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全国高考政治试卷分析_政治论文

1995年全国高考政治试卷分析_政治论文

1995年全国普通高考政治科试题试卷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卷论文,试题论文,普通高考论文,政治论文,全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试题及参考答案的评析

对今年的政治试题,广大中学师生普遍感到满意,认为它更加贴近中学教学实际,是近几年来出现的最好的一份高考政治试题。这份试题既有利于为高校选拔有学习潜能的新生,又有利于提高中学教学质量。主要表现在:

第一,考查内容比较广泛,但并不超纲。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要注重考生具有较为广博的理论基础知识。这份试题大小题目36个,包含主要知识点50多个,大体覆盖了高中政治教材经济常识、哲学常识(上册)、政治常识各课的重要内容,考查了国内国际多方面的时事政治问题,较充分地体现了考查内容的广泛性。同时,试题体现了国家教委考试中心考前颁发的“考试说明”的要求。试题内容没有超出“考试说明”所规定的96个知识点和一年来重大时事政治的范围。试题内容结构符合“考试说明”中3(经济常识占48分,约占30%)2(哲学常识占30分,占20%)4(政治常识占60分,占40%)1(时政占12分,实际占15分,约占10%)的比例;试题形式即题型也符合“考试说明”中的规定,仅选择题Ⅰ比规定的比例增加了2.5分,简答题比规定减少了2.5分,辨析题比规定增加了1.5分,论述题比规定减少了1.5分。总之,今年试题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试题结构及基本题型等方面都符合“考试说明”,增强了命题的规定性,减少了随意性、盲目性,使备考有纲可循,提高了效率,减轻了负担,深受师生赞赏,也增强了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的权威性。

第二,题目立意新鲜,方式新颖,但并不偏离中学教材理论体系的重点和时事政治的重点、热点。首先,试题鲜明地反映了一年来的时代特征。纵观全卷,无论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把当前国内外形势中的热点问题列为命题的重点。如第31、35题集中体现了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的精神,体现了党的建设和民主集中制等重要内容;第1题反映了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重要精神,涉及我国今年经济工作的几项重要任务,特别是抑制通货膨胀;第32题涉及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的价格改革这一关键问题;第36题集中反映了国有企业改革这一改革的重点问题;第19题涉及到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第28题涉及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问题;第2、3、21题涉及到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和国际形势发展总趋势问题。把热点问题作为考试的重点,不回避热点问题,符合政治科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功能以及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有利于引导师生关心国家大事。其次,命题形式的设计新颖且与教材的重点内容有机结合。如“党的建设”是广大师生共同关注的重点,围绕这一重点进行命题确属意料之中,但这一重点问题以第35题的独特形式出现又属意料之外。第35题所涉及的内容是中学教材的核心观点,是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一年来首要的重大时政,但问题的提出却十分新鲜巧妙。它贴近目前高中学生现实的政治生活,从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学生的一次关于党的知识学习活动谈起,借助于辅导老师的介绍,具体地展示出中共中央在党的建设方面所做三个方面富有成效的工作。使人感到新鲜亲切。然后采用老师组织讨论的方式由浅入深提出两个问题,先引导学生分析综合,概括出三个方面工作的各自目的和共同目的,然后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说明意义。这种命题思路和所创设的情境使人耳目为之一新。

第三,题目灵活巧妙,着重考查能力,但言之有据,思路清晰,并不怪异。试题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考基础,突出考能力的试题改革的正确方向。所谓题目的灵活性,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今年的政治试题,更加重视对知识的考查,并且按照“考试说明”中试题难易比例的要求,比较合理地考查了再认、理解、比较、分析、判断、综合、表达等能力。从试卷的总体来看,“重在考查能力”的精神贯穿始终,特别重视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的能力。如第32题着重考查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经济常识分析价格改革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第34题着重考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阶级观点分析两种根本不同性质的国家都具有管理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这样一个极具现实针对性的问题;第36题着重考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经济常识中的有关理论分析我国目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突出问题的能力。今年的试题更加重视了能力考查和知识考查的紧密结合。如选择题中的第12题引入示意图,第20题在题干中引入两句生动的唐诗,第30题把“黄河走向示意图”中所描绘的黄河水颜色的一系列变化作为题干的重要内容,增强了题目的新鲜感和灵活性,这些题目又同时体现了“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又如简答题的第32题,辨析题的第33题,题目的构思灵活、新鲜、巧妙,但答案要点的主体部分都在中学课本之中,只是有一定的综合性。从命题的立意和题目设计的创新以及答案要点的组合形式来看,命题富于教材,但从命题和答案要点的实际内容来看又源于教材,不脱离教材。

