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国家现代化进程_阿拉伯论文

阿拉伯国家现代化进程_阿拉伯论文

阿拉伯国家的现代化历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阿拉伯国家论文,历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一个世纪以来,阿拉伯国家在传统的伊斯兰文明与近代西方文明的碰撞下,开始了由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演化的过程,特别是二战后,阿拉伯国家卷入第三次现代化浪潮之中,以阿拉伯民族主义、伊斯兰社会主义等理论为指导,开始探索各自国家的独立发展道路,逐步实现这一历史性的社会变革。本文就阿拉伯国家这一历史性的社会变革进程,作一论析。

一、现代化运动的早期尝试

17世纪,在奥斯曼帝国衰落的同时,代表伊斯兰文明的阿拉伯国家面对西方基督教文明的挑战,开始了现代化的历程。

中世纪时,伊斯兰文明在西亚北非地区兴起,取代了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教强大的凝聚力与坚强的军事组织结合,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军事神权大帝国。16世纪以后,东西方世界贸易的通道由大陆转向海洋,奥斯曼帝国在与西欧新兴海上势力的竞争中节节失利,转而出现西方国家侵略、瓜分奥斯曼帝国的局面。当时在奥斯曼帝国境内,地方分离主义盛行,埃及、叙利亚、伊拉克及北非的柏柏尔等地区,实际上都处于半独立状态。

面对日益衰败的国运,奥斯曼帝国于18世纪初开始了从军事技术上学习西方的革新尝试,连续进行了几次“西化”改革,出现了一批探讨奥斯曼帝国现代化道路的先驱者。事实上,“西化”改革并不首先出现在奥斯曼帝的本土——土耳其,早在17世纪,黎巴嫩因地缘关系首先受到西方影响,埃米尔法赫鲁丁在位期间,推行了仿效西方、变革图强的政策,这应该说阿拉伯现代化的最早尝试。

法赫鲁丁实行宽容的宗教政策和对外政策,为西方政治、经济、文化渗入黎巴嫩敞开了大门。他从意大利招聘建筑师、水利工程师和农业专家到黎巴嫩工作,改良耕种方法。黎巴嫩的国势强盛,麦耳尼二世的独立倾向及其在宗教上的兼容并蓄,触怒了帝国政府,土耳其素丹派兵攻打黎巴嫩,麦耳尼二世被俘处死,改革被迫中断。

17~18世纪俄国彼得大帝仿效西方的现代化改革获得成功,“西方化”成为“现代化”的同义词。奥斯曼帝国从中看到了变革图强的希望,易卜拉欣在位期间,设立驻外大使馆,要驻巴黎的大使“详细研究有关文明与教育的各项措施,并汇报其中能应用于帝国的东西。”这样,西方文明首次通过官方渠道进入了奥斯曼帝国。

塞里姆三世上台后,提出了建立“新秩序”的改革方案,为建立一支完全按欧洲方式进行训练与装备的新式军队进行了不懈努力。接着,马哈茂德二世以其“西化”的改革特色博得“奥斯曼彼得大帝”、“异教徒素丹”的称号。他取缔阻挠改革的近卫军,组建新军代替;他向欧洲派出首批军事留学生,恢复和新办了一批军事院校;他加强中央集权,成立中央各部委,配备经过训练的文职官员,以文官为省长代替地方总督;在施政方法、军队和文官的服装及至社交方式上,他都采用欧洲模式;他废除封建军事采邑制,改革税收,发展邮政交通,出版报纸。1839年颁布的敕令与1856年的改革诏令都涉及了刑法、税收、公民权利、征兵制度等内容,比较多地体现和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和思想。但可悲的是,所有这些改革都因教俗及封建主的反对等诸多原因而失败了,进而导致奥斯曼帝国在19世纪的急剧衰落与解体。

当奥斯曼帝国中央政府的改革举步维艰之时,帝国统治下的埃及局势因1798年拿破仑军队的入侵而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埃及人民在穆罕默德·阿里帕夏的领导下于1801年将法军驱逐出境,赢得了抗法战争的胜利,阿里因此成为实际上的埃及最高统治者和现代埃及国家的奠基人。他在统治期间(1805~1849),就内政外交各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措施如下:

