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方案的效果观察论文_廖菁菁

永州市新田县人民医院 湖南新田 425700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的开始时间为2016年8月,结束时间为2017年8月。研究对象则是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全部的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平均分为常规护理组(n=36例)以及优质护理组(n=36例)。前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后者则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优质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本次临床研究的结果表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从而促使患者对护理更加认可,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效果;对比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多发的急性疾病,患者的发病主要是因为其机体长时间的处于心肌缺血的状态下,造成患者的心肌会发生严重程度不一的急性坏死问题,患者一旦发病就会迅速发展,病情也会十分危重,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而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住院治疗才可以恢复健康,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采用合适的护理干预手段,将会极大的影响对患者的治疗效果[1]。因此,本次临床研究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现结果如下文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研究的开始时间为2016年8月,结束时间为2017年8月。研究对象则是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全部的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平均分为常规护理组(n=36例)以及优质护理组(n=36例)。全部患者中的男性39例,女性33例,年龄区间为49到74岁,平均年龄为62.3(s=4.8)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做对比实验。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对患者的病房进行定期的消毒、通风以及清洁,对患者开展常规的宣传教育活动,提供患者正确的饮食等。优质护理组患者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主要包括:首先,建立优质护理小组,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安排,使每一个护理人员都能够获得充足的休息,从而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护理。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严格的进行落实,积极的落实岗位责任制。其次,在患者入院之后,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及时的评估,及时的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积极的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为患者讲述各种成功的案例,使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从而积极向上的接受治疗。最后,在患者住院期间,要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应该食用哪些食物,并引导患者练习在床上排便,并告知患者排便要避免过于用力,防止患者出现并发症[2]。

1.3观察指标

在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统计和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在患者出院前通过我院自制的调查表调查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患者满意度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以及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各种资料经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资料比中数据都采用卡方检验,描述用百分比(%)表示,如果检验的结果显示P<0.05说明数据资料的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优质护理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穿刺部位血肿1例,牙龈出血2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常规护理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穿刺部位血肿3例,牙龈出血3例,严重心绞痛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9.45%。优质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情如表1所示。

3 讨论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一种老年常见病,其发病率呈现出一种逐年上涨的态势,再加上现代人们日常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使得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者年龄向着年轻化的方向发展,使得近些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数量大幅上升。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有着发病急、发病快的特点,还会致使患者出现多种严重的并发症,极大的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严重情况下还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3]。

而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因为患者需要长期住院接受治疗,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手段将会直接影响到对缓和的治疗效果,而常规的护理方式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无法有效的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导致患者难以认可护理。而通过对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以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使患者能够积极的接受治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本次临床研究的结果也充分的进行了佐证:优质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从而促使患者对护理更加认可,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丽娟. 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对比研究[J]. 医药前沿, 2017, 7(3):283-284.

[2]张瑶. 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26(31):235-236.

[3]辛晓兰. 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18(34):107-107.

论文作者:廖菁菁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  ;  ;  ;  ;  ;  ;  ;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方案的效果观察论文_廖菁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