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D国际竞争力评价技术及其应用——以中国区域国际竞争力评价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竞争力论文,评价论文,为例论文,中国论文,及其应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4.41 文献标识码:A
竞争力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兴起的,以其能够判别企业与产业,或者国家与地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和竞争优势,从而引起了各国政府、企业、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并形成了研究热潮。随之出现了瑞士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简称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简称IMD)等一些专门从事国际竞争力研究的机构。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先后启动企业与产业竞争力,国家与区域竞争力的研究。1995年我国正式加入WEF和IMD的竞争力参评体系。
IMD自1996年起每年度夏季发布《世界竞争力年鉴》,其评价结论对各国决策产生较大影响。IMD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已成为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研究的一种范式。笔者在简要介绍IMD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解读其综合评价方法,并就IMD将国家内部经济体纳入其参评体系后带来的技术和理论问题展开讨论,为中国区域国际竞争力研究提供理论方法支撑。
一、IMD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IMD国际竞争力的概念
由于研究背景和视角不同,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较统一的国家竞争力的概念。IMD的国际竞争力概念基于国际市场的视角,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所提供的良好的经济与制度环境的能力。其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都是基于这个认识而设计的。
(二)指标体系的规模与分类
IMD2005年度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英文对照)[1],其指标体系由314项指标构成。指标分为3类:一是128项统计指标,又称硬指标,其数据由各国际组织机构和各参评经济体合作机构等提供;二是113项调查指标,又称软指标,亦称为性质状态指标,其数据来自IMD的年度问卷调查结果。统计指标和性质状态指标都被用于竞争力排名计算,统称为参评指标;三是73项背景指标,其数据来源与统计指标相同。背景指标仅作为排名结果的参考背景资料,不进入竞争力排名计算。
(三)指标体系的要素结构
目前,IMD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总体结构是2001年推出的。该体系由经济运行、政府效率、商务效率和基础设施4个竞争要素组成,每个竞争要素又分解为5个子要素,共计20个子要素。通过4个竞争要素和20个子要素勾画一个国家或地区为提升企业竞争力所提供的经济、社会、制度环境的能力。IMD 2005年度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要素结构见表1。其中:
1.经济运行要素。旨在反映国民经济的宏观表现,考察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状态为保持与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了什么样的支撑条件。
表1 IMD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要素结构简介(2005)
要素项 子要素 指标
评价内容
1.国内经济
2.国际贸易
一、经济运行3.国际投资77 国民经济的
4.就业
宏观表现
5.消费价格
1.公共财政
2.财政政策
政府政策对
二、政府效率3.体制结构73 竞争力的影
4.商业立法
响
5.社会结构
1.生产率 企业在创新、
2.劳动市场
盈利、社会
三、商务效率3.金融服务69 责任等的表
4.管理水平
现
5.价值观
1.基本设施
硬件设施、
2.技术
技术科学、
四、基础设施3.科研95 人力资源满
4.健康与环境 足企业需要
5.教育
的程度
合计20 314
资料来源:①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2005,2005[2]。
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国际竞争力比较课题组,撰稿人董迎、陈伟:《关注经济竞争力的新格局》,见《世界竞争力年鉴2004》综述报告,2004[3]。
2.政府效率要素。旨在反映政府政策对竞争力的影响。对政府为企业活动提供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制度的能力的评价。
3.商务效率要素。从企业创新、盈利、社会责任等方面对其竞争力进行描述与评价。
4.基础设施要素。与传统的基础设施概念不同,这里是广义基础的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公共设施、技术、科研、健康、教育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满足企业生产和运营需要的程度。
二、IMD综合评价方法
(一)IMD综合评价方法解读
