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方法研究论文_曲战军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方法研究论文_曲战军

哈尔滨市香坊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5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通过手术方法切除阑尾,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采用手术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只有4例患者治疗后无效且发生并发症,其中2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发生肠梗阻,l例发生腹腔脓肿,并发症发生率6.7%。结论对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疗效明显,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6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066-01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是外科中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临床症状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阑尾显著肿胀,浆膜高度充血,表面覆以纤维素性渗出物。临床一般采用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开腹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且手术技术也比较成熟。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者50例,旨在研究观察患者在手术治疗下的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14年1月~2015年7月间在我院外科进行治疗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共5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34.68±6.67)岁,其中男性患者35名,女性患者15名,年龄最小 22 岁,最大 53 岁。患者的病程时间为0.5一5小时,平均病程为(2.41±1.30)小时,

1.2方法

回顾分析50例患者人院后临床症状,对50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方式,将患者阑尾进行剖腹切除。采用连续硬膜外的麻醉方式对患者进行麻醉,使患者处于仰卧体位,用碘伏擦拭腹部手术部位进行消毒,采用右下腹麦氏切口,将切口长度控制在4-5cm之间,逐层切开皮下组织,直至找到阑尾,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将腹腔脓液吸尽,避免发生感染。找到阑尾后结扎阑尾系膜及阑尾动脉,切断阑尾,阑尾残端不包埋,将残端还纳入腹腔,清洗腹腔,皮下缝合。术后使用氨苄青霉素及甲硝唑静脉滴注。同时本研究的相关人员对病人的临床资料和病例进行具体分析,为研究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22.0,并进行了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结果卡方检验。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检验我们发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1.4判断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等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显效:治疗后患者手术成功,治疗效果好,没有发生并发症;有效:治疗后患者手术较为成功,治疗效果良好,没有发生并发症;无效:发生并发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通过对50名直结肠癌手术患者的病例以及临床资料的对比,主要得出了以下结果。其中有42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没有发生并发症,4例患者治疗效果有效,总有效率93.3%,只有4例患者治疗后无效且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发生肠梗阻,l例发生腹腔脓肿,并发症发生率6.7%。50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平均耗时(39.2士12.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250.7士20.6)ml,平均住院时间为(5.4士1.6)天。

3.讨论

阑尾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分为慢性阑尾炎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具有发病迅速、腹部伴有反跳痛疼痛并且疼痛还发生各个部位,具有转移性等特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多为初期阑尾炎未及时诊治所致。如果被证实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就必须及时的采用手术的治疗方法,将其切除,如果没有及时的切除,会导致其化脓向周围扩散,最后失去手术的最佳时机,甚至威胁生命,因此确定手术时间是必要的。手术方式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常用方式,该治疗方式的手术视野较大,可为手术操作者进行各项手术操作提供方便,术中若有大出血现象发生则能及时实施止血操作,进而可有效地降低手术危险性,减少手术意外发生。

手术方法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有效方法,但是但是该方法的创伤较大,对患者的伤害较大。手术前应该使患者禁食补充体液,保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合理有效应用抗生素,及早进行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引流与冲洗,尽量做到彻底,避免引起感染。因此,手术的切口大小以及具体的手术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身高胖瘦等具体身体状况、发病时间、病变位置、病情严重程度、等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有效的腹腔冲洗及充分的引流等是术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腹腔冲洗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腹腔内的细菌密度,清除坏死组织、异物及污染物、纤维蛋白及脓痂,预防术后感染、腹腔脓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急性阑尾炎术后发生并发症率较多,切口感染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本组资料显示:共出现切口感染2例,手术切口感染时间多发生在术后第5天,切口污染是导致切口感染的直接原因,因此术后皮下组织内留置引流条引流渗血,渗液,细菌生长毒性产物,既减少了细菌的培养基又减少细菌的数量,只要在 两天以内没有形成积液感染,就很难再形成感染。采用可吸收线缝合,切口内不遗留丝线异物,也是预防切口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两例患者使用此方法,并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选用广谱抗生素,如氧哌嗪青霉素、先锋霉素等、和抗厌氧菌的药物,如甲硝唑注射液等进行继续治疗,达到二期愈合,两例均与一周内痊愈。治疗效果良好。

综合以上,对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给予手术疗法,患者的康复率高,并发症率低,所以手术疗法对于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的推广使用。并且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并发症预防工作,并做好并发症处理准备,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参考文献:

[1]杨文军.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对比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8):2604一2605.

[2]邓年才.小切口手术治疗阑尾炎朋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11):102一103.

[3]祁玉春.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2):1774一1775.

论文作者:曲战军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  ;  ;  ;  ;  ;  ;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方法研究论文_曲战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