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对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大的帮助。但目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制约着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将文本细读方法大力实施下去,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文本细读要求学生对文本形式的构成语言、技巧要素等深入分析,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出来,与新课程理念相符合,值得深入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文本细读 教学方法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其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水平,还会影响到学生的人文素养。但调查发现,目前部分高中语文教师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向学生介绍作者的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文章的思想主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充分了解文本的细节,不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因此,需要大力创新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积极运用文本细读教学方法。
一、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方法的实施意义
1.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在文本细读模式下,对语言、思想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视,认为学生只有对语言内涵充分了解后,方可以对文本的意义深入掌握。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对文章的主旨内容泛泛而谈,学生无法深入感受这些空洞的爱国主义、壮志未酬等情感,进而降低了教学效果。而通过文本细读方法的实施,则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深入细读文本内容,切实感悟到文章的思想情感,促使学生的审美感受得到有机增强。
2.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为阅读教学。为了促使阅读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就需要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大力培养,引导学生对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态度深入挖掘,达到文学素养提升的目的。而通过文本细读策略的实施,可以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训练,进而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能够快速、准确地对作品的主要思想、观点等深入掌握。
3.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者通过观察、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与自然等各种事物,采取语言文字符号等形式传递个人的情感和态度,即形成了文本。文本将时间、空间等限制因素有效打破,促使读者的想象空间得到扩大。
二、小学语文文本细读的方法
1.从局部着手。第一,从语音切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相较于其他国家的语言,汉语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有声调。声调既可以对文本意义进行区分,又可以对语音的高低进行调节,促使语流的抑扬顿挫之感得到增强。研究高中语文教材可以得知,很多的文章都将语音的声调功能利用起来,促使作品的整体美感得到增强。因此,在学习这些文章时,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仔细分析这些语音。要结合实际情况,将个体读、群体读等多样化朗读方式运用过来,促使学生能够对文本的音乐美充分感受。学生通过朗读,对语段的音乐美充分感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的魅力着重体会和感悟。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对双音词的妙用切身感悟,对于学生日后的写作具有较大的帮助。第二,从空白点切入。具体来讲,文本中未加说明,要求读者自己填充的部分即为空白。通过空白点的合理设置,可以引导读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能力,拓展文章的内涵。在高中语文文本细读法实施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和鉴赏文章中的空白点,以便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第三,从词语切入。修辞功能是词语的重要特征,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随处可以见到。词、短语都属于词语的组成,能够重复使用于文学作品中。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对作品的主旨情感进行归纳和总结,而忽视了能够体现主旨情感的词语,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文本细读法实施过程中,就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词语,通过词语来真实感悟作品的情感。
2.从整体着手。文本细读的实施,主要目标是对学生直觉作品的能力进行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除了要从局部着手,还需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第一,整体感知文本自身。整体感知指的是将情节、人物、风格等细小要素直接穿透,对作品最本质的核心内涵进行感悟。通过整体感知方式主要是将精神分析批评理论运用过来,通过大量的训练,可以对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有效培养。第二,对比不同文本。小学生面临着十分巨大的学习压力,那么就需要帮助学生提升文章阅读的效率。而通过文本对比方法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对此作品与其他作品的共同点、差异点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掌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提升阅读效率。
综上所述,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主要从宏观角度着手,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及文学素养的提升。而文本细读则从微观角度着手,要求学生深入推敲与体会文本中的语音、词语等细节,能够帮助学生将文本意蕴充分地挖掘出来,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合理实施与运用文本细读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宝善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J].广西教育,2017,3,(10),123-125。
[2]李存霞 “文本细读法”在小学语文散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新课程,2017,8,(11),55-56。
[3]姚远 探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文本细读的应用对策[J].新课程,2017,8,(3),99-101。
论文作者:路小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文本论文; 学生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词语论文; 作品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