IMD已发表的《世界竞争力年鉴》,有方法论方面的讨论,但其所提供的技术信息不足以满足利用该方法从事扩展研究。故此笔者对其技术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与试验,并归纳出了IMD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的6个方面。
1.数据的搜集与处理。IMD统计指标和背景指标数据,由联合国、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各参评经济体合作机构提供。
性质状态指标数据来自IMD的年度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是参评国家和地区基础行业、制造业、服务业中具有丰富国际经验的中高级管理人员。2005年共发放了4000份问卷,各经济体的问卷数量根据其GDP份额而定。问卷的命题基本遵从性质状态指标的意义来设计。每个命题有6个选项,用数字1、2、3、4、5、6分别表示6个不同的等级或者程度。数字越大,表示被调查者对所评经济体的指标表现持肯定态度的感觉越强烈。问卷每年12月发放,转年3月回收。IMD根据调查问卷结果,计算每个经济体各项调查指标打分的平均值,并将其转化为0~10的10等级得分,形成目前所看到的IMD公布的性质状态指标数据。
2.参评指标标准化处理。在IMD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中,参评指标的量纲大多是不同的,不可直接相加和对比。指标标准化处理的意义在于:将不可直接加总的指标原始数据转化为消除量纲因素,成为可以相加的指标标准化分值。第i个经济体的第j项指标的标准化分值(STD),其公式为:
其中表示第i个经济体的第j项指标的原始数据,n表示参评经济体数目,m表示指标数目,表示第j项指标的标准误差。如果某项指标数据空缺,其标准化分值设为0。
3.参评指标排名。依据指标标准化分值的大小对参评经济体进行排名。在参评指标中,大部分属于正指标,即标准化分值越高,意味着该指标表现越好,竞争力越强。需要将分值最高的经济体排在首位,分值最低的排在最后。同时,另一些指标属于逆指标,即标准化分值越低,意味着竞争主体竞争力越强,例如失业率、消费品价格上涨率等。需要反序排列,将分值最高的经济体排在最后;分值最低的排在首位。
4.确定要素、子要素及参评指标权数。要素、子要素排名比单指标排名要复杂。要素(或者子要素)由多项指标组成,其竞争力的排名结果不仅取决于各项指标自身的标准化分值水平,还取决于它们在决定子要素、要素竞争力中的地位。后者一般用权数来表示。
IMD权数分配设计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提升企业竞争力所提供的经济、社会、制度环境能力的四大竞争要素的作用等同;二是每个竞争要素下5个子要素的作用也等同;三是性质状态指标数据提供的信息质量与统计指标数据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后者比前者更为可靠。
基于以上考虑,IMD的权数设定内容概括如下:
(1)要素等权。经济运行、政府效率、商务效率和基础设施四大竞争要素等权,即每个竞争要素权数均为25%。
(2)子要素等权。每个竞争要素下5个子要素等权,即每个子要素的权数均为5%(即0.25/5=0.05)。例如,经济运行竞争要素中国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就业和消费价格5个子要素的权数均为5%。
值得注意的是,子要素等权并不意味着其所含指标数目相同,例如国内经济子要素包含了7项参评指标,而国际贸易子要素包含10项参评指标。因此子要素权数的确定不依赖于它包含的指标数目。
(3)统计指标在总排名中占2/3的权重,性质状态指标占1/3的权重。这个设计规则背后,隐含着人们认为性质状态指标数据质量没有统计数据可靠。在评价实践中,同时满足上述3个原则,必然导致子要素内部统计指标和性质状态指标的权重不同,IMD将性质状态指标标准化分值赋予50%的折扣。
IMD权数分配设计的一个明显优势在于:可以从全局上锁定经济体各要素(或子要素)竞争力的重要性,避免个别要素(或子要素)竞争力的信息量过分,而忽视其他要素(或子要素)竞争力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在指标体系设计中指标间信息重叠问题,以及在综合评价技术中极端值所带来的偏态分布等问题。
5.子要素、要素排名。将每个经济体的各个指标标准化分值与其权数的乘积在子要素层面上加总,得到经济体子要素分值,进而根据子要素分值,得到每个子要素的经济体排名顺序。将子要素分值在要素层面上加总,得到要素分值,进而根据要素分值,得到每个竞争要素的经济体排名顺序。
6.计算竞争力总得分并排名。将四个竞争要素的分值加总,并将其转化为百分制得分,得到国际竞争力总得分,并据此得到国际竞争力总排名顺序。
(二)IMD综合评价方法评论
1.性质状态指标数据存在一定横向比较偏差问题。IMD在问卷设计、调查对象的选择等方面做了精心设计,尽可能避免系统偏差,减少主观性,然而依然存在一些因素影响调查结果的质量。问卷调查数据在经济体之间存在一定程度偏差,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理解的差异。每个国家在翻译英文调查问卷过程中,对命题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从而导致调查结果在各个经济体之间横向比较偏差。可以通过与调查机构充分沟通来缩小系统偏差;二是主观因素差异。包括被调查者的背景、性格、偏好甚至情绪。如果这种主观因素是个体的、随机的,则可通过汇总技术处理,并不会带来系统偏差。然而若是系统的,则汇总技术并不能带来减轻系统偏差的效果。
IMD采用由被调查者对本经济体做出评价的调查组织方式,该种方式一方面能够保证问卷信息充分反映本经济体状态,但同时也会使被调查者容易产生更重视本经济体纵向比较,而忽略与其他经济体横向比较的倾向,尽管被调查者具有丰富的国际业务经验,从而造成同一状态信息的横向偏差。尤其针对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的国家或地区之间比较时,这种偏差更为明显。正如从IMD公布的各国性质状态指标数据上,看到这样一种趋势,发达国家偏低,而某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偏高。日本与智利最为典型。日本的被调查者更倾向于严谨,要求较高,即使经济在高水平下运行,也会充分把握存在的问题,导致日本性质状态指标数据整体偏低;而智利的评价者对本国经济的每一点进步与改善,都会感到满意并充满信心,从而导致智利的评价结论普遍较好。例如,在商务效率竞争要素中的38项性质状态指标中。智利高于日本的就有30项指标。性质状态指标数据所携带的导致系统偏差的主观性,最终会传递到评价排名结果,日本国际竞争力总排名低于智利。这也是IMD给性质状态指标赋予较小权重的重要背景。由此可以体会到:国际竞争力并不必然代表财富,并不必然等同于强大,也并不必然全部表现为经济运行水平,而是更多地体现为竞争要素动态的变化。