农业方面,实行土地“国有化”、发展经济作物、兴建水利工程、控制农作物种植计划、建立对农产品的专卖制度。

工业方面,从外国引进技术力量、大力发展工业,为了满足军队的需要,还兴建了火药、军火、造船等军事工业。

商业与财政金融方面,强制推行专卖政策,力求垄断全部农业和手工业商品。其次,改进税收制度,把过去征收的各种赋税合并到土地税内,税额根据土地和水利条件而定。1843年国家银行在亚历山大港建立,主要解决信贷等问题。此外,聘用法国财政专家整顿财政,以消除财政上的混乱状态。

军事方面,开办各类军事学校,加速训练装备精良的新军,与此同时,派遣留学生到法国、意大利学习军事。

文化教育方面,建立印刷厂,出版古典著作和各种新作品,翻译外国书籍,派遣留学生到法、英、意等国学习,还在国内建立了几十所初、中级和专科学校。

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革,埃及得到了飞速发展,很快成为奥斯曼帝国境内最强大、实际上已独立的省区。

改革使国力增强,维护了国家独立,但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给封闭落后的阿拉伯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震荡,危机意识孕育了改革思潮,阿拉伯国家的改革运动因此不断展开。这一阶段是阿拉伯国家现代化运动的摸索和尝试阶段,它们的改革措施零碎、肤浅,把“欧洲国家综合力量的优势”简单地理解为是它们的军事技术、教育制度先进之结果,并未深入到政治、经济领域,结果在学习、吸收欧洲文明的过程中实行了军事至上的政策。

伊斯兰教的传统势力在此阶段与改革力量发生了冲突,对阿拉伯现代化运动显露出阻碍作用,伊斯兰传统对西方异域文明的抗拒性初见端倪。阿里利用手中权力,向清真寺征收不动产税,从经济上削弱宗教力量。他还像奥斯曼帝国素丹马哈茂德二世那样千方百计地剥夺伊斯兰教教长的财权、行政自主权、司法权和教育权,阿里的改革举措,使埃及的西方化、世俗化程度大大领先于其他阿拉伯地区。

这一阶段的改革运动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尽管有困难,也遭受过挫折,但成果喜人。从宏观上看,改革进程的总趋势呈螺旋形上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改革运动的曲折性、反复性和艰巨性一目了然。

二、现代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19世纪下半叶,西方列强为掠夺新的原料、市场,输出资本,开始瓜分世界,东方各国成了它们掠夺和争夺的对象。20世纪初,由于西方国家内部发展不平衡,后起强国掀起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狂潮,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此期间,阿拉伯国家除局部地区外,普遍受到殖民主义列强的欺压与控制。殖民化程度日益加深,使阿拉伯国家人民迅速觉醒,并奋起反抗。因此抵御外敌入侵,加强民族团结,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很快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这一时期,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迅速发展普及并兴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主义运动。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认为:作为奥斯曼帝国的组成部分——阿拉伯民族应该享有与其他民族平等的权利,在政治上有一定的独立性。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阿拉伯民族主义者成立了各种组织和机构,向土耳其政府正式提出派代表参加奥斯曼中央政府、阿拉伯地区实行分权自治等要求,遭到拒绝后,民族主义运动被迫转入地下。由此引出的结果是,阿拉伯民族主义者的斗争目标从要求民族平等、自治和分权转为要求完全脱离奥斯曼帝国,建立独立的阿拉伯民族国家。

继阿里之后,埃及的统治者继续进行改革,但其力度与速度较为逊色。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使埃及的国际战略地位空前提高,成为英、法等列强全球殖民争夺的重点。这时,埃及实行自由经济和门户开放政策,但是,这不但不能达到使国家富强的目的,反而为西方列强的侵入打开了方便之门,使埃及沦为半殖民地,其现代化进程因外来势力的阻挠而扭曲。为此,埃及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殖反封建斗争。军人、知识分子、商人、中小地主、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组团结一致,形成斗争的主力,他们组织了埃及第一个政党——祖国党,主张建立欧洲式议会制度。

