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性教育中的多元性倾向教育
郭凌风1刘文利2
【关键词 】全面性教育;多元性倾向;小学生
一、全面性教育中的多元性倾向
1.关于性倾向的概念。
性倾向通常包括三个方面:性别认同、性吸引和性行为,包括对他人的持续情感依恋、爱慕、性欲望与幻想。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异性恋,但是人类的性倾向是多元的,除了异性恋,还存在其他的性倾向,如同性恋和双性恋。
1.2.6 家庭农场的稳定性有利于农田保护和农业文化的传承。家庭农场形成是以获得稳定的土地使用权为前提的,经营者与耕地有着较为固定关系,耕地是农民利润来源,只有保护好耕地才能保证有稳定的收益,从这层面来说,经营者耕地保护的主体地位,经营者会关注耕地的污染、退化等问题,不仅使耕地数量得以保护,耕地质量也会得到保护。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是家庭的代际传承,是在家庭环境下的潜移默化过程。家庭农场的子承父业、代代相传的保守性使其成为农业文化的理想载体,这在传统农业文化的保存和现代农业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性倾向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形成的”这一问题,研究者们对基因、大脑、激素、发育、养育环境、社会和文化等因素进行了研究,但至今还没有确切证据表明性倾向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但无论性倾向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形成的,或是先天和后天相互作用形成的,都是正常的,都应该得到尊重。
2.少数性倾向者的权利。
同性恋群体经历了去病化和去罪化的过程。1973 年,美国把同性恋从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中剔除;2001 年,中国把同性恋从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中剔除,这意味着同性恋的去病化。1997年,“流氓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去除,意味着同性恋的去罪化。关于同性恋群体的婚姻权利,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规定,至2019 年7月,同性婚姻已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合法化。在为人父母的权利方面,同性恋者也同样享有为人父母的权利。在一些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允许同性恋伴侣通过领养或生殖技术,享受养育孩子的天伦之乐。
那天,当过侦察兵的老陈就是这么说的,他说虽然那个女的打了120,也算救了他,但是他是一个泾渭分明的人,必要的时候他会大义灭亲。现在他要做的是按兵不动,等到时机成熟,他会出其不意,打她个措手不及……如果那个女人真的是一个女毒枭,那肯定有故事看了,但眼下的问题是老陈必须先尿完,因为我一直拿着那个尿壶呢。而老陈越说越兴奋,显然他已进入了角色,我不耐烦地说,老陈,你还尿不尿?
二、全面性教育中的多元性倾向教育
全面性教育中包含多元性倾向的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以下简称《珍爱生命》)在不同年龄段涉及了多元性倾向的相关内容。
厘定省级政府立法权限应当纵向划分省级政府立法与中央立法权限③。省级政府与中央立法在立法权限上涉及三个方面的关系。
在四年级下册“性与健康行为”单元主题二“青春期的性幻想与性梦”中,解释了什么是性幻想及性幻想的作用,不仅有对异性的性幻想,也有同性之间的性幻想,让学生了解有些人的性幻想对象可能是同性,这也是正常的。
在五年级上册“家庭与朋友”单元主题二“消除歧视”中,提到了对性倾向的歧视,并强调了歧视的危害:伤害他人的自尊、自信,影响社会的公平、公正,破坏社会的安全、和谐,并介绍了应对歧视的方法和关于反歧视的法律法规,旨在培养儿童尊重差异、包容多元、平等待人和保护遭受歧视的个人等价值观和相关行为。
在学生性发育开始前讲解有关性倾向的知识,可以避免学生对于自我认同的恐惧。如果在小学高年级没有机会学习有关性倾向的知识,部分性少数学生可能会因为自己对同性产生性吸引而感到害怕、恐惧,并通过非正规渠道了解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很可能良莠不齐,甚至带有偏见和错误,这无疑对性少数学生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在恐同或者性倾向污名化的环境中,如果缺乏对性倾向知识的科学讲解,就会影响性少数学生个体的自我认同和发展。
在六年级上册“性别与权利”单元主题一“性倾向”中,从科学的角度介绍了性倾向的类型: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异性恋,但是有少数人会对同性或者对异性和同性都产生性吸引;介绍了目前关于性倾向原因的研究结果;强调了不同性倾向者的权利,传递了以平等、包容、尊重的态度对待少数性倾向者的价值观念。
以往预防儿童性侵害的教育大多关注男性对女性的性侵害,在《珍爱生命》五年级上册“性别与权利”单元主题一“预防儿童性侵害”中,则提到儿童性侵害可能来自异性(男性对女性、女性对男性),也可能来自同性(男性对男性、女性对女性)。对于预防儿童性侵害,不能忽视女性对男性的性侵害和男性对男性的性侵害。通过教育,儿童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儿童性侵害的预防。但是这里需要指出,同性恋者并不等同于恋童者。
何泽说,代价真的不小,给老百姓付成本去了五万,工钱四万,运输和路上的缴费花了近两万,打点关系一万,我这棵树的本钱就花了十四五万。何泽说的数字,完全是自由发挥,让一点都不懂数字和经济的我都有点好笑。其实他们盘弄我的总价,最多两万块钱。