2.缺失数据问题。IMD在指标数据标准化过程中,将缺失数据的标准化分值设定为0。这意味着指标值被假定为所有参评经济体的平均水平。然而这个假定大多是不成立的,有的与真实情况相差很远。最突出的指标是1950年以来获诺贝尔奖人数,浙江的数据空缺,该指标标准化值设为0,则意味着浙江省获诺贝尔奖人数假定为全体参评经济体的平均水平7.8人,这显然与事实情况不符。
缺失数据的简单处理带来的代表性偏差,最终传递到评价排名结果。好在这样的指标在指标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在2005年的241项参评指标中,浙江省有21项空缺,占8.7%。对总排名结果的影响不会太大,但对于要素和子要素层面的排名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3.极端值问题。理论界对数据标准化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一些观点认为指标数据标准化,暗含的数据正态分布假定往往不能满足,一些指标数据存在极端值。比如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全世界是瞩目的,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为9.5%,比IMD 60个参评经济体平均水平高出4.6个百分点。偏态分布数据特征使指标标准化分值过高或者过低,当多项指标汇总时,会夸大或低估这些指标的作用;然而另一些学者认为极端值的出现,恰恰反映了该经济体在某些方面突出的特点,是不能够被抹煞的,标准化处理是合理的。
IMD对极端值问题没有做刻意处理,但是在指标体系和权数分配的设计上,做了一定程度的弥补。例如IMD通过加大指标规模,尽可能削减每个指标的重要性,同时通过控制各竞争要素和子要素的权重,控制要素下所含指标的重要性。
三、国家内部经济体参评后的技术和理论问题
IMD为了扩展国际竞争力分析地域,更广泛地反映国家内部经济体对全球市场的影响,2003年以后陆续新增了9个国家内部参评经济体,其中包括中国浙江省。IMD的研究思路为我国区域国际竞争力评价提供了可借鉴经验。为此,笔者就IMD将国家内部经济体纳入其参评体系后带来的一些评价技术与理论问题加以进一步讨论。
(一)国家数据与国家内部经济体数据的口径衔接问题
国家内部经济体在国际投资、公共财政、财政政策、教育、金融和基本设施等方面的行为表现应该与所属国家有所不同。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往往难以获得适合的数据:一是统计原因。一些指标往往容易得到国家数据资料,而国家内部经济体的资料不易获得,或者由于资料口径不同而无法使用。例如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计)、流入国外的直接投资存量等指标;二是体制原因。国家内部经济体在法律、金融等方面没有独立决策权,自然没有相应的数据资料,例如总储备、中央政府国外负债占GDP比重等。
为此,IMD补充了一套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根据指标内容,依据国家内部经济体的GDP、总人口或者商品进出口额占所属国家的份额,按比例推算。这样处理国家内部经济体的实际情况虽未能得到准确体现,但可以获得近似的反映(有关国家内部经济体数据处理方法见参考文献[1])。
(二)增加参评经济体后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在竞争力评价中,根据研究需要,参评经济体数目常常发生变动。如IMD90年代的参评国家和地区有44~47个,2004年以后已达到60个。在我国区域国际竞争力研究中,需要将中国东部10个省区(注:中国东部10省市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海南省。)纳入IMD参评体系,这样参评体系规模由60个扩大到70个。那么这种变动将对评价排名结果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参评体系规模的变动,首先将直接影响参评体系各项指标均值的变动。指标均值被用来计算指标标准化分值,进而是决定排名位次的参照评价标准。参照标准的变化,会带来经济体之间相对优势(或劣势)的扩大与缩小,从而引起不同规模参评体系排名结果的不一致。
若加入新经济体,不但提升了指标均值,还会使原先具有突出优势经济体的优势有所削弱,标准化分值降低;同时使原先具有突出劣势经济体的劣势更为明显,标准化分值会更低。于是原先具有突出优势和具有突出劣势的经济体排名都存在下降的可能。同样道理,若因加入新经济体,拉低了指标均值,会使原先具有突出优势和具有突出劣势的经济体排名都有提升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指标层面上,指标数据偏态分布越严重,排名结果对参评体系规模的变动越敏感。但在子要素、要素层面上,由于新经济体对各项指标影响的程度与方向不同,排名的提升与下降则难以确定。
笔者按照IMD评价指标体系,将我国东部10个省区纳入IMD参评体系,进行中国区域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经过搜集处理相关数据、指标标准化、指标权数确定、汇总标准化分值,得到子要素、要素及竞争力总水平三个层面的具体分值和排名评价结果[3]。在此选取17个典型国家和地区,与中国东部各省区国际竞争力总水平的排名进行比较(见图1,图略,参见原文),看到两种参评体系的相对排名变动不大,说明中国10个省区的加入,整体上并没有对IMD参评体系的评价标准产生大的影响,同时也说明70个经济体的排名结果是比较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