替代受拉钢筋,形成组合楼板。此时底部钢板截面较大,还需要考虑反腐防火功能,其使用寿命和主体钢结构使用寿命相匹配;(2)楼承板为永久性模板不考虑受力,此时一般选择镀锌压型钢板,这种钢板的耐火时间和镀锌量相对较少,价格方面也比较便宜。两种楼承板形式的经济效益需要经过设计后进行经济性分析才可真正了解何种形式更为经济合理。

对于结构构件钢材而言,根据钢材的材质和规格可以分为很多种类,以框架柱为例,可以分为焊接H型钢、热轧H型钢、焊接圆钢管等等,此时既要考虑受力状态下的应力比,又要考虑型钢加工的施工便利性,若用焊接H型钢,可以充分利用其强度,用钢量较热轧型钢更少,但不一定比热压型钢更经济,从构件模块化角度看,热轧型钢的生产制造成本更低,因此也需要在设计时详细分析得到最终的经济性结论。

(二)设计阶段钢结构体系造价控制

在钢结构体系中,不同平立面不同的结构体系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也比较明显。根据以往经验和相关文献,不同层数的钢结构建筑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在15-25%之间,不同层高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在1.5-10%之间。因此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根据建筑的功能要求和使用需求,来进行结构体系的设计,通过体系优化来控制工程造价。

(三)钢结构工程设计阶段制度方面造价控制

一般认为钢结构设计的各项成本控制是技术问题,实际上真正需要关注的是钢结构设计人员的素质提升。为保障设计阶段的钢结构工程设计的造价控制有效性,需要对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知识进行强化,并注重对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的更新和培训,要确保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能够自觉的将造价控制与设计工作进行结合,保障设计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有机融合。此外,设计阶段还需要引入较为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并将造价控制情况作为考核的因素。

三、钢结构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思路

对于施工阶段而言,造价控制需要全过程对项目的施工进行跟踪,并动态的进行造价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钢结构工程在施工阶段高效率施工的同时实现有效的造价控制。此外,在进行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时候,还需要从人员成本控制、施工合同管理、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控制来着手,针对上诉三方面对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思路进行分析和论述如下:

(一)人员成本的造价控制

在施工阶段,人员成本是造价控制的重要工作环节,只有减少人力资源消耗,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才能够保障工程造价的有效管控。对于人员成本的控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施工开始阶段编制好施工进度计划,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根据施工计划来开展施工活动,并在施工计划中采用劳动定额法对定额用工量进行计算,并将施工和生产进行比例划分,通过采用包干控制制度来保障人员成本的造价控制;(2)制定人力资源管控机制,在施工过程中,要保障对劳动定额、劳动人员、出勤率等方面的管控,并通过动态的管理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用工安排不合理、派工安排不合规等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通过有效的劳动力组织和劳动人员调配,确保施工过程中无无效劳动;(3)采用分包制度将技术含量低的单位工程进行分包,通过开展分包活动来降低工程的人员管理费用和人员成本。

(二)做好施工合同的管理工作

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一定要与施工承包单位进行合同的签订,并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合同进行强化管理,确保合同造价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并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纠纷,保障双方的利益,实现良好的工程造价控制。在合同签订完毕之后,需要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第三份交由档案管理处进行保管。由于钢结构工程的防护与钢筋混凝土工程相比又很大的不同,施工合同更需要明确防火防腐工程的分包合同和责任主体。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信息的交流和合同内容的补充,要确保全部的书面信息和工作信息都包含在合同内,避免因施工完毕后出现纠纷时出现责任不明确的问题。

(三)做好工程变更控制和现场签证管理

工程建设项目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的有效控制对造价控制而言至关重要,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要进行有效的控制。为防止施工图设计出现漏洞,除设计审核外,还应在甲方乙方复审图纸时,并对设计院的技术咨询,总之应在开工前消除一切可能存在的设计变更隐患。另外,设计变更要尽早,只有变更越早,才能损失越小,反之则越大。因此,我们必须尽可能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并在设计阶段开始时控制设计变更,特别是影响项目成本的主要设计变更,使项目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总结

本文就钢结构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思路进行分析和论述,强调了钢结构工程设计中容易忽视却能影响经济效益的几个方面,提出了施工阶段应着重注意之处,为钢结构建筑工程的经济控制提供了思路。

参考文献

[1]蔡巧遂.提高建筑钢结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准确性的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2):175-176.

[2]高丽云.浅谈钢结构工程造价管理[A].天津大学、天津市钢结构学会.第十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天津大学、天津市钢结构学会:,2015:3.

[3]郭烽仁.浅析钢结构工程造价管理和钢结构工程概预算[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6):94-95.

论文作者:陈淑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  ;  ;  ;  ;  ;  ;  ;  

道路桥梁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及控制路径分析论文_陈淑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