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国家贸易合作及其影响_自由贸易区论文

东亚国家贸易合作及其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亚论文,国家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加深了东亚国家的联合自强意识,并催生了东亚经济贸易合作。包括东盟、中国“10+1”经济贸易合作和中日韩和东盟10国“10+3”经济贸易合作正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成立,并且取得明显进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以中日韩——东盟领导人会晤为核心,多层次、多领域合作并举的局面。

本文分析的东亚国家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国家。其中,在东盟国家中选择了五个代表性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来代表东盟。这些国家在整个东盟对外贸易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2000年,这五个国家的出口总额占东盟总出口的95.4%,进口总额占东盟总进口的94.1%。对于考察东盟的对外贸易而言,选取这五个国家是具有代表性的。

一、东亚国家贸易合作的基础

考察东亚地区贸易集团的发展趋势首先应对各个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东盟是东亚地区存在时间较长并且具有一定影响的贸易集团。然而,由于自身规模的限制以及东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东盟认识到单靠自己的力量难以应付当代的国际形势。东亚金融危机过后,东盟寻求与东北亚的中国、日本和韩国建立更加紧密的经济贸易联系。其中,中国在参与东亚贸易合作方面比日本和韩国先走一步,率先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即下文中的“10+1”)。

表1列出了东亚国家与世界各区域的贸易份额。从贸易份额来看,中国在“10+1”内部的出口总额仅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约7%,这一比例明显低于东盟主要国家对“10+1”内部市场的依赖。2000年,东盟的主要出口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对“10+1”内部市场的依赖分别是31.3%、29.6%、24.1%、22.0%、和17.4%。从整体上来看,2000年东盟10国在“10+1”内部的贸易占其贸易总额的26.7%。东盟内部贸易份额相对较大是有其历史原因的。早在1992年老东盟成员(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文莱)就在新加坡举行的贸易部长会议上签署了设立“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协议,其目的是通过减少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期待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生产率和竞争力,加强东盟区域一体化和促进东盟区域内的贸易与投资。这些都促进了东盟成员内部贸易的发展。

通过分析东盟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可以看出,尽管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贸易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同时必须注意到由于整体经济规模的限制,中国和东盟各国都对“10+1”以外的市场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中国和东盟各国对欧盟和美国的市场仍然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就中国而言,中国与欧美国家以及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份额远远高于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份额。2000年,中国与欧盟和美国的贸易额占中国贸易总额的30.3%,中国与其他东亚贸易伙伴的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42.6%。从东盟国家来看,尽管东盟各国在“10+1”中的贸易份额比较大,然而,与中国的情况相类似,东盟各国对“10+1”以外国家贸易的依赖性也比较强。从出口方面来看,2000年东盟对欧盟、美国和日本的出口分别占东盟出口总量的14.8%、19.2%和13.6%。相比之下,东盟对中国的出口仅占东盟总出口的3.7%,这一比例还不如对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省的出口,而仅与韩国相近。从东盟进口方面来看,2000年东盟自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进口分别占其进口总额的10.1%、13.8%和19.2%,相比之下,东盟自中国的进口仅占其进口总额的4.8%。

表1 东亚国家2000年区域内贸易占贸易总额的比重(出口额)单位:%

注:*日本对韩国的出口;**韩国对日本的出口。

资料来源:根据IMF;Direction or Trade Statistics Yearbook,2001整理计算而得。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是在双方贸易壁垒较高的情况下发生的。2000年,中国的简单平均关税水平为17%,马来西亚为9%,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为7%左右。到2002年,老东盟成员对东盟内部的关税将全部降低到5%以下,并且在2010年取消所有关税。同时,中国也承诺在“10+1”的框架下削减现行的关税水平,到2011年,所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的关税都将降到5%以下。随着“10+1”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中国和东盟之间贸易的发展还是有潜力的。根据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的研究结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将增加106亿美元,增幅为55.1%,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将增加130亿美元,增幅为48%。尽管这样,由于东盟内部的市场规模相对狭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后对于中国的对外贸易格局不会有很大的影响。

从日本和韩国的对外贸易来看,2000年日本和韩国对“10+1”国家的出口分别占其总出口的20.7%和22.5%。考虑到日本和韩国之间的相互贸易,日本和韩国对东亚国家都超过了其贸易总额的1/4。

通过上面的事实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双方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进步,而且会为东亚地区的进一步合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在东亚地区,如果日本和韩国游离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外,他们将丧失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如果日本和韩国游离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之外会使他们的福利水平明显下降。其中,日本的福利水平下降约为49亿美元,而韩国的福利水平大约下降15亿美元(堤雅彦、清田耕造:“日本を巡る自由贸易协定の效果:CGEモデルにょる分析”)。本文认为,东亚地区形成包括中日韩和东盟在内的自由贸易区会更有利于各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福利水平的提高。