第四,试题的总体设计精当,选择题的题干和题肢的设计精练,非选择题答案要点也较精确深刻,但并非深奥难于企及。从试题的总体设计看,试题难易适度,更加符合中学教学实际,同时也有一定的难度、信度和区分度。这既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也有利于中学政治课教学。今年试题的题型布局按照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简答、辨析、论述的顺序排列,较好地体现了由易到难的区分梯度。从选择题的设计来看,题干和题肢文字表达精练,指向明确,成为今年选择题的显著特点。从答案要点的组成来看,要点比较简明,增强了答题的针对性,注重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结合,从多角度、多层次展开论述,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答案要点固然比较全面、精密、深刻,但从答卷情况看,只要学生基本功扎实,冷静审题,独立思考,就可达到要求,并非可望而不可及。这为中学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也有利于增强师生的信心。从整个试卷的题量来看,比较适当,多数学生能按时答完全卷,部分优生能有几分钟的检查时间,这有利于学生水平的正常发挥。

对今年的试题,应当充分肯定,但仍有不足之处,主要有:第一,个别选择题偏难。如第18题,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一观点的理解和运用。在教材中这句话只是作为举例说明后的结语出现,并未展开论证说明,更不属于教材的主体和重点。着重考查这一内容,要求过高。第二,简答题中的第31题第一问,问题提出的角度新,但要求不明确;第二问“为什么要在国家机构中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答案应包含实行这一原则的根据和意义两个层次,但答案要点只规定了“意义”一个层次,欠妥。第三,今年的论述题仍然设计了“综合评价”分,这种设计的用意是积极的,对各等次的要求也是明确合理的,但在实际上,由于阅卷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和时间紧迫等原因,是做不到的,尽管分值比去年有所减少,但仍难于准确掌握,只能同去年一样,将综合评价二分酌情量化给分。

对试卷的评价

对我省考生的答卷,我们一方面进行了抽样调查,一方面召开了座谈会,分析了答卷情况。

(一)第Ⅰ卷及第Ⅰ卷各题得分情况(抽样9259份试卷)

1.第Ⅰ卷总的得分情况

第Ⅰ卷是选择题,满分是70分。

最高分70分,最低分0分。平均分46.75分。

得63分以上的33份,占0.36%;得56至62分的950份,占10.22%;得49至55分的3466份,占37.29%;得42至48分的3040份,占32.70%;得41至0分的1770份,占19.04%。这就是说,优秀率(983份)10.58%;及格率(7489份)80.57%;不及格率(1770份)19.43%。

2.第Ⅰ卷各大题得分情况

第一大题得分情况:

第一大题是单项选择题,满分是40分。

最高分40分,最低分0分,平均分32.05分。

得满分的191份,占2.05%;得36分以上的2819份,占30.33%;得32分至35分的3539份,占38.07%;得28至31分的1785份,占19.20%;得24至27分的688份,占7.40%;得23至0分的428份,占4.60%。这就是说,优秀率(6549份)70.45%;及格率(8831份)95.4%;不及格率(428份)4.60%。

第2大题得分情况:

第2大题是不定项选择题,满分是30分。

最高分30分,最低分0分,平均分14.7。

得满分的3份,占0.03%;得27分以上的28份,占0.30%;得24至26分的195份,占31%;得21至23分的913份,占9.82%;得18至20分的2088份,占22.46%;得17至0分的6035份,占64.93%。这就是说,优秀率(223份)2.40%;及格率(3224份)34.68%;不及格率(6035份)64.93%。

3.第Ⅰ卷各小题得分情况

题号得分得分题号得分得分率

人数率% 人数

1

8581

92.68%16 306233.07

2

7433

80.28 17 766482.77

3

7904

85.37 18 489752.89

4

8790

94.93 19 750181.01

5

8792

94.96 20 760182.09

6

8811

95.16 21 151816.39

7

4235

45.74 22 129614.00

8

8726

94.24 23 421745.54

9

7720

83.38 24 802186.63

10 6875

74.25 25 840890.81

11 8506

91.87 26 214023.11

12 7267

78.49 27 663 7.16

13 7746

83.66 28 805987.04

14 7311

78.96 29 707276.38

15 8955

96.72 30 398643.05

(二)第Ⅱ卷及第Ⅱ卷各题得分情况(抽样500份试卷)

1.第Ⅱ卷总的得分情况

第Ⅱ卷是非选择题,满分为80分。

最高分67分,最低分1分。

得72分以上的0份;得64分以上的6份;得56至63分的53份;得48至55分的122份;得47分以下的319份。这就是说,优秀率(6份)1.2%;及格率(181份)36.2%;不及格率(319份)63.8%。

