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00)
【摘要】半夏的用药历史十分悠久,属于天南星目植物,其在中医应用中主要是采取其干燥的块茎。中药炮制主要是指清洁中药材,将其药物毒性减轻,促进其制剂、调剂等,更好的将药效发挥出来。本文就对半夏的炮制沿革与其临床配伍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关键词】半夏;炮制沿革;配伍应用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3-0351-02
半夏又被称为守田与地文等,其具有化痰燥湿、消散痞结与降逆止呕等功效,在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均广泛应用[1]。但在半夏的临床应用中,因其毒性较强且味辛辣,均需对其进行有效的炮制才能够给予患者用药治疗。且在中药的临床用药中,通常其药物配伍不同,发挥出的用药效果也存有明显的差异。本文就对半夏的炮制沿革与其临床配伍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半夏的炮制沿革
半夏因其自身存有较强的毒性,因而,从古代开始对半夏的炮制就十分重视。而随着社会不断的推进、发展,临床医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半夏的炮制方法与相关技术等也在不断的完善。半夏的炮制方法及辅料均十分多样,其中包括白矾、生姜、石灰、皂荚、麻油、酒、醋、甘草及白芥子等。半夏的炮制最早在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在其内容中将经过炮制的半夏称为治半夏。随后在汉代的《金匮玉函经》中对于半夏的炮制也有相关记载,其文中记录采用温水对半夏进行清洗就能够将其毒素去除[2]。在晋朝有相关记载表明半夏通过生姜(或者干姜)能够有效去除毒性。而在南北时期的《雷公炮炙论》记载中,采用白芥子与醋对半夏进行浸泡、清洗,将其毒素去除[3];并有相关记载,将半夏通过温水进行清洗,再采用生姜浸泡、煎煮,进行去毒。在唐代的《急备千金要方》中,仍然通过温水浸泡、清洗的进行半夏的炮制,在宋朝也一直沿用,但在此期间也出现了矾制、醋煮与姜矾共制等炮制方法。且在《圣济总录》中记载了浆水煮、白矾浸焙、醋煮、酒浸、米炒及甘草、生姜与白皮共煮等方法[4]。在金元时期姜制法得到沿用,同时也出现了油炒炮制的方法。在明朝中有相关记载采用生姜、皂荚与白矾共煮进行半夏的去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清朝中,对于半夏的炮制不仅在辅料与炮制方法中有所改革,且在炮制工艺、技术等也有创新;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有记载说明半夏炮制采用石灰、开水,将其水分沥干后再进行7天的晾晒,然后采用清水进行4次清洗后浸泡3天,再将白矾、皮硝等加入,同时加入开水进行7天的浸泡,最后采用清水将其洗净;而此炮制方法也一直沿用至今。
2不同炮制半夏的临床配伍应用
目前,在临床上半夏主要是以生半夏、姜半夏、法半夏与清半夏等4种不同炮制的饮片配伍用药治疗。其中生半夏的炮制主要是将其洗净,对杂质进行去除,再将其晾干,并将其捣碎后即可应用。而在生半夏的临床应用中,因其自身还存有较大的毒性,通常不会给予患者内服用药,主要是给予外用治疗,一般应用于无名肿毒、痈疽发背与毒物咬伤患者的治疗。
姜半夏:其炮制中先采用清水洗净、浸泡,然后再采用生姜片进行煎煮,同时在煎煮中加入白矾共煮,待其煎煮透心后停止并取出,再将其晾干(程度为半干),最后将其切成薄片;在姜半夏的炮制中,通常100kg半夏需采用25kg左右的生姜与12.5kg左右的白矾。在姜半夏的临床应用中,因其炮制采用生姜与白矾,能够使降逆止呕的功效明显提高,故在应用治疗中主要发挥降逆止呕与化痰温中的作用;在临床上常将其配伍厚朴(具有去满消胀与化湿的功效),共奏发挥出降逆行气、化痰燥湿及消散痞结等作用,应用于胃寒造成的反胃、呕吐、梅核气与胃脘痞满等病症的治疗;同时姜半夏配伍苦寒药物能够发挥燥痰清热的功效,应用于痰热痞结及壅肺病症的治疗;其配伍瓜蒌(具有润燥清热、散结化痰等功效)能够用于胸脘痞闷病症的治疗。
法半夏:在炮制中先采用清水清洗、浸泡,再采用甘草进行两次煎煮,完成后将配置好的石灰液加入进行浸泡,其浸泡期间每天进行1至2次搅拌,且需确保浸泡液体的pH值超过12,待半夏切面显示为均匀黄色后,可将其取出,最后采用清水清洗,并晾干;法半夏的炮制中通常100kg半夏需采用15kg左右的甘草与10kg左右的生石灰。在法半夏的临床应用中,因其炮制采用甘草与石灰,其温寒化痰的功效往往比较强,通常将其应用于湿痰喘咳与痰饮眩晕等病症的治疗;而用药治疗形式主要为中成药,其保和丸常用于消化不良病症的治疗,香砂养胃丸常用于湿阻气滞型胃脘痞满与胃痛等病症的治疗。
清半夏:在炮制中先采用清水洗净,在放置到白矾溶液(浓度为8%)进行2至5天的浸泡,待其没有干心后取出,并采用清水进行清洗,然后将其切成薄片并干燥;通常100kg半夏需采用20kg左右的白矾。在清半夏的临床应用中,因其采用白矾炮制,化痰燥湿的功效通常比较明显;在临床上常用于痰热内结、咯吐不出、湿痰咳嗽与痰涎凝聚等病症的治疗;其中配伍制天南星(具有通经行络、化痰散风的功效)能够发挥出显著的散痰结作用,用于风痰病症的治疗;且将其配伍陈皮、茯苓能够发挥出和中理气、化痰燥湿等作用,应用于脾湿造成的痰多咳嗽、心悸头晕及恶心呕吐等病症的治疗。
3小结
半夏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其炮制方法及技术均在不断的进步完善,因半夏生品存有较大的毒性,在用药治疗前必须进行规范的炮制,以将其毒性减轻,减少用药毒性反应,保障其用药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使用药范围进一步的扩大。
【参考文献】
[1]李炳文,张汶军,胡雪桔等.浅谈半夏炮制沿革及临床配伍应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3):257-259.
[2]鲍永娟.半夏炮制沿革及临床配伍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6):68-69.
[3]赵高潮,刘继宁.半夏的炮制及临床应用浅析[J].陕西中医,2009,30(5):601-602.
[4]赵晓红,侯家涛.中药半夏的炮制工艺及临床应用研究[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26(2):258-259.
论文作者:陆元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3
标签:半夏论文; 白矾论文; 将其论文; 生姜论文; 毒性论文; 病症论文; 沿革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