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_王兴富

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_王兴富

云南景辉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城镇化渐趋规模化,随之带来的农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对城镇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这篇文章我们探讨了目前农村环境污染的现况及面临的严峻问题,依此找到科学合理的农村环境改善措施,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在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农村环境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现状;解决对策

一、我国农村环境现状

1.1 农业发展引起环境的污染

随着农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农业科技领域也有了突破性进展,然而对环境污染也呈严重化。通常在耕种期间,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农药及化肥残留引起严重污染,农业垃圾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我国化肥农药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超量,效果甚弱,流失情况严重,造成流域水体的富营养化,使得水体水质越来越差。在耕地期间,由于化肥农药、地膜的普遍使用,较多垃圾产生的同时,未及时清理或清理不及时,如化肥包装袋、塑料薄膜、农药瓶等,这些物质仅靠后期环境作用,降解难度大,严重影响到壤酸碱平衡、养分的矿化释放和肥力的提高,限制作物的丰产和质量;并且化学肥料利用率低,极易通过雨水冲刷而流到江河湖泊中,使得湖泊河流等出现富营养化,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1.2 农村城镇化的推行引起土壤环境恶化

农村生活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很多新型设施不断兴起,如家用洗浴电器设备、抽水马桶等新型科技设备广传万家,生活质量的提高、生产、生活习性的改变,增加了农村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洗涤剂的大量使用,使得生活污水中有害污染物的负荷极高。巨大部分地区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往往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污水处理设施的严重缺乏,生活污水通常是未经处理就排放到河流水体中,因污水中各种有害物质多,产生化学反应快,导致附近环境,尤其是水体污染严重超过城市指标,危及到农田土壤的安全,也导致水资源与空气质量严重恶化。尤其要说明的是我国自然资源南北分布的不均,某些村庄农业污水、工业废水和生活用水混到一起,用于农业作物的浇灌生产,甚至供以人们日常使用,对人们的生命财产、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1.3 环保意识的薄弱对农村环境影响极大

最初由于改革开放正常的实行,农村劳动力丰富且低廉、自然资源多种多样,一些企业由于政府设立的壁垒要求低就逐渐从城市转移至农村,加快我国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由于因农村经济条件差、配套设施不足,另外乡镇企业大多是化工领域,设备不够先进环保、行业技术弱且产品层次低,以及地方政府环保理念弱,对企业环境保护未加关注,因此导致了农村环境的急剧破坏。

其次,由于在农村地区,禽畜散养较多、对非正常死亡的禽畜未加消毒或深埋处理、生活垃圾缺乏有效处理等情况较多。长久以来,农村受历史文化、经济等因素制约,缺乏环保观念,生活垃圾不加以处理,也未作必要的分类回收处理,垃圾中难降解物质不断累积增多,长时间的化学反应会导致有毒有害气体产生,加上垃圾发酵腐烂严重影响地表水的清洁;生活污水肆意排放、未加收集处理达标外排等情况不断加剧。由于农村经费不足、技术薄弱,垃圾处理设备难以达到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农村散居情况较多,地形差异较大,尤其是生活污水收集难度大,随意排放到田地、河流中情况较多,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平衡;禽畜养殖问题也未足够重视,有机废水和粪污的排放,严重影响水体水质和生态环境。

二、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2.1 大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观念

改善农村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改变环保主体的观念,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来增强农民的环保观念是一项关键举措之一。目前,农村环境宣传采取的措施通常是利用传单分发、横幅标语等方式,宣传标语、墙体文字用词过于官方,宣传工作缺乏坚持。在进行农村环保宣传教育任务的时候,既要把握好宣传机会、教育方法,宣传环保的积极作用、政策方针,强化农民对环保工作的支持和肯定; 同时,要重视对学生环保意识的树立和保持,孩子是家庭的关键成员,他们的行为可对父辈有所触动,把环保意识带给家长,利用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环境教育思想来引导家长的环保思想。

2.2 大力推行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

深入开展生态循环农业,不断在农业资源开发期间把节地、节水、能源优化等思想统一起来,推动循环农业的贯彻落实。 一方面是变废为宝,把污染物转化为有机肥对土壤展开施肥,减少畜牧放养、垃圾物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可循环利用,推广秸秆还田和沼气发电项目实现免耕覆盖还田、机械粉碎翻压还田、留高茬还田、秸秆生物反应堆等技术模式,调节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尽量杜绝焚烧和丢弃乱堆秸秆的情况。科学施肥,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一致性。

2.3 重视对农村环保经费的投入和技术扶持,逐步完善环保技术

农业污染情况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政府资金有限制,技术也是改善农业污染的关键途径。政府要重视科技投入,研发秸秆气化等新型能源科技,逐步提升秸秆气化水平,以推动农村生态环境的和谐安定,不断借鉴和学习新型科技产业, 利用生物基地膜取代之前的化学塑料膜,降低塑料膜不降解对土地造成的破坏;并且农业部门要有专家指导农户学习先进种植技术,引导农民规范适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尽可能的运用物理技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减少农村环境污染情况。

三、结语

我们要明确的是,具备环保理念、重视环保资金投入和完善环保监管机制固然重要,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起源问题、分析结果和治理等贯彻落实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环境保护政策、体制的落实更重要。

参考文献:

[1]陆新元,熊跃辉,曹立平,等.对当前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6,19(12):115-119.

[2]陆新元,熊跃辉,曹立平,等.农村环境保护与“三农”问题[J].环境保护,2005,11(5):15-21.

[3]李加军,黄晓丽.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及其对策[J].环境管理,2007,(04):94-97.

[4]储小曼.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0):19-20.

论文作者:王兴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  ;  ;  ;  ;  ;  ;  ;  

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_王兴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