三、小学性教育中开展多元性倾向教育的意义
1.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概念和自我认同。
女孩的性发育大约从9~10 岁开始,男孩的性发育大约从11~12 岁开始。在青春发育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速度是不匹配的,生理发育的成熟和心理发育的不成熟容易使男孩和女孩对自我角色的认知不清晰,青春期是儿童形成自我概念和完成自我认同的关键时期,教育和文化对自我概念和自我认同的形成非常关键。
在五年级下册“性与健康行为”单元主题二“青春期的爱情”中,介绍了异性之间的爱情和同性之间的爱情,运用斯腾伯格爱情三元论(亲密、激情和承诺)为学生讲解爱情,旨在让学生正确认识爱情,形成积极的态度,学会用适合的方式表达爱。
2.预防校园暴力与欺凌。
研究发现,初中是校园暴力与欺凌的高发阶段,校园暴力与欺凌的数量在初中会急剧上升,而导致校园暴力与欺凌的原因主要包括基于性倾向、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的欺凌。同性恋学生除了会经历异性恋学生遭遇的多种形式的校园暴力与欺凌,他们还面临着异性恋霸权文化、性别刻板印象、对性倾向的偏见等带来的压力。校园暴力与欺凌造成的负面影响,如抑郁症状和自杀倾向,对同性恋学生的影响普遍比异性恋学生更加严重。
没有任何研究证据显示学习同性恋的知识会让人变成同性恋。这个谬论的产生,也是因为对性倾向相关知识的不了解或环境对同性恋的污名导致的。
异性恋学生在基于性倾向的校园暴力与欺凌中往往起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他们可能是暴力、欺凌事件的实施者、旁观者或性少数学生的支持者。向大多数异性恋学生讲授关于性倾向的相关知识,不仅有利于培养异性恋学生平等、尊重的价值观,减少对同性恋群体的偏见和污名,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整体校园氛围。
在三年级下册“性与健康行为”单元主题一“青春期的困惑”中,介绍了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两个知识点。在心理变化知识点中,呈现了人际关系变化的困惑,而同伴吸引的困惑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这里的同伴吸引不仅包括异性的性吸引,也包括同性的性吸引。
3.预防儿童性侵害。
①心理指标:自制心理考察表及医护服务满意度调查表 测量时间为患者入院时、手术前一天和出院时各一次,患者填写后回收统计②记录患者的手术配合情况(由医护人员填写)
四、关于多元性倾向知识的迷思
1.了解同性恋知识,不会“变成”同性恋。
对性倾向进行客观全面的讲解,有利于减少学生通过其他认知渠道获取不准确的信息而导致的对性少数群体的污名化和偏见。同时,研究发现,在小学第一次接触到“同性恋”一词的大学生比初中或高中第一次接触“同性恋”一词的大学生对性少数群体更加宽容,这说明在早期教育中开展全面性教育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性倾向的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的人可能很早就能确定自己的性倾向,如在小学高年级、初中阶段,有的人可能很晚,如在大学甚至工作后。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会通过人际交往去分辨友谊和爱情,如有的学生可能会存在“我和我的一名同性朋友关系特别好,我是不是同性恋”这样的疑问。在这种情况下,父母需要客观地告诉孩子:“你正处于或者即将处于对性倾向的探索过程,随着你一点点地长大,你会慢慢发现什么是友谊、什么是爱情,就像你从一个小孩子慢慢长高长大一样。”
2.担心孩子“变成”同性恋的原因。
是什么让父母担心孩子“变成”同性恋?可能是父母潜意识里对同性恋抱有偏见,会不自觉地认为它是不好的,也可能是深知目前的大环境对同性恋的包容程度还不够,所以,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选择一条困难的人生道路”。
父母的担心和害怕其实都是正常的,不管孩子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父母首先可以做到的是理解、接纳和陪伴一个“真实”的孩子。告诉异性恋孩子:生活中有人和你的性倾向不一样,但是你们都一样可以拥有美好的明天;告诉同性恋孩子:人的价值不由性倾向决定,每一种性倾向都是正常的、平等的,爸爸妈妈永远爱你。其次,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这项权利,尊重别人的这项基本权利,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促进形成更加宽容、友善的社会大环境。
3.关于同性恋“后天说”的讨论。
关于同性恋的“后天说”有这样几种说法:(1)父爱缺失。如果一个家庭父亲角色长期缺失,在这个家庭长大的儿子会变成男同性恋,因为他会对男性产生一种不认同和敌意。(2)母亲过于强势。过于强势的母亲会导致儿子恐惧女性,而变成同性恋。(3)单亲家庭。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成为同性恋。(4)感情上受到创伤。对异性的感情受到创伤,让人“再也不相信爱情了”,转而喜欢同性。(5)阴影。女性遭遇性侵后转而再也不敢靠近男性,成为女同性恋。(6)模仿学习。被同性恋的知识信息和人物“带偏了”。
但是以上几种说法在研究方法和样本选取上受到了质疑和批判,同时,一些结论的得出是基于对同性恋的污名,如“性别倒错”,男孩小时候爱玩女孩的玩具,长大后会成为同性恋。
OSCE客观评价了应用型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水平,可以作为评价其临床能力的有效工具。在毕业考试中,OSCE能使学生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操作更扎实,学生临床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教师素质更完备,为教改发展提供助力。虽还有不足之处,但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有效避免,就能使OSCE模式顺利进行。
