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场作文看学生写作现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考场论文,现状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这是2016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题。本文仅以本题写作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为例,窥探中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逻辑混乱、思考肤浅的症状。其他省市可能存在类似情况,语文教师和关心中学生写作现状的研究者对此应给予重视。 一、把握不住关键词,立论游移不定 作文材料明确要求学生针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进行思考。按照题目要求,至少应关注以下几个关键词: 评价他人的生活(人们对这种)现象(不同)看法(你的)思考 试题要求针对“评价他人的生活”的现象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们首先应分析这一现象的不同表现形态、产生的根源、带来的危害或好处等;接着,在讨论评判这类现象时,表达自己对如何妥当恰切地“评价他人生活”的看法。 遗憾的是,许多考生写这篇作文时,将重点放在如何“评价”上,且将“评价他人的生活”泛化为“评价”(文章只讨论“评价”的重要性),或者泛化为“评价他人”(文章主要讨论如何评价他人,包括讨论他人的个人作品、专业成果等)。生活虽然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但他人追求、创造的过程可以看作是追求者、创造者的精神生活;追求的某种品格、创作的某类艺术作品却不属于本题所说的“生活”。一些考生在讨论本题时,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凡·高创作的《向日葵》、司马迁的《史记》,都当作他人的生活,作为评论的对象,明显超出了材料限定的范畴。 还需要注意的是,材料指出,评价他人的生活,是基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这一背景,因此,如果写作过程中用较大篇幅讨论牛顿、瓦特、梭罗、司马迁、陶渊明、苏轼(高考作文引用频率较高的名人)等如何遭遇和应对他人评价的事例,而不指向特定背景的现代社会“评论他人生活”,就有离题之嫌了。 除了将“评价他人的生活”泛化为“评价”(或“评价他人”“评价古人”),还有一类审题误将文章重点放在如何“应对别人的评价”上,材料要求发表对于这种“现象”的看法,结果却写成了“不忘初心”“做好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等。 形式逻辑的“同一律”要求语言(词、句子或一段话)有确定的意义,利用语词歧义的诡辩、偷换概念、转移论点等,都属于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错误。 在论证过程中,把原来需要论证的那个判断(发表对于“评价他人生活”的看法)无意地或有意地换成另一个判断(他人“评价我的生活”时我应如何面对),这就是转移或偷换论点。转移论点常常是由论点不明确引起的。由于论点不明确,就会把几个不同但又近似的判断混淆起来。于是,在论证过程中,有时是在论证这个判断,有时又是在论证另一个判断,也就是说,有时是在论证这个论点,有时又是在论证另一个论点。这是学生审题和论证过程中最易出现的问题。针对这种常见的问题,有兴趣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审题时,可以研究相应的对策,矫正学生的这些错误行为。 二、思路不清,强为之说,逻辑混乱 教会学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途径。参与社会生活,投身公共事务,表达自己见解,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很难想象,一个思路不清、表达含混的人,在公共事务中如何实现自己的构想。 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语文教学在这方面大有可为。只要关注任何一个网站新闻后面的跟帖,就可知道网民在评价新闻事件时有多少“歪楼”现象,有多少不靠谱儿的、与本题无关的莫名其妙的评论。