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就业一般胜任力模型的构建_胜任力模型论文

农民工就业通用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民工论文,模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B849;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309(2008)03-0022-05

1 引言

通用胜任力模型的代表性研究当属Spencer等(1989)综合200多个工种360多种行为事件,针对专业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社区服务人员、经理人员和企业家所构建的通用胜任力模型[1]。经过10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检验,Spencer等(2003)进一步提出了通用胜任力的TDL模型,该模型由三个维度构成:基础胜任力(Threshold competency)—比较容易通过培训和学习获得的、符合某一职位的基本能力,如沟通能力;鉴别胜任力(Differentiating competency)—短时间内较难改变和发展的、能在某个职位上获得优秀绩效的关键能力,如分析判断能力;潜在胜任力(Latent competency)—短期内难以改变和发展的、帮助向更高职位晋升的发展能力,如成就动机。该模型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类组织的人员选拔和绩效评价中[2]。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胜任力研究,主要是针对高级管理人员、人力资源部门经理、高科技企业研发团队等进行的胜任力模型构建,也有学者进行医务人员、警察、海员的胜任力研究[3],这些研究探讨的是某一职业群体的胜任力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目前国内尚缺少跨行业的通用胜任力研究成果,因此,开展通用胜任力模型的构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另外,现有关于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农民工的生活现状、社会适应性、子女教育、管理及社会保障等问题,缺少更为深入的评价性研究,比如,影响农民工工作绩效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对农民工工作绩效的影响程度如何?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有必要针对农民工开展胜任力研究,研究成果可以为企业选拔优秀农民工提供实证依据,从而降低农民工选拔的盲目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材料

根据研究目的,本研究取样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访谈取样: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在杭州下沙开发区(农民工集中地区)选取3个取样单位,其中,民营企业1家,国有企业1家,高校后勤单位1家。根据年终业绩考核结果,选择业绩优秀和一般的农民工各9名作为访谈对象,分别来自9个不同的岗位,如:保安、餐饮服务、基层管理、车间调度等。其中,男性8人(44%),女性10人(56%);年龄22~45岁,平均35±2.3岁;工龄1~18年,平均6±4.2年;11人具备高中文化程度,7人具备初中文化程度。编制《农民工BEI访谈提纲》,行为事件定义为被试在工作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成功事件和失败事件各3件;录音笔2支;QSR Nviv07.0质性分析软件一套,文本转换后录入SPSS11.5进行数据处理。

第二阶段为问卷调查取样:根据质性分析结果编制《农民工就业胜任力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在杭州市务工的农民工130人,职业包括保安、餐饮服务、基层管理、车间调度等,其中男性69人(53.1%),女性61人(46.9%);高中及以上学历90人(69%),初中及以下学历40人(31%);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2±2.7岁;工龄1~20年,平均工龄为4±2.5年;发放农民工就业胜任力调查问卷130份,回收有效问卷数120份,有效回收率92.3%。

2.2 研究方法

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由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对被试进行深度访谈,并对访谈内容录音。访谈采用双盲设计,即被访者只知道自己被选出来进行访谈,并不知道在样本选取时的优秀与普通的区别,访谈者事先也不知道被访谈者究竟是属于优秀组还是普通组。访谈结束后,将录音转换为文本资料,由4名研究人员在独立阅读文字资料之后使用QSR Nviv07.0软件进行质性材料分析[4]。

首先,4人各自独立对一份访谈文稿进行试编码,把内容归入不同的概念(每个概念代表一个独立的胜任特征);然后,一起针对每个概念的具体定义进行讨论,直至4人对这份访谈文稿的编码方法达成一致,进而制定出统一的编码词典和编码规则;最后,根据统一的编码词典,再由这4人分别对另一份文稿进行编码,从中选择编码一致性最高的2人组成正式编码小组,根据编码词典对其余16份访谈文稿进行正式编码[5]。在全部18份访谈材料编码完成后,将各个概念出现的频次等数据录入SPSS11.5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材料同质性和编码一致性分析结果

访谈录音时间最短为35min,最长为1h20min,平均访谈时间为43.5±12.5min。将访谈录音转为word文档,然后检验绩效优秀组与一般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组在文本字数和访谈时间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1),说明两组材料具有同质性,访谈长度对胜任特征的抽取没有显著影响,可以进行下一步数据分析[6]。

编码一致性是指几名评分者对同一访谈文本编码归类相同的数目占总数目的百分比。第一份试编码文本共抽取87个概念,4名研究人员的编码一致性系数从0.62~0.83,平均值为0.75。研究表明,编码一致性系数介于0.74~0.80之间,说明研究人员的编码结果是比较可信的[7]。4名研究人员在第二份试编码文本上共抽取63个概念,进入正式编码阶段的2名研究人员在这份文本上的编码一致性分别为0.76和0.78,说明他们对访谈文本的理解和处理既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也有较高的一致性,适合对研究材料进行质性分析。

3.2 胜任特征的抽取结果

根据Spencer(1993)的建议,在编码和统计处理时,可以采用胜任特征出现的频次,也可以采用平均分数或最高分数作为检验优秀组与一般组差异的评价指标。本项目访谈得到的18个文本中,采用频次计分有6个胜任特征的得分与访谈长度(字数)显著相关;最高分数有3个胜任特征与访谈长度显著相关;而平均分数则与访谈长度无显著相关,说明随着访谈长度的增加,胜任特征的频次和最高分数都可能增加,而胜任特征的平均分数这一指标则相对比较稳定,因此,研究者采用胜任特征出现的平均分数作为优秀组与一般组之间差异的评价指标,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而确定农民工就业通用胜任力模型的核心胜任特征(见表2)。