4.关于同性恋“先天说”的讨论。
从遗传、大脑结构、激素等研究结果都并未得出一致结论,即并不能确定同性恋就是天生的。有人提出,同性恋恋人无法以异性恋的繁殖方式繁衍后代,如果同性恋是天生的,那么这种基因是如何保存下来的呢?一些研究者采用“生存博弈”来回应该观点,即同性恋家庭的晚辈亲系的存活率更高(如同性恋的姐姐的孩子),但该说法也未得到一致的研究数据的支持。
5.学习性倾向知识不会让同性恋者变得越来越多。
性倾向究竟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科学界尚无定论,也没有研究证据表明学习性倾向有关知识会让异性恋变成同性恋,同时,对同性恋的“扭转治疗”也不能使同性恋变成异性恋。作为一种少数的性倾向,不同研究得出的在人群中的比例是不同的,但大多数研究得出的结果都稳定在3%~5%。“为什么我觉得现在同性恋越来越多了呢?”也许变多的不是同性恋,而是更加开明、包容的社会,以及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共同为权利和平等携手并进的我们。
【参考文献 】
[1]BIRKETT M,ESPELAGE D L,KOENIG B.LGB and Questioning Students in Schools: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Homophobic Bullying and School Climate on Negative Outcomes[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009,38(7):989-1000.
[2]GOLOMBOK S,MELLISH L,JENNINGS S,et al. Adoptive Gay Father Families: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nd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J].Child Development,2014,85(2):456-468.
[3]RUSSELL S T,RYAN C,TOOMEY R B,et al. Lesbian,Gay,Bisexual,and Transgender Adolescent School Victimization:Implications for Young Adult Health and Adjustment[J].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2011,81(5):223-230.
[4]RUSSELL S T,SINCLAIR K O,POTEAT V P,et al. Adolescent Health and Harassment Based on Discriminatory Bias[J].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12,102(3):493-495.
[5]RUSSELL S T,FISH J N.Mental Health in Lesbian,Gay,Bisexual,and Transgender(LGBT)Youth[J]. 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16,12(1):465-487.
[6]RUSSELL S T.Beyond Risk:Resilience in the Lives of Sexual Minority Youth[J]. Journal of Gay & Lesbian Issues in Education,2005,2(3):5-18.
[7]鲍振宙,张卫,李董平,等.校园氛围与青少年学业成就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V29(1):61-70.
[8]李董平,何丹,陈武,等.校园氛围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同伴侵害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5(4):896-904.
[9]刘俊,张进辅.同性恋认同发展的理论模型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2):403-413.
[10]魏重政,刘文利.性少数学生心理健康与遭受校园欺凌之间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4):701-705.
[11]杨雪,王艳辉,李董平,等.校园氛围与青少年的自杀意念/企图:自尊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V29(5):541-551.
[12]郭凌风,刘文利.性少数群体校园暴力与欺凌的危险和保护因子[J].中国学校卫生,2019,40(1):156-160.
【中图分类号 】G446【文献 标志码】B【文 章编号】 1005-6009( 2019) 72-0042-04
【作者简介 】1.郭凌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875)硕士研究生在读;2.刘文利,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心理学部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性发展与教育、儿童健康教育与促进。
标签:全面性教育论文; 多元性倾向论文; 小学生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论文; 心理学部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