可以推测,这些“歪楼”的网民当初写作文时基本是思路不清的跑题者。同样,学生作文里的思路混乱者,将来就是“歪楼”的积极建设者。建设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先培养公民平心静气正确说理的习惯。 学生议论文表现出来的思路不清,原因大概有:对材料的关键概念界定不清(上文已说);对要展开的议论,自己本来就没有想清楚;为追求所谓的深刻而“为赋新词强说愁”,引用的诗文名句缺乏内在逻辑联系;表达能力薄弱,造成读者理解上的障碍,等等。文章病症和作者思路上的混乱,表现形式千差万别,下文姑举数例,借此见一知三,并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在教学过程中予以及时矫正。 1.引证中的“硬说”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喜欢这两句诗。我可以控制自己,却无法改变山林中有猿猴的事实。猿猴的声音是停不住的,可只要我顺着河流的方向流淌便能过万重山。猿声与我有何干系,外人的评论与我何干? 看完这段话,我在思考两个问题:作者到底想说什么,他实际说了什么。 从结尾一句话可以看出,这段文字要表达的是“外人的评论与我何干”。题目要求学生发表对于人们“评价他人的生活”这一现象的看法,思考的立足点应是“评价的发出者”,这段文字却从“评价的接受者”角度出发,感叹“外人的评论与我何干”,已经偏离题旨。 宽泛一点看,这也算是在材料话题之内讨论问题。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前面的几句话,类似这样的表达,在中学生作文中并非个例。一些教师在未深究的情况下,似乎也喜欢这种“富有文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催生了这种“神异”的文风。 仔细分析作者的思路,其大意是:猿声代表了外界的评论,你尽管不住地啼,我才不管呢,我要乘着轻舟穿越万重山,抵达我的目的地。 作文中可以化用前人诗句,也可以打破前人诗句的格局,赋予新的含义,但是一定要遵从前人诗句的内部逻辑思路。否则,强为之说,对原作者和读者都是一种愚弄,当然,最后愚弄的是自己。 李白原诗以“啼不住”的猿声凸显空间之大,仿佛崇山峻岭的江陵,千里之内猿鸣不断;而就在这一片猿鸣声中,“轻舟已过”,从而凸显时间之快。这两句诗以空间之辽远写时间之快捷,遂为名句。上文硬将猿鸣设定为旁人闲话,将轻舟设定为自己的人生航向,在这样的语境中,猿鸣对轻舟构成了威胁,可原诗这两个意象完全没有这种关系,这样野蛮地赋予名句新意,看上去颇有文化和文学气息,实则是毫无道理的“硬说”。 【诊治方案】正常说话:宁愿朴素说理,不要“装神弄鬼”。装神弄鬼者往往先吓到了自己,上例得意地引用了诗句,却忘记了说理的角度和重点(思考评价的发出者,而非接受者),就是典例。 2.例证中的“臆想” 中国作者余华原来只是贫苦村庄的一名爱好写作的默默无闻的小青年。正是了解他的老师认为他的文章视角独特,会大有成就,才使余华走上文学道路。在其发表的《兄弟》里还提出了“写作,从狭窄中写出宽广”的文学真知。 例证要尽可能贴近题旨,有力地证明主旨。作文的背景材料是: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因此“评价他人的生活”成为一种常态。要讨论的是这种背景下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任何无视这一点的例证在论证力度上都要大打折扣。 如果余华对他邻居的生活说三道四、指桑骂槐,对作家圈内某个同行的生活发表了中肯的意见或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凡此种种,只要这个名人的事例足够典型且有说服力,我们都可以援引为例证。在此基础上,表明对余华“评价他人的生活”这一现象的思考,完全可以证明本题题旨。 然而上面的文字基本是作者的臆想:凡是名人都有一个贫苦的童年,凡是大家都有一个卑微的往昔,且有一个慧眼识珠者发现了他的独特;最后,因为难得的鼓励,可怜虫终于长成了威猛大汉。——这是典型的“鸡汤文”思路,与本题没有任何关系。这段文字讨论的角度仍是“评价的接受者”而非“评价的发出者”,更没有针对评价现象本身,也没有考虑现代社会这一重要的背景提示。 上面文字中称呼余华为“中国作者”也很奇怪。余华是中国在国际上最出名的作家之一,被誉为中国的狄更斯。“中国作者”这一称呼暴露出作者缺乏基本的文学常识。最后一句话“在其发表的《兄弟》里还提出了‘写作,从狭窄中写出宽广’的文学真知”,出自《兄弟》一书的“后记”,是作家的创作谈。作者引用这句话也让人费解,难道是要论证贫苦村庄的小青年终于从狭窄中写出了宽广? 【诊治方案】选择合适的例证:不打诳语,知道多少说多少;不知道的尽量不说,以免露怯。 