与上一阶段相比,阿拉伯国家由抗击外敌入侵的斗争转入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斗争,其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内容也由军事领域转到政治领域,“军事至上”变成“宪政至上”。阿拉伯各国均把颁布一部欧洲式的民主宪法,设立一个欧洲式的议会看作是拯救国家衰败,抵御外国侵略,富国强民的灵丹妙药。改革方式由自上而下转为自下而上,整个社会经济基础出现了结构性变化。这时候,阿拉伯民族资本主义在许多地区得到了发展,但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仍不足以抗衡封建的、宗教的传统保守力量,这就使改革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宗教性。同时由于帝国主义势力的横加干涉,改革处于被压制状态。尽管如此,这一时期阿拉伯国家的现代化改革依然取得了重要进展——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和取代君主专制的君主立宪制得以实现,使阿拉伯国家的现代化历程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应该指出,这一时期阿拉伯国家对现代化更为深沉而持久的执着精神表现在伊斯兰教的思想变革上。伊斯兰现代主义的兴起,表明阿拉伯国家的现代化运动已触及思想意识形态。以阿富汗尼、阿布杜、赛义德等为代表的伊斯兰现代主义者认为:拘泥于经典,盲从权威,不发展科学,不注重理性是伊斯兰文明和阿拉伯国家衰落的根本原因,而现代科学、哲学以及理性、正义、平等原则乃至西方的议会民主制度与伊斯兰教并不矛盾,完全可以用来服务于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国家的进步。他们的努力集中体现在4个方面:(1)消除陈规陋习的影响,纯洁伊斯兰教精神;(2)重新开启“伊智提哈德”(独立判断)的大门, 改革伊斯兰高等教育;(3)引进科学和理性,吸收现代思想, 改造伊斯兰教义和学说;(4 )在西方基督教世界对伊斯兰教的诋毁面前为伊斯兰教辩护。这些都给危机中的伊斯兰教注入了新的活力,为阿拉伯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指南。

进入20世纪,现代主义阵营发生分化。以埃及的阿里·拉兹克为代表的世俗主义主张改革宗教传统,同时又希望避免盲目西化,力图在伊斯兰文明中发现新的价值,以摆脱伊斯兰社会在精神和思想上的危机。这一主张为伊斯兰教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为阿拉伯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现代主义阵营的另一部分是抵制世俗化运动,为伊斯兰教传统辨护的新传统主义者,他们认为,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教自近代以来的衰落,并不是伊斯兰教本身造成的,其原因主要在于违背和扭曲了伊斯兰教的真正精神。因此,要使阿拉伯国家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得到复兴,恢复它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使阿拉伯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更快更稳,不仅不应削弱反而应该加强伊斯兰教的地位。在这一思想基础上,在以后的岁月中,伴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阿拉伯国家作出了自己的抉择。

三、现代化的飞跃

二战打垮了德、日、意法西斯,削弱了英国、法国,动摇了他们在阿拉伯国家的殖民统治基础。阿拉伯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浪潮冲垮了殖民主义势力,逐步形成了民族独立国家体系。

主权独立为阿拉伯国家各国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与变化,使阿拉伯国家的现代化进入一个新阶段。二战后,现代化理论主要包含两方面,即政治上的民主化和经济上的工业化。这时候,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虽然仍是主要模式,但苏联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也被一些国家有选择地采纳。阿拉伯各国普遍都改变了以往那种单纯引进、照搬照抄西方文明的做法,而是竭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与宗教文化传统的具有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这充分说明阿拉伯国家现代化思路已趋于成熟,现代化历程已有了质的飞跃。

政治方面:二战结束时,阿拉伯国家除黎巴嫩外都是君主制或君主立宪制。50年代,阿拉伯社会主义风行一时,埃及、伊拉克、阿拉伯也门和民主也门分别推翻了本国的君主制度,建立起共和制国家,沙特、约旦、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联酋和阿曼的君主政体则一直保持不变,但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借鉴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参政方法。

总的说来,至70年代初期,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的政治体制还都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无论是共和制的总统还是君主(立宪)制的国王都拥有超常的权力。由于政治上的传统制约和当时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阿拉伯国家都没有像土耳其那样实现政教分离,只是在民主化、现代化的道路上缓步前行。

自70年代中后期开始,阿拉伯国家纷纷制定经济开放政策,努力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民主自觉意识和政治参与观念也得到增强,加之国际环境的日趋缓和,阿拉伯国家掀起了政治民主化的高潮。其形式是自下而上的群众运动和自上而下的官方行动相结合,主要内容是开放党禁,建立多党制、宪政选举制、议会制度和咨议性的协商会议制度。例如,埃及总统萨达特极力改变纳赛尔生前推行的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个人集权色彩浓厚的政治道路,转而致力于埃及的民主,他开放一党制结构,建立“自由、民主体制”,对宗教势力也采取了忍让和放任的政策。