T检验结果表明,优秀组与一般组在18项胜任特征的平均分数上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探索模型结构,研究者根据这些胜任特征编制《农民工就业胜任力调查问卷》,问卷共计36个条目,涵盖访谈得出的18项胜任特征,要求调查对象就这些题目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程度进行自评。采用7级评分,从“1=一点也不重要”到“7=非常重要”。问卷回收后使用SPSS11.5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

3.3 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表明,KMO抽样适当性参数为0.89,卡方值(χ[2])为7139.47(p<0.01),数据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采用最大正交旋转的方法进行主成分分析,保留因子负荷大于0.40的条目,提取6个因子,各因子的方差解释率分布范围为5.18%~38.12%,累积方差解释率为75.16%,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见表3)。

按照各因素所包含题项意义及其所对应的胜任特征对因素命名:

第一主成分包括题项5、13、29、4、31、16、28、12、6、14、32、30、11、1、27,包含“人际圆融”、“理解他人”、“自我克制”3项胜任特征,主要涉及到人际沟通,故命名为“沟通能力”,该因素解释总变异的38.12%。

第二主成分包含题项15、2、25、10、33、35,包含“工作领悟”、“有效经验利用”、“团队协作”3个胜任特征,主要涉及日常工作的综合能力,故命名为“职业技能”,该因素解释总变异的10.85%。

第三主成分包括题项17、26、21、9,包含“责任感”、“主动性”、“勤奋”3个胜任特征,主要涉及态度与情感,故命名为“职业情感”,该因素解释总变异的7.40%。

第四主成分包括题项3、20、18、23、34,包含“豁达”、“正直”、“务实”3个胜任特征,主要涉及个性特征,故命名为“性格特质”,该因素解释总变异的7.33%。

第五主成分包括题项8、36、22,包含“反思能力”、“再学习能力”、“技术创新”3个胜任特征,主要涉及工作创新,因此被命名为“创新能力”,该因素解释总变异的6.28%。

第六主成分包括题项19、24、7,包含“自我评估”、“职业信息敏感性”、“信息获取和选择”3个胜任特征,主要涉及职业的选择和调整能力,因此被命名为“择业能力”,该因素解释总变异的5.18%。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构建的农民工就业通用胜任力模型(见表4)包括6个因素,各因素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65~0.98之间,模型整体系数为0.94,说明模型的信度很好。

4 讨论

本研究所构建的农民工就业通用胜任力模型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该模型包括6个维度、18项胜任特征,对工作绩效的累计方差解释率达到75.16%。其中,沟通能力和职业技能这两个维度的方差解释率分别达到38.12%和10.85%,累计方差解释率达48.97%,说明沟通能力和职业技能是预测农民工就业胜任力的主要因素。

根据胜任特征出现频次的质性分析结果,频次累计30次以上的胜任特征分别是:责任感、理解他人、人际圆融和工作领悟。责任感是构成通用胜任力的第一胜任特征,这与有关“大五”人格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即,工作绩效与个体的责任感水平显著相关,责任感水平越高,工作绩效就越好[8];理解他人与人际圆融两项特征都与沟通能力有关,说明良好的沟通能力对农民工取得优秀绩效有重要影响。刘泽文等[9]的研究表明,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员工的绩效评价有重要影响,这与本研究结果是基本一致的。工作领悟是与职业能力有关的重要胜任特征,在冯明[10]针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胜任力研究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说明领悟能力是构成胜任力的一项重要特征。频次累计20次以上的胜任特征有6项,其中,自我克制是属于沟通能力的胜任特征,有效经验利用和团队协作是属于职业能力的胜任特征,加上已有的理解他人、人际圆融和工作领悟3项特征,说明沟通能力与职业能力所包括的6项特征是构成整个胜任力模型的关键特征。

姚瑞敏等[11]进行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显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基本胜任特征包括:知识、专业技能、信息捕获能力、风险预见能力、社会角色、动机、团队精神、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这与本研究得出的职业技能、择业能力、沟通能力和职业情感是基本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农民工胜任力结构包含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而本研究则发现性格特质和创新能力对农民工的胜任力有影响。浙江作为吸收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大省,在保护外来农民工的法律和社会制度上比较成熟,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普遍较强,因而不是胜任力的关键特质。比如,杭州是“农民工最满意城市”(2006年央视《农民最满意奖之杭州篇》),很多农民工涌入杭州,造成就业竞争加剧,用工单位对农民工的自身素质要求更高,这主要体现在个体的性格特质和创新能力上。

本研究虽已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但构建的农民工就业通用胜任力模型尚需要另选大样本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另外,通用胜任力模型虽具有普适性较好、成本较低的优点,但缺点是针对性较差,忽略了不同职能人员之间的区别,比如:营销人员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与生产车间里的工人所需具备的胜任特征之间是不同的。未来的研究可在通用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多种工作胜任力模型(Multiple-job Competency Model)”,这种模型与通用模型的不同之处在于能够针对不同的职能工作,采用“个性定制(customized)”的方法与工作分析结合使用,更好地确定具体工作的任职者所需具备的胜任特征。

[收稿日期]2008-01-01

[修回日期]2008-06-11

标签:;  ;  ;  

农民工就业一般胜任力模型的构建_胜任力模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