表2 “10+3”自由贸易区对贸易流量和福利变化的影响(注:表中的数据是依据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对2005年贸易流量和福利水平的估计。)(单位:百万美元和百分比)

注:欧洲国家包括EU为欧盟15国以及冰岛、挪威和瑞士;其他亚洲国家包括印度、斯里兰卡和越南。

资料来源:Brown,D.K.,Deardorff,A.V.and Stern R.M..:"CGE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Multilateral Regional Negotiating Options"。

二、东亚贸易合作的贸易流量和福利效果

“10+3”贸易合作包括东北亚的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东盟10国。从总体上来看,“10+3”合作是真正属于亚洲地区的贸易合作。表2利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对“10+3”自由贸易区成立以后的贸易流量和福利效果做出了模拟分析。

从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当中日韩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以后,全球的福利水平将上升2247亿美元。其中,日本从这种贸易自由化中获益最大,其福利收益约为1608亿美元,相当于其GNP的2.5%。中国、韩国以及东盟国家都会从“10+3”贸易自由化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收益。东盟中的新加坡和菲律宾获益最大,其福利水平的增加程度约为各自GNP的8.5%和6.2%。欧洲国家和亚洲其他国家是“10+3”贸易自由化的受损国。“10+3”贸易自由化使欧洲国家遭受到了25.6亿美元的损失,这大约相当于他们GNP的0.023%;亚洲其他国家遭受的福利损失约为5820万美元,这相当于他们GNP的0.01%。

对于贸易流量而言,“10+3”贸易合作将使世界进出口总额分别上升1911亿和1920亿美元。从贸易流量变化的程度来看,中国和日本是贸易流量上升最多的两个国家。其中,日本进口贸易上升的最多,上升额达551亿美元。中国出口上升最多,上升额达544亿美元。韩国以及东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上升。“10+3”贸易合作将使欧洲国家和亚洲其他国家在进出口贸易流量上明显减少。

从模型的分析结果来看,东亚地区进行“10+3”的贸易自由化使东亚地区产生了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中日韩及东盟国家不仅贸易流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这些国家的福利水平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欧洲国家和亚洲其他国家是贸易转移的主要发达国家。由于东亚国家将一部分原来与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转移到东亚地区内部,这些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明显下降。在贸易流量下降的同时,欧洲国家和亚洲其他国家的福利也遭受了一定的损失。

三、“10+3”自由贸易区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

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并不排除区域经济一体化,而是将其纳入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下并加以规范、协调和监督,从而进一步完善多边贸易体制。以自由贸易区为主要内容的“10+3”合作仍将在世贸组织的框架内运作。“10+3”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世贸组织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10+3”自由贸易区将建立在世贸组织的公开性和非歧视性原则的基础上,不会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造成阻碍。“10+3”自由贸易区与世贸组织之间的关系将是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对立。

首先,从区域贸易组织目前的发展看,各自由贸易区均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模式。“10+3”自由贸易区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及积累的特有经验都将对世贸组织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起到借鉴和推动作用。

其次,尽管区域经济组织具有一定的内向性和排他性,但目前并未对全球贸易发展产生阻碍。“10+3”自由贸易区建立后,仍将遵守世贸组织的有关原则,并在地区框架内部自由化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开放程度。这不仅会对区域内贸易产生推动作用,而且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提高,“10+3”国家同区域外的贸易也会相应增长。

此外,从亚太地区来看,“10+3”自由贸易区将对APEC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APEC实行松散的组织机制,对成员各国没有制度化的约束。近年来,APEC的贸易投资自由化进展迅速但经济技术合作发展缓慢。亚洲金融危机中,APEC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对受害成员国予以保护,在加强金融监管体制方面显得力不从心。APEC倡导的部门提前自由化方案未能获得成员国的广泛响应,使得APEC在未来发展方向和体制方面面临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形成“10+3”自由贸易区不仅不会对APEC的发展构成负面影响,而且其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将为APEC提供借鉴,从长远看,有利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更广泛开展。如果以自由贸易区为主要内容的“10+3”合作发展顺利的话,它将在2020年之前提前实现区内的自由贸易,这将有利于APEC在茂物宣言中所确定的目标的实现,因此对于推进APEC进程是一个积极因素。从区域合作的范围来看,以自愿原则为基础的环太平洋区域的开放的APEC和以自由贸易区为基础的依托东亚地区的封闭的“10+3”合作虽然具有不同的合作机制,但都以世贸组织为基础,因此具有共存性,可以相互补充和发展。

因此可以说“10+3”自由贸易区与世贸组织多边贸易体制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程度上存在差异。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在参与世贸组织多边贸易体制的同时参与了不同的区域经济组织,“10+3”各国也应建立亚洲自己的区域经济合作体制,以便在区域和多边的不同层次合作中发挥作用,促进本国和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标签:;  ;  ;  ;  ;  ;  ;  

东亚国家贸易合作及其影响_自由贸易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