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陈锐

汉寿县人民医院 常德汉寿 415900

【摘 要】目的: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的 5月~2018年的2月接受我院诊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患124例,分为中西医与常规两组,常规组仅接受西医对症用药,而中西医组则增加中药方组施治,对比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中西医组93.55%的有效率与常规组74.19%的有效率互比更高;中西医组生活质量评分与常规组互比更高;中西医组9.06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29.03%,两组数据互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效果的强化有重要意义,能降低复发风险,促进患者恢复。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生活质量

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生后,虽不会造成器质性病变,但却导致患者的营养状况、生活质量显著下降。保障患者获得更加积极的效果,减少复发,是选择用药方案的重点[1]。本文分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文选取接受我院诊治的12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患,就诊时间2016年的 5月~2018年的2月。采用数字进组法,分别将患者纳入中西医与常规两组,各组均有62例。两组资料:中西医纳入男性28例,女性34例;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5.2±6.7)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病程(1.7±1.0)年;病情程度:轻度21例,中度28例,重度13例。常规组纳入男性27例,女性35例;年龄20~46岁,平均年龄(34.8±6.3)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病程(1.8±1.1)年;病情程度:轻度22例,中度26例,重度14例。互比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各项检查结果证实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②患者耐受能力尚佳,无此次研究相关用药过敏史。③患者无严重并发症,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④患者交流无障碍,无意识障碍,无精神疾病。

排除标准:将合并食管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恶性肿瘤、其它类型消化不良患者以及依从性偏差的患者排除。

1.3方法

入组患者来院就诊时积极接待,经临床和辅助检查确诊,综合症状与检查结果,明确病情,予以对症处理。常规组仅对症选用西药施治,药物用法:益生菌,应用10~20mL/次,1d用药2次;多酶片,内服用药,应用2片/每次,1d用药3次;多潘立酮,内服用药,用药10mg/次,1d日用药3~4次。

中西医组除上述西医用药,以辩证用药为原则予以中医治疗,治疗方法: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分成郁结肝气、脾胃气虚、寒热错杂、胃有湿热几个证型。(1)属肝气郁结患者,以解郁疏肝、理气消滞为基本的用药方向,方组:柴胡15g、白芍12g、枳壳12g、陈皮10g、川芎10g、、神曲10g、苍术10g、香附10g、栀子8g、甘草6g。(2)属脾胃气虚的患者,以健脾益气、和胃降逆为基本的用药方向,方组:砂仁15g、陈皮10g、、党参10g、白术10gg、制半夏10g、茯苓10、甘草6g、生姜6g、5颗大枣。(3)属寒热错杂的患者,以清开苦降、和胃开痞为基本的治疗原则,方组:清半夏12g、黄连10g、、干姜10g、黄芩10g、厚朴10g、党参10g、乌贼骨10g、神曲10g、浙贝母10g、甘草6g。(4)属湿热滞胃的患者,治疗基本原则应当是化湿清热、和胃理气。方组:薏苡仁12g、杏仁12g、、豆蔻仁12g、制半夏10g、厚朴10g、通草8g、淡竹叶8g、滑石6g。方组用法:各方组配伍后以水煎制,嘱咐患者每天应用1剂以2次温服。

治疗时间两组患者均为90d,这一过程进行多方面随访,记录各组的用药情况,观察病情变化,了解其存有的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指导其纠正。

1.4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在用药后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症状变化,如恶心、烧心、厌食等。疗程结束予以6个月随访,掌握患者的复发情况。评估各组病患用药后生活水平改善情况,评价指标包括生活能力、心理功能、生理功能以及社会能力几个方面,获得越高的分值代表生活水平越佳。

1.5疗效判定

疗程结束时根据病症变化判定临床疗效:患者在疗程完成时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症状改善明显或消失,评定为显效;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症已好转,评定为有效;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评定为无效。

1.6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进行各方面调查、随访获得的数据均输入SPSS25.0统计处理软件进行对比分析,使用x±s代表计量资料,进行t查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中西医组93.55%的有效率与常规组74.19%的有效率互比更高,各组数据互比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2.3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

中西医组5例复发,复发率是8.06%(5/62);常规组18例复发,复发率是29.03%(18/62);中西医组获得了和常规组互比更低的复发率,各组数据互比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主要因机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胃、十二指肠正常功能障碍,进而诱发无器质病变的一系列综合征[2]。目前为止功能性消耗不良还没有将发病机制完全明晰,但很多研究以表明改变是多种因素在共同作用下诱发的,这其中胃酸异常分泌、内脏高敏感、情绪、胃肠功能障碍等均与此病密切相关。疾病发生后,以上腹疼痛、存在灼烧感、餐后有饱胀感为主要的症状表现,部分患者还会存在嗳气、呕吐、食欲不振的症状,一般来说功能性消耗不良存在的临床表现并不能归为器质性[3]。代谢性、全身性的病变。需要给予重视的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不存在器质性病变,但患者生活质量却因此下降严重,加之疾病需要长时间接受治疗病情存在一定复发风险。由此可见,采用更加有效的治疗和干预手段,减少复发,是保障预后的关键。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西医常规治疗主要是对症为主,包括应用胃动力促进类药物、抑制胃酸类以及助消化类药物。虽然能够帮助患者获得一定治疗效果,但复发率较高,患者的接受程度也不高[4]。

我国中医中药常参与此症的治疗,凭借中医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与西医用药配合,获得了满意效果。中医理论将功能性消化不良纳入“胃脘痛”、“痞满”范畴,病灶虽主要发于胃,但和肝、脾关系密切,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采用辩证原则可分为寒热错杂、湿热滞胃、脾胃气虚、肝气郁结几个证型,且根据不同证型有不同方组施治[5]。此次研究根据患者辩证分型分别应用了半夏泻心、三仁、六君子等几味方组以及柴胡疏肝散。其中六君子汤、三仁汤、半夏泻心汤能强化胃肠功能,促进胃肠动力,柴胡疏肝散能舒肝理气,促进气机畅通。本文获得结果,中西医组93.55%的有效率与常规组74.19%的有效率互比更高;中西医组生活质量评分与常规组互比更高;中西医组9.06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29.03%,两组数据互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以上结果证明了中西医结合参与的优势和疗效,可标本兼顾。取长补短,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功能性消化不良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效果的强化有重要意义,能降低复发风险,促进患者恢复。

参考文献:

[1]许卫华,姚树坤,李妮娇.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3,(5):225-228.

[2]符小聪,刘永芬,明爱红.26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医证候的规律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4,20(1):21-22.

[3]曾志聪,潘艳,宋银枝等.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体质分型与焦虑抑郁关系调查分析[J].吉林中医药,2014,0(12):1212-1214.

[4]赵鲁卿,张声生,汪红兵等.胃病2号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3,32(6):410-412.

[5]奚锦要,朱永钦,朱永苹.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2):83-86.

论文作者:陈锐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陈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