2.第Ⅱ卷各分题得分情况

第31题(简答题)得满分(10分)的1份;得8至9分的74份;得6至7分的129份;得1至5分的292份;得0分的4份。这就是说,优秀率(75份)15%;及格率(204份)40.8%,不及格率(296份)59.2%。

第32题(简答题)得满分(10分)的72份;得8至9分的110份;得6至7分的175份;得1至5分的138份;得0分的5份。这就是说,优秀率(182份)36.4%;及格率(357份)71.4%;不及格率(143份)28.6%。

第33题(辨析题)得满分(12分)的99份;得10至11分的72份;得7至9分的106份;得1至6分的184份;得0分的39份。这就是说,优秀率(171份)34.2%;及格率(277份)55.4%;不及格率(223份)44.6%。

第34题(辨析题)得满分(12分)的0份;得10至11分的4份;得7至9分的184份;得1至6分的297份;得0分的15份。这就是说,优秀率(4份)0.8%;及格率(188份)37.6%;不及格率(312份)62.4%。

第35题(论述题)满分为18分。

得满分的0份;得14至17分的54份;得11至13分的77份;得1至10分的367份;得0分的2份。这就是说,优秀率(54份)10.89%;及格率(131份)26.2%;不及格率(369份)73.8%。

第36题(论述题)满分为18分。

得满分的3份;得14至17分的97份;得11至13分的118份;得1至10分的276份;得0分的6份。这就是说,优秀率(100分)20%;及格率(218份)43.6%;不及格率(282份)56.4%。

(三)对答卷情况的评析

1.对第Ⅰ卷答卷情况的评析

从第Ⅰ卷抽样数据可见,单项选择题的得分率、优秀率、及格率都大大高于不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的得分优秀率为70.45%,不定项选择题的得分优秀率仅为2.40%;单项选择题的得分及格率为95.4%,不定项选择题的及格率仅为34.68%。尽管从命题的角度看两种选择题存在着由易到难的明显区分度,但由两种选择题得分情况的重大反差,说明学生做不定项选择题的能力差。对某些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理解不好,掌握不牢。依干选肢的观念不强,综合分析判断比较的能力薄弱。从错误率较高的第27、22、21、26、30、23题都突出反映出上述几个问题。单项选择题中第16和第7两题错误率较高,其他正确率较高。选择题中第27题正确率最低,只有7.16%,其实所考查的内容是经济常识上册第一课中的基础理论知识。即“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要用观念中的货币表示即可”,题目只是把“观念中”三个字换成了“想象的”,结果许多学生误选。说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待很好地培养。

2.对第Ⅱ卷答卷情况的评析

从第Ⅱ卷答卷的具体情况和抽样数据都可看出,在简答题中答题情况32题明显的好于31题,在辨析题中答题情况33题明显好于34题,在论述题中答题情况36题明显好于35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考生对某些题目的内容有所准备而对另外一些题目注意不够,准备不足,复习不全面是重要原因。

在阅卷过程中发现部分考生对一些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不规范、不准确,如把“由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形成机制”写成“由市场调节价格的价格机制”,把“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写成“运动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把党的建设中的“作风建设”写成“政治建设”等等,应在今后教学中引起注意。相对而言,辨析题的得分率低于简答题和论述题,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仍是教学中应十分注意的问题。第31题和第35题之所以得分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认真审题,因而未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全面深入地分析。今后在教学中应相应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今年的答卷,大多数考生卷面整齐,书写工整,极少错别字,书写潦草的只是少数。

在阅卷过程中,发现少数(约占10%)考生无论简答题、辨析题和论述题,回答都很清楚、完整,反映出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反映出确有少数高材生。

对今后命题的建议

第一,考生和指导教师在教学和复习备考过程中,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理论观点上总是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因此,希望无论命题,还是拟定参考答案,尽量靠课本。今年已有所注意,希望继续坚持。

第二,希望坚持今年试题的难易度,坚持考前颁布“考试说明”的作法。

对政治课教学的建议

第一,坚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扎扎实实地搞好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教学。

第二,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平时教学和复习备考中紧密联系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关心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在理解和运用上狠下功夫,努力培养,使学生在知识、能力、觉悟各方面都有较大提高。

第三,注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培养学生提高运用所学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其临场应变能力。

第四,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指导学生作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但切忌搞“题海战术”;练习要少而精,要认真讲评,务求实效,要通过读、议、讲、练使学生的水平真正有所提高。

标签:;  

1995年全国高考政治试卷分析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