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论文_申亚楠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论文_申亚楠

济南职业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014

摘要: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实践教学模式趋于稳定,对培养专业人才、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目前,学前教育实践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管理没有到位、评价不完善等等,这阻碍了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发展。因此,针对当前的发展状况,构建幼儿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学前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引言:学前教育专业对学生群体的实践水平和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本文探讨了全面改革学前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和学前教育实践教育的困境,探讨了构建具有参考价值的学前教育全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策略。

一、全面改革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一)实践教育环节薄弱

从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方面看,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体系中理论知识教育和实践教育活动的比重严重失衡,知识转移是核心教育模式,这使得实践性教育成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前教育的实践教育包括校内培训、学生独立实习和幼儿园实习。此外,校内培训在实践性教育体系中占有较高的比例,但在目前的教学和培训水平上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培训课程的集中程度不足、上课时间少、教学时间短、教育形式过于单一的问题。

(二)评价制度还不完善

现阶段,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还没有形成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动态监测和科学评价机制。学校缺乏对实践性教育内容的必要监督,缺乏对应达到的目标和教学效果的必要监督。在实践活动中,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程序性指导。他们只对学生实践的结果进行评价,忽视了学生实践全过程的表现。同时,学校培养场地教员与专业教师沟通太少,对学生群体不同阶段的实践任务和学习情况认识不足,而且很难为学生提供合理、适当和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

(三)高校教师实践能力不足

具有较强的能力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实施当今学前教育和全面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保证。但实际情况表明,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实践能力薄弱,实践教育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使得实践教育体系难以有序实施。一方面,幼儿教师存在着与实践和理论脱节的个体问题。由于学院教师与幼儿园缺乏联系,无法深入一线教师的专业岗位,也无法与幼儿园在职教师进行深入沟通,这对专业教学和自身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教师不仅对幼儿园教学的实际情况认识不足,而且对幼儿园学生的学习、游戏和生活也缺乏知识和经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用教材来讲述知识。在当前强调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活动的教育形势下,教师无法为大学生提供具体的实践指导。本科生只能在课堂上学习简单的专业理论,无法应付岗位上复杂的幼儿教育。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教师对幼儿教育认识不足,校内培训教育往往脱离幼儿教师的能力要求,普及不足。

(四)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基础。

高等教育机构的学前教育专业普遍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基础。即使学校建立了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但是由于经济原因,大部分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会稍微落后。此外,学校的实践教学基地普遍缺乏一些实践培训室,包括艺术技能培训室、音乐教室、儿童游戏室等。因此,学生无法提高其学前教育技能,也无法体验到学前教育的工作氛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改进实用教育的评价和监测制度

完善的评价和监测体系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保证。在此基础上,学校应充分动员辅导员、教师等落实学前教育实践教育活动全过程,明确每位教师的职责和工作;建立具有明确职责和科学人员配置的实用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在实践教育模式的背景下,教师应自觉改变原有的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同时在评价实施过程中,应制定相应的规范确保实用教育评价的有效实施。因此,教师可以在评价学前教育学生的实践水平时对学生的实践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评价科目的多样性。不仅要包括高校的专业教师,还要包括幼儿园的教师。

(二)加强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

学前教育应形成以教师为中心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团队。高等学校教师应当按照有关部门颁发的学前教师资格标准,将国家颁布的文件内化。专业教师可以将幼儿教师专业需求的能力标准融入实际教学,增加课堂讨论、实践和教学活动培训的教学时间。高校学前教育教师应与幼儿园合作,深入实践基地。例如,定期观察和听取幼儿教师的讲座,参加幼儿园的教学和研究以及各种活动,以确保掌握其专业实践,及时更新学前教育的专业概念和相关知识,进而推动实践教学的发展和全面改革。此外,学校可指派教师参加幼稚园训练,加强双方互动,促进社区建设。

(三)构建全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要将实用概念融入学生群体学习的全过程。在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双向推进和互动的基础上,构建二合一的课程体系。同时要重视学生群体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管理和教学能力,鼓励学生掌握学校教育实践。在一个复杂的幼儿教育环境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智慧。例如,学校可以提供幼儿行为观察和分析课程、社区和家庭联系课程、幼儿游戏观察和评估课程。学校亦应留意学生小组接触当代学科知识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留意科技发展带来的方便及应用,使学前教育实践教育的内容与人才培养的需要紧密结合。

(四)设置综合实践课程

现有的单一实践教育模式是通过教师的个性化设计和安排,防止实践环节和理论课程的重复和交叉。这一现象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而且使学生群体的实践与实践产生混淆,使学生对儿童和职业的认识产生隔阂。因此,学校应整合学前教育实践活动,实施综合实践教学。例如,学生的专业班级学习完毕后,就要去参加实习。每个老师都应该用整体的概念来回顾学生的实践教育。同时,学生可以在教育实践中与教师探讨幼儿园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智慧。

(五)增加学前教育的实际内容

学前教育不能缺乏实际内容。因此,利用实际活动可以确保实现提高这一领域的专业素养的目标,并确保学前教育不偏离实际市场需求。具体而言,在实践中教师有必要带领学生亲自来到幼儿园,并通过学习技能和经验交流提高他们的实践质量。此外,各机构还可以设计关于学前教育的特别讲座,并鼓励学生表达他们对学前教育的感受和经验。其次是增加与职业技能有关的活动。学前教育的基本职业技能应主要包括教授儿童绘画知识、歌舞、讲童话等基本技能。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仍有许多学前教育领域的学生没有达到相对成熟的专业技能。因此,为了培养学前教育技能,各机构需要更加重视职业技能活动的发展。通过培养人才,确保学前教育学生获得更多的学前教育技能,达到拓展实用视野、提高实用能力的目的和目的。

结语:学前教育实践教学是师范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和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继续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把知识和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并充分认识到实用教育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张军妮.英语教师角色转变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影响[J].陕西教育(高教),2018 (06):89-90 .

[2]汪娟.“全实践”理念下应用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13) :133.

论文作者:申亚楠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  ;  ;  ;  ;  ;  ;  ;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论文_申亚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