3.论证过程简单武断 庄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显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准则与方式,我们无权评价他人生活。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句话是惠子对庄子说的。庄子接着说的是:“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又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那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很明显的了。庄子回答说:我们将问题再捋一捋,你说“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这句话,就是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才来问我,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这就是著名的“濠梁之辩”。用朱光潜的话说,庄子强调的是审美的移情作用:我虽然不是鱼,但我可以将他人、他物看成自己,或是将自己推到他人、他物的位置。庄子看到鱼出游从容便觉得它快乐,因为庄子对此是有经验的。人与人、人与物都有共同之点,所以能以己度人,所以能对别人的生活感同身受,作出自己的评判。 如果完整引用这段话,上面那段文字的观点就不攻自破了。作者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准则与方式”——没错,但如何据此得出“我们无权评价他人生活”?评价的意思是,对人、事或现象进行衡量、判断、分析,评定其价值。每个人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包括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生活追求等),其他人对这种选择作出价值判断,为什么不可以呢? 评价不是干预,不是强制要求对方必须怎样做。评价只是表达自己的看法,尽管这种看法可能影响到被评价人的自我判断,但就评价本身而言,无可厚非。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我们可以对任何人、任何事情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我们要制止的是自以为是强迫别人接受的评价,或通过媒体的放大作用,影响别人正常生活的评价;而不能无端否定“评价”这个中性词语。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 没有人有权评价别人的生活,就像两口隔开的井中的青蛙,没有哪一只有权评价另一只没有眼界。 这也是很奇怪的一段话。作者的意思是大家都是井中蛙,眼界彼此彼此,谁也别嘲笑谁。这是对的,但也正因为大家都是井中蛙,对彼此的境遇和心理都很熟悉,正好可以相互评价啊!虽无权嘲笑,但有权评判。这个比喻用在这里是蹩脚的。比喻论证大都取喻体的一项特征,使其对准要论证的题旨,遗憾的是“井中蛙”可以比喻没有眼界,也可以用这只井中蛙评价那只井中蛙没有眼界来说明“五十步笑百步”的荒唐,但不能证明它们不能相互评价“对方的生活”。“没有人有权评价别人的生活”这个判断是粗暴武断的。 鲁迅先生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在鲁迅那个年代尚且有将他人生活与自己联系的人,更何况现在。 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这也是生活》(《且介亭杂文附集》)。奇怪的是第二句话,我们太习惯于“古人尚且能做到这一点,何况我们今人呢”这种思维。有些技术的进步的确是今胜昔,但人类思想上的创造未必永远是今胜昔。至少,对于先秦诸子的辉煌、李白的诗歌、鲁迅的思想锋芒等,不能下这样简单的断语。 【诊治方案】议论文是讲道理的,对那些所谓的不言自明的道理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尽量少用“显然”这类词语;尽可能多追问为什么,展示说理过程。另外,对关键词的意思要判断准确。 三、浅阅读造成思考乏力 高中生课业负担沉重,阅读量普遍下降,在有限的阅读时间里,碎片化阅读又占据了主要地位。结果导致学生知道的书名和作家名不少,知道的书中名句也不少,对整本书的内容和主旨却语焉不详。这种浅阅读带来的恶果就是人云亦云和思考的乏力。 