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河1 尹剑锋2
1.陕西华电杨凌热电有限公司 陕西杨凌 712100;2.陕西华电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渭南 714000
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集中供热成为一项改善供热环境和节能环保的手段,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城市还是会采用热电联产方式来供热,但这一供热方式在实际运行中难免会导致能源浪费,还会增加供热成本。与电热比,集中供热方式的运用更具环保性、经济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更多能源。本文将对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集中供热;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我国城市居民居住密集,集中供热能够改善人们居住环境、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也是保证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的集中供热虽然属于清洁技术,但由于系统负责的范围较大,因此能耗非常大。对集中供热的节能技术进行研究,对于降低能耗,节约能源,改善供热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会对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问题做出研究,并给出一定的节能对策。
1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节能问题
1.1集中供热系统中的锅炉运行热效率偏低
根据国际规定,锅炉的热运行率需达到80%以上,但截至目前为止,我国仅实现了63%的热运行效率,较国际标准差距较大。根据我国关于民用建筑锅炉热运行效率的规定,我国锅炉热运行率最低标准为68%,但我国锅炉的实际运行效率距该标准仍有一定距离。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燃料原材料及燃烧充足率是影响我国锅炉热运行率的关键因素。由于用于集中供热的原煤整体质量较差,含有大量的硫分、灰分和杂质,从而导致锅炉燃烧率达不到标准要求。
1.2集中供热系统中的锅炉运行热效率偏低
相对于国际锅炉80%的热运行效率标准,我国的运行热效率只维持在63%左右,效率明显落后。尽管我国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明确规定了锅炉的热运行效率需要达到68%以上,但实际中的运行效率依然不达标。通过一定的研究分析发现,造成我国锅炉热运行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燃料问题和燃烧不充分,现行的锅炉多采用质量较差的原煤,而原煤的杂质多、灰分多、硫分大、污染较大,因此无法达到锅炉燃烧的基本要求,长此以往,锅炉处于低负荷工作状态,绝大锅炉的燃烧方式与煤质不匹配,最终导致热运行效率的下降。
1.3供热冷热不均,造成能源浪费
在我国现行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单向顺流系统仍为主系统,且缺乏相应的控制设备,直接影响了城市集中供热的协调性,供热片区冷热不均问题突出,有的居民家庭在供热条件下基本室温得不到保障,只能依靠暖炉、空调等设备进行取暖,从而导致能耗的上升;对于因集中供热导致室温过高的用户,则需要经常开门开窗进行热量的散发,使得热量浪费严重。同时,供热部门在相关监管标准的要求下不断提高供热负荷,导致集中供热整体产能过剩,而用户室内又没有相应的控制调节系统,多余热量只能被白白浪费,这对于能源的有效利用及城市环境的改善都是极为不利的,直接限制了城市的健康发展。
2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节能问题对策
2.1提高锅炉的热运行效率
锅炉的热运行效率受锅炉燃料的直接影响,所以说,有效解决当前锅炉热运行效率偏低的一个主要方法就是运用更为清洁高效的能源替代高污染、低燃烧率的原煤做燃料。目前可用于选择的清洁能源主要有电力、煤气、天然气以及高效煤粉等。此外,还应加强对控制系统的配置和完善,通过对量表数据的观测实现对热量的有效控制,进而提高锅炉热运行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将节能意识应用其中
为促进集中供热系统的高效运用和节能减排,首先管理部门应遵循着节能环保相关理念,将节能意识应用其中,根据供热运行的特点选择合适系统、节能的管道、设备,将暖房子、分户改造等工程切实的落到实处,以点带面的逐步、彻底改善管网、设施设备,使其高效运作从而达到集中供热所提倡的节能减排。同时也要深入宣贯针对广大热用户的节能减排意识,要让大众明白集中供热所带来的重大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通过热计量收费等手段让广大热用户体验到集中供热的舒适性和经济性,从而自觉的、自始至终的从用热的各环节做好节能工作。
2.3增强供热管网的保温性能
保温层在供热管网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需要合理确定保温层的厚度,以国际技术标准为前提进行综合考虑。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保温层厚度要及时进行调整,以确保其按要求建立。随着集中供热技术的不断发展,供热管网直埋技术在我国范围内已得到广泛应用,较其他保温材料对热量有着更好的保护作用。另外,较为常用的保温管技术还有预制直埋保温管技术,该技术也可实现较好的保温效果。我国现行保温管及保温材料制作原料主要为即经济又环保的高密度聚乙烯、氢聚塑预制聚氨酯等材料。
2.4水耗分析及节能措施
水耗问题也是集中供热系统中关系到节能的重要问题。水耗会造成大量失水,还会伴随大量的热量损失。因此,通常会以补水率作为供热系统的失水指标。当前,我国的集中供热系统补水率在0.5%到10%之间。不同区域的建设情况不同,因此管道泄漏的情况也有所差异。居民私自放水的情况也会影响实际的补水率。管道泄漏以及阀门泄漏等问题造成的补水属于正常的补水范围,人为泄水还会涉及到社会公德问题。
2.5水力失调问题对策
为有效提高集中供热的热能利用率,使得居民取暖效果最佳,就需要重点对供热系统水利失调问题进行关注:首先要准确计算水力。供热部门在设计集中供热管网时,需要加强对水力设计的重视力度,对各支网的阻力进行有效协调;其次要加强供热管网试运行阶段的调试工作,调试标准必须是提前设定好的压差和流量标准;第三是通过温度调节控制阀的设置和安装实现用户对室内热量的有效调节;第四要加强对集中供热管网的实时监控,及时处理供热管网异常情况。
2.6运行调节分析
传统集中供热系统对热量的调节方式主要有质调节、量调节以及分阶段调节三种方式。其中,质调节的原理在于保持供热管网流量不变的前提下实现循环水泵的持续工作。该调节方式具有易于操作的特点。然而,由于整个泵站的运行负荷是额定的,始终保持满负荷工作状态,需要较高的运行费用;量调节方式的工作原理在于热量随外界温度而改变,供热系统中的热循环及回水速度随着外界温度的上升而降低。该方式较质调节对水力平衡有着更高的要求,极易受到水力失衡的影响;通过对泵站的变频控制可以运用分阶段调节方式有效调节供热管网的回水速度及流量,从而实现对供热量的调节。此外,通过相关变频调速装置的设置为末端用户自行调节温度提供便利。不断优化调节方案,提高对调度指令的执行力度,根据所绘制的供热曲线及时分析并调节回水温度。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研究有助于针对当前存在的技能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从而促进节能减排以及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有效提供资源及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对居民用热需求的满足度,有必要深入研究并推广节能减排措施,有效改造并监督城市供热系统,促进城市供热效率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胡永德,柴渭川.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节能问题及对策[J].中国设备工程,2017,(19):61-62.
[2]李丹.城市集中供热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A].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煤气与热力》杂志社有限公司.2017供热工程建设与高效运行研讨会会议论文专题报告[C].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煤气与热力》杂志社有限公司:《煤气与热力》杂志社有限公司,2017:5.
[3]杜长城.关于城市集中供热节能设计探讨[J].智能城市,2017,3(03):276.
论文作者:李大河1,尹剑锋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集中供热论文; 锅炉论文; 节能论文; 系统论文; 管网论文; 城市论文; 效率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