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问题不断涌现。因此,要正确处理和各种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还要做好施工技术的管理。
关键词: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对大面积混凝土施工碾压技术;外加剂的使用;土坝防渗加固
目前,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着水利水电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为提高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效益,就必须要合理利用好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施工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质量,是所有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最关键的因素。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施工技术,加强施工技术的监督和管理,合理协调好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而加强工程的整体质量。
一、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对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主要包括几个方面: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对大面积混凝土施工碾压技术、外加剂的使用技术、土坝防渗加固技术等。
(一)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
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中,施工导流技术对于闸坝工程的施工建设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施工导流技术是一项常见的施工工艺,这种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水利水电建设施工工程的顺利交接。其中,以修筑围堰技术的采用最为普遍。
围堰是一种为了暂时解决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而临时在土坝上搭建的挡水物。围堰的建设需要占用一部分河床的空间,那么,在搭建前需要施工人员对现场河床构建的稳定程度和复杂程度进行考察,避免发生由于通水空间过于狭小或水流速度过于急促等问题而给围堰带来过大的冲击力。对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而言,若是施工现场处于河流上游,应该在干燥与土体稳定的岸坡进行水工建筑施工,把水体合理引向预定的下游位置,从而起到疏导河流的功能。当然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如当地气温条件、地质结构、水文特点等。如当流水量相对比较少或是枯水季节,这可有效地降低施工导流作业的难度和作业量,从而提升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成本。有一点需要注意的事,在水利水电枢纽建筑的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先进行水工模型试验,确保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围堰性能等实施验证,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围堰结构,这样能一定程度上降低航运排水难度和压力,确保围堰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对大面积混凝土施工碾压技术
混凝土碾压技术是一样利用大面积碾压来使各种混凝土充分混合,并进行工程浇筑的工程工艺,它有着一般技术所无法替代的优势。这种技术施工流程简单、成本投入少、效果显著,所以被大量应用到各种大体积、大面的施工项目中。
大面积混凝土施工碾压技术所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是砂石骨料、混凝土胶原料等,在配置这些材料的时候注意要采用相对黏稠的搭配比例,还要采用一些含砂率较低、骨料直径相对较小、含水泥量较多的材料,还应掺入较大比例的粉煤灰。总的来说,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材料主要包括三种:砂卵石掺和一定比例水泥的混凝土、贫碾压混凝土物质、高粉煤灰掺和的混凝土,采用这些材料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粘稠度,保证混凝土能被坚实的碾压处理,从而实现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
(三)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技术
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掺入,占水泥质量5%以下,能显著地改善混凝土性能的一种化学物质。外加剂的主要特点就是品种多、掺量少,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大,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常见的外加剂有萘系高效减水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和脂肪族高效减水剂。如萘系高效减水剂,是经化工合成的引气型高效减水剂,它对于粒子有很强的分散作用,对配制大流态砼,有早强、高强要求的现浇砼和预制构件,有很好的使用效果,可全面提高和改善砼的各种性能。因此,这种材料被广泛用于公路、桥梁、大坝、港口码头、隧道、电力、水利及民建工程、蒸养及自然养护予制构件等。
当然,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还应根据不同水利水电建筑施工项目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外加剂,以确保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土坝防渗加固技术
土坝防渗加固技术作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关键环节,在提供工程的安全性和保障土坝的稳固性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土坝防渗处理。
随着土工合成材料的发展,现在最多的采用土工膜或符合土工膜防渗以及采用加筋材料来提高土体的稳定性。低于土坝防渗处理主要是遵循上游“铺、截、堵”,下游“导、减、排”的原则,目的是通过修建铺盖、防渗墙和帷幕浆等来减小渗漏量以及通过修建导渗反滤体、减压井、排水沟等来降低扬压力。
2、土坝灌浆防渗技术。
灌浆加固技术主要是为了解决土坝变形、渗透等问题,确保土坝保持完整的防渗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土坝的入水程度,进而全面促进土坝本身的稳定性和牢固性,达到加固的目的。土坝灌浆防渗技术主要有两种:劈裂式帷幕灌浆法、低压速凝式灌浆法。劈裂式帷幕灌浆法是根据土坝曲直不同的情况,用浅孔便钻机采用梅花形布孔和直线布孔的方式,沿着土坝轴线从坝顶离坝外肩1.5米处钻孔,一般孔距3m,孔深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是1-2m,灌浆时由下而上,少灌多复,泥浆由稀到稠,循序渐进,压力由大到小,灵活掌握。这种技术主要用于加固坝身,防止土坝身渗漏。而低压速凝式灌浆法主要用于高危水位下抢险堵塞管涌,通过注入膨胀物质加大管涌阻力,减慢管涌内水流速度,防止水泥浆随水流出。
3、混凝土防渗墙技术
混凝土防渗墙主要有高压喷射防渗墙、自凝灰浆防渗墙、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帷幕灌浆等。与其他防渗措施相比,这种技术有着一定的优势:第一,它能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从松软的淤泥到密实的砂卵石、甚至漂石和岩层中,虽然施工有难易之分,但都可建成防渗墙;第二,用途广、作用多,既可防渗,又可防冲刷、挡土、承重,既可用于大型深基础工程,又可用于小型的基础工程或是临时建筑工程;第三,防渗效果好,耐久性好;第四,施工方法成熟,检测手段简单直观、工程质量可靠等。
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在材料管理方面,缺乏对施工材料的检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误用了不合格的产品或材料,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质量。还有施工单位未达到工程施工的资质,缺乏管理和施工经验,没有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和要求进行施工,使得工程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必须做好工程施工技术方面的管理,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对技术管理的重视和执行力度,减少水利水电工程事故的发生,不断完善技术管理,促进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发展;第二,合理设立明确的技术管理目标,并围绕该目标积极开展技术管理活动,使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在既定的目标下顺利完成;第三,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有利于水利水电工程在制度的约束下良好运作,使得技术管理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第四,健全现有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手段,不断从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中获取经验和教训,对技术管理手段进行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从而达到提高技术管理手段质量的目的。
三、结语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效率。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工程所产生的效益,相关负责人必须着眼于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不断引入最新的现代工艺,找到施工建筑的关键点,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周旋,徐旭明,熊书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科技咨询.2015(32)
[2]陶应艳.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7)
[3]罗国斌.水利工程堤坝防渗加固技术浅析[J].工业C.2015(5)
[4]邱铁龙.关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应用[J].江西建材.2015(9)
论文作者:张安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4
标签:土坝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混凝土论文; 技术论文; 围堰论文; 防渗墙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