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主要是基于监控对变电运行管理的创新,这种管理模式更符合国家电力企业建设职能电网的目标。因此,电力企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确保电力安全运行和优质服务的基础上,实行集约化、精益化管理,调整传统的电网管理模式,积极采用电力系统自动化先进技术,对电网的生产运行实行调控一体化管理,以满足国家电网发展的需求,提高电网管理和运行的效率。本文对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应用创新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应用创新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是当前我国电力系统一项高效、新型的管理模式,不仅可以优化电网的运行管理,而且促进电网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要积极引进性能优越、功能齐全的自动化管理设备,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尽量减少电网运行管理成本,推动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
1电网调控一体化模式的概念
电网调控一体化模式,就是在电网调度和变电监控中实施一体化设置,使电网调度、监控中心和运行操作站等各方面结合起来,共同对电网进行管理。在传统的电网管理模式中,电网调度由电网调度中心负责,而对变电站进行监控、运行、维护等内容则由集控站负责,这就需要较多的人力,而且工作分配也很不均衡。集控站往往表现为忙闲不匀,有时人手不够,有时人员又大量闲置,提高了运营成本,形成了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在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中,电网的调度、对变电站进行监控都由调度中心负责,而且还可以执行在特殊情况下的紧急遥控等操作;对于调度指令的分解、执行和运行、巡视等内容则由运维操作站负责,二者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在实际运行中,取消县级调度,把原来由集控站负责的监控工作调整给调度控制中心,进行集中监测,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有利于建设和运用统一的监控管理系统。
2实施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使用运行管理模式为“调度中心+集控站+操作队”,这种传统模式有很大的弊端,工作人员需要同时担任很多职务,使得他们在工作时经常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增加了出现电力事故的几率。同时,还表现出忙的时候人手不足,闲的时候大量劳动力闲置的状况,这就大大降低了人员工作效率。但是,通过在电力企业内部实行电网调控一体化的运行管理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是出现在我国电网规模逐渐增大及电网系统网络不断复杂的环境下,使得它很容易满足现代化电网系统运行管理的需求。电力企业引进这种生产运行管理模式后,可以使电力调度、变电站监控等部分都由电力调度室来负责,使得各个部门之间分工明确,同时又紧密联系,这就极大地整合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及电力各个部门之间的结构,大大地提高了电网的工作效率。
3完善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应用创新
3.1利用智能电力调控系统实现电力调控的优化
一般情况下,智能电力调控系统是集中了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的三大要求,可以通过使用高效率的智能电力设备来完成电网智能分析、实时监控工作状态、快速调节等功能,能够提高电力调控的优化。整个智能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结构由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三层构成,并由站控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实现不同结构层之间的连接。其中站控层是由数个管理子系统构成,具有最高权限和高度集成权,所涉及到的技术包括实时监视控制技术、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监视控制技术为例,站控层往往能够对全站数据进行采集以及针对全站运行过程实现监视控制,并通过站控层网络向间隔层实施二次数据传输,达到优秀的监视控制效果。而间隔层多由变电站中的二次设备构成,其功能顾名思义,旨在实现在站控层和站控层网络均失效的情况下将所在间隔的监控机进行继电保护操作,涉及到的技术包括智能继电保护技术、智能变电站高级应用技术、在线式五防技术、网络通信检测分析技术等,是智能电力调控系统中的核心结构。而过程层则用于实现智能电力调控系统的具体功能,包括采集实时变电设备的运行参数量、监测变电设备实时运行状态和执行站控层下达的控制命令等。借助这种“三层两网”的系统结构,用电设备的信息采集交互能力和智能性将有效提升,调度的智能化也将实现智能电网的大范围优化配置。
3.2改革电网组织机构和加强管理层次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管理部门需要积极落实专业性的管理机制,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管理的高效性。由于管理部门的组织安排工作对电网的平稳安全的运行有着极大的作用。然而老的电网传统运行管理部门已经不能对现在电网电力体系进行全面地调控和管理,因此要根据现在电网调控的现状、特点,对电网组织结构进行改革与创新。提高电网管理的运行机制和自动化水平。一方面进行任务的划分,根据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内容至职务,安排建设对应的电网管理组织的管理职位。设置各种专业相对应的负责人,细化管理工作内容,明确各个职务的划分和管理内容。加大强度提高管理的层次。对电网调控运行管理进行编制统治机制规章制度。严格操控管理人员对电网日常管理的管理行为。另一方面,可以定期对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召开工作总结和纠正工作问的例会,可在例会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可提高一体化运行的管理机制。对管理技能和应用配置进行不定期的检测查看,即时的发现和解除问题。在保证一定的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提升了一体化模式的运行。
3.3软件升级与管理系统的创新
第一,软硬件升级。加快系统中的硬件升级,借助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与大数据,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对电网调控中涉及的硬件设备进行升级,提升信息与指令的传输效率、速度和准确性,提升设备自动化水平,对关键设备加装故障保护单元,优化计算平台建设,加速数据处理和指令生成。第二,管理系统改革。明确管理分工,减少中间环节,实现集约化管理,明确机构职能定位和调控一体化工作流程。对调控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等培训及相关考核,不达标人员禁止任职调控管理岗位,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及考勤制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是电网运行管理中的新型管理模式,能够适应当前我国电网发展的需求和人们对高质量电能的要求,推行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已成为新时期电网运行改革的必然趋势。通过变电监控和电网调度一体化设置的一体化管理,电网的运行效率和人力资源利用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同时,也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电力企业对设备的维修成本,缩短了电网运行的管理过程,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和电网的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电网可靠、安全的供电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未来随着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推广实施,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将会得到有效的提高,电力系统和电力企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关于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研究[J].李蕊,李杰,焦东霄.山东工业技术.2018(21)
[2]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探讨[J].董巍,苏东桥,刘申.南方农机.2018(13)
[3]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探讨[J].张建国.硅谷.2014(23)
[4]基于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分析[J].龚政.科技创新导报.2017(22)
论文作者:刘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7
标签:电网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电力论文; 智能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变电站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