病例1:误解名人名言 他人即地狱。萨特的意思是他人的评价会对个体产生影响甚至伤害。我们要提防自己心中的魔鬼。 萨特的这句话太有名了,但这句话的含义却极易被误解;许多名言都有类似的遭遇。这个学生认为:人与人之间,彼此都是对方的地狱;自我之外的人对我都会构成威胁,我也同样对他人构成威胁,所以我们不能随意评价他人。这个作者还是有一定思考能力的,但他却错误引用了萨特的话。 萨特曾对“他人即地狱”这句话做过解释: 我说的“他人即地狱”一直被人们曲解。人们以为我想说的是我们跟他人的关系恶劣。我的意思是说,如果跟他人的关系变坏了,那么他人只能是地狱。因为当我们捉摸自己,当我们试图了解自己,所用的其实是他人对我们的认识,我们运用他人掌握的手段,运用他人判断我们的手段来判断自己。他人的判断已经进入我的脑海,在我身上扎根,我跟他人的关系之所以不好,是因为我自己完全依附于他人了,于是我当然犹如处在地狱里。世界上有大量的人处在地狱的境地,因为他们太依附他人的判断。[1] 在萨特看来,“我”与他人的关系是“看/注视”与“被看/注视”的关系(见萨特《存在与虚无》),“我”过分依赖他人的眼光,完全从别人的眼光里审视自己,就会使得自己犹如生活在地狱里,并非简单下断语:别人就是地狱。可以想见,大家口耳相传一些名家名言的时候,很少有人阅读原典,深究其中内涵。 王安忆在复旦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说,我希望你们有足够的自信与主流价值体系保持一定的距离。——太过注重别人的评价,会使自己迷乱。当我们面对评价时,一定要追问自己的内心,追问这个评价,是否将我们引向不认可的方向。 王安忆所谓的“自信”,应是对知识分子人格的自信;王安忆强调的是独立、自由的人格,希望复旦的研究生们走向社会之后要有知识分子的信念和操守。这与“评价别人的生活”毫无关系。作者可能曾关注或听说过王安忆的这段话,这是好事,但是引证这句话与本题很难贴合。还有,学生将“评价他人的生活”翻转成了如何应对“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也是不妥当的。 【诊治方案】引用那些我们能准确解释的、与本题关系密切的名言,才能为文章增色;误引名言则会导致文意含混,伤害主旨的表达。 病例2:对史实缺乏基本判断力 司马迁评价了3000年的各路英雄,最为精彩的还是《项羽本纪》。司马迁无法客观地评价,字里行间充满对自己遭受宫刑的不满之情,硬将项羽置于本纪之列。看,无论多么伟大的人物都做不到客观公正,何况我们呢? 第一,这不是发生在现代社会传媒发达背景下的评价;第二,这不是对他人生活的评价;第三,这不是对评价他人生活这一现象的看法。 这些错误就不深究了,我想讨论的是学生对司马迁的评价。司马迁写《史记》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有自己独特的史识,有一以贯之的价值观,教材中还有《无韵之离骚》(资中筠)这样的课文,学生怎么就得出司马迁写作《项羽本纪》时“不客观公正”的结论呢?司马迁敢将汉高祖的死对头置于高祖同等的位置,这是何等的勇气。说司马迁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遭受宫刑的不满之情,这种说法是对孤愤之书的无知,是对美好事物和高尚情感的漠然。不读原著,道听途说,戏说历史,最后的结果就是轻浮、无知。 公元前399年,一名悲剧作家将苏格拉底告上法庭。他评价他的生活说:苏格拉底完全不敬神,他整天向青年人传播他那套毫无道理的学说。法庭宣告苏格拉底死刑。这就是因为那位作者错误地评价了苏格拉底,导致世界失去了一位大哲学家。 说某个人(这个人是米列托斯)的错误评价导致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实在匪夷所思。苏格拉底是在古代民主的诞生地——雅典,通过公民大会的形式被宣判死刑的。他的罪名是渎神。苏格拉底全力以赴的是对他的同胞进行道德教育,促进民众生命的完善。苏格拉底认为,没有哪个阶级天生代表正义,正义内在于人的行为及国家的行为之中。这对习惯于讲派别的政治而言,无疑是颠覆性的,因此他的死根本原因在于政治阴谋。 【诊治方案】对于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著名人物的思想,要借助名家较为权威的著作,对事件和人物有总体的、清晰的了解。不要轻信胡乱拼凑的“小册子”的介绍,以免以讹传讹。 写作终究是要表达思想的,如果概念界定不清、逻辑混乱、思考肤浅,一定写不出好文章。学生的这些弊病如何消除,本文仅提供一些思路,具体操作有待广大教师继续研究。从考场作文看学生写作现状_文学论文
从考场作文看学生写作现状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