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彩超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论文_杨敬喜

杨敬喜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

【摘 要】目的: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琳巴结转移的超声表现较为独特,从多个指标综合判断彩超对甲状腺癌颈琳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方法:取我院 2014 年 6 月至 2015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 58 例疑似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转移患者,对患者进行颈淋巴改良型清扫术,并在手术前患者应实行彩超检查,手术对其病理进行检验。结果:在疑似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转移的 58 例患者中,通过彩超检测出 52 例患者为颈淋巴转移,通过病理诊断后 56 例患者为颈淋巴转移,彩超诊断准确率为 92.86%,彩超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经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彩超在术前可以判断是否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并能够准确定位,在甲状腺癌的术前颈淋巴结的评价中十分重要,甲状腺癌患者应常规进行术前彩超检查。

【关键词】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超声检查

【中图分类号】R73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4-095-01

甲状腺癌是较为多见的恶性腺癌,通常最先转移的部位为颈部淋巴结。分化型甲状腺癌病情较严重,若未得到及时治疗,会对患者的病情产生不利影响[1]。甲状腺癌术前的检查主要为超声检查,能够确定患者颈部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对术式的选择、术中所需清扫淋巴结的范围起指导作用,并能够平够术后的预后情况。因此,探究快速便捷的颈淋巴结转移诊断方法,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对我院选取2014 年 6 月至 2015 年 5 月接收的 52 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彩超与病理结果进行相对比。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4 年 6 月至 2015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58例疑似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转移患者,男性患者为40例,女性患者为18例,患者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为(40.5±7.3)岁。对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得病时间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在进行多普勒彩超检查后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并于术后对患者的颈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病理诊断。

1.2 方法

所用彩色多普勒的型号为LOGIQSP,探头频率为5.0一10MHz。患者采取仰卧位置,由临床较为丰富的专家对患者的颈部进行彩超检测,并对彩超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按照颈淋巴结清扫术后所获取的标本,对患者的实际转移状况实行病理诊断[2]。诊断内容包含淋巴结的形状、数量以及血流动力的实际状况。

1.3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病理诊断结果和彩超诊断结果以P<0.05为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彩超结果

对58例(75个转移淋巴结)疑似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转移患者在手术前进行彩超扫描。其扫描最终结果为:①形状:75 个淋巴结中64个呈类圆形,长径与短径的比值<2,其中 5个淋巴结表现出明显的融合趋势;另外 8个淋巴结最大径均<1.2 cm。②边界及回声情况:在转移性淋巴结中,64个边界较为模糊,11个边界较为清楚。在边界模糊的64个淋巴结中,60个表现为砂粒体状钙化,62个低回声表现不均,没有清楚的淋巴门结构。③结内血液流动:经检查后,共存在64个血流信号,45个淋巴结则存在较强的血流信号,12个淋巴结存在可以检测到的信号,7个淋巴结未能够检测出血流信号[3]。

2.2诊断准确性

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将术前彩超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其确诊例数为82例,诊断正确率为92.86%;手术病理诊断的确诊例数为56例,诊断正确率为100%,彩超检测结果与术后病理性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2.3术后随访

患者手术后进行为期6~12个月的随访,在5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3例患者存在颈淋巴结转移复发现象,其复发发生率为5.36%。所有复发患者需要再次实行清扫术,其病理诊断结果为颈淋巴结转移癌。分析复发原因可知,颈淋巴清扫术的清扫范围较小,手术范围之外的颈淋巴结发生转移,造成病情恶化。

3 讨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普遍高于其他癌症患者,但这一病症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现象的时期明显早于其他癌症。颈淋巴结转移现象会导致病情反复,进而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状况产生不利影响[4]。分化型甲状腺癌在肿瘤中具有良好的预后,此病在甲状腺癌中具有95%的比例,大多数患者均能够延长自身的生存期,具有较长的生存期。

相关文献表明,尽早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控制颈淋巴结转移现象,能够很好地控制病情,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中传统的检查方法则是通过医师来进行触诊,其触诊的准确性有限,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彩超已逐步成为临床上常用的影像诊断技术,能够较准确地确诊患者的颈淋巴结转移情况,且操作简便,能够尽早确诊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是否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5]。

参考文献:

[1]徐新丽.彩超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21(31):37-38.

[2]甘小海,曾宪明 . 四维彩超联合促甲状腺激素在诊断甲状腺癌中的临床价值 .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1):98-99.

[3]聂红军,陈德强 . 彩超与 CT 诊断甲状腺癌的比较研究 .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9):93.

[4]陈辉,赵敏,陈贤明,等.彩超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2,13(4):211-214.

[5]周晓蓉.术前彩超在诊断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转移中的作用[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8(7):50.

论文作者:杨敬喜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  ;  ;  ;  ;  ;  ;  ;  

浅谈彩超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论文_杨敬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