80年代末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乘苏联东欧发生政治剧变之际,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政治民主化”浪潮,阿拉伯国家受到了强烈冲击。特别是在海湾战争后,许多阿拉伯国家纷纷推出议会选举、多党制等民主改革举措,其中尤以约旦最为引人注目。1989年,约旦举行了22年来首次议会选举,废除了1967年战争以来的紧急状态法;1992年通过政党法,次年通过新闻出版法,大力宣传三权分立、议会民主、政治多元化等西方民主观念;1993年,侯赛因国王还决定在首都安曼筹建一个自由、民主、人权研究中心,声称要把约旦变成阿拉伯国家的民主楷模。与约旦相似的是,经过海湾战争震荡和洗礼后的科威特埃米尔,顺应国内人民的民主要求,于1992年10月重新举行国民议会选举,并且在开放言论、扩大妇女权益方面也有改进。

经济方面:实现工业化,亦即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总体实现的根本保证和重要标志,这已成为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共识。在当代世界,石油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人们生存攸关的能源,阿拉伯各国凭借这一优势,使自己的国家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的产油国从异常落后的地位一跃而达到世界上人均GNP 收入最高的水平,科威特、卡塔尔、沙特、阿联酋的人均收入列世界前茅。

下面按石油在阿拉伯各国经济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和各自的经济特色来分类说明各国经济工业化的情况。

第一类国家有沙特、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联酋、阿曼、伊拉克等,均为阿拉伯产油国,石油在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除伊拉克,其他国家油多人少,经济结构单一,这些国家在用石油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后,注重工业的多样化发展和石油资金的合理使用,经济发展比较顺利,被称为“高收入石油生产国”。伊拉克的情况要复杂一些,其石油储量虽居世界前列且人均占有量也不少,但并未达到“高收入”,其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持续8 年的两伊战争对其经济造成了摧残性的破坏;其次,海湾战争后国际社会对伊拉克实行经济制裁,使其经济再受重创,工业化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第二类是埃及和叙利亚两国。这两个国家可视为少油大国,但由于现代化发展进行的较早,已具备一定的工农业基础。埃及和叙利亚独立后,为建立和发展民族工业,减轻对外依赖,都采取内向型发展战略,首先注重发展初级消费品工业,国家施以各种优惠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原料加工产业,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埃及和叙利亚都采取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先后开展了国有化运动,一些主要的经济部门均由国家掌握,并制定计划发展经济。这一发展战略起了保护民族工业,促进工业化发展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也日益显露,如进口大量原材料使本来就紧张短缺的建设资金更加捉襟见肘,国内企业生产效率低,缺乏国际竞争力,失业率高等。到了70~80年代,两国引进外资,开辟经济自由区,发展出口加工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使经济恢复了生机和活力,进入中等收入的阿拉伯国家行列。

第三类国家有约旦、黎巴嫩、也门等。它们缺乏资金和能源,工农业基础差,不得不依靠农、矿产品出口、服务行业、外援和侨汇等多方面获取发展资金,经济结构十分脆弱。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约旦、黎巴嫩两国已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和服务业,其他国家仍十分落后。

综上所说,战后阿拉伯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突飞猛进,政治民主化,社会世俗化的倾向普遍发展;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正逐步实现。当然,如果从现代化的深层含义上来说,即现代化主要是心理、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那就很难说哪个阿拉伯国家真正实现了现代化。从目前看,即使是高收入的国家,仍还保留着原有的社会政治结构,它们的经济都存在着某种畸型增长态势。除此,在阿拉伯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历程中,文化思想上呈现出双重(二元)结构的现象:伊斯兰精神与西方科学技术并存,这就造成宗教传统与现代化的不断冲撞。伊斯兰教作为阿拉伯国家的主体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在现代化历程中应该拥有不容置疑的位置。纵观阿拉伯国家现代化的历程,不难发现,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经常出现如何处理伊斯兰教传统与现代化改革的关系问题,这可以说是阿拉伯国家现代化历程的独特性,是每一个阿拉伯国家进行现代化运动必须要克服的“瓶颈”。

在伊斯兰传统和伊斯兰文化根深蒂固的阿拉伯国家,宗教传统是既离不开,也摆脱不了。“传统与现代性是现代化过程中生生不断的连续体,背弃了传统的现代化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化,而背向现代化的传统则是自取灭亡的传统。”也就是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能在弘扬自己所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致力于现代化,反之,必然失败。阿拉伯国家当不例外。

标签:;  ;  ;  ;  ;  ;  ;  ;  ;  

阿拉伯国家现代